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第四十九章 精銳部隊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 冥域天使   作者:冥域天使  書名:三國風云之猛將傳  更新時間:2024-06-05
 
第一百一十一章精銳部隊

諸葛亮坐在劉備身旁,手上的扇子搖啊搖的,口上卻不緊不慢的道:“南方蠻人,早有不臣之心,既如此,我等只需事先做一個誘餌,誘使蠻人造反,王上便可有正當的理由進兵南方。

劉備問道:“當如何行之?”

諸葛亮笑道:“不難,只須于近日開始,大張旗鼓的操練兵馬,調運軍器糧草,而后再做出一副大軍調往北方的態勢。

若蠻人忍的住不出手,便叫馬超將軍引軍出祁山,行至半路再行回轉。蠻人不知詳細,必以為王上欲揮師北上,那時其必隱忍不住,起兵造反。”

劉備道:“然大軍皆往北,蠻兵反,使何軍平南?”

諸葛亮道:“調兵時,只調動守備兵團換防。而主戰兵團僅僅是虛張聲勢。蠻人不分我軍分化,只道大軍動處,乃是兵鋒所指之處。”

劉備聞言大喜,又問道:“軍師以為,當使何人為平南主將?”

諸葛亮道:“南方蠻族,性情反復,使將往,必以力服,如此,則日后反復不定。因此,亮欲親往一行。”

劉備道:“孤正欲每日求教于軍師,如何能叫軍師南入不毛之地?”言罷,不從諸葛亮之請。

諸葛亮道:“不數日,士元即歸,而王上又得法孝直在側,皆可問之,何獨問于亮?且南蠻之事,忒過重大,非亮親往,不能平復。”

劉備聞言,也知若在日后北伐時,叫蠻人攻入川中,其禍患著實無窮。

遂從諸葛亮之言,只是道:“軍師若往,須有大將在旁,今五虎上將中,云長在荊州,孟起鎮西北,子龍現又有重任在身。只余翼德與子寒二人無事。翼德太莽,若隨軍南下。

恐出意外,我便叫子寒隨軍師同去,以保軍師平安。”他卻還有一點沒說,那便是張飛乃是他弟,若真使起性子來蠻干,還真不知道諸葛亮能不能壓住他,是以不叫其同行。

薛冰聞得自己同去,遂起身應道:“冰定保軍師無恙。”

劉備道:“子寒同去。孤自然放心。然大軍入南,卻不能只你二人往,還須多派幾名戰將。軍師與子寒可有合適人選?”

薛冰聞言,于心中尋思道:“幾員大將是一個別想動了。馬超震西北,其弟也與其同在。魏延鎮守漢中。那里是西川門戶,自然也動不得。

趙云鎮守川中,也是動不得的。嚴顏與黃忠年老,而且倆人正負責大軍的訓練工作。若帶走,卻是還要尋人接手訓練之事。張任與李嚴在上庸,亦喚不來。

如此一算,卻也沒幾員大將可用矣。”想來想去,最后只好道:“末將保舉張嶷、于禁同往。”

諸葛亮則道:“臣此番南下,可喚來張合將軍相助,另外可使龐德同去。”說著,突然眼睛一亮。

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道:“臣卻是突然想起一人,若此人往,則平南之事更易。”

劉備和薛冰聞言具是一愣,卻不知諸葛亮這突然想起來誰了。劉備問道:“軍師所言何人?”

諸葛亮笑道:“險些忘了此人。王上可忘了前些日,有武陵蠻王投誠?若得此人引部分蠻兵一同南下,當可對我軍大有易處。”

薛冰問道:“武陵蠻王?卻是何人?”

諸葛亮道:“這人喚做沙摩柯,前些日使人獻書,表示愿意臣服于王上。那時子寒尚在荊州。是以不知。”

薛冰一聽。心下暗驚:“竟是沙摩柯?只是諸葛亮帶這一蠻王入川卻是何故?難道想以蠻制蠻?”

劉備亦道:“此人初降,若于陣前反。則軍師危矣!”

諸葛亮道:“王上不知,此人初降王上,正是急于立功之時。同為蠻人,想來會對蠻人的一些習俗有所了解,對我軍也會帶來許多好處。

而且,我聽聞沙摩柯武力驚人,如此猛將,若能好好利用,必為我軍一大助力。”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些分析,遂點頭同意,同意了沙摩柯隨軍同行之事,而后對薛冰道:“子寒所舉之人,亦可同行。尚不知,軍師須帶多少軍馬南下?”

諸葛亮笑道:“引一萬兵馬足矣。”

劉備暗思了下,心道:“一萬兵馬,加上南方的部分守備兵馬,以及沙摩柯的蠻兵。用來對付南方蠻族,想來已經足夠了。

”但是回頭想想,還是不夠保險,遂道:“便撥一萬五千大軍供軍師調遣,用來對付南方蠻族。”

計議一定,接下來便是安排大軍調防,制造劉備欲揮軍北上地假象。不過這些均非短時間內便可完成之事。

根據諸葛亮的預計,便是一切進行的都很順利,恐怕也要等到明年春末,南方蠻族才會起兵造反。

而在這段時間里,他們要做的事便是如平常那般,操練兵士,積攢糧草軍器,然后再不時的調動一番兵馬來迷惑蠻人,同時多使細作,潛入南方打探蠻族動靜。

具體的實施當然會由諸葛亮招集相關的人員進行安排,而薛冰在正式出征南蠻之前,卻是沒有什么事的。

而他坐在下面聽了一陣之后,想到南方那多變地地形,以及希奇古怪的物事,腦袋里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中原人士與蠻族之間并不了解,此番南下,兵士們難免會因見到一些希奇古怪的東西而害怕。

而且南方地形復雜,騎兵完全派不上用場,看來此次應當是以步兵為主,但是步兵的戰斗力卻是最低的,當如何提高步卒的戰力呢?”

諸葛亮與劉備在上首探討著一些平安的具體事宜,而薛冰卻在下面思考起士兵的戰斗力地問題。大規模的提高士兵戰力,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了。

那么,招集主戰兵團中地少數精銳,將他們培養成更加具有戰斗力的精銳部隊呢?

這個想法自從一出現,便在薛冰的腦袋里轉來轉去。始終不肯離去。

培養一支上馬是騎兵,下馬是步兵,爬山下水都能戰,拿弓就是神射手地超級部隊這個念頭,不停的在薛冰的眼前晃蕩。

“是否要向王上提這么一個建議?”薛冰皺著眉頭,始終拿不準主意。他始終不敢提的原因就是,他自己也不知該如何練出這么一支超級精銳部隊來。

雖然若真地能練出這么一支部隊,絕對是對劉備軍地一大助力。但是超級部隊哪有那么好練的?

薛冰在底下愁眉苦臉,滿是躊躇的表情自然瞞不住劉備,他在上面瞧了半晌,只見薛冰的表情變來變去,甚是有趣,不過那一臉苦相,也叫他知道薛冰怕是有什么難題了:“子寒卻是在思慮何事?若有難處,不若說來聽聽。

身子一顫。卻是未料得劉備已經瞧出來了,薛冰遂苦笑道:“末將之是想到一建議,只是不知能否成功,是以不知當說不當說。”

劉備笑道:“子寒但說無妨,能否成功。也得說出來,計議一下才知。”

薛冰聽得劉備如此說,遂定了定心神,道:“末將突然思得一策。便是組建一支部隊,這支部隊要求一普通兵士,上馬能戰,下馬能戰,爬山能戰,下水也一樣能戰。

而其需要對一些基本的兵器熟練使用,拿刀就用刀,拿槍便用槍。拿到弓,就要做一名合格的弓箭手。

”其實薛冰還有許多沒說,便是這些兵士要懂得潛入,偽裝,埋伏,偷襲等一系列技能。如此這般,這支部隊才會對戰局產生足夠的影響。畢竟,這樣一支部隊。

不可能大規模訓練出來。

劉備和諸葛亮聽得薛冰之言。初時還不以為意,待聽到后來。一臉地不可思意。

劉備更道:“天下間,如何能有這般兵士?”在他看來,這般地人物,便是身為統兵大將也不為過,怎能做那區區一兵卒?而且,欲培養這般精銳之兵士,需要投入的后勤力量,怕是要比訓練一個主戰兵團的兵士還要多上許多。

諸葛亮先是一臉驚訝,而后深思一下,卻想到許多好處來。只是他與劉備想的一樣,這般兵士,光是培養時所消耗的力量就足以將劉備這點老本全都耗光。

薛冰見這二人地反應,便猜到他們在擔心這支部隊的培養問題,遂道:“這支部隊因為對兵員自身能力要求太高。

所以,據我估計,現有這數萬主戰兵團中,只能挑出幾千符合標準地士兵。而再經過初期淘汰,能剩下千人便已經是極限了。”

劉備聞言一愣,口上念道:“千人?數萬精銳士兵只選出千人?”頓了下,又嘆道:“那當是何等地精銳啊?”

哪知薛冰又道:“而后根據最后地刪選,剩下幾百人,已經是最好地結果。”

劉備最后一臉疑惑的道:“子寒,雖然你所說的這支部隊的戰力確實

驚人,但是,幾百人?能做些什么?”

薛冰還未答,諸葛亮卻一臉興奮的道:“可于敵后破壞,斷其糧道,毀其糧草,制造流言,破壞其重型兵器。”說著說著,卻是越說越興奮。

“而且,若真如子寒所言,這支部隊可以于任何地形上戰斗,那么許多險要對其來說便好似不存在一般,如此這些,對我軍實是大為有利。”

劉備本就不是笨人,而且戎馬半生,在聽到諸葛亮先頭的幾句后,便想到了后面那些。

他初時只道薛冰欲組建的是一支在正面戰場上所使用地精銳部隊,卻不想乃是做這些事的。

不過,如果真的能訓練出這么一支部隊,那么待其日后正式投入戰場上時,對我方的助力,將是巨大的。

不再廢話,劉備直接道:“子寒,孤現命你全權負責此事,務必要訓練出這么一支精銳部隊出來。但凡有何需要,只管提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