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第98章 虞東

類別: 架空歷史 | 梟臣 | 更俗   作者:更俗  書名:梟臣  更新時間:2012-01-29
 
(求紅票)

曹家出兵略漢中欲窺川蜀之事,江寧震惶。

江寧擁立新帝,曹家及西秦郡司的官員從頭到尾都保持沉默,就引得江寧議論紛紛,但就江寧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永興帝在登位后就遣使北上,帶去晉封曹義渠為秦國公的冊封詔函,希望能換取曹家對江寧政權的認同,從西面出兵鉗制燕胡。

雖說永興帝及江寧諸人早擔心曹家在西邊會有異志,但真看到曹家不告而取漢中,還是異樣的震惶。

雖說漢中府曾給劉安兒、龔玉裁所部先后侵入,待龔玉裁率部從漢中轉入川東后,荊湖郡司就收復了漢中府。

而后羅獻成打進來,占了襄陽,但沒有繼續西進打漢中。荊湖七零八落之后,先設了荊州制置使司,江寧擁立新帝后,正打算在漢中再設一制使置司,從西面加強對羅獻成的軍事壓力,迫使羅獻成接受招安,也制牽曹家——曹家在這個時機出兵過秦嶺進入漢中,打亂江寧在西線的戰略部署。

曹家謀川蜀的心思早應該就有,只是缺乏恰當的時機。四月之后,東胡人將重心放在徹底占領燕冀上,在西線僅有燕西諸胡騎兵四萬眾攻城掠地,對秦郡的威脅大減。

曹家因此能夠從北邊進行戰略收縮,將兵力調到西南的鳳翔府集結,進行謀略川蜀的大計。

江寧政權當前只是勉強維持了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受江寧遙制的荊州制置使司,正全力防備羅獻成的長樂軍,根本無暇分兵西進川東。

漢中府的官軍戰力不強,即使有些兵馬,也都集中在東線,防備長樂軍從襄陽打來。

川蜀號稱天府之國,但給龔玉裁率部進入后,較為富裕、人口稠密的地區,都給流民軍犁過幾遍。經過持續三年之久的大規模戰爭破壞,整個川東地區幾乎都給打殘。龔玉裁率部進占渝州(今重慶),川東官軍的主力就給吸引到渝州周圍,整個川北的防御兵力嚴重不足。

雖說信報提到曹家才從陳倉出兵進入漢中,但林縛相信,曹家暗中準備了這么久,行動一定會非常的快速。川東那邊想調兵遣將加強川北對漢中方向的防御,時間上怕是來不及。再說流民軍鉆入川東,打了這些年都沒能剿滅,而且對川東地區的破壞這么嚴重,指不定川東有相當多的人希望曹家兵馬能夠進川平亂……

曹家出兵的信報十五日從荊州傳出,到崇州已經是二十二日;傳個信報就要這么長的時間里,發生在川東、漢中的一切,淮東自然是鞭長莫及,淮東眼下最緊要的事情,是接管虞東、撤莊置縣。

從梁太后、魯王一行人給青州搶走之后,林縛就下令淮東水營封鎖進入虞東宮莊的通道,直到九月上旬,江寧應梁太后之請,撤除虞東宮莊,淮東就第一時間派兵從東江口登岸,進入虞東宮莊,將宮莊管事苗碩以及元錦生等人控制住。

接管虞東宮莊倒不差于打了一場勝仗的繳獲。

從燕京有遷都的心思起,梁氏及元歸政就開始利用虞東宮莊進行布置。護莊丁卒雖說才兩營編制,卻是少有的兵甲精良,沒有發揮奇兵的作用,也沒敢抵抗,就給淮東解除了兵甲。

解除繳獲加上接受虞東宮莊的儲存,淮東一次性就獲得兩千套精良鎧甲,足抵淮東軍械監制甲工場四個月的產量;槍矛刀盾五千余件,步弓及臂張弩、蹶張弩一千兩百余件、還有仿淮東所制的飛矛盾車一百輛、兩桅以上武裝商船九艘。

幸虧梁太后帶著魯王是倉促出逃,元歸政等人也沒有接應的準備,而且在梁太后、魯王給青州控制之后,淮東就迅速出兵封鎖了進入虞東宮莊的通道,不然僅靠梁氏及元歸政在虞東宮莊的部署,從莊戶里招募丁壯、編成十營甲卒借商船掩護奇襲江寧都有可能……

顧家父子、永昌侯府以及梁氏在算計、淮備上都不差,差就差在猜錯淮東上。

林縛坐在東衙專屬他日常辦公的偏廳里,翻看接管虞東宮莊后的盤點細賬。

除了糧田、莊戶、兵甲、丁卒及武裝商船外,宮莊在虞東腹地還建有周近四里的城寨一座,為防海寇,沿海還建數座堅固哨堡,在虞東主城寨里,除官廳等建筑外,還建有門類齊全的工場作坊,甚至在虞東河入東江口的河汊港建有一座小型造船場。

僅從資料上來看,虞東宮莊倒是標淮大莊園經濟體。由于宮莊范圍內一切都歸宮莊所有,莊戶只是佃農性質,甚至還要承受比普通佃農更沉重的剝削,在淮東接管虞東宮莊,包括城寨內的各類建筑以及所屬田地,都為官有,而且淮東可以光明正大的將虞東宮莊范圍內的異己勢力堅決的打壓下去。

“未必比維揚府差啊!”林縛將虞東宮莊的盤點細賬丟在案上,感慨的說了一聲。

到偏廳跟林縛匯報事情的林夢得、高宗庭、孫敬軒等人也頗為感慨。

雍揚府雖富庶一方,但土地兼并嚴重,侵田隱戶現象嚴重。雖說每年糧賦定額有一百余萬石,但給名目繁多的地方開支以及官吏貪墨侵占掉六成。

便算將維揚府正式劃入淮東的防區,在知府沈戎及頑固地方勢力的對抗下,淮東也很難在維揚府推動新政。當前局勢,與其去爭維揚府,還不如虞東宮莊實惠。

“虞東的人事要盡早安排下去,”林夢得說道,“你合意安排誰去虞東合適?”

“將王成服與孫尚望找過來,”林縛說道,“除了虞東還有夷洲,這主政官人選要盡快定下來……”

孫尚望也于昨夜隨周普護送梁太后及魯王來到崇州。

孫尚望這些年在津海勞苦功高,才干也足,擔任一縣主官綽綽有余。

孫尚望、王成服都在東衙,很快就給侍衛請來,林縛簡略說過虞東、夷洲的情況,孫尚望便主動要求去夷洲。

元氏立國之前,南方開發較充分的也就兩湖與江浙等地,東閩及廣南都是山越百夷居住的蠻夷之地,未融入中原正統。

夷洲在元氏立國之前更是蠻夷之中的蠻夷,除了早年的海商圖志里所有記載外,絕大多數人甚至都不清楚夷洲在哪個方向。

八姓入閩,對開發東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使夷洲島受到一定的輻射。

早年,一些漁民及失地的窮困農民,飄洋過海在夷洲島的西北沿海落腳,建了一些居住點,大概是受中原文化影響的最早一批開發者。

東閩、廣南沿海地區的開發以及沿海貿易的發展,使得海盜勢力也隨之滋生并發展起來。自然就有海盜勢力從夷洲島尋求補濟或者直接在島上建立城寨作為落腳點。

夷洲島得到真正大規模的開發,恰恰也是以奢家為首的八姓勢力居功最大——八姓勢力以晉安府沿海地地為根基,受海盜的威脅最大,自然也重視打擊海盜勢力。

為限制海盜勢力在海上的活動空間及發展,也是上一代的閩侯奢穆成,積極推動在夷洲島筑寨駐軍進而遷民置縣。一時間東閩外海的海盜勢力受到很大的壓制,轉而向江浙及廣南沿海轉移活動,之后才有東海寇勢力在江浙東海域興起。

夷洲置縣也就三四十年的歷史,雖說是大陸周圍最大的一座島嶼,但開發很不充分。

很顯然,當世在淮東易澇、湖蕩區以及昌國、岱山、嵊泗等近海大島都有大量荒地沒給充分開發的情況,夷洲島的墾荒開發之落后就不難想象了。

相比較虞東,夷洲的條件艱巨,重要性也不及虞東。但是去夷洲,除了墾荒囤種外,還要配合水軍侵擾閩東沿海,又要以夷洲以基地,向南探索航線、發展海貿,孫尚望自以為對這些事務熟悉,所以主動要求去夷洲,不跟王成服爭虞東的位子。

夷洲是個苦地方,林縛打算說服王成服去夷洲,畢竟孫尚望這些年在外面辛苦得很,但孫尚望主動要求去夷洲,那也再好不過,他對孫尚望說道:“夷洲條件差些,墾田利薄、周期又長,淮東商家都不怎么感興趣,這也是人之常情,不要強求;軍司這邊一時也拿不出大筆的銀錢補貼。你去夷洲后,可以換個思路。夷洲地大物博,應該不缺煤鐵,加上木料,都是淮東所急需的物資。采伐煤鐵木料運來淮東販售,都是厚利之事,淮東應該有商家愿意募工過去一試……”

“……先舉工貿,得利以補墾荒,”林縛繼續說道,“就墾荒來說,先不急于大片的開墾糧田。天下襄襄,皆為利往,清流士子對這個都很不屑一顧,但我們要曉得,治政之事,曉之以義,遠不如導之以利。種棉以織布,利厚之事;種蔗以制糖,也是利厚之事,種茶、種桑都是利厚之事。從崇州、明州運往海東販銷的布匹、茶、糖、生絲等物,厘金局都抽分重稅。我們可以定個政策,凡在夷州開墾荒田所種棉織布、種蔗制糖、種桑養蠶以得生絲、種茶運往海東販銷,在特定的時間里,可以減免部分稅賦,以鼓勵墾殖。你在崇州多住幾天,多考慮、考慮,需要什么條件,都跟我開口提。能給的便利,我不會吝嗇不給的……”

與孫尚望就開發夷洲的問題絮絮叨叨說了許多,林縛又與王成服說道:“尚望要求去夷洲,那我就推薦你去虞東做知縣。你去虞東后,要安頓好原先的莊戶。首先是今年征糧的問題,第二個就是如何讓莊戶將多余的田地讓出去安置流戶。我考慮了一下,強征的方式不好。你看這樣好不好?讓莊戶出糧買田,確保每戶得田十到十五畝之間為私有,余下的都征為官有,用來安置南遷的民眾。將這個進行好,其余的都照新政來……”

王成服翻閱虞東的資料,在接管虞東宮莊后,才查實虞東實有莊戶六千出頭些,在宮莊沉重的壓迫下,差不多每戶要耕種五十畝地,近八成的收成都要給宮莊剝削去。

以虞東糧田的畝產量要低過海虞及崇州一大截,但上熟田的土地肥沃情況卻不比海虞、崇州差多少,從根本上來講,是投入勞力嚴重不足。

虞東現有三十萬畝地,以崇州及海虞的耕作模式,在正常的賦稅情況下,足以養活三萬戶丁口還綽綽有余。然而虞東僅編有六千莊戶,還要抽出一千壯勞力編入護莊軍里不事生產,此外城寨里的各類作坊及造船場也占用相當多的勞力。

便是如此沉重的剝削,使得虞東宮莊每年差不多從六千莊戶頭上收刮二十萬到三十萬石米糧。

虞東多為水畝,秋糧還沒有開始收割。虞東撤莊置縣,為收攏人心,淮東應該減免今年的稅賦。但林縛舍不得虞東今年秋糧收割后超過三十萬石的秋糧收入,便想到售田換糧這個變通的辦法。

計劃將八萬畝田地直接分給莊戶,換取三十萬石的秋糧收入上來,同時將其他的田地正式的收為官有,安置南遷民眾。

事實上,將淮東新政推到虞東縣,就現有的田地,除了再安置兩萬四五千戶南遷民眾外,每年所得直接租賦,也不會低于三十萬石米糧。而安置的南遷民眾,將給淮東提供大量的兵員以及充足的勞動力。

虞東跟鶴城、鹽瀆等地的情況一樣,因為靠著海,易受海潮回灌的大片沿海土地以及靠近內陸易澇的湖蕩、濕地、沼澤,都沒有得到充足的開墾。

若能在近海筑捍海堤,將能獲得比當前多一倍的土地。屆時虞東就能發展成與海虞、崇州媲美的丁口大縣。

“虞東早年還是草場時,與海虞縣以東江為界,草場改宮莊,海虞陳氏等族,在東江東岸侵占大量的土地種植桑棉,”林縛說道,“侵占的田地就算了,但與海虞縣劃界,仍需以東江為淮,這個你去與陳家交涉……”

以東江為界,多劃進來的土地能給虞東提供兩三萬石米糧的稅賦倒還是其次。東江作為橫貫平江府的主要水道,直通太湖。虞東與海虞以東江為界,東江下游自然就有半邊水道要算成淮東水營轄防區。

這個意義,可要比每年兩三萬石米糧的稅賦重要得多,官司打到江寧去,淮東也是要從陳家手里爭過來的。

如今淮東以絲換米,每月向海虞提供近兩萬石低價米糧以緩解海虞境內的糧荒及養軍壓力。這時候不掐脖子換取對淮東有利的條件,更待何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