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已經很熱了,因為“非典”延誤的春拍,在各個拍賣公司緊鑼密鼓地準備了一兩個月后,扎著堆兒即將在北京上演。陳田星子的一些老朋友,以及在歐洲、美國的合作畫廊的代表,這幾天紛紛來到北京,她現在就是去看望一位和她過世的丈夫陳老太爺同輩的老古董商。
陳老太爺生前好古董,陳田星子跟著他也有些涉獵,寡居后到了北京,更是成為拍賣場上的常客,只是她的收藏沒有什么方向和目的,看見喜歡的,不論是玉器、磁器還是書畫,只要價格不離譜,她都會買下來。這個圈子不大,很快陳田星子成了“名人”,不相識的人認為這種漫無目的的收藏,只是這有錢的寡婦的附庸風雅,只有少數幾個老朋友明白,收藏不僅是女人消磨時間的方式,也寄托了女人對逝去的陳老太爺深深的懷念。
只是這一年多來,陳田星子一改以前的散漫模式,把收藏的目標集中在并不算熱門的油畫上,不僅是她畫廊簽下畫家以往的作品,而且一些名家的作品也不放過,一出手便是志在必得。有心人給她做過統計,光是2002年的春拍和秋拍,這個富婆就投入了上億元。
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有潛質的藝術品價格增幅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遞增,而過去的一年多,中國油畫的增幅一般都達到了50%。
2002年以前,紐約“春交會”東方藝術品部分,一直是以中國的藝術品為中心,韓國、印度和日本的次之。而今年的“春交會”,印度、韓國和日本的藝術品已經取代中國占據了主導位置。專家和海外媒體驚呼,中國的藝術品開始急速回流大陸!
稍后的三、四月份,世界上最著名的拍賣行“英聯”和“德意”,接連在紐約和香港舉辦了“中國當代藝術”專場,成交額達到了數億港元,許多畫家都創下了各自的價格紀錄,不少行家都意識到,中國當代油畫可能要進入一個“井噴”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