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二十八節 重返東門市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臨高啟明 | 吹牛者   作者:吹牛者  書名:臨高啟明  更新時間:2024-05-08
 
譚雙喜天不亮就和張來才從大雅村出發了,倒不是他有什么急事趕路。實在是村里人太過熱情。若不趁早出發,十之八九還要被留下請吃飯,要他講講“北伐見聞錄”。這般有吃有喝眾星捧月自然不錯,兩人總覺得不太合適。雖說“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才是人間常態,但是這般在村里吃喝玩樂,多少也讓人有沒心沒肺之感。

他們便商議了一早就離開。從大雅村出來兩人又去了最后一家,事情結束之后從村里出來太陽已經向西了,譚雙喜沒有手表,根據太陽高度大概估計了下現在大約是三四點鐘。

“咱們就在這里分手吧。”在一個路口譚雙喜說,“去找你的相好的吧。”

“相好的都見過了,還去做什么?”張來才笑道,“我也回趟家,家里也得收拾收拾了。”

“我說你是不是也該成個家?就這么混著打光棍找黃票怎么行?”譚雙喜勸道。張來才是移民出身,家里只有一個兒子。

“你還是先考慮自己吧。”張來才笑道,“你比我大好幾歲呢!再說娶個老婆做什么?我兒子也有了,露水夫妻做得才好,彼此痛痛快快,無牽無掛。”

譚雙喜知道說也無用,二人便在附近的車站分手。

原本急著想早點完成任務回家,此刻棘手的任務一一完成,心頭一松,回家的愿望反而不那么強烈起來了。

要說去哪里玩玩,不論是去馬裊還是百仞都有繁華的街市,有各種新鮮好玩的物件,還有各地移民和元老們帶來的天南海北的美食。他在大陸打了兩年仗,光是“海外部署”的津貼就累積了二三百多元――這筆錢自然是不能動用的,還得留著成家立業,所以他在廣州休整的時候,銀行一來宣傳就買了中央儲備行的國債。

大頭買了國債,剩下準備零花的錢也有幾十塊。這點也足夠他舒舒服服的逍遙了。譚雙喜想了想,回來一趟不容易,干脆去最繁華的百仞市瀟灑一番。

主意打定,腳步也不由得輕快起來。

百仞市是整個臨高的交通樞紐,不論公路還是城鐵都以它為中心向四面發散出去。譚雙喜搭上城鐵,天落黑前便到了百仞城。

暮色中的百仞市流光溢彩,一盞盞煤氣燈已經點亮。而更為稀罕的“電燈”也逐漸在商戶中推廣。過去為了安全和成本的考慮,很少煤氣燈大多只做公共照明,除了少數大型商場之外,夜間照明全靠煤油燈。這也使得夜間的商業活動多少受到了抑制。不少店鋪天黑之后就打烊了。

電燈的推廣,大大改變這一狀況,大多數商鋪都延長了營業時間。雖說霓虹燈這一產物因為化學材料和惰性氣體的制取尚不成熟沒有大范圍鋪開,但是商鋪老板們早就在光禿禿的燈泡外面罩上各種材質和顏色的燈籠。夜色之下,電燈光將整條商業街的店鋪都照射的流光溢彩。

這些天因為北上部隊大規模的休整,大批休假士兵涌入。市場愈發繁榮。滿街都是要么喝的醉醺醺的,要么背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的伏波軍海陸軍官兵。相對的,掛著鏈牌的憲兵也增加了。

譚雙喜一下車,就遭到了憲兵的盤問,在檢查證件之后又不厭其煩的問他來這里做什么。譚雙喜知道這幫退伍都得早走幾天的家伙面前開不得玩笑,老老實實的說自己是來“消費”的。

出了車站,他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來到了百仞市的主干道上。

百仞城和城外的東門市,現在已經是合二為一。過去戒備森嚴,只有元老和少數歸化民才能出入百仞城現在只剩下一部分還保持著原樣,作為某些機關的駐地和部分元老的住處。其余部分已經被拆除。在市政管理上,百仞城也不再具有特殊性。而是成為百仞市的一個個具體門牌的“小區”,而不是過去猶如另一個國度的“綠區”了。

自然,這些“小區”依舊戒備森嚴。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過去的百仞鎮已經成為一個傳說了。

譚雙喜不知道里頭的道道,對他來說,百仞市是他們這些當兵的心目中“紐約”,是花花世界。雖然和馬裊堡距離很近,但是他在部隊服役多年,這里卻只來過不到十次。只是記得每次來樣子都和原來大不相同。

來得最早的一次,還是伏波軍叫臨高縣保安團的時候。譚雙喜當兵還不到兩個月,被派到東門市來“加強警戒”――當時全縣風聲鶴唳,說朝廷馬上要來剿滅元老院了,到處人心惶惶,街面上治安事件時有發生。

譚雙喜也不例外。雖說他是響應號召參軍入伍,但是動機和保衛元老院一毛錢關系也沒有,純粹是沖著軍餉和口糧去的。

陳科發說得不錯,元老院沒來之前,他們想賣命也沒地方去賣。元老院來了之后,至少有個可以賣命混溫飽的地方了。譚雙喜家的村寨距馬裊很近,鹽場自從攀附上澳洲人之后的好日子他們是親眼看到的。對元老院的信任自然比起其他村子來的新兵要多一些。

那一次來百仞城,東門市上一片蕭條,八成以上的店鋪都關門歇業,有的鋪子干脆連生財家伙和招牌都拆走了,只留下一個空洞洞的鋪面。開著的門面大多也是澳洲人的產業。士兵們便被派去街道上維持秩序。譚雙喜至今還記得德隆米行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百姓們一個挨著一個,手里攥著一疊疊的糧食流通券,瞪大了惶恐的眼睛,伸長脖子看著鋪門,每當有一個人背著鼓囊囊的糧袋或者推著裝滿了糧食的小車出來,隊伍中就會由衷的松一口氣,接著,便又是一般驚恐又緊張的等待著里頭的叫號。

這樣的情景,幾乎在所有還開門的店鋪門前都看得到,人們拿著不久之前他們還小心翼翼藏在枕頭下、褲腰帶上的流通券,搶購著一切能買到的東西。原本已經消失不見的銅錢又重新出現在市場上。

譚雙喜他們那會領的軍餉并不是流通券,而是白花花的銀子。這多少穩定了他們的情緒:元老院就算打敗了,發到手的銀子也不會變成廢紙。可還有人悄悄的勸告他們:“趕緊丟下槍脫了衣服跑路!別去給髡賊賣命了,朝廷大軍馬上就要到了!”

這樣的話,的確讓一些人害怕了。到百仞城的第二天,他所在的排就有三個人當了逃兵。只過了兩天這幾個人就被抓了回來。

臨陣脫逃是什么下場,入伍的時候宣講戰斗紀律的時候就說過。不出意外的,這三個人當天就在十字路口被掛了絞架。

他還記得他們全連在東門市的主十字路口列隊,目送著這三個倒霉蛋在軍鼓聲中掙扎著斷氣的情景。天氣是陰晦的,百姓和士兵們的臉上滿是陰霾。即使他們覺得無所不能的元老,一樣流露難得的陰郁……

被處決的三個逃兵,兩個是難民,在臨高無親無故,死后早就被人忘記的干干凈凈,譚雙喜完全不記得他們叫什么了。還有一個是鹽場村的灶戶。他還記得大陸攻略前,部隊準備開赴大陸前,他隨著征兵人員到鹽場村,在村公所里聽到有人提到了這個名字。

如今這個十字路口依舊在,瘆人的絞刑架已經不見了。原本的德隆糧行已經翻建,現在是德隆銀行臨高支行的所在地,那些當初緊閉著鋪板的鋪子在最近幾年的翻修改造中幾乎全部變了模樣。

第二次來東門市距離第一次不久。澄邁大戰大獲全勝。譚雙喜作為參戰部隊的一員,滿懷豪情的來參加勝利游行,隊伍也是從這條大街上列隊而過,往體育場而去――就和這次一樣,百姓們聚集在街道旁,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部隊穿著撕破的熏黑的衣服,老百姓們也一副窮困的模樣,街道上的店鋪依舊是破爛的蕭條模樣。但是人心卻是歡騰的。譚雙喜原本只是個“吃糧拿餉”,預備著“見勢不妙”就跑路,這個時候,卻已經有了另一種想法:這世道變了!元老院要坐天下了!

再后來,來東門市的次數似乎多了些。每年總要到東門市兩三回,特別是休假的時候,他會帶著爹娘和兄弟,到這里來“開開澳洲葷”,看看“澳洲景”,再吃上幾頓爹娘一輩子也沒吃過的各種新菜,什么“開封菜”、“韓式料理”“火鍋”……用他積攢下來的錢給大家買衣料買生活用品。雖然爹娘總是怪他“亂花錢”,可是他知道他們喜歡。

是啊,誰不喜歡好吃的,誰不喜歡自己穿得體面又溫暖,誰又不喜歡那些漂亮又好用的日用品呢?

能讓爹娘家人享受這些,他覺得自己的兵當得很值。對他來說,東門市不僅是繁華的街市,更是蒸蒸日上的生活的具象。

他和他的家人從泥沼里掙扎了出來,昂起了頭。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