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67章 余波、軍士武藝等級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回到明朝做千戶 | 老白牛   作者:老白牛  書名:回到明朝做千戶  更新時間:2024-06-06
 
最新網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第67章余波、軍士武藝等級

馬公公和錦衣衛千戶楊大為在五寨堡內住了下來,黃來福專門為他們建了院子。

他們現在的狀態比較奇怪,監軍不算監軍,也不算是五寨堡的官員,不過他們要住在五寨堡內,也沒人說什么。

當然,只有黃來福知道馬公公等人來五寨堡做什么,在他和馬公公的商議中,從明年起,五寨堡每年收獲的四成,要交于萬歷帝。

不過黃來福卻是無所謂,他知道,不論是在后世還是現在的大明,任何一個民營企業或是官營企業,大部分的收入都不可能歸自己,對于現在的五寨堡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官營企業。

黃來福本來就有打算,將收獲的一大部分用來做公關,現在給了皇帝,總比給一些官員要好。

有了皇帝的支持,自己就可以無往而不利,放心大膽地做事了。

沒想到自己竟會和皇帝合伙賺錢,黃來福不由感到一陣不可思議,如在夢中般。

對于黃來福的一系列升職獎勵的消息,在通過大明發達的邸報系統快速地向各地傳播后,各處聞聽,都是對黃來福非常的羨慕嫉妒,一個十八歲的守備,在大明還真是少見啊,更不要說黃家中還有一個十七歲的誥命夫人了,這更是難得的榮耀。

到了十月底,五寨堡和黃來福的事情,更是傳播得更遠,而關于皇帝對黃來福的好感恩寵,也傳入了各人的耳中,一時間,各地反應不一。

不論各人怎么議論,大家都注意到了黃來福這個大明新秀。

各人都根據自己的立場,采取對黃來福的態度。

岢嵐兵備道的高其大人,在聞聽五寨堡的大豐收后,本來要有異動的。

不過在看到了邸報后,他地動作也停止了下來。

不過各方對五寨堡大豐收的爭功,卻并沒有結束。

五寨堡屯田成功,他的直統上級也是有功勞的,關于五寨堡的功勞,是屬于兵部還是屬于戶部,兵部尚書石星和戶部尚書王遴展開了長時間的拉扯戰。

最后,得到的結果是。

首先,鎮西衛指揮使劉景春及山西都司府的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受到了兵部地表彰,二人的考勤政績都屬于優,而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的張文保大人,也受到了戶部的嘉獎。

兵部尚書石星和戶部尚書王遴,也同時受到了萬歷皇帝朱翊鈞的表揚,也算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而當山西鎮戶部管糧主事的張文保大人。

在將五寨堡的水車圖紙工匠等送入京城后,萬歷帝也是非常重視,責令工部尚書曾同亨推廣天下。

不過說實在,在得到五寨堡水車實物及圖紙后,工部尚書曾同亨地熱情很高。

但要推廣五寨堡的各種大水車,卻是頗有難度,主要是五寨堡的各種大水車,相對小民來說。

花費都比較大,很多普通的農戶都承受不起,或許只有一些大戶,才有能力使用上五寨堡的各種大水車。

不過有推廣總比沒推廣好,眼下是大明北方冬小麥地關鍵時候,如令五寨堡大豐收的水車等物推廣后,至少在一些地下水豐富的地方,使用水車后。

可以恢復到以前好年景的幾成,雖比不上以前大明風調雨順時好年景地收成,但至少可以減緩各地的旱情,多一成的收獲,也可以多活民無數。

不過,就算五寨堡各種水車等物大明各地推廣后,但要論到各地和五寨堡一樣的糧食產出,卻是遠遠不能。

主要是五寨堡是使用大農場的生產方式。

高投入,高收獲。

而依大明此時根深蒂固的小農思想及精耕細作的農作方式。

還有內地州縣人多地少的現實情況,五寨堡地經驗,很難在大明各地復制。

加上以后長達數十年的災荒,再加上商業畸形的興盛,土地兼并的越發嚴重,貧富懸殊的日漸擴大,這樣一來,大明北方嚴重糧食不足的問題,還是得不到根本的解決。

特別是非常危險的流民問題,更是找不到解決地方法。

大明中期時,就有數百萬流民涌入荊襄一帶,并發生了多次百萬人地流民暴亂,到了成化二十二年時,陜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隸的饑民南流,更是日有萬口,到了萬歷時,更是危險。

眼下,靠近五寨堡地一些州縣,流民們也找到了一個新的逃荒地點,那就是五寨堡。

進入秋收以來,各地前來五寨堡逃荒的人流源源不斷。

五寨堡四周算是人少地少,大量土地的開墾,大量的的工廠建設,都需要大批的人口。

所以此時,黃來福對于流民們來五寨堡還是歡迎的。

特別是在黃來福的計劃中,以后他將大力開發晉北等地,開發河套地區,更是需要大批的人口。

對于五寨堡大力吸收流民,在當地著籍,編為軍戶,朝庭也是抱著鼓勵的態度。

反正這些流民,逃亡出原籍后,朝中不但收不上稅了,還成了大明各地安全的隱患,能在各地穩定著籍,也算是減少了禍害。

不過讓各地詫異的是,各地流民逃荒后,總是力爭在落腳地成為民戶,只有五寨堡的流民們卻是爭先恐后的成為軍戶,眼下五寨堡戶籍中的現有軍戶己經達到了幾千戶。

在年底時山西都司府的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收到今年五寨堡的軍戶戶籍統計后,將情況報上去后,聯想到別處軍戶們逃亡現象的嚴重,與五寨堡這種情形可謂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情況在通過大明發達的邸報系統傳播后,也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與思考。

這些因五寨堡此次大豐收帶來的余波,黃來福暫時還顧及不到,他現在沉醉在喜悅之中,因為顧云娘有喜了。

這可是大事,除了守備府的歡慶外,堡內外自認為重要的各人,也紛紛送來了賀禮。

在此時的大明,一個正室如果有孕了,這是很大的事,眼下的顧云娘,己經難得出門走動,只在家中有時幫楊管家看看帳本,因為顧云娘識字,本來黃來福要她幫助楊管家理理帳,但現在只能吩咐顧云娘盡量多休息了。

公元1590年11月1日。

天氣有些寒意,不過在此時的五寨堡外的較馬場上,卻是熱火朝天。

現在的五寨堡軍士們,兩個月的列隊、號令、軍紀等練習己經結束,這只軍隊,己經有了令行禁止的樣子。

現在,該練習殺敵的本事了。

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先是練習個人武藝,再是營陣行軍與戰法的練習等。

練習時,從實戰要求出發,戰時怎么打,平時就怎么練。

先在操場上練習,然后到野外實地操練。

武藝的練習有:練心力——斗志、練手力——熟練使用兵器、練足力——行軍、練身力——荷重等具體的內容。

各種練習的方法,戚繼光所書的練兵實紀與紀效新書中都有,為了更好地練習,黃來福還重金從山西鎮城請來了一些武藝教頭。

以一個小旗為例,小旗長有弓有刀,鳥銃手有鳥銃與雙手長刀。

藤牌手有藤牌與腰刀。

狼筅手有狼筅。

長槍手有弓與長槍。

短兵手有腰刀,這些人都要熟悉掌握中的兵器。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怯敵還是藝淺,善戰必定藝精。

為了更好地激發各人的積極性,黃來福學習戚繼光,采取了等級制,各軍士們的練習成績分成九等,有能奮學,武藝精熟者,則升為兵將。

兵內懶惰,不習武藝,號令生疏者,罰之。

每月一考,考核的方式就是對戰。

各人對打,打贏了,就升一級,賞銀一分。

打輸了,就降一級,罰打五軍棍。

把練武藝的好壞與個人的利益聯系起來。

在這個措施下,五寨堡的各個軍士們,激發出了極大的熱情。

這是武藝練習,話說,兵器的熟練能使用否,也與身體的強壯有關。

身體的強壯,自然是跟平時的營養有很大關系,當然,在五寨堡,軍士們的營養是決對沒有問題的,在五寨堡大肉白飯的將養兩個月后,各個軍士們,都是臉色紅潤,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

這時主要還是冷兵器的戰斗,這時手力臂力的鍛煉,后世熱兵器時代所用的伏臥撐,仰臥起坐等鍛煉方法,并沒多大用處,這時練臂力,主要還是傳統的舉石鎖。

黃來福規定,每個軍士們在早晨,上午,下午時,都要舉石鎖五十下,以鍛煉手上的肌肉。

而對于練心力,除了在戰場上磨練效果最佳外,就是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了,此時五寨堡的冬天就要來臨了,最冷時將達到零下幾十度。

對于此時的大明來說,每到冬天,不論是各地的軍士們,還是營兵們,都是窩在營房內過冬,就是塞外耐寒的胡人也是一樣。

不過黃來福決定挑戰極限,將在寒冷的野外對軍士們進行拉練負重行軍訓練。

這樣一個冬天下來,五寨堡這只軍隊,想必會有脫胎換骨的改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