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峰,飛火殿。
烈焰熊熊,法爐通紅。
煉制鎮運靈器的材料很少,除了陰陽鐵,就是萬家銅錢,可煉制難度卻極大。
首先是溫度,普通地火作用不大,需要玄明以法力為柴薪,增加地火溫度。
其次是技法,需要高超煉器技藝,玄明也是準備許久才敢下手。
最后是洗煉,晨起與黃昏,都要引來陰陽靈機洗練,雷雨天時最好再以雷霆淬煉,既要保證剔除雜質、提純靈機,又要保證狂暴能量下不炸爐,若非玄明靈覺強悍,對力量的操控爐火純青,真不敢這么干。
室內溫度極速飆升,燃燒三天三夜,玄空體胖,最先受不住,汗流浹背,口干舌燥,不得不運轉法力抵擋,玄陽直接打起赤膊。
瞧著腱子肉與八塊腹肌,玄空酸了,捏了捏自己的肚腩,他更酸了,唯一欣慰的是,自己一身白皮子看上去比玄陽師弟那身黑皮順眼。
見玄空看來,玄陽挺胸抬頭,立刻顯擺起自己引以為傲的好身材,玄明沒理會兩個憨憨的比較,眼下不到關鍵時刻,他們還能放松一會兒,往后跟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松懈。
半個時辰后,他開爐,一股熱氣噴薄而出,氤氳成一朵火燒云,抬手揮散,他抬指生輝,將陰鐵投入狂暴武火中。
“煽風,加火!”
一股法力打入法爐,玄明吩咐道,玄空與玄陽立刻動手,一個搖動蒲扇法器,一個捏燃火訣,都竭盡全力,面皮憋得通紅,謹記師兄吩咐:熔煉陰鐵要一鼓作氣,連內息也講究一氣呵成。
兩個時辰,陰鐵融化,得到玄明“可以了”的吩咐,兩道人這才如釋重負,換了口氣,也就他們是修道之人,看到練氣門檻兒,這才氣息綿長,否則,換成其他人真干不了這活兒。
其后半月,玄明旦夕引陰陽氣機,雷雨天引雷霆洗練,時而打入自己對陰陽之道的感悟,在陰鐵熔液里刻畫陽屬符篆。
做完這些,他操控火焰,武火轉文火,見此一幕,玄陽與玄空放下心中大石,這段時日他們提心吊膽,生怕法爐炸了,實在是操作太多了,時而大日紫氣,時而太陰月華,時而陰陽合練,時而雷霆雨露,時而烈火爆燃。
等文火小到極限,幾乎微弱如燭火時,玄明開爐,投入陽鐵,玄陽欲言又止,就這么點兒隨時都有可能熄滅的火焰,能融化千錘百煉的陽鐵?
話到嘴邊,出于信任,玄陽又咽了回去,玄明師兄在正事上素來靠譜,他這么做應該有自己的道理。
兩個時辰后,法爐內陽鐵竟真被文火燒融,難以置信之余,玄陽陷入沉思:武火煉陰,以動制靜;文火煉陽,以靜制動?那文武火是啥?合一嗎?
思索間,他瞧著與陽鐵液體相互吸引的陰鐵熔液,逐漸明悟,玄空也在這時領悟:原來是以文火慢燉陰鐵熔液,借助陰陽之機,牽引陽鐵發生形變,引發質變,歸根結底,依舊是陰陽道理。
或許靈廚之道的火候轉換亦是如此,而材料搭配便如煉器,講究君臣佐使,主次分明,又重視陰陽五行協調平衡……
看了眼悟道的玄陽與玄空,玄明頷首:“還不算太笨!”
目前,暫時用不上兩道人,加上靈感稍縱即逝,他沒打擾,任由他們參悟。
一個月后,陰陽鐵相繼被熔煉完,玄明轉文火為文武火,即中火,同時出聲:“此時不醒,更待何時?”
平淡聲音落到玄空與玄陽耳中,如雷霆炸響,他們立時驚醒,起身而立,各持一把蒲扇,一個煽暖風,一個搖冷風。
這是求真祖師以前煉制的水火扇,可輔助煉丹煉器,玄空玄陽一高一矮,一人一扇,毫不違和,頗為合適。
等文武火恰到好處,玄明再開爐,將萬戶銅錢送入其中,等第三團熔液出現,他操控三團熔液融合,以第三團為紐帶,分別勾連陰陽,陽天陰地,人居其中,三才貫陰陽,最終凝聚成一面陰陽寶鏡。
整個過程要十分小心謹慎,容不得毫厘之差,否則,便前功盡棄,這一步斷斷續續,不時要用日月精華中和靈機,祛除多余雜質,發現不足,及時調整,持續一個月才塑型成功,縱然是玄明都額頭冒汗,好在終于定型。
不枉費他前后煉了十面八卦鏡與一面蛟龍鏡,手感與經驗有了,煉制才事半功倍。
他松口氣的同時,玄空與玄陽撲通坐在地上,不斷出著虛汗,身子頓時酸軟無力,體內法力涓滴不剩。
目前法爐無需看顧,玄明盤坐蒲團,搬運周天,同時運轉周天養神訣,恢復法力與精氣神兒,玄空與玄陽也就地盤坐,抓緊恢復。
石火光陰,往后半年,玄明、玄空與玄陽都泡在煉器室,除了精雕細琢靈器外,閑暇之余,三道人都沒忘記修行。
有時候,他們也會向法爐內投入靈覺,畢竟,氣運靈器只是一個預想,哪怕玄明都沒實際操作過,天地靈機灌注下究竟會有何玄妙,是否超出預料,誰都無法判斷。
期間,玄陽與玄空觀道于器,有所收獲,作為煉制者,玄明更獲益匪淺,這一刻,他有些明白為何前世傳說中那些大神總會有些煉丹、煉器的喜好,除了擅長與喜歡外,這何嘗不是另類形式的悟道修行?
待春雷炸響,萬物驚蟄,一元復始,沉寂的法爐終于有了動靜,劇烈搖晃,玄陽與玄空大驚失色,一邊運轉法力,祭出法器,分別頂著四足鼎與手持鐵鍋,一邊朝門邊退去。
實在是這法爐有點兒不對勁。
至于師兄,他修為高深,神通廣大,用不著他們操心,相較于他,兩道人更擔心自己。
“炸了!要炸了!”
轟隆!
剛退到門口,法爐轟然炸開,滾滾烈火混著爆裂氣浪洶涌,整座飛火殿都劇烈搖晃,宛如地動,瓦片翻飛,掉落在地,彌漫滾滾黑煙。
玄虛、玄素等皆被吸引而來。
有腳步聲與咳嗽聲響起,他們循聲而望,三道熟悉身影自黑煙中走出。
首先是一對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頭發都在冒煙的難兄難弟:玄陽與玄空。
關鍵時刻,玄明及時出手,護住他們,即便如此,兩人依舊模樣狼狽,口里甚至都吐著煙氣。
兩道身后,玄明白發飛揚,衣袍完好,右手持拂塵,左手托寶鏡,邁步而出,在旁邊兩道襯托下說不出的仙風道骨,飄逸出塵。
經過兩人身邊時,玄明瞥了眼玄空與玄陽,心中嘆息,誰讓他們跑到門邊,距離自己太遠,那時他忙著收取靈器,實在鞭長莫及,絕不是他小氣,更不是看這倆不講義氣的貨不順眼,畢竟,自己修為比他們強,遭遇此事,兩人選擇,人之常情。
“若是當時,你們退到貧道身邊多好。”
輕飄飄地扎心后,玄明邁步向前。
見玄明師兄安然無恙,又見另外倆貨沒受傷,玄虛等人憂色頓消,目光盡落到那面寶鏡上。
“師兄,這便是鎮運靈器?”
玄虛明知故問,想再確定一下,免得誤會。玄明點頭:“正是!幸不辱命,貧道終于煉成此寶。這面寶鏡名為陰陽鏡,正面一照,玄光護體,反面一照,玄光守魄,晃動三下,陰陽玄光合一,更是威力倍增。
最主要的是,此物與傳承法劍一守一攻,亦如陰陽,契合兩儀真諦,可鎮我求真氣運。”
此話一出,眾道皆喜。
“此番師兄辛苦,也勞累玄陽與玄空兩位師弟。”
玄虛帶頭行禮。
玄素等立即跟上。
玄明帶著玄陽與玄空還禮。
“都是為了求真。”
將陰陽鏡交給玄虛,玄明離開。
至于坍塌的煉器室,自有人修補,法爐碎成渣,已經無力挽回,日后有機會,他會煉制一件靈器補上,方便使用,免得將來煉寶時動不動就炸爐,既然自己擅長兩儀與八卦,煉一個八卦爐也不錯。
返回藏道峰問道院,玄明瞅了眼僅兩寸高的靈根幼苗,進入茅舍,大睡三天三夜。
第四日,朝陽初升。
白發老道離地三丈,盤坐虛空,張口牽引大日紫氣,紫氣很快氤氳成一輪虛日。
半個時辰后,虛日被吞噬殆盡,玄明結束修行,用過長寧子送來的早食,又跟靈鹿長壽玩鬧一陣,便開始閉關。
這次煉器,他獲益不少,需要仔細品悟,反復揣摩,好生消化。
兩個月后,陽光明媚,惠風和暢,玄明才出關,剛打開房門,便見一只雀鳥飛來,收到雀妖紅豆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