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院,茅舍內。
消化聽道所得后,玄明修行恢復以往節奏,朝采紫氣、暮煉月華、吞服靈果、觀經悟道、磨練神通、布陣畫符,閑暇之余,或行走風陽郡內百縣,行道山水,或深入紅塵,變換身份,體驗人間煙火等。
沒遠行是因經過朝光真君之事,他感到不安,總覺風陽郡會有大事發生,怕真發生不測,禍及求真觀時自己鞭長莫及,力有不逮,才安心守在風陽郡,等心中不安平復再遠游不遲。
所幸這風陽郡疆域遼闊,他此前未曾一一游歷,此番走過看過思過,既填補空白,又有益修行,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何況,他法力與道行不匹配也不是個事,早日相契,成為名副其實的半步練神修者,夯實基礎,才有助于自己將來練神。
更因通過翻閱《旭日練神心得》,玄明知曉成就練神大修不易,除修為上要看到練神門檻兒,凝聚自身道域雛形外,還需積累足夠運。
萬物生于天地,皆合氣于運,天地有五運,即氣運、末運、殺運、截運與劫運,五運又分為五德,為圣德太易、福德太初、功德太始、陰德太素與道德太極。
路不同,運不同,成就練神時所積之運自也不同,若修殺道,當積殺運;若修謀略,當修劫運等,五運無明確界限,往往相輔相成,一同出現,只是側重不同,才表現不同。
旭日宗朝光真君與水月觀閑月真君能成就練神,一方面是因他們積功累德數十載,另一方面是因天道承負,得益于朝暮大道君與兩位開派祖師的遺澤德運庇護,這才功成。
這便是有德者居之。
修行之余,玄明欲積累功德氣運,造福山水,福佑百姓,教化生靈,為練神積累運數,有時自要宅居山中,靜心安神,好生思量。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數月后,山下農田麥浪金黃,隨風翻波,泛起陣陣麥香,浮云山上,水浪翻騰,水花四濺,文鰩魚順流而下,御水出了浮云山,繞著農田游弋,不時顯露蹤跡。
收割麥田的佝僂老叟靠歲月累積的見識與經驗,識得文鰩魚身份,知曉其是象征豐收與文運的祥瑞,頓時欣喜不已,跪地叩拜,其他農人聞言,男女老少皆歡天喜地,手舞足蹈,緊忙叩拜供奉。
足蒸濕土氣,背灼炎元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莊戶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織布,早出晚歸,一輩子土里刨食,累的汗流浹背,干的腰酸背痛,就是希望能有個好收成,田里能多些出息,好養活一家老小,不至于挨餓受凍,眼下遇到這種瑞獸,豈能不激動萬分?
有百姓機靈,看出文鰩魚出自浮云山,猜測是山上神仙故意派出祥瑞,造福于民,拜過文鰩魚后,又朝云遮霧繞的浮云山叩拜,面露感激,神態虔誠。
文鰩魚也沒辜負瑞獸之稱,他搖翅擺尾,繞農田游弋一圈,隨過之處,草木生發,風水匯聚,尚未收割的麥穗顆粒更飽滿,顏色更金亮,連香氣都更香甜。
藏道峰,問道院。
瞧著山下肆意暢快的文鰩魚,玄明撫須微笑,一方水土養一方草木,文鰩魚有賦予麥田豐收之能,便是因其有調理風水之力,文鰩魚喜歡出現在豐收時節,也是他冥冥之中能從百姓衷心祈禱與真心祝愿里獲益。
眼見文鰩魚繼續游向他處,玄明沒阻攔,看他出現在村莊各地,每至一處都引得百姓歡呼,奔走相告,每畝收成比以往多上一擔子。
庭院里,玄明品茶,瞧著手中青瓷杯盞,覺得今日之茶格外香甜,或許這便是與民同樂的快樂。
這一刻,他端坐山中,眼觀世間,足不出戶,卻對蒼生安穩、物阜民豐、人間煙火有了更深感悟,居山中而曉山外,出塵人明入塵事,玄明道行雖無增長,但一顆道心更純粹無垢。
他分出一縷靈覺,跟隨文鰩魚,此瑞獸游了多遠,他便看了多遠;出去多久,他便在院中待了多久。
期間,有修者眼饞文鰩魚祥瑞之德與一身氣運,欲暗中捕捉,被玄明揮劍警告,一道若有若無的劍意隨文鰩魚游弋,起于浮云山,落于萬里外,令眾多心懷叵測之徒膽寒,知曉此瑞獸是浮云山之物,不敢再生妄念,更不敢出手捕撈,據為己有。
一個月后,文鰩魚歸來,浮云山氣運有了小幅度增長,這是萬民饋贈,心之所向,靜坐一月,宛如雕塑的白發老道終于有了動靜,起身而立,活動手腕,舒展筋骨。
此番心神寄托文鰩魚,于院中坐忘月余,玄明獲益匪淺,體內法力沸騰,大有進益之勢,只是他沒立即返回屋宇,先看了眼沾染灰塵的茶壺,
念頭一動,玄明抬手掬來一捧水,洗刷干凈茶壺后,又屈指環繞,招來靈水,親自烹茶,茶香裊裊,沁人心脾。
倒上一杯靈茶,玄明端起杯盞,灑向山溪,將這第一杯茶贈予文鰩魚,犒勞這位功臣,后倒下第二杯,將茶水灑入空中,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給百姓送上一場甘霖,滋潤良田。
等將剩余靈茶飲盡,玄明掛上閉關牌子,起身回屋,盤坐茅舍,開始調息凝神,運轉《混元一氣訣》,搬運周天,增續法力。
殘荷枯黃,楓葉泛紅,時間如水在玄明閉關中緩緩流淌而去。
山下百姓重新種上玉茭,山上果木掛上累累碩果,柿子橙黃,鮮棗鮮紅,分外誘人,山上道人允許百姓入山摘果、采參摘藥,雖僅能至半山腰,依舊讓百姓心生歡喜。
郡外道人亦相繼歸來,各有進益,玄通修為大進,玄空創出食道神通,玄陽亦在所求道途上更進一步,連玄陰都帶長安子、長慶子等歸來,這次他們休沐數月,特意歸山,既為團聚,又為潛修。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深秋時節,浮云山紅黃絢爛,流水潺潺,竹林蒼翠,松柏常青。
這一日,千里之地,靈機如水涌動,似百川歸海匯聚問道院,整個求真觀被驚動,眾道紛紛來此,三代道人護法,四代道人亦持劍而立,護衛藏道峰。
夜幕降臨,漫天星輝時,更有大量星華如瀑布般垂落而下,落入茅舍內,被白發老道吸收煉化,化為法力。
等能量積蓄到一個臨界點,瓶頸水到渠成地突破,玄明順利破境,身上猛然爆發出一股強大氣勢,黑白兩色的太極道域驚鴻一現。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