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道峰,問道院。
武侯長子來去匆匆。
他走后,玄虛上門,告知玄明此番交易的結果,雖說師兄可能已經清楚,但他態度一定要正。
送走玄虛后,玄明飲盡杯中余茶,目光放遠,穿透虛空,瞧著離開浮云縣便一路向南的馬車,他滿意捋須。
這次雖沒得到任何寶物,但得到一句承諾,他日若求真觀有需,持信物前往大玄神朝南方邊關南闕城求助,武侯府上下必會傾囊相助,這比任何寶物都有價值,勝過眾多靈物。
有趣的是,李云龍在返程途中與楚云飛相遇,兩人脾氣相投,一見如故,得知武侯受創,邊關吃緊后,楚云飛更當機立斷,跟李云龍一起上路,同赴南闕城,要為百姓出一份力。
“緣分當真妙不可言!”
見此一幕,玄明感慨,隨后便放下茶盞,起身前往藏經閣,直登三樓,端坐桌案前,翻閱道經。
三日后,玄陽下山,游歷紅塵,效仿玄明,行道山水。
五日后,玄空與飛白道人在浮云山腳下相見,一同入人間,誓要嘗遍天下美食,悟出屬于他們的食修法。
半個月后,玄通與玄玉同樣下山,求真觀事務由玄虛與玄素以及部分杰出四代弟子負責處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玄虛是掌教,必須要扛起大梁,讓其他道人安心求道修道,無后顧之憂;玄素是為了陪自家閨女長寧,她有女萬事足,換句話說,女兒便是其道一部分。
一個月后,玄明離山。
歸山數月,他道行大進,修為提升,也消化了夢婆贈予的道珠,順利創出地煞嫁夢神通,于火法與水法上亦突飛猛進,太極天中升出三座道山,該消化的都消化了。
想起那條有恩怨的蛟龍、蒼龍山深處的秘密,玄明靜極思動,再次游歷。
一葉扁舟輕帆卷,順滄瀾江水一路向下,江水潺潺,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時而激流勇進,時而水平如鏡。
扁舟上,玄明姿態愜意,盤坐船頭,隨波垂釣,他離山已有半月,一直在滄瀾江上游蕩,順流走過座座青山與不少城鎮。
曾聽兩岸猿聲,曾經十八彎曲,曾登河島賞景,曾短暫停靠碼頭,上岸嘗過民間小食,也在傍晚時分,點一盞孤燈,隨心垂釣,仰躺望天,成為旁人眼里一道風景: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瑩。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也曾在晨起時分,見過江上奇景: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尚未隱沒的星光銀河轉動,像無數船只在舞動風帆,色彩斑斕,場景壯闊唯美。
行道半月,玄明心中世界更廣闊精彩,底蘊與眼界都在緩緩變化。
嘩啦,破水聲響起,一條金鯉搖動尾巴,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弧度,向玄明撒嬌;又一道破水聲響,一只奇特烏龜冒頭,圍繞扁舟游弋,他們正是浮云山上的兩龍種。
這次下山,玄明帶上他們,龍種入大江,宛如龍出潛淵,一鯉一龜各得了一份江水氣運,被沿岸靈機滋養,每日都有新變化。
又在他引導下沿昔日那條走水蛟龍的路線前行,借運蛻變,增加底蘊,精純血脈,故而,對兩龍種的改變,玄明不奇怪,完全在意料之中。
這一晚,圓月高懸,皎潔清輝灑遍大地山川,也照在滄瀾江上,波光粼粼,滿天星斗閃爍,交相輝映,與水月一起倒映在江面上,扁舟宛如行在銀河上,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玄明置身在天地兩河之間,不由心曠神怡,經年累月觀天察地的積累于此刻爆發,他被觸動,腦海靈感迸發,于星辰上有所領悟,《周天養神訣》不自覺地運轉,體內竅穴一個接一個的開辟,短短一夜,便貫通二十八個竅穴。
這一夜,玄明體內放光,投影到體表,便是肌膚生輝,瑩潤如玉,周遭三尺都縈繞濃郁星光垂落下來后凝聚的絢爛星云,吸引了不少向光的水中生靈,萬魚朝拜,沐浴月華星光,鱗片折射清輝,江面更瑰麗明亮,璀璨奪目。
這一幕也落到有心妖眼里,匆匆回稟,很快數道身影聞訊趕來,為首之人瞧著舟上宛如仙神般的白發老道,他驚喜同時沒貿然靠近,率領下屬安靜地站在一旁。
這一站,便是一夜。
清晨時分,玄明舒服地伸個懶腰,揮袖散去萬魚,他抬眸看向三丈外,那里有數道身影,確切地說,是數位鬼神。
為首之神乃是一位中年男子,身著儒袍,頭戴冠冕,氣質儒雅,不像一位神靈,反像一位人間飽讀詩書的儒生,可其氣息卻不容小覷,堪比凝聚金丹的練氣真人。
四目相對,中年神靈率先作揖行禮:“滄瀾江·清江神見過道友。”
“貧道玄明見過尊神。”
玄明起身,稽首還禮,腳下扁舟無風自動,無槳自駛,靠近江神。
滄瀾江綿延數萬里,東流入海,分為上中下三段,各有稱呼,分別是滄江、清江與瀾江,清江便是中段。
時至今日,他已經離開上游,行至中段,也距離紫霞宗鎮壓蛟龍的鎖龍洞越來越近。
滄瀾江眾多水族消息流通甚廣,互通有無,玄明雖未來過此地,但名號已經傳來,清江神有所耳聞,見是玄明,他喜出望外。
“想不到竟是真人當面。道友之名,在下如雷貫耳,此番有失遠迎,望道友莫怪。”
“尊神言重了,貧道不過區區一個山野老道,身無長物,不及尊神治理一地,造福水中生靈與沿岸眾生,護佑此地風調雨順。”
花花轎子眾人抬,玄明客氣幾句,沒等他詢問,清江神開門見山,道明來意:“貿然叨擾道友,望道友勿怪,此番前來在下是有事相求。”
“愿聞其詳。”
清江神直率,玄明也直接,這般相處遠比曲折婉轉的交流更舒服自在。
清江神直言道:“昔日蛟龍走水,禍害眾生,上代江神為護兩岸百姓安危,舍生取義,雖水患平定,但江神怨念不得紓解,連帶不少亡靈亦不得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