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金闕  第十八章四庫書

類別: 仙俠 | 古典仙俠 | 太上金闕 | 棄還真   作者:棄還真  書名:太上金闕  更新時間:2025-02-10
 
“韓賢兄,”

呂尚在得知韓錦門第出身后,對這個美韓郎拱了拱手。

前漢名將弓高侯韓頹當之后,父祖又皆是北魏重臣,這位錦繡郎的出身確實非同一般。

比起名將先祖,最讓人側目的,還是韓錦作為北魏重臣的高祖、曾祖。韓錦先祖韓頹當雖是韓國公子,前漢名將,但前漢至今已過五百載,就是再大的遺澤,也難蔭蔽后人了。

而北魏距今不過五十年,韓耆、韓茂父子影響力仍在,故舊部屬家族也在,這股勢力不容小覷。

要知道,北隋帝統承接北周,北周帝統又來自西魏,西魏帝統是從北魏分裂而來。故而北魏的權貴,只要沒失陷在政爭中被族誅,其子孫在西魏、北周、北隋三朝亦都是貴胄。

就如楊堅一樣,楊堅曾祖楊烈仕于北魏,官至龍驤將軍、太原郡守,祖父楊禎在北魏是柱國大將軍、興城郡公、其父楊忠歷仕西魏、北周兩朝,官至柱國、大司空,封隨國公。

這些人有個統一的稱呼,關隴貴族!

王崇又轉頭向韓錦介紹呂尚,道:“錦繡郎,這位是奉詔新進秘書郎,齊郡公世子,呂尚呂飛熊。”

韓錦一怔,拱手還禮后,道了一聲:“呂賢弟,”

王崇對韓錦吩咐道:“錦繡郎,呂尚是新人,對秘書郎的本職所在,還有些不太清楚的地方,你是開皇二年進的秘書省,已經初具資歷,就由你帶他熟悉一下秘書省的事務吧!”

“諾,”

韓錦應道。

因韓錦自幼就美姿容,甚肖漢武帝時的韓嫣,其貌之美,令女子見之亦妒,因而長輩們皆笑稱為錦繡郎,意為貌比錦繡。也是因其姿容極美,才能在二十歲得門蔭入仕秘書省。

南北亂世就是如此,門第顯貴,姿容出眾者,入仕的起點就是許多寒族難以企及的終點。

說起來,那位被太史公稱為‘以色侍君,以魅惑君‘的韓嫣,也是弓高后后裔,被列入史記佞幸列傳中,開篇就是弓高侯孽孫。韓錦或許就是繼承了一些韓嫣的姿容,才能讓人見之失神。

韓錦在接過王崇指派的差事后,先是領著呂尚在甲、乙、丙三庫公事房轉了一圈,讓呂尚這個新任秘書郎在各個公事房的屬官屬吏面前露露臉,然后就帶著呂尚去丁字藏書庫。

丁字藏書庫,秘書省甲、乙、丙、丁四庫之一,秘書省四個秘書郎各執一庫。秘書省雖掌管國家藏書,但天下藏書太多太多,歷朝歷代搜羅積累,秘書省的藏書堪稱書山墨海。

北魏時的秘書省官長,將國家藏書按條目分門別類,立有四庫,甲庫收錄儒家經典,各朝名家注釋手稿孤本,乙庫收錄諸子百家著作,歷代兵書、道藏、術數之說。

丙庫收錄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諸史,丁庫收錄各地詩賦、圖贊、汲冢書。由此,四庫各司其職,各有分工,將國家的藏書分類分目規整,漸成定制,延承至今。

呂尚在旁聽著韓錦介紹四庫的各個職司,心怦怦直跳,尤其是聽到乙庫中收錄著諸子百家著作,歷代兵書、道藏、術數之說時,看韓錦的目光立時就不一樣了,帶著熾熱。

畢竟,韓錦就是主掌乙庫的秘書郎,若能與韓錦交好,借韓錦之力,無論以后借閱乙庫藏書,還是搜羅道藏孤本,都能省去不少功夫。倆人邊走邊談,言談甚歡,很快就來到了丁字藏書庫前。

這秘書省的各個藏書庫都是規制宏敞,外有衛士值守,門禁重重。其庫門厚重,上有青銅為飾,又刻云龍紋,非秘書郎親至不可啟。

呂尚在出示印綬,證明身份后,就令值守衛士推開厚重的庫門。

見到幾個衛士推庫門時略有些吃力的模樣,呂尚暗暗點頭,看來這藏書庫的庫門,至少有千余斤重,非力士不能移。

“韓兄,請,”

庫門開啟,呂尚和韓錦倆人入庫,只見庫中長廊逶迤。左右壁上懸掛歷代賢達畫像,乃是歷朝的秘書監,正中又設香案,懸文昌帝君畫像,祭祀這位文道先圣。

畫像上的帝君冕旒端嚴,著袞服,緋袍玉帶,束金冠,面如滿月,須髯飄逸,左手執如意,右手握書卷,儀態雍容,盡顯司文運,掌功名之威德,身旁側立天聾、地啞二童。

庫中書架林立,皆以檀木制成,紋理細密,香氣幽微。書架架分多層,排列有序,其上書籍皆有錦袱包裹,以防塵蠹。庫中有三十六處小窗,窗欞雕花精致,日光透入,落在書架上。

呂尚面對這架閣相連,似無盡頭的書庫,低嘆道:“合一國之力,集幾代之功,才有四庫藏書,這些藏書匯集了多少人的心血,堪稱國之文運啊!”

一旁的韓錦對著文昌帝君圖像,端正一拜,轉身溫和道:“呂兄,這就是丁字庫,我一路上已將丁字庫職司都告訴你了,以后你只需按著既定的規制施為,就可維持丁字庫正常運轉。”

呂尚拱手,道:“還是有勞韓兄這一路辛苦,”

韓錦謙慎道:“你我既為同僚,又是應王大人所請,韓錦自當盡力而為,呂兄日后在丁字庫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讓人到乙字庫問我。只要韓錦能幫得上忙的,絕不會推脫。”

韓錦此言一出,呂尚笑道:“韓兄卻是不知我呂尚在大興城的名聲,你要是知道了,怕是就不敢這么說了,我呂尚可從不知客氣為何物,有韓兄這話在此,以后少不得要叨擾一二了。”

韓錦訝然失笑,道:“說什么叨擾,呂兄隨時可來乙字庫找我,我乙字庫的門一直給你開著。”

呂尚目光炯炯,盯著韓錦,道:“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

在送走韓錦后,呂尚再度回到丁字庫。

“去,召集各屬官屬吏,讓他們速來藏書庫議事,”

他指著一個衛士,直接吩咐。

“諾,”值守衛士應了一聲后,小跑沖向公事房。

沒讓呂尚多待,這些屬官屬吏在得了衛士告知后,全都疾步來到藏書庫。新任上官有命,這些屬官屬吏自然沒人敢怠慢。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誰都不想嘗嘗引火燒身是什么滋味。

三位正九品校書郎,承擔書籍校對職責,一位從九品正字,負責校正文字,十位典書負責文書記錄,十名楷書手負責謄寫文書,這就是此時丁字庫的所有屬官屬吏。

“見過大人,”眾官吏齊聚書庫,躬身行禮道。

“諸位應該都知道我是誰了吧,剛才韓大人帶我走了一遍甲、乙、丙三庫,認了一下各庫從屬官吏,唯獨沒帶我走丁字庫,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讓我自己與各位熟悉熟悉。”

“畢竟,我才是丁字庫的主官,讓同僚帶著我認自家屬官,確實有點不合理。他是怕我自覺失了顏面,給我留著臉呢。”

呂尚坐在文昌帝君畫像下,漫不經心的說道。

“現在開始,請各位自報姓名,本官想認認人。”

眾官吏互相看了一下,其中一個資歷最長者站出,道:“下官,正九品校書郎付斌。”

“下官,正九品校書郎房應昌,”

“下官,正九品校書郎鐵山,”

“下官,從九品正字房子安,”

有資歷最長者打頭,這些官吏紛紛出聲,二十四名官吏都報了姓名。

呂尚撫掌,道:“好,現在我已經認識各位了,”

“只是,我雖認識了各位,但各位才具如何,我還不十分清楚,可有毛遂自薦者上前,讓本官一睹其才?”

眾官吏默然,上官讓下屬表現才能,這是福是禍,還真難說得清楚,只能看有沒有敢為人先者,試出這位上官的心思了。

呂尚對還是躊躇的屬官屬吏們笑了笑,暢然道:“既然各位還在想要不要當這個毛遂,那我就先出題了。”

“我聽韓大人說,咱們這丁字庫,收藏著各地所獻的詩賦、圖贊、汲冢書。你們能說說,咱們庫里有詩賦多少卷,圖贊多少卷,汲冢書又有多少卷?”

在說到汲冢書的時候,呂尚表面看著平靜,實在心緒已有些翻涌了。

所謂汲冢書,乃是西晉太康年間,汲郡人盜掘戰國時期魏襄王墓葬時,發現的一批寫在竹簡上的古書,這批古書被稱為‘汲冢書’。

其上記錄著夏商周三代之事,更有完整的穆天子傳,詳細記述了周天子遇西王母時的言行。

呂尚前世盜墓摸金時,就久聞汲冢書之名。

傳說汲冢書上有著西王母傳授給穆天子的西昆侖妙道,得之可升仙得道。呂尚雖知在末法之世根本不可能升仙,但終歸是有一絲僥幸作祟,為了汲冢書的長生妙道,硬是連盜十五座西周大墓。

最后一次盜的大墓,據聞是穆天子嫡孫之墓,那是呂尚最接近身死道消的一次,也就是從那一次后,呂尚終于絕了對汲冢書的貪念。

直到剛才韓錦在介紹丁字庫時,呂尚再度聽到了汲冢書三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