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跟著看向陸川,意思就是家長配合老師,讓孩子們盡快融入班集體。
陸川:“妞妞,爺爺覺得應該問問對方為什么拉弟弟,萬一是因為喜歡弟弟呢?對不對?”
妞妞想說,為什么要讓別人喜歡我弟弟?可惜當著外人的面,人家妞妞沒有問,可以私下回家問。
陸川瞧著孫女桀驁不馴的小表情就知道那是什么心思。揉揉孫女的腦袋:“禮拜天爺爺帶你們出去看看,讓你們知道怎么交朋友,知道什么是集體生活,好好的同老師回去吃飯。”
兩個孩子還是乖巧的,爺爺讓好好吃飯就吃了。乖巧的答應下來。
老師:“早知道,我們應該早些同您溝通的,孩子們還是很聽話的。”只不過要分話是誰說的。
陸川笑笑沒說什么。按著孫女孫子的情況,以后怕是要常來常往的。人家陸川不會隨便說讓孩子聽老師的話,可要懂得尊重老師。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來問。
陸川帶著孩子同方媛吃了兩天食堂,人家祖孫講的東西,方媛都不太聽的明白。
用方媛的話說,食堂,大家都交餐費了,不能不讓別人吃,多簡單的道理。
可非得讓陸川弄得那么復雜,孩子能聽懂什么?可孩子們相信爺爺,愿意聽復雜的。
反正別管哪種教育方法,孩子們再開學的時候,吃飯沒有什么問題了。
然后下周被請家長,那就是住宿問題,還是兩個孩子抱團。得說,孩子們那是有本事得。總是有新的認知。
這個,陸川回家詢問方媛:“咱們陸滿意小時候,有這么頻繁的過去同老師交流嗎。”
聽聽,人家這都不叫請家長了,這叫家校交流。方媛對著陸川拱手:“滿意小的時候,那就沒有整出來這樣的新名詞。”
趙晴聽到這個新名詞的時候,還電話里面同爹媽溝通呢,你們教了一輩子學,都不懂這個,我公公那才是真的懂。
聽聽這詞用的,至少對孩子沒有傷害性。那邊的親家親家母能說什么,你公爹了不起。不過對外孫外孫子的認知也更清楚了,同自家閨女有一拼了。感覺就是對不起姑爺,對不起親家。
面對媳婦的恭維,陸川說了,他當爸爸的時候,因為太忙了,孩子的事情都沒有參與多少,現在孫子了,他要參與進來,這就相當于是彌補遺憾呢。人家那是感激孫子孫女的心態嗎?
方媛沒有這種遺憾,相當樂意成全陸川,孩子的問題,您堅持到底就好。
所以第二周依然是陸川去的,孩子問題解決了,老師對孩子爺爺印象很好。
至少人家解決問題,孩子也聽家長的話。然后陸川現在的電話,單位的都少,孫子孫女學校的多。
時間長了,方媛先不干了:“你同學校老師很熟嗎。”怎么就聯系如此緊密。
陸川回答的的隨意,眉頭那邊皺褶就沒有松開:“一個單位的。”
方媛臉色漆黑,回答不好,陸川絕對有的受:“我是說幼兒園老師。”
陸川這才抬頭,聽到幼兒園,他也是有點應激反應的:“這話說的,我一周一次去學校的頻率,能不熟悉嗎。”
方媛:“電話用的著長期溝通嗎。”怎么聽陸川那都是有點反應過當的。
陸川看著方媛的模樣:“你這是打翻老醋壇子了?”他還以為幼兒園老師聯系了方媛呢。
方媛:“不應該嗎?”誰家老師沒事天天同家長聯系。
陸川嘆口氣:“沒有辦法呀,咱們家兩個孩子,平均一個禮拜請一次家長,那是一個孩子的頻率。”
趙晴就聽到這么一句,那真的不知道怎么夸獎孩子們好了。陸滿意也很愧疚,他真的認真管孩子了。
就聽那邊老公爹說道:“人家老師也沒有時間,只能把問題綜合起來,一個禮拜同我溝通一次。”
方媛一拍桌子,趙晴以為方媛這位婆婆要收拾孩子呢,就聽婆婆說了:“從陸滿月的時候,我就說,家里應該弄幼兒園的。咱們場子那么大,工人那么多,怎么可以沒有托兒所呢。陸滿意做什么吃的,咱們的員工這點福利都沒有嗎。”
問題要從根源開始解決,陸滿意那是真的知道,這個根源可以到哪了。
趙晴:“媽媽,別激動,咱們廠子那邊真的有托兒所,不過咱們兩個孩子不適合送到那邊去。我爸說的,就該讓孩子們這樣,去交朋友。”
那是交朋友嗎,那是天天同朋友發生問題。方媛掃一眼兒媳婦,你是不是認識不夠。
趙晴:“爸,不然我過去吧,當媽媽的一點不參與孩子的事情,我覺得很愧疚。”
陸川:“這個還是算了,我覺的孩子們的問題,還是一個人了全面了解的好,你看你過去的話,同老師們交流起來不方便。”人家當爺爺的要全滿跟進。怕兒媳婦不了解前因后果。
方媛那邊黑著臉,不認為自己的孫女孫子有問題:“到底什么樣的老師?”
陸川對著媳婦搖頭,你這醋壇子打翻的不是時候。可方媛那是真的膩歪了,怎么就非得你去呢。
然后趙晴過去了,老師們也長見識了,原來這家里的家長,不是都同陸教授那樣柔和解決問題的。
趙晴聽到老師的話,當時就拍了孩子們的屁股。感覺頭發都在燃燒。當真是忍無可忍。
難怪都說公爹脾氣好呢,換成她,一天打他們八遍。閨女也不行。不帶這么淘氣的。
妞妞不顧自己被收拾,還要捂著弟弟的屁股:“你怎么可以這樣,我會帶著弟弟離家出走的。你竟然不講道理。”
講道理的話,你們兩個還能有好不成?
趙晴:“我這就把你們兩個逐出家門。好的不學學你爸爸,還離家出走。”
人家老師覺得聽到新聞了,這家里什么情況,孩子們的爸爸離家出走了嗎?難怪兩個孩子性格有一些不一樣,可能家庭因素,怪可憐的。
老師拉著趙晴,不然事態擴大:“那個家長,我覺得是不是孩子的家庭環境,欠缺了什么,才讓孩子們這么,當然了孩子們淘氣也是說明孩子們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