第208章受國之垢
玉親王府。
「戴先生,你看這個。」玉親王得到的起居注抄本,比首輔還快一點。他得到之后,立刻翻閱,并叫人立即去請自己的謀主戴先生。
戴先生到來之后,接過抄本,迅速瀏覽一遍,隨即合上,放回玉親王的桌案。
「戴先生,這父皇老糊涂了。怎麼能用自己的名聲,來給徐青做墊腳石。」玉親王當然看得出,在萬壽宮這一番奏對傳出去,天下誰能不說徐青是當世圣賢?
面刺君過,而不惡君。
不邀名,卻論道。
名實皆得。
國朝左順門的冤魂,越中四諫……
一個個向老皇帝直言進諫的臣子,多數都倒在血泊里,或者流放,或者永世不再錄用。
多少年了,居然又有人用近乎諫言的方式,提醒老皇帝不要追逐長生,而應該關心天下大事。
結果還沒惹老皇帝生氣。
可以說,徐青此舉,又要博得不少士林名望。
若徐青是當世圣賢,那不待見徐青的玉親王是什麼?
徐青如一面鏡子,越是清澈無暇,越是能照出玉親王的丑陋。影響玉親王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
哪個儲君能接受這樣的事情?
「王爺稍安勿躁,在戴某看來,這是陛下對王爺用心良苦。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玉親王聞言,禁不住糊涂了。
「喜從何來?」
戴先生微微一笑:「這起居注是陛下刻意不隱瞞的。宮中的事,不隱瞞,便等于明發圣旨,對天下人宣告。從此事可以看出,在陛下心中,王爺的儲君之位,無比穩固。」
雖然他是長子,加上皇后無出,從祖宗之法上來說,玉親王是毋庸置疑的國本,但皇帝一天不立太子,玉親王就一天心里不安穩。
畢竟老皇帝一生最喜歡打破祖宗之法。
「先生,你且細細道來,本王怎麼越聽越糊涂。」玉親王連忙請教。他知曉,自己手底下的人,若論對父皇心思的把握,沒人及得上戴先生,甚至整個天下,也找不出比戴先生更了解父皇心思的人。
只是如今,或許會多一個徐公明。
戴先生:「王爺,之前我跟你商討一條鞭法的施行,會導致糧價大跌,你可還記得?」
玉親王一臉憂慮道:「谷賤傷農,這一條鞭法執行下來,不知道今年有多少百姓破產,甚至流離失所。哎,父皇還覺得糧價大跌是好事,還被這些奸臣蒙蔽,開什麼海晏河清會。」
他說到此,憤憤不平。
百姓破產,流離失所,都是會影響天下穩定的。
這是巨大的隱患。
等他上位,最終的苦果,還不是他來承受。
戴先生:「王爺,你說的不錯,只是如果說陛下不知道谷賤傷農的事,那你也小看了陛下。」
玉親王:「此中有何緣由,先生如何不早點說?」
戴先生:「在下也是如今才想明白,王爺勿急,且聽在下慢慢道來。」
玉親王頷首:「先生慢慢說,本王用心聽著。」
戴先生:「其實歷朝歷代,只要是收稅的時候,必然糧價大跌,無論是哪種稅制,皆是如此結果,無非是谷賤傷農會有多厲害。當然,這次一條鞭法執行下來,確實比往年盤剝百姓更甚。但王爺可別忘了,今年國庫和內庫,比任何一年都充實,而且少了實物,都是白銀。這比往年可強多了。因為往年收上來的實物稅,那些物件,多是濫竽充數,糧食也以陳糧為主,進入國庫時,卻被登記為新糧。這一來一去,差別可就大了……在下所言,實是往年稅法弊端的冰山一角。」
玉親王恨恨道:「本王只恨殺不盡這些貪官污吏。」
戴先生勸道:「朝廷總歸是要用人的,制度不改,換誰來都是一樣,最好的結果,無非是少貪一點,對于朝廷用度,實是杯水車薪。
王爺可憐百姓,實是菩薩心腸,萬民的福氣。只是對朝廷而言,百姓是否安居樂業,并非第一要務。以在下看來,如今朝廷的第一要務便是充實國庫。沒錢,朝廷就運轉不起來。朝廷運轉不起來,自然會引起天下大亂,屆時百姓一樣受苦。無論如何,一條鞭法的執行,算是彌補了國庫空虛。有了錢,才能辦事。
如此一來,只能先苦一苦百姓。
至于陛下辦海晏河清會,用意便是支持變法,向世人說明變法的結果是好的。而且一條鞭法豪紳勛貴皆有獲利。大家都占了便宜,誰愿意戳破此事呢,得罪滿朝上下呢?」
「可是先生不是常說,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圣賢也說過,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任由一條鞭法禍害百姓,本王將來可怎麼辦?」
戴先生:「將來的事不好說,但眼下的民心,卻是王爺能收攏的。」
玉親王:「先生的意思是讓本王去安撫這些受害的百姓?可是本王哪來那麼多的錢?」
戴先生:「王爺能悟到這一層,足見天資過人。不過,陛下確實是為王爺計慮深遠,已經為王爺找了兩個人來幫你。」
玉親王神色一愣,隨即恍然:「先生莫非說的是戶部王尚書和徐青?」
王尚書投靠他,又是南直隸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子弟,背后的財富,自然不可小覷。
而徐青坐擁海貿之利,錢糧之富裕,自也可想而知。
王尚書幫他自是理所當然,可是徐青憑什麼幫他?
玉親王欲言又止。
戴先生接續道:「王尚書自然是支持王爺的,但徐青他是不得不解決災民的事,因為他賢啊。」
玉親王頓時明悟了。
父皇用自己的名聲給徐青捧成當世圣賢,可這圣賢之名,有這麼好拿的?徐青的賢名越甚,自然越能招來那些受一條鞭法所害的百姓,尤其是京城附近,近來有不少因為一條鞭法破產的百姓,許多人都未必能熬過這個冬天。
現在徐青進京,又得了這麼大的賢名,只要稍加引導,這些災民就會如潮水一樣去找徐青。
徐青解決前面最難的一部分,然后玉親王通過王尚書的支持最后出來收尾,不用花多少錢,便能收益最大。
若是徐青拒絕救濟災民,那就是虛偽,比王莽還不如……
其實每年冬天,都有災民來京城附近求活。這次說不得還能讓徐青一并解決了朝廷賑災的難事。
若是往年,這些災民只能強行趕走。
畢竟朝廷也沒馀糧。
好多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全呢。
如果徐青不進京,玉親王也可以藉助王尚書的支持,解決一部分災民的問題,同樣可以獲取賢名。
誰讓王尚書要來投靠他。既然投靠,總得拿出誠意才行。
玉親王明白了,這就是父皇讓王尚書投靠他的真正用意。
現在這些大臣敢得罪陛下,卻一定不敢得罪儲君。
除非鐵了心想造反。
戴先生自然洞悉皇帝的用意,在這場變法里,皇帝抽身事外,什麼事都讓臣子去做,做好了是皇帝用人的功勞,做不好便是臣子的過錯,哪怕玉親王,也是皇帝在這盤變法大棋的棋子。
只是戴先生內心里,還是對玉親王有些失望。
受國之垢,方為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如果玉親王能主動想到為災民做些什麼,區區徐青,何足道哉?
另一邊,戴先生也想知道,如果徐青知曉,這賢名之下,會招來萬千嗷嗷待哺的災民,他又會如何做呢?
戴先生繼續道:「王爺可知會王尚書關于賑災的事。可以讓王尚書派戶部的人,適當向民間透露海沙幫和徐青之間的關系,而海沙幫亦是海運糧食的關鍵一環。除此之外,也可以說明海運對漕運的影響。百萬槽工衣食所系。有了海運,陸地上的漕工,自然也會一年比一年苦,這些人的生計,也是需要考慮解決的,甚至于一條鞭法的施行,也和徐青有很大關系……」
這一樁樁事,沒有任何添油加醋,對百姓的影響,也是實打實的。
如果徐青是當世圣賢,就該為這些事負責。
若他不是,世人也看清了徐青的虛偽面目;如此一來,徐青即使能渡過這些風波,也不足以有能撼動天下的聲望了。
在戴先生看來,徐青最強的地方在于勢。
大勢一散,徐青便只有匹夫之勇,在大虞朝廷這個龐然大物面前,將無任何反抗馀地。
「徐公明,不知道你會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被大勢所傷?」
在戴先生看來,天下這盤大棋有三個人在下。
一個是陛下,一個是首輔,另一個人便是徐青。
徐青是最弱的,但也是最善于借勢的。
一會兒是借陛下,一會兒是借首輔,每每落子,如天馬行空,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深究之下,卻又無不是堂堂正正的大道。
此人之才,殆天授乎?
只是徐青若能解決這些難題,那當真是「受國之垢,受國不祥」了。
對于陛下而言,自然是無所謂的。
畢竟他還是陛下。
天下變好,對陛下只會是好事。
可是徐青坐大,最影響的便是將來接替大位的玉親王。
這一點,足以見得帝王的無情。
老皇帝最愛的終歸只有自己。
嚴山鼓動社員,宣傳徐青的賢明。事情比他想像的還要簡單,而且似乎京中有一股暗中的力量,在幫他推動此事。
嚴山起初還以為是坐館另有安排,可是發現,這股暗中的力量竟然來自戶部。真是令人納悶。
「嚴編修,如今坐館的名聲越來越大了,我今天出城,發現有一些百姓拖家帶口要瞻仰坐館的圣德。」
嚴山聞言,先是一笑。
這算什麼。
本作品由整理上傳
要知道在江寧府,多少平民百姓,排著隊為公明兄拋頭顱灑熱血呢。
他一笑之后,隱隱覺得哪里不對勁,抓住來人衣襟,問道:「這些百姓在哪里,帶我去看看。」
「就在城外,現在天是真的冷。按照慣例,戶部會開一些粥棚做做樣子,今年國庫充盈,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那人嘀咕一聲。
有人在旁邊冷笑:「因為陛下開了海晏河清會,說一條鞭法是古往今來最大的善政。而這些百姓,不少是被一條鞭法逼得破產,只能來京城附近求活。戶部要是開設粥棚,豈不是折朝廷的面子。」
「那就不管了?」問話的人是進京趕考的南直隸年輕舉人,受到不少復社理念的影響,還有些熱血。
「不然呢。」
嚴山越聽越覺得不對勁,說道:「我們出城去看看。」
他路上,還買了順天時報和最近馮老爺和一些清流合夥建的報房,叫做新民報。
這是符合首輔變法「新民」的意思。
一聽這名字,加上后臺背景,就沒人敢來查,所以報紙很容易發行出去。
兩份報紙,都有贊頌坐館的文章。
如果嚴山先前看到,肯定覺得自己功勞不小。現在他已經隱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出城之后,果然見到許多災民,而且越來越多,還有人在人群里講述坐館的故事和理念。
他身邊的社員,個個都與有榮焉。
嚴山卻聽得冷汗直冒。
他頗有官場斗爭的天賦,此時此刻,已經明白了,有一場針對坐館的大禍事要來了。
嚴山幾乎不假思索,直接快馬加鞭趕往馮府。
「快,我要見你家姑爺。」嚴山不是第一次來馮府,抓著門子急聲道。
「姑爺這幾日白天都去西山煤礦那里了,嚴編修不知道嗎?」
「西山煤礦?」嚴山自然知道這個地方,自契丹人占據燕云以來,就在京城附近的西山開采煤礦,作為燃料。
不過煤炭用來取暖做飯,效果比起木炭柴火這些,還是差不少,煙多灰重。但京城附近的山林多年采伐下,柴火的價錢越來越貴,冬日生火取暖自然不及用煤炭便宜。
嚴山不知道坐館這節骨眼去西山煤礦干什麼,但事態緊急,顯然容不得耽擱。
嚴山一路疾馳,往西山去。
他到了之后,見徐青和顧道人正在討論什麼,身邊擺了一堆蜂窩狀的煤炭。
「惟中,何事如此驚慌?」嚴山出現之后,自然引起徐青的注意,他對著嚴山淡然一笑。
嚴山長話短說,將自己的發現告知徐青。
徐青笑了笑:「些許小事,你急什麼。」
「原來坐館早有定計,是我多慮了。」嚴山的心立刻放下來。
徐青又指著那些蜂窩狀的煤炭,說道:「這幾日請顧道長鼓弄它們,正是為了解決那些災民的事。」
顧道人:「這點微末機關,也要老道出馬,簡直大材小用。」
徐青哈哈大笑:「不是顧道長出手,讓別人來,我可不放心。」
顧道人撫須,「這大虞朝的工部,確實沒什麼人才了,都比不得我。」
他原本對大虞朝的工部底蘊還有濾鏡,覺得十分不凡。接觸之后,不免大失所望。
好在有徐青出面,他能接觸到許多工部的絕密。
在他看來,許多東西,比起方仙道都落后了許多,但也有一些出彩之處。而且大虞朝的資源確實雄厚,他在這里修行外道,確實很有好處。
徐青向顧道人拱手致謝,又對嚴山道:「災民在冬日有三患,患食,患居,患取暖之物。我意用這些災民來開采煤礦,并在旁邊搭建棚戶,所產之煤,用來發賣和取暖。」
徐青已經打聽清楚,西山煤礦為皇室以及一些勛貴和工部共同所有。
他打算借著此事,將西山煤礦承包下來。
蜂窩煤的好處比現在這些粗制的煤炭要多不少,工藝也可以繼續改進。有了煤炭作為能源基礎,便可以著手研究更多厲害的機關。
魂石礦脈自有它的好處,但煤礦利用起來,妙用亦是無窮。
此外,將道術和機關結合,能從根本上,解決很多問題。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在徐青眼里,道術也好,武功也罷,都沒什麼神秘可言,完全能結合各自的優點以及他前世的見識,為其所用。
朝廷或許覺得災民是包袱,可對徐青來說,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
嚴山聽了徐青的手段,不禁萬分佩服。
坐館到底是坐館。
在他眼里天塌了的難事,竟對坐館而言,乃是天大的好事。
「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我必不棄其而去。」徐青恬然自得道。
煤礦的事,也是徐青和首輔交易的一部分。
只是當時,他沒說災民的事。
而且徐青也想不到,皇帝會來這一出。
既然來了,那就順水推舟唄。
陰謀詭計,都是小道。
徐青來京城,就是要告訴這些蟲豸,堂堂正正,一樣能把大事辦了,而且還能辦好。
而且有皇帝的助攻,徐青的收益看來會比他原本預計的要大。
偃月堂。
「元輔,徐公明禍事來了。」有人向首輔通報。
首輔看了這些情報,將其擱在一邊。
「知道了,這事不用管。」他語氣淡淡,然后用力在桌案的白紙上寫了一行字,
「受國之垢!」
他忽然明白了陛下對徐青的「愛護」之意。
陛下到底是陛下。
首輔寫完字之后,幽幽地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