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術  一百一十七 命運之夜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我不是袁術 | 御炎   作者:御炎  書名:我不是袁術  更新時間:2025-02-02
 
眼見袁隗心動、袁逢還有顧慮,袁樹則進一步進行勸說。

“父親,眼下正值雒陽動蕩之際,士人被宦官挑唆,坑害袁氏,又處在下風,被兒壓制的無法翻身,正是惶惶不安之際,若以此為目標,寬容士人,與之和解,對外彰顯袁氏仁德,必然能夠進一步增進袁氏的人望。

小不忍,則亂大謀,為袁氏及大漢萬年考慮,區區個人私怨并沒有價值,兒完全可以忍受這樣的屈辱和針對,換取足夠的人心以增強袁氏行廢立之舉的成功可能!”

袁樹整頓衣冠,恭敬行禮,向袁逢下拜。

袁隗一看,也跟著一起下拜。

“兄長,術尚未成年,卻能忍耐個人私怨而致大事,您身為一家之主,朝廷九卿,位高權重,又有什么可以顧慮的呢?宦官壞我袁氏之心不死,一計不成,還有一計,袁氏難道要一直忍耐、躲避嗎?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宦官之卑劣用心,早已昭然若揭,若我袁氏依然不予嚴厲反擊,恐怕宦官會更加大膽、過分,屆時,袁氏人人自危,家族不安,這難道是兄長愿意看到的嗎?”

兒子和弟弟一起向著自己下拜,搞得袁逢非常被動,但又稍微有點心動。

被動和心動交織在一起,袁逢只覺得自己心亂如麻。

他知道袁樹和袁隗的建議很有意義,也的確很有可能直接改變大漢帝國的政治格局,實現袁氏的政治理想。

但是袁逢顯然沒有那么快的能夠想清楚。

他有點接受不了。

從小到大,他都被教導要在一個大體的框架之內做事,不能超越這個框架,而是要盡力維護這個框架,因為這個框架對袁氏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這個框架,可能不是那么有利于身心健康,卻在大體上是符合袁氏利益的。

現在,他的兒子和弟弟卻告訴他,要超越這個框架,打破這個框架,重新塑造一個更加符合袁氏利益的框架。

長久以來的思維定勢讓他難以下定決心。

這到底是和天子作對,哪怕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天子,但他也是天子,也是大漢皇權目前來說最正統的掌握者。

所以對于這件事情,袁逢最終也沒有下定決心,而是強行摁下,讓袁樹和袁隗千萬不要說出去,他需要一些時間考慮。

袁樹也知道欲速則不達,老爹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想明白,他也不著急。

接下來兩天,袁樹白天出去演講、辯經,繼續給官學勢力施加壓力,引領雒陽輿論風潮,晚上則返回袁府繼續勸說袁逢,希望他可以支楞起來,接受自己的建議。

另一邊,司徒許栩那邊也不斷派人來和袁樹商討如何才能接受求和的事情,看起來已經有些迫不及待,而且決定求和、提出這場注定要輸掉的戰爭的博士人數也從兩人增加到了五人。

這說明袁樹給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無法忍受了,他們急切的渴望結束這場莫名的爭端以維護他們現有的絕大部分利益,哪怕為此需要讓渡一部分給袁氏,也不是不可以。

就當他們倒霉。

內外雙重壓力之下,袁逢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決斷了,他趁夜喊了袁樹和袁隗到他的房間里,進行了秘密商談。

他非常嚴肅地看著袁樹。

“術,為父最后問你一次,你是真的有廢立天子、誅滅宦官的決心嗎?哪怕為此丟失性命?”

袁樹點頭。

“父親,兒已經下定決心,不會更改目標。”

袁逢點了點頭,又看向了袁隗。

“次陽,這條路艱險萬分,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你也有可能會為此喪命,你不擔心嗎?”

袁隗搖了搖頭。

“兄長,眼下如果我們繼續之前的方略,繼續與宦官相安無事,就一定可以保全性命嗎?宦官不會再尋找其他的方法對袁氏下手嗎?”

袁逢沉默不語。

袁隗再拜。

“都是未知的局面,為什么不去努力搏一次,而要坐視大難臨頭卻無所作為呢?在我看來,這不是正確的做法,如果兄長一定要這樣做,我才會真正的為袁氏的未來感到擔憂。”

袁逢深吸一口氣,目光在好兒子和好弟弟之間來回轉動。長長的嘆息過后,袁逢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

“既然如此,那我袁氏就真的要做好走上一條未來不明之路的準備了,無論事情成不成,未來,都會有人將漢賊的名頭摁在袁氏頭上,也不知道列祖列宗知道了,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袁逢終究是松口了,在內外相加的壓力之下,他意識到只有袁樹的方略才能為袁氏在這場困局中謀取最大的利益。

否則,在袁氏自身、官學勢力和宦官集團三者之間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

而且他自己也很難說服自己接受懷柔的選項。

唯有以徹底結束宦官政權為目標,他才能說服自己接受懷柔官學勢力的選項,才能忍受祖宗、兒子受辱的事實。

否則,他早晚要那些人付出血的代價。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之前的事情就此翻篇,袁逢只是把心中的怒火稍稍掩藏,卻并沒有熄滅它。

只待時機成熟,他還是要讓這怒火熊熊燃燒起來。

建寧四年六月初二日夜,就在這個夜晚,汝南袁氏家族的命運和東漢帝國的命運在袁樹這只小蝴蝶的煽動下,走向了另外一個誰也無法預料到的結局。

包括這只小蝴蝶自己。

而這條路的起始點,是具體商量一下這個事情該如何貫徹落實。

如何懷柔官學勢力,以及如何反制宦官勢力,并且在二者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廢立天子的具體操作。

袁樹作為方略的主要提出者,開始了自己的規劃。

“對于許司徒和楊賜這些人來說,而之前提出的意見完全可以適用,問罪于韓宗,徹底消滅韓宗,然后就此打住,不要繼續擴大追究者的范圍,以此達到震懾宵小的目的。

咱們不是不能殺人,而是咱們顧全大局,愿意為了大局而忍受憤怒,只誅殺那個已經注定要落寞的人與他的學派勢力,而并沒有進一步追究其他人的責任,這是袁氏的寬容與仁德。

不過也不能就這樣簡單的放過他們,必須要給他們一點懲戒,以免他們養成畏威而不懷德的惡習,兒以為,就從他們各自的勢力當中,交出一些有一定權勢的官職給袁氏,不必多,但哪怕只是一個,也要交出來。”

袁樹的這一看法得到了袁隗的認可,袁逢猶豫片刻之后,也點頭答應了。

“這的確是顧全大局的做法,只是這樣一來,苦了我麒麟兒了。”

“為了大局,這點小小的仇怨,兒不會放在心上。”

袁樹的坦然讓袁逢很是滿意。

他的兒子果然是要成大事的,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更大的利益而舍棄一些細枝末節,這是上位者的優秀品質。

于是,這條方略就被正式采納。

隨后是對付宦官的。

“待吾輩和解,消弭爭斗,重歸于好,宦官必然驚詫,之后說不定又要對兒做些什么,比如再次召入宮中之類的,那時候,兒就直接稱病不去,還請父親、三叔代為應對。

宦官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又無法從兒這里繼續下手,內部必然會慌亂、互相推卸責任,此時只要袁氏稍微擺出一點要復仇的架勢,必然能促成他們內部的一番爭斗。

屆時,不需要袁氏主動出手,就足以讓某些倒霉的宦官直接出局,雖不是袁氏直接報仇,如果真如兒所言,那袁氏也算是成功報仇了,如此一來,也不算什么都沒有得到。

除此之外,可能就需要父親暫忍雷霆之怒,此時此刻還不是與宦官見真章的時候,待袁赦返回,請三叔繼續與之虛與委蛇,從宦官能接受的方面進行報復,如此克制的報復,一定會讓宦官暫時放松警惕。

借此良機,可以派人去渤海國觀察一下渤海王的處境,倒不必立刻接觸渤海王,以免泄露消息,但是一定要保證渤海王的安全,沒有渤海王的話,可就沒有大義名分了。”

袁逢聽后,很是滿意,撫著胡須緩緩點頭。

袁隗聽了,眼中異彩連連,忍不住的看向了袁逢。

“仲兄,您真的要讓術離開汝南袁氏、另立宗門嗎?如果您想廢長立幼,我一定支持,此事只要吾兄弟二人支持,一定不會有什么問題。”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