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緣在草廬之中,得了老君所請,待呂梁來世,親將渡之,在他應承下來后,老君便離去山中,往天界而回。
姜緣在山中待了些許時日,與孫悟空等眾,便要再是行走人間,修繕律法。
姜緣騎上鹿背,孫悟空掣出金箍棒,是以開道,但見真人低頭思索,悟空上前問道:“大師兄,怎個思慮之相,可有何不解之處,若有師弟相助之處,大師兄可吩咐。”
姜緣搖頭說道:“老君離去前,與我曾言,使我渡呂梁來世。”
孫悟空答道:“以大師兄的能耐,渡一人,甚易爾。”
姜緣點頭道:“其與老君有緣法,承老君之情,我必當渡之,但老君曾言,此人與我弟子有緣法,我正是思量,乃是何等之緣法。”
孫悟空聞聽,問道:“可是重陽師侄?”
姜緣道:“正是重陽。”
孫悟空道:“大師兄,可要我上兜率宮,尋老君問個明白?”
姜緣搖頭道:“不必,既老君那般言說,那便是重陽自有緣法于其中,我乃是閑時思索片刻罷了。”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重陽師侄緣法莫不是修習金丹道契機?”
姜緣說道:“說不得。我不曾有老君那般法力,故我難以知得。”
孫悟空聞聽,深以為然,說道:“太上老君那等法力,果教人生畏。”
姜緣笑道:“你昔日曾一腳蹬翻八卦爐,推了老君一把,險些推老君個倒栽蔥,那時怎個不言說老君法力高深?”
孫悟空有些難耐,說道:“大師兄且莫要打趣我,那時年幼無知,卻是不明事,故闖下這般彌天大禍來。”
姜緣不再多言。
牛魔王上前來道:“老爺今法力亦不淺薄,我見老爺再修行些時日,定有大法力,那時萬般入老爺眼中,皆能看個明白。”
姜緣指定牛魔王,笑道:“你這牛兒,莫要胡言,我離大法力那等甚遠,可當不得你這說。”
牛魔王道:“老爺卻是謙遜有禮,若換作等閑,有老爺這般法力,早便言說自身乃有大法力者了。”
姜緣道:“牛兒,休要胡說。”
牛魔王閉口不言。
一眾談說間,便往山下走去。
待是行到山腰間,姜緣使白鹿自行擇路,往他處而去。
孫悟空聞聽,即退回白鹿身邊,但見白鹿要往何處行走,他便往何處開道。
孫悟空問道:“大師兄,怎個這般喜教鹿兒自行?”
姜緣笑道:“順其自然,我等修繕律法,怎有個去處?不若順其自然,這般反而易得緣法,是以修得律法。”
孫悟空若有所思的點頭。
姜緣騎在鹿背上,忽有所想,從衣袖中取出老君贈予他的葫蘆來,他將塞子打開,往里張望,但見里邊有數十粒金丹。
他倒吊過底子,傾出五粒金丹,叫住了眾等。
牛魔王問道:“老爺,可有何事?”
姜緣取出金丹,說道:“老君曾贈我一葫蘆丹藥,你等一人一粒,將之分去。”
說罷。
姜緣取出一粒金丹塞入白鹿口中,又給牛魔王,孫悟空,左良各分一粒,他自己吃了一粒,將五粒金丹分完。
孫悟空與牛魔王見狀,吞下金丹,拜謝了真人。
左良持定一粒金丹,有些措手不及。
孫悟空見之,問道:“左良小子,你怎個不吃這金丹?這金丹與你卻有大用。”
左良說道:“佛爺爺,直接吞服便是?”
姜緣笑道:“左良,且直接吞服,此金丹乃太上老君炮制之金丹,乃有大用,若是常人得一粒吞服,延年益壽,若吞服足數,乃有成仙之機。”
左良聞聽,慌得險些將金丹著地,他驚道:“先生,既是這般貴重,我卻不能收得,能隨先生修行,已是難得,怎能再要先生這般貴重之物。
姜緣笑道:“此等之物,與你而言貴重,但與我而言,卻不足為道,且收下吞服,莫教多想。”
左良再三婉拒,然在真人強硬之下,只得將金丹吞服。金丹入口即化,乃至于左良尚未反應過來,便已將金丹吃盡。
左良恍惚半響,只覺身中一輕,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好似一躍能飛舉上天,這般感覺,他許久不曾有。他所回味,人生來時輕盈不已,但隨年長,一發沉重,后年老時,身中當是輕盈許多,但卻不然,年老時反而身中更是極重,濁氣沉沉。
如今吞服金丹,左良更生一種回歸年輕時的感覺。
此金丹,果真有神妙之用。
真人竟取這等神妙金丹與他所用。
左良感激不盡,朝姜緣拜禮,說道:“拜謝先生。”
姜緣搖頭道:“不必,今你吞服金丹,趕路便不輕易言累。”
左良道:“先生,我覺今時我身子輕盈,定能趕路數日不歇。”
孫悟空掩嘴偷笑,說道:“老君金丹卻有妙用,你這般說,若教老君知得,卻要怪你,吃老君一顆金丹,言說僅能數日不歇,卻是有些小覷。”
左良驚問道:“卻覺身子輕盈,但不知其妙用,佛爺爺可能與我講說?”
孫悟空說道:“其中妙用許多,你日后好生琢磨便是,我卻不與你多說,但行走數日不歇這等言說,莫要再說,你今之能,莫說數日,便能數年不歇亦可。”
左良心中又驚又怪,吐出舌頭來,說道:“果真可數年不歇?”
孫悟空道:“數年罷,不足為奇。”
左良搖頭道:“佛爺爺卻不知,與佛爺爺,先生,牛爺這等神仙之輩而言,數年不足為道,但與我這等凡夫而言,數年已是數不盡的光陰。”
牛魔王說道:“既要修行,便忘卻光陰,修行之輩,光陰做不得數。”
左良聞聽,有些恍惚。
姜緣不曾多言,只道讓一眾上路。
在山間談說許久,一眾遂再是上路去,行得多時,眾等下了山去。
正要往外而行時,牛魔王忽是說道:“老爺,賢弟,左良老兒,那兒卻有個眼熟的。”
孫悟空睜圓火眼金睛,朝那一望,見那道上有個人,他即說道:“那不正是在劉賀家中,來借米的書生,怎個在此處,今兒個天色將晚,這書生出城作甚,若遇到那些虎豹豺狼,豈非白白喪命。”
姜緣見之,本不欲作他想,意要上路行走去。
但那行走來的書生,卻是遠遠見著了姜緣一眾,招手呼喊。
牛魔王問道:“老爺,可要理睬?”
姜緣道:“既其呼喚,便等其一陣,且看他要做些甚。”
真人從不拒攔道者,但有人攔,他必停下,詢問來意,若有聞道者,他不吝與之講說,任是何般經文法理,但有聞道,他皆會將講之。
正如真人所言‘道常在’。
那書生見真人一眾停下,忙是快步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