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一百三十三節 禮儀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臨高啟明 | 吹牛者   作者:吹牛者  書名:臨高啟明  更新時間:2024-07-05
 
隨機推薦:

第一百三十三節禮儀 后果,他不是沒想過。說不定后金方面惱羞成怒把他砍頭立威,也可能不磕頭就直接把他趕回去。但是他和大圖書館的人分析再三,認為可能性不是很大。后金還沒有建立起皇權至高無上的概念,1633年皇太極一個人獨坐面南才剛剛執行下去,皇帝的面子問題遠不如后來這么大。

再者,目前的皇太極正是“求賢若渴”,為了拉攏喇嘛教,西藏活佛使者到來得時候,皇太極也給予極高的禮遇。在舊時空里,孔有德、尚可喜投降的時候,他都親自出城十里迎接,還行了“抱見禮”。可見他是一個很樂意用超高規格禮遇來招攬人心的君主。

最后一點,這會滿清還沒能竊據神州,天命汗說不出“富有四海”這類話,恰恰相反,他對貿易十分的渴望。

綜合這三點,皇太極因為不磕頭殺死或者驅逐黃驊的可能性極小。買賣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雖說如此,黃驊的心情也很壓抑――他要去面對的,是這個時代東亞的最ug,疑似單穿者一般存在的皇太極。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黃驊是個膽大包天的人,他是在東北做邊貿生意的小商人出身,沒有相當的膽識在這行里根本混不下去。但是現在他要面對的可是這個時空的強者。

自己除了沾了幾百年的見識的光,和皇太極這樣的梟雄相比,還真是塵埃一般的存在。如果自己背后不是元老院和整個臨高的工業體系。自己恐怕早就嚇尿了。

從馬頭上向前望去,雖然依然天寒地凍,但是春色已經稍稍降臨。河冰開始融化,泥土也變得濕潤起來,路旁向陽處的野草有開始蘇醒的,發出嫩芽,而處處柳樹也在柔細的枝條上結出了黃色的芽孢。黃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前路漫漫,不知道此去到底吉兇如何?

一行人走了七八天。沿路驛站竭力供應,沿途百姓看到這一行列,一路無不回避。這一天。隊伍來到渾河邊,這里距離沈陽已經不遠,皇太極派來的禮部薩哈廉等滿漢官員的迎接,不但儀式隆重。還賜宴和賜物。黃驊緊守自己的規矩。不管是賜宴還是賞物,都是向盛京方向鞠躬行禮致謝,絕不行跪拜禮,薩哈廉等人倒也不以為怪。

當晚一行人宿在渾河驛,薩哈廉親自來拜訪――因為明日就要入城,必須談妥覲見時候的雙方儀注。果不其然,覲見天命汗的禮儀成了雙方討論的焦點。

后金方面自然希望這個不知何處而來的“大澳”按照外藩:如蒙古諸部、朝鮮的禮節儀注來覲見,天命汗可以給予特殊的禮遇――比如給予黃驊“抱見禮”。但是黃驊咬定牙關就是不松口。表示自己只肯行三鞠躬禮,除此之外別說磕頭。連半跪禮或者后金最常用的打千禮一概不成。

按照舊時空的新聞報道模式的話,那就圍繞這一問題,雙方進行了反復磋商。眼見黃驊不肯松口,薩哈廉不敢擅專,只好派人請示皇太極本人定奪。

皇太極本人對此也有些躊躇,他原本是做好了給予“大澳”特殊禮遇的準備的――幾天前,先行一步的禮部官員已經飛馬送來了幾件大澳使者的“禮物”,水晶鏡子之類雖然讓他嘆為觀止,但是更讓他心動的是一副全身鎧甲。

這副全身鎧甲不但防護嚴密,而且關節活動自如,他選自己的白甲巴雅喇中最強的弓箭手試射,防護效果好得出奇――比巴雅喇們身穿的精心打造的雙重鎧甲還要好。關鍵是穿著這身鎧甲靈活性比雙層甲要好得多,士兵們的負擔也小,戰場上不容易疲勞。

若是能讓巴雅喇都穿上這樣的鎧甲,豈不是如虎添翼!

所以他頗為迫切的想早日見到使者,弄清楚對方的目的和“要價”。

現在聽禮部呈報說對方不愿行跪拜禮,他不由有些躊躇起來。

虛禮之類,他原本不甚看重,但是他頗受一些漢官的影響,認為身為九五之尊必有相當的禮儀尊榮,否則會使得臣下、諸王和外藩有輕慢之心。他這些年來一直在集中王權,對權威十分重視,因而也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但是這絕好的機會他又不愿意錯過。躊躇之下,決定咨詢下范文程的意見。便連夜將他叫進清寧宮來。

范文程聽到對方堅決不愿意行跪拜禮之后,略略思考了片刻。“大澳”來朝的事情一開始他就知道,他是二朝老臣,青年時代就為努爾哈赤效犬馬之勞,多年來上上下下,歷經風雨,對八旗貴胄、覺羅們的心思早就摸得十分清楚。

他對天命汗的性格作風十分清楚,知道他對這伙人帶來的商品非常看重,同時也迫切的想打開一條新得商路來緩解眼下國用匱乏的窘迫局面。因而舍不得就此回絕對方。

他身為朝廷重臣,當然知道眼下“大金”的經濟是個什么狀態――連他貴為學士,平日里還時不時要吃稗子米,大米只有李朝進貢才能“受賞”到一些。市面上的日用品無一不匱乏,連各部辦公用得紙都不夠,以至于公文只能用明朝留下的舊檔故紙的背面書寫,大澳若能供應各種貨物,對局面不無小補。

皇太極問道:“使者如今軟硬不吃,就是不肯給朕磕頭――難道給朕磕頭就會少了他們的肉不成?”

范文程說:“大澳使節不肯行禮固然狂悖,不過他們到底是海外之人,井底之蛙,不知大汗之威。”

皇太極問道:“依卿所見,應否令其視大汗之威?”

范文程說:“陛下,以臣看來,大澳乃海外遠國,即肯千里泛舟來貢,就是有仰慕朝廷之心,大節無礙。”

皇太極面露笑容,道:“這么說卿覺得可以許他們不行跪拜之禮了?”

“臣以為:示以威,懷以恩。”

皇太極哈哈大笑,說:“好,這話說得很是!”想一想,又說:“即如此,就給他們這個恩典!”

“皇上胸襟似海。”

范文程知道自己的揣摩完全準確,既然如此他還有后一手來投其所好。當下上奏說既然準他們不用跪拜禮,就不便在宮里舉行覲見儀式,不如請皇上以打獵行圍之名,在城外某地設帷帳,再將使者帶去覲見。

圍獵之中,本身一切禮儀行注都從簡,且有“非正式”的含義在內,對方不行跪拜禮的不利影響可以降低到最低。

于是第二天就宣布行圍。行圍的地點就在距離渾河不遠的地方。皇太極等人有心要示以八旗的威風,因此從八旗中抽了一千騎兵,另有二百紅甲和白甲巴牙喇在皇帝前后護衛。諸王。貝勒。貝子、公和固山額真等親貴以及巴牙喇隨同前往。同時命薩哈廉將使團帶往圍場。

黃驊不知道對方已經鬧了一出“議禮”的彎彎繞,眼見薩哈廉再來,已經不提要他磕頭的事,表示皇上“天恩浩蕩”,準他以“外藩禮節”陛見。黃驊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不至于無功而返了。

一行人隨后在滿漢官員的帶領下往圍場而去――說是圍場,實則就在沈陽附近。走了不到半天就到。大約接近中午的時候,商團一行人來到了圍場。

這個臨時的圍場設在太子河畔,皇太極的帷帳就設在一座河邊小山的山坡上,一座巨大的黃色帳殿居中,帳殿外擺列著簡單的儀仗,特別令人敬畏的是豎立著一柄代表皇權的黃傘。帳殿外另有一個小帳,有官員在內值班,門外肅立著成排的巴牙喇兵。

河岸上,一千多名八旗精兵列隊相迎,隨著商團的到來,低沉的號角一個接一個的吹奏起來,沿著河岸傳出去很遠。

黃驊在五里外已經被請下了馱轎,這里設有休息帳篷,負責迎接他的禮部官員請他在這里稍事休息盥洗,換上正裝準備覲見。隨后派人送來了熱水和飲食。

黃驊當下在這里稍事休息,吃了些東西。隨后換上了正式裝束――伏波軍的呢制冬季制服,外套束腰黑色呢大衣,腳蹬長筒靴,戴著棉制暖帽。

他帶來得二十個隨員也是清一色如此的裝束,只是大衣是灰色的。每個人十字花背著2支新改進過得1632年式左輪手槍,腰胯砍刀。他們都是從臨高警備營里選拔來得精兵,個個英氣勃勃。換過衣裝走出帳篷的時候,頓時引起了周圍滿漢官員兵丁的一陣小小的騷動。

“給大人備馬!”

隨著一聲令下,有包衣牽來一匹鐵青色的駿馬。黃驊跑過內蒙外蒙,一看就知道這是匹蒙古好馬,體態神駿。他臨高苦練過騎馬,對此并不陌生,當下翻身上馬,手下的隨員也一起上馬。

“走吧。”隨著黃驊的話語聲,前導的一名章京豎起旗幟,二百名在遠處警戒的兩黃旗的騎兵立刻縱馬圍了過來,一個個頂盔摜甲,迅疾的從使團面前馳騁而過,隨后立刻分成左右兩列,將一行人夾持在中間,往御帳而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