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明  第四百六十一章 漢城城下 以攻為守

類別: 兩宋元明 | 歷史 | 李孟 | 晚明 | 私鹽 | 天下 | 強悍 | 順明 | 特別白   作者:特別白  書名:順明  更新時間:2024-06-05
 
第四百六十一章漢城城下以攻為守

自從努爾哈赤整合女真諸部,建立后金政權以來一直到皇太極統治的時期,滿清的對外政策一直是向外擴展。

對內則是不斷的去深山老林之中抓捕生女真,對外則是在朝鮮、蒙古和大明幾個方向上進行攻擊,而且倚靠著蠻族軍隊的精銳,對外從來沒有什么失敗,一直是戰無不勝,節節勝利。

河間府的大敗之后盡管收縮,可滿清韃虜的根本之地依舊是保持完全,甚至還在遼鎮取得了幾百里的進展。

這樣的局面,也是滿清韃虜不斷向外擴張的本錢,畢竟自己的家園安然無恙,出外征戰就有先天的心理優勢。

作戰也是如此,在敵人的國土上作戰,被破壞的是敵人的家園和田地,死傷的是敵人的平民百姓,自己勝了,可以削弱敵人的實力,搶掠大量的財產人口,自己輸了,敵人的實力同樣是被削弱,自己可以跑回本國從容回復。

在這個時代,滿清的地理位置也可以說是優勢,遼西走廊易守難攻,滿清本就是蒙化的建州女真起家,在草原上有自己的盟友和優勢,東邊和北面是深山老林,都是些零零散散的通古斯小部落。朝鮮已經是被征服,而其余的位置上則是大海。

大海,渡海而戰的大戰役,在這個時代,也只有倭酋豐臣秀吉派大軍渡海攻擊朝鮮,準備越過朝鮮攻擊大明,結果卻被萬歷年的大明精兵打的慘敗,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豐臣幕府的垮臺,也是目前德川家康鎖國的原因。

而大明除卻那些見利忘義的海上商人之外,在海上也沒有什么辦法,鄭和的榮光早就是過去了兩百年。

所以沿海地地方。滿清一直是沒有布防太多,即便是孔有德等三人曾經是坐海船從登州來滿清遼鎮之地投降,他們仍然覺得這是天塹。

東江鎮之后,滿清在沿海,在朝鮮邊境,甚至是在朝鮮內部的鎮守都沒有布置太多的力量,主要的力量都是對草原上的蒙古,對大明。這里面或許有蠻族天生對海洋的排斥(維京人當然不算)。也有對大明和朝鮮的徹底輕視。

這樣的政策持續了將近二十年,事實證明,這個政策一直是頗為成功地,滿清也一直可以專心的對大明和蒙古的方向。

滿清的上層人物之中,除卻皇太極之外,二十年前還是部落蠻族的親貴們根本沒什么遠大的戰略戰術的眼光,這一代攝政王多爾袞所做的,只不過是把皇太極地政策延續下來。并且是把自己那些似是而非的漢學理解融入其中,比起皇太極那時候,或許多爾袞唯一的優勢就是身邊有洪承疇這個未必忠心的謀士。

可洪承疇這等傳統士子,又怎么會把目光投注在海洋上,更別說他的三心二意了。

正是因為這樣地忽視。所以朝鮮駐屯軍的統領王海才會如此輕易的從海上突入,進入漢城,并且能夠封鎖將近半年消息,而不被發現。

這時代消息溝通不暢是一個方面。被征服的朝鮮官員百姓,與其做滿清女真地奴仆,他們倒是更愿意做大明的仆從,畢竟自己的主子是個文明大帝國,可比自己的主子是個開化未久的蠻族要光彩許多。

只是,滿清發現了朝鮮的中樞地帶已經是被大明兵馬控制在手中的時候,那就好像是自己的肋部有一把逐漸靠近地毒刺,不拔除這根毒刺。滿清在對大明和對蒙古作戰的時候,都必須要提防會不會有人在側翼插過來。

從朝鮮的邊境到盛京,這一路上可沒有什么天險和地形的阻隔,甚至都沒有布置什么部隊。

一聽到這個消息,八旗驚恐,盛京震怒,原本已經準備開始進攻的多羅豫郡王多鐸接到了盛京的加急命令,要求他立刻率軍返回。去朝鮮肅清來敵。

朝鮮有敵。滿清腹地受到威脅,原本一直是不愿意出兵相助的各旗兵馬都是行動起來。眼下這樣的局面,就算想窩在關外享福都不可能。

除卻抓捕生女真和索倫地鑲藍旗鄭親王濟爾哈朗不能回來之外,除卻領軍地多鐸之外,鑲黃旗都統鰲拜率領鑲黃旗兩千,蒙八旗兩千,漢八旗三千一同從政,算上豫郡王多鐸率領的三千鑲白旗旗丁,三千蒙八旗和漢八旗兩千一共是一萬五千人,攜帶二十五門大炮,去往朝鮮平亂。

隨著消息越發地明朗,滿清這邊得到的消息也是越來越清晰,比如說在進入漢城的大明軍馬差不多有六千左右,火器精良。

還有朝鮮上下,從國王到領議政大臣,甚至是朝鮮南部的領兵將領,都已經是歸附于這支明軍,開城向南的所有滿州兵馬都已經是全軍覆沒,盡管這個人數并不太多。

崇禎十五年的天氣不如從前那么寒冷了,所以這雪一年比一年下的大,崇禎十六年的大雪也是不小,固然是瑞雪兆豐年,可開春大雪化凍,卻讓地面極為的泥濘不堪,騎馬的騎兵還有步卒到還好說。

可這次因為漢城的城高墻厚,又是大城,所帶的大炮和各種攻城的器械,以及輜重卻實在是南走。

有沒有什么從盛京直通朝鮮的水路,所以這一路的行軍走的特別慢,三月底出兵,差不多四月下旬才走到朝鮮的邊境,這邊還駐扎著鑲藍旗和正紅旗的三千兵馬,是屬于常駐在遼東朝鮮邊境一帶的。

不過這支兵馬,與其說是常駐在邊境提防朝鮮的反攻,倒不如說是為了防備遼南從復州和金州兩個方向的漢軍士兵,盡管三順王和續順公的部隊有一部分在那里駐守,并且都知道是忠心耿耿,可滿漢大防,不能輕忽,要防備還是要防備的。

當了一路的蝸牛。走到這個邊境附近的時候,速度開始快了起來,因為在朝鮮他們可以征發大量的本地地民夫和牲畜,不惜代價的向南運輸。

越向南走,多羅豫郡王多鐸的臉色就越發的陰沉,因為按照邊境和朝鮮北部這些駐守兵馬的稟報,自從消息傳開以來,大批的朝鮮平民百姓向著南邊逃去。目前已經是用能控制住的朝鮮兵馬封鎖路口,可效果不大。

朝鮮的人口本就是不多,如果這么大批地朝著南邊跑去,將來的很多事情都是大麻煩。

更讓多羅豫郡王多鐸心驚的是,隱約間有消息傳過來,說是在漢城的那些軍馬是來自山東的大明軍隊。

河間府大敗的傷口看似已經撫平,可實際上每個足夠地位的女真親貴都是忌憚異常,如果能不碰那是盡量不會去碰。在這種道路泥濘的季節打仗開戰本來就是頗為麻煩地局面,如果再是山東的強軍,那真是不堪設想。

但在滿清側翼的朝鮮有敵軍,這是萬萬不能允許的,必須要拔除。不然人心不穩,整個的局面都要出大問題。

從盛京去往朝鮮,鰲拜和多鐸彼此之間真是水火不能相容,盡管一個是多羅郡王。要不是第三次征明攜帶軍妓,現在地多鐸就是親王,而鰲拜不過是個二等公而已,可鰲拜依舊是硬頂,雙方極不愉快。

做下屬的都是難過之極,上面的命令下達,兩位主子很少有一樣的時候,下面地奴才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可指望這兩位能統一意見,那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在朝鮮的平城(平壤),太陽還真是從西邊出來了,鑲黃旗和鑲白旗的兩位大佬達成了統一的意見,郡王多鐸用將軍印不管不顧的調來了朝鮮邊境的那三千多旗丁,然后又是去往金州和復州一帶調集三順王兵馬。

多鐸和鰲拜率領大軍先行,這些后調的兵馬隨后跟上,如果全部到達。人數總共會有將近三萬。這樣的大軍規模,對滿清來說是驚人地。

可滿清的后勤供給只是為了這一萬五千兵馬的行進。驟然增兵,后勤補給壓根跟隨不上,無奈之下,只得是在遼東遼南的漢民農戶,朝鮮的平民百姓之中征發民夫糧草,在滿清從遼北開始擴張的戰斗中,整個的遼地漢民苦不堪言,這些年滿清統一了整個遼地,這才算是安穩下來,朝鮮的平民百姓也是如此。

此時突然又是征發搜刮,北地天寒,這三四月間正是農忙地時候,卻突然鬧出這么一個事情來。

本來還算是平靜地遼南、遼東和朝鮮的局面頓時是崩潰了,大批地漢民逃亡入山野之中,朝鮮則是朝著東邊的山區逃亡,而且地方官報到盛京的消息,讓范文程和寧完我嚇得去找多爾袞。

原因是遼地已經是平靜很久,可這段時間,居然有小規模的聚眾反叛的,按照皇太極的想法,滿清若要強大,就必須要多吸收和消化漢民,讓他們去打仗種地,這幾年好不容易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可卻又是有了反復。

攝政王多爾袞聽完寧完我和范文程聲淚俱下的勸諫后,第二天就和幾個旗的親王商量,得出來的結論,一邊是派漢官去安撫,一邊則是讓英親王阿濟格和貝勒勒克德渾去往遼陽一帶鎮守。

這兩位大佬可以隨時動員軍隊去往遼南和遼東鎮壓,到了現在,有些事情就要撕破臉來做了。

朝鮮的地形是西平東山,靠著黃海的區域都是平原或者是淺灘,而東邊則都是山區,從義州(此處義州不是義州衛,義州在今丹東一帶,而義州衛則是靠著蒙古草原)進入朝鮮,可以沿著平地一路向南。

不過這平地陸路有個最狹窄的地方,就是開城,開城盡管在朝鮮也是小地方,朝鮮國卻單獨在這里設置了一個府。就連駐扎在朝鮮的韃虜兵馬也在開城放置了百余名兵馬,這邊是朝鮮南北的咽喉所在。

膠州營登陸之后,也在開城布置了千余兵馬,并且在這里殲滅了前來換防的幾百名女真韃虜。

趁著開春化凍,朝鮮駐屯軍驅趕本地百姓在開城以北挖掘了大量的壕溝,設置了許多阻礙行動的道路。

等到豫郡王多鐸率領的大軍來到這邊地時候,發現就連唯一那條還算完好的道路。都是被破壞掉了,這么多的輜重裝備,想要行動,必須要有相對完備的道路,這樣又是延遲了這韃虜兵馬的行進時間。

等到修復完畢,前進到開城,準備開始攻城大戰的時候,卻發現開城已經是人去城空。空無一人。

這可是讓多鐸驚訝異常,只要是一名合格的軍事將領都會知道,想要守漢城就必須要守開城,一過開城這片地域,漢城以北幾乎是一馬平川,完全沒有任何的險地可以憑依防衛,只能是被動地據守城池。

接下來的路程就比較順利了,直接就是到達了漢城之外。在距離漢城十里的地方扎營,多鐸和鰲拜帶著人去往漢城邊上觀察城防。

當日間皇太極征朝鮮的時候,鰲拜是跟著過來打的,可看到如今的漢城城防之后,直接就是張大了嘴巴。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現在的漢城周圍完全和從前不同了,甚至是兩個樣子,那城墻倒是原來地城墻,可城防的工事。足足的向外擴充了兩里的范圍,到處都是胸墻,壕溝,拒馬,在城墻周圍差不多有一層兩人高的土圍,也不知道這樣地工程量會有多大。

即便是鰲拜號稱是滿州第一悍勇,可面對這樣的城防工事也是覺得頭皮發麻,甚至連他的胯下馬匹都能感覺到主人的焦躁不安。馬匹也是不停地打著響鼻,本來多鐸和鰲拜心中的難題不過是這漢城的城墻高厚,想要攻擊是個麻煩。

可如今滿眼全是外面的工事和土圍,想要把這個填平和推倒就要花費許多的功夫,更不要說城內至今還沒有見到真面目的所謂山東兵馬。

盡管豫郡王多鐸年紀很輕,可也是有決斷的人物,要不然在阿巴泰始終是個多羅貝勒的爵位下,他都已經是親王。盡管后來被降爵。

但如今多鐸和鰲拜對視一眼。卻都是從眼神中看出了對方地為難,這樣的城要攻。恐怕會折損不少的兵馬。可如今八旗離心,各個旗中的兵丁奴才那都是各旗的財產,折損多了,誰也不會愿意。

“豫郡王,您是此次的主將,您來拿這個主意,末將聽令就是!”

猶豫了下,鰲拜先是開口,盡管鰲拜的年紀比起多鐸還大,平時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可這次卻把責任完全地推卸了過去,多鐸皺皺眉頭,他自然明白這鰲拜地用意。

末將聽令歸聽令,可做不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回到盛京,有什么責任罪過,可都是主將一力承擔。

豫郡王多鐸沒有回答鰲拜的這個問題,反倒是回身問身后地一名佐領:

“阿爾拉,各隊的兵馬都排除去了沒有,上午就應該有回報了吧,結果如何?”

“回主子的話,這漢城周圍百里內,已經是沒有人煙,在仁川那邊的人也都是逃的不見,想要抓丁還要再走遠一些。”

去往百里之外抓丁,這耗費的人工和精神可就大了,而且目前后續的兵馬還沒有聚齊,一萬多兵圍攻漢城這樣的大城,而且城內還有這么多兵丁,實在是不能再分兵了。

聽到身后那名佐領的匯報,多鐸琢磨了一下,沉聲的開口下令道:

“靠著簽軍攻城,但是這前面的工事就過不去,我看城內的這些奴才是想要死守,明日間咱們只在這北面架炮轟打,試著從這一面沖進去!”

事情到了現在,也只能是如此,鰲拜勇猛有余,這用兵調度卻差了幾分,也只能是如此了,當下點點頭,再也沒有說話。

當天晚上,駐扎在定遼左衛鳳凰城的一支漢軍來和多鐸率領的軍隊匯合,這支漢軍是尚可喜的部下,好處是帶著五門大炮,而今這樣的局面,這等遠程攻擊的火器也是越多越好。

第二天清早起火做飯,大軍朝著漢城城下開始移動,這次圍城的情況倒是和草原上土默特部扎營地情況差不多。

漢城四周的都是這種層層疊疊的工事。那個土圍子把整個的漢城城墻包裹一圈,每個方向上所見到的工事都是一樣的。

想要攻城,自然要選擇距離大本營最近,有后路可以退守,并且行軍方便的北面,這一點多鐸會選擇這邊,城中的守軍也知道城外會如此。

一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地開拔,來到之后。就有兩千余輕騎自動的離開大隊,去往城池的周圍機動偵察,這也是避免對方從其余的城門出來,造成突然的驚擾。

紅衣大炮差不多有兩里的射程,不過要想讓火炮達到最佳的威力,還是要盡量的靠近城墻發射,五百步或者是更近一些,這就能夠發揮出最大地威力了。在城下觀察,漢城的城頭上也有大炮,看著口徑什么的也是很巨大,不過城頭的城防炮很難移動角度,只要在另外的方向布置就可以。

尚可喜手下地這名都司看了這工事之后。鄭重的和多鐸還有鰲拜建議道:

“漢城的這種防御,即便是就近轟開了城墻,依靠外圍的這些工事阻隔,里面地賊人也可以用最快的時間把城墻的缺口修補起來。到時候朝著里面突進,肯定還會遭遇打擊,得不償失。”

盡管鰲拜等人對這些漢軍的將領很是瞧不起,可此時卻不是瞧不起的時候,也是問訊這個都司的意見,那都司得了這等的尊重,頗為的興奮,開口說道:

“咱們這次地將軍炮和大將軍炮差不多有三十門。小人覺得只要是擺開炮陣,從外圍一點點的推進去,總有到他們城墻下的的時候。”

這是穩妥萬全的意見,少兵圍大城,也就只能如此了。

牛在前面拉扯著,后面是朝鮮的民夫丁壯在那里吆喝推搡,大軍則是跟著火炮緩緩的向前行動。

距離漢城那邊還有三里左右的時候,軍隊還沒有進入列陣地狀態。突然間看見土圍這邊正對著地那扇門打開了。這時候,滿清的兵馬才明白那扇門地配置。土圍朝這個方向的門是那種類似反向的吊橋翻門。

里面的人扯動繩索,這大門就會翻起,但是這個門到底是打開與否,外面的人卻無法知道。

能看到是漢城城墻城門的部分,這邊的土圍都要向外擴充很大一塊空間,那土圍的木門打開之后,也能看到里面的兵馬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翻門打開,聽到里面一聲尖銳的哨音,在土圍和城門之間的兵馬蜂擁而出,居然是騎兵,看著能有四五百人的樣子,這點兵馬好干什么,難道想要趁著立足未穩打個措手不及,這些明軍以為自己是誰。

豫郡王多鐸揚起馬鞭指著那邊笑道:

“這些賊人,莫非還以為他們是岳飛的精騎,想要來個八百破十萬嗎?”

當年岳飛縱橫中原,痛擊金軍的段子,也是早有評話流傳,這些東西自然被喜歡享樂而且喜歡簡單文化的八旗親貴喜愛,不過也就是聽過就算,八旗親貴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這岳飛和金兀術的段子,精彩是精彩,不過卻聽著別扭。

豫郡王多鐸是滿清中極為荒唐放蕩的人物,大軍出征攜帶軍妓,強奪內文院大學士范文程的小妾這等事都是做的,在府內的時候,經常是穿著戲服和那些倡優一起演唱,相比這岳飛故事沒少聽。

只是他這話一開口,身邊的幾名擺牙喇親兵苦笑著地頭,身側的鰲拜卻是睜著大眼瞪了過來,滿臉的不屑。

多鐸自覺得失言,嘿嘿笑了幾聲,板起臉說道:

“用弓箭和火銃伺候這些沖出來的傻子,還真以為是幾百年前嗎?”

主帥的幾句閑談,周圍一直是凝神聽令的傳令兵立刻是縱馬出隊,大聲的布置命令,這邊命令一下,立刻有拿著鳥銃和弓箭的士兵開始下馬列陣于前。

三里之外的襲擊,大軍的前陣已經可以作出從容的布置,火銃兵列在前兩排,第一排蹲下。第二排站立,而弓箭手則是站在他們身后做仰角地射擊。

滿清漢軍的兵馬盡管在裝填彈藥和射擊方面,比不上膠州營那些正規軍的訓練,馬匹要奔馳三里的距離,時間太充分了,而鰲拜開始下達命令,各有幾百名蒙古八旗的

騎兵去往兩翼,準備兜住這些貿然出擊的兵馬。

他們也注意到了。別看城外的壕溝和胸墻密布,但這伙突擊的騎兵卻是有道路可以跑出來,我們也可以跟著跑回去。

這些騎兵差不多有四百人,城門外地道路狹窄彎曲,騎兵幾乎是拉開一個長蛇陣,十分的麻煩。

跑出了防御圈,越是沖到陣前,這些騎兵的速度和沖勢就越慢。看著不想靠過來,顯然對嚴陣以待的滿清大軍怯場了。

看著這些虎頭蛇尾的明軍,在嚴陣以待的滿清前陣甚至是有人發出了哄笑的聲音,這種情況在從前也有,看著氣勢昂然的騎兵在出城地時候。還都是決心赴死的模樣,越靠近心中的勇氣和戰意也就越發的削弱,甚至有出城沖了一段,就要轉身逃跑。結果城門關閉,方才這些“勇士”下馬跪地投降的鬧劇。

看起來這些明軍也是這個德行了,歷來都是如此,明軍守城還算是能戰,可是要出城野戰馬上就勇氣全無。

率領這幾百騎兵出城地是朝鮮駐屯軍的一名團副守備,他騎在馬上一直是控制著馬匹的速度,眼睛則是盯著對面的韃虜軍陣,和自己這邊地距離和位置。

差不多一百步稍遠。馬匹的速度已經是近乎是走了,這名團副守備舉起了手臂,所有騎馬的騎兵都是勒住了馬匹,每十人有一人去把身邊隊友的馬匹韁繩接過,站在那里,一只手牽著五匹馬。

而其余的人都是拿著火銃向前跑,每個人邊跑都是在朝著鳥嘴勾上掛火繩,方才縱馬奔馳。火繩都是被拿了下來。用一只手在那里打著轉,保持火頭的燃燒。

雙方距離百步之外。端著火銃的騎兵已經是跑進了百步之內,在雙方距離九十步左右的地方開始列隊。

滿清兵馬這隊地鳥銃兵已經開始裝藥打響,可這個距離上,鳥銃的子彈甚至沒有威力,最前排的朝鮮駐屯軍火銃兵僅僅是低下頭,在后面的弓箭手都沒有拉弓射箭,這個距離射出去,用手就能輕松接住了。

“開火!!”

這些火銃兵的陣列不是太整齊,那名團副守備站在前面,只要有有幾十名士兵就位,他就下令開火,這次雖然不是齊射,可卻是十分密集的一陣射擊。

滿清女真的那些火銃兵應聲而倒,山東的火銃威力果然和傳言一樣,第一排地火銃兵倒地,第二排地火銃兵已經是慌了神,轉身逃跑,身后全是女真八旗的弓箭手,臨陣逃脫可是要斬地。

這一遲疑就要了他們的命,密集連續的火銃立刻是打倒了沒有轉身的這些鳥銃兵,后排的那些八旗弓箭手還沒有反應過來,也是被火銃打死打傷了一片,這下,就連女真八旗的弓箭手也要逃了。

幾乎是轉瞬間的潰散,正當面的阻擊隊伍已經是完全的散掉,周圍的兵馬都是目瞪口呆,幾名參領在那里扯著嗓子大喊“穩住”,可陣型完全是亂掉,這些兵丁都沒有參加過征明的戰斗,不知道山東兵馬的凌厲。

八旗兵馬,什么時候有這么一接戰就被人打了個灰頭土臉,如此死傷的戰斗,各個營都是有些搔動了。

打完這一輪火銃之后,這幾百名騎兵絲毫不戀戰,那名團副守備嘴里已經是嘬上了銅哨,幾長幾短的忽哨了幾聲,騎兵們拿起火銃朝著后面就跑,這就是訓練的成果,幾百名騎兵分別找自己的“馬樁子”,絲毫不亂,沒有什么錯誤的地方。

動作極快的上馬,然后打馬朝著土圍后面就跑,這幾下動作極快,等上馬轉身跑了,鰲拜那邊才反應過來,前陣亂哄哄的,許多人忙著維持陣型,已經是顧不得,鰲拜勇猛,聲音也是極大:

“兔崽子們,去追,去追,這些漢狗手里是燒火棍了!!!”

多鐸和鰲拜率領的這支軍隊同樣是縱隊的行進,在行軍的時候也不可能是橫隊走,面對沖出來的那些騎馬火銃兵的韃虜隊伍也是個不大的橫面,兩側的輕騎還是臨時從后隊吊上去掩殺的。

前排混亂一團,兩翼的騎兵也是被擠壓的朝著兩邊移動,也漸漸的顯出混亂,后排鰲拜一喊,幾名傳令的親兵知趣的快馬跑向前隊吆喝下令,滿清的騎兵比起草原上的牧民來,就是多了戰斗的經驗,平日里也有訓練。

盡管隊形有些混亂,空間很是狹窄,可這些騎兵還是提起了速度,朝前追去,那漢城內沖出來的騎兵盡管動作迅速,可上馬下馬,依次離開,速度畢竟是無法太快,而這些輕騎則是隨時能夠啟動。

打馬追上前去,居然距離那城內沖出來的騎兵隊伍尾部五十多步,按照這個距離,肯定可以趁著門開合的間隙沖進去,足足有千余滿蒙輕騎都是跟在了最后。

前面的騎兵排的是細長的隊伍,后面的追兵也是細長的隊伍,道路兩側都是壕溝矮墻和拒馬,馬匹無法通行,看著就讓人心驚,不過這些滿蒙輕騎卻得意非常,這么緊跟著就能進去,讓你威風,爺爺讓你弄巧成拙。

跑到距離土圍子幾百步的時候,路邊兩側插著一邊插著一個紅旗,旗桿高高,很是顯眼,后面的滿蒙八旗的輕騎前鋒一邊是打馬,一邊是控制著馬速,過了這個紅旗的時候,還在琢磨這旗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進入射程了,點火開炮!!”

城頭上正對著這個方向的火炮轟鳴,炮彈呼嘯而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