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紅色警戒  第33章 整軍初編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抗戰之紅色警戒 | 大刀老猿   作者:大刀老猿  書名:抗戰之紅色警戒  更新時間:2011-06-03
 
也沒在意具體是什么時間,反正在忙忙碌碌中,先鋒軍的編制就在他似是而非的擺弄下完成了。其中借鑒了不少后世網友們在壇子上的浮言,至于效果怎樣,也只能在戰火中檢驗了。還沒有經過大的戰火考驗,也就沒法判斷這一種編制是否合適。

依照先鋒隊的原來編制,先鋒軍的每個班還是15人,分為一個火力組,一個狙擊組,一個普通的戰斗組。

火力組為兩挺MG-34通用機槍以及一門小鬼子的八九式擲彈筒,兩個機槍手,兩個第二機槍手以及兩個擲彈筒操作手。

班組級別的有效重火力非槍榴彈莫屬,但很實用的槍榴彈要到二戰后才有,此時不過是些初級試驗品而已。此時最有效的就是擲彈筒了,尤其是以小鬼子的為佳,輕便好用。

八九式擲彈筒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可以達到700米,而重量只有2.7公斤。威力大,而造價低,據說,在日本造價只有一桿步槍的四分之一。在輕武器為主的亞洲地區確實是無敵的,不過使用者必須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一般的新手根本操作不來。老兵死光了,擲彈筒的威力也就下降了。

不過,孟享卻不在乎,克隆兵的技戰術是天生一流的。或許一開始他們的技戰術有些生澀,但適應一段時間后,他們就可以成為最好的士兵。

或許,迫擊炮的效果更好一些,但用在班一級,人員有限的情況下,有些吃力,孟享最后還是選擇了便宜方便的擲彈筒。在國內也足夠用了。

狙擊組是兩桿配備4倍光學瞄準鏡的7.92毫米口徑毛瑟Kar98k狙擊步槍,兩個主狙擊手和兩名副手。

常規近戰組一律的為索米1931沖鋒槍,作為近戰火力支援,并圍繞著機槍和狙擊步槍提供些班組服務,其中一人是兼職衛生員,一人兼職通訊員,另兩人兼職后勤。

當然,還是每個人奢侈的都擁有一把手槍,主要是盧格P08手槍。這種手槍雖然造型優雅,成本高,堪稱槍中的貴族,但實用性在現在卻是并不算很突出。孟享只是利用它的子彈與索米沖鋒槍相通,后勤補給方便。而且后世,這一款槍可是大名鼎鼎的貴族,很惹人眼,暴發戶的心態還是讓孟享選擇了這款。

如此,遠距離有兩挺通用機槍和擲彈筒,特殊目標有兩桿狙擊步槍,近戰有五挺沖鋒槍和15支手槍,足夠應付一般的戰斗了。

班組武器有兩挺通用機槍和一門擲彈筒,負擔不小,也幸虧機槍手、擲彈筒手都是牛屬相的克隆戰士,所以倒是不覺得累。要是一般人,這樣的組合可是有點負擔了。

不過,為了讓班組的負擔減輕下來,發揮機動靈活的特點,孟享準備下一步為每個班添置德國摩托車,只是現在精力有限,而且德國經典的聰達普KS750和寶馬R75還不能制造。所以就先緩和一陣再說了。

孟享也不局限在初級階段,只有開啟中級階段,甚至更高的高級階段,孟享才能獲得更大的優勢。現在的精力依舊是升級、自保為主。

一個排下轄三個普通的班和一個重火力支援班。

三個普通班組,可以更靈活的調配。現代軍隊的編制,大多傾向于在基層減少直轄單位,方便靈活指揮。

而孟享之所以設置四個班的編制,一是因為克隆戰士好調配;

二是因為壓縮編制不引人注意。到時候戰斗的時候,一個排的火力可以頂的上別人一個連了,平時還是低調一點好;

三是多一個靈活機動的班,可以作為培養教導隊培養新人來配置。

自從曉得克隆人只能指揮2萬人之后,孟享就開始著手培養普通人士兵,克隆士兵可以稱為很好的教官和初級軍官。畢竟要實現孟享的夢想,把鬼子趕下海,并打到鬼子老家去的,這2萬人是遠遠不夠的,指望別人更是空談。

重火力支援班,是兩門德國三六型的5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和兩挺重機槍的編制。德國三六型的5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可以說是輕型迫擊炮中比較好的了。

西方國家對于迫擊炮一般都是專注于7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量太大了些,不利于靈活機動。即使是基地造出了大量的車輛的運輸,道路狀況不行,有時候也只能干瞪眼。這也是孟享沒有大肆制造大口徑火炮的原因了。國內火力密度低,自己用不了,賣給別人,買家太少。

而德國50毫米口徑的三六型迫擊炮才14公斤重,比較輕便,一個人就可以扛著到處走。加上彈藥,兩個人就可以伺候了。威力對于缺少火炮的國內來說是也足夠了,當鬼子的擲彈筒遇到迫擊炮也只能嘆息一聲了。

重機槍采用的就是M2HB大口徑重機槍,這個絕對的殺人利器。

因為重火力組的重機槍和迫擊炮都需要三個人伺候,加上一個半專職的排長,所以最后一個排的總人數達到了58人。

連一級別也做了不少的調整,一個連下轄三個排,外加一個重火力支援排。

重火力排的構成為五門德國的80毫米三四型迫擊炮和三門雙聯的M2HB大口徑高射機槍,人數為40人。本來孟享是想裝配德國20毫米的Flak36高射炮,但暫時不能生產,只得作罷。

高射機槍平時也可以平射使用,對付步兵絕對有很強的震懾效果。想一下一發大口徑重機槍子彈打在身上,不是穿孔,而是直接打出一個大洞,甚至直接把人打成兩半,那種效果絕對刺激人的神經。即使是老兵也要心驚肉跳的,新兵蛋子更不用說,直接嚇傻了的都會有。士氣直線下降,就已經敗了一半了。

另外,連一級是前線作戰主體,已經可以設置連部了,連部有連長、一個負責后勤的副連長和一個作戰參謀,另有三個衛生員的衛生小分隊和兩個通訊員。

一個連人數約為222人左右,在行動中會根據實際有所增減。

再上一步,就是營一級別了。

這一級別依舊是以三個連為主,再增加一個機炮連。

火炮以四門75毫米火炮為主,具體的炮,孟享也沒有怎么選擇。博福斯75毫米山炮也可,德國75毫米步兵炮或者野炮也可。在國內來說,威力都不錯。

美國M1也不錯。雖然美國的M1榴彈炮性能一般,但其很輕便,僅僅653公斤。也很耐用,不容易出故障,人力可以運輸,還可作為傘兵部隊使用,很適宜于山地等復雜地形作戰使用。

對于國內的地形來說,也是相當實用的。作為營級火炮使用還是可以的。操作也只需要六人,很是方便。

至于具體的,還需要在戰斗中實驗具體數據,找出最適合的來,所以,孟享多生產了幾樣,為的就是尋找最佳配置。或許最佳配置沒有,但日后在戰斗中最合適的,口碑最好的,那就可以說是最佳配置了。

另外還留置了三門40毫米34型的博福斯高射炮。

隨著處理事務的增多,營部的人員已經開始設置參謀了。

如此,營一級別的營部人員也開始多了起來,營長、副營長、參謀,一個警衛班,一個特務排,專門負責偵查、狙擊和其他特種作戰。一個后勤排,負責全營的后勤服務。還有一個野戰醫療隊,內有15人的醫務人員。

全營共計800來人。

營級的就算是前線戰斗的最大單位了。

目前,由于人數還不足,孟享只是設置了團一級的架構,二千多人被暫時分成了三個不滿編的普通營以及一個特戰連、一個工兵連、一個通訊連、一個后勤裝備連、一個火炮營、一個戰車營、一個野戰醫院。

火炮營和戰車營此時還尚空置,以后慢慢的填補。

團長暫時由孟享兼職,但在克隆士兵的口中,孟享還依舊被稱呼為指揮官。

(今日我為玉樹默哀,百年后才會有人為我的離開而懷念。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一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