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第二天,李小囡吃了早飯,和顧硯一起進到木作坊時,從李士寬、洪老太爺到李文華,正圍成一圈,個個脖子伸得老長往中間看。
李文華被擠在最外面,光伸脖子看不著,聽到動靜,回頭看到顧硯和李小囡,急忙伸手拉大伯李士寬。
李士寬等人急忙上前見禮,李文華又被擠到最后面,往旁邊挪了挪,瞥了眼李小囡,很想’嘖’一聲卻沒敢。
他是天一亮就起來的,出來順腳看旁邊的菜地時,雖說沒看到世子爺,可那個小廝指著那一圈兒步障說世子爺早就起來了,練功呢,他問那世子妃呢?那小廝白了他一眼。
早飯的時候,他跟大伯說這事,被大伯兜頭打了一巴掌。
他也不知道這一巴掌是因為他問小廝世子爺怎么樣世子妃怎么樣問錯了,還是因為他對阿囡一直這么懶有點意見,家里越來越體面,他不懂的事越來越多,大伯讓他不懂就繃著臉抿緊嘴,那這一巴掌應該是因為他沒把嘴巴抿緊。
李文華還在反思,李小囡已經圍著已經立起來的兩個轱轆看了一圈,伸腳踩了下踏板,眉開眼笑的看著飛快轉動起來的轱轆,擼起袖子示意晚晴,“給我拿點籽棉過來。”
晚晴抓著一小筐早就準備好的籽棉過來,李小囡踩動踏板,把籽棉小心的續進兩個轱轆之間,棉絮從轱轆中間被扯到另一邊,棉籽被擠出留下。
周圍一圈的人看的眼睛大睜,鴉雀無聲。
“看到了吧,就是這么簡單。”李小囡開心的又續進一塊籽棉。
晚晴蹲下撿起棉籽仔細看,李小囡拍了拍晚晴,“你也來試試,小心手。”
晚晴立刻將籽棉小框塞給雨亭,拿一塊皮棉,學著李小囡踩動踏板,屏住氣將籽棉續進去,棉籽掉落下去,晚晴’咯’一聲笑出來。
“我來試試。”顧硯伸手將晚晴撥到一邊,踩動踏板,連續了好幾塊籽棉,哈哈笑道:“真是爽氣。”
李小囡退后幾步,招手叫過那些木匠,笑道:“你們看到怎么用了,后面就容易了,第一,得調一調高矮,坐著干活不那么累,第二,轱轆下面要有塊板子,胳膊能放上去,不那么累,第三,棉籽和棉絮不能直接掉在地上。”
李小囡說一句,那群工匠點一下頭,恭敬的不能再恭敬了。
這是魯班爺再世啊!
“還有,這里和這里的傳動要改進,現在這樣太費力了,我覺得可以參照車輪的做法。還有這里……”
李小囡手指點向那臺還極其簡陋的釓棉機,晚晴立刻上前,毫不客氣的將李文儒和洪老太爺推開。
任誰也不能耽誤她家阿囡干正事。
李文華看的目瞪口呆,等到李小囡指指點點提完了要求,李文華才長長透過口氣,和李士寬道:“用這個東西,咱們李家集的籽棉去籽一天就夠了!”
“這是世子妃說的簡單的那種?”劉靜亭笑容滿面。
這個東西真是太好了,好用好做便宜。
“對,等他們把這個做好,另外一個稍微負責一點點,我昨天想了想,也許可以加兩個轱轆,把籽棉脫籽之后直接壓成棉片,再卷起來。”李小囡笑道。
顧硯退后兩步,看著圍成一圈,七嘴八舌商量著怎么改進的木匠,勾手指叫過石滾,“請周先生過來,越快越好。”
石滾一溜小跑去安排,顧硯轉身,看著劉靜亭和李小囡說好了話,拍了拍劉靜亭道:“做好了成品,立刻給我送兩臺。”
“是。”劉靜亭欠身答應。
中午前后,周沈年渾身汗透的趕到,圍著那臺簡陋初版釓棉機看了又看,就知道顧硯為什么急召他過來了,仔細想了想,和顧硯建議道:“劉當家說這機子這一兩天就能做的讓世子妃滿意,不如折子和這機子一起遞過去,折子到后一兩天,機子也就能到了,正好。”
顧硯點頭,示意周沈年,“你就留下了看著他們怎么做好世子妃的吩咐,昨天的情形你問問石滾他們,折子要好好寫。”
“世子爺放心,恭喜世子爺。”周沈年長揖笑道。
顧硯斜瞥了周沈年一眼,這個時候恭喜,他看到阿囡鬼鬼祟祟替他哥考試的時候就知道她不一般了!
午飯后,工匠們分成兩堆,一堆由那兩個中年人領頭,改進那臺全木釓棉機,另一堆由頭發花白的朱老木匠領頭,帶著十來個木匠,七八個鐵匠,在李小囡的指點下,努力理解進階版釓棉機。
顧硯跟著李小囡身后,興致盎然。
劉靜亭凝神細聽,這個機子可比兩個轱轆那個復雜多了,但并不是做不出來,而且也不是很難,這個機子要是做出來,皮棉進去,出來的就是基本清理干凈、梳理整齊壓實卷好的棉絮了。
李小囡交代了一堆,留下工匠們商量消化,坐到廊下交椅上,顧硯跟著坐下,從石滾手里接過茶遞給李小囡,問道:“這個做好,還有什么要做的嗎?”
“有啊,這才是第一步,到織成布還早呢,一步一步改!得把細布的價鈿降下去,降到大家都能買得起。”李小囡笑顏如花,她總算找到現實可行的路子了。
劉靜亭聽到最后一句,猶豫片刻,靠近過來,欠身笑道:“這細布往后要是經海稅司出海,這樁生意能不能交給在下?”
“你想要棉布的出海權?要多少?”顧硯笑瞇瞇。
“全部。”劉靜亭不客氣道。
顧硯眼睛微瞇,片刻笑道:“你是阿囡的門人,你想要也不是不行,不過,”顧硯頓了頓,“先別急,再走幾步再說。”
“在下是世子妃門人,這棉布的海外生意也是世子妃的生意,在下能夠附驥已經是榮幸萬分了。”劉靜亭心里明了,忙笑著表態。
顧硯用折扇拍了拍劉靜亭,笑著點頭。
三天后,周沈年代寫的那份厚厚的折子,和兩臺嶄新的釓棉機,在王府護衛的拱護下,遞往建樂城。
和釓棉機一起啟程的是李文儒,這是顧硯的建議,李士寬千叮嚀萬囑咐,極其不放心這個跳脫的二兒子,可還是沒舍得放手這個極其難得的大好機會,提著心看著李文儒馬蹄飛揚的啟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