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殺九千戰俘,這并不是一個仁者該做的事。當然,劉凌也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個能讓萬人敬仰的仁者。有人勸劉凌說這樣有損王爺的名聲,以后敵軍就不敢投降了。對統一中原的大業也沒有益處,不如放了。哪怕不放,押送到后方去屯田也是好的。劉凌只是一笑,不置可否。人照殺不誤,血依然成河。
淶和縣的百姓們從來不曾見過這樣的血腥場面,戰場上的硝煙還沒有散去,九千顆戰俘的頭顱就已經落了地。
這是九千名暴虐的士兵,跟隨王狀元的時間久了,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都帶著點王狀元的影子。讓他們感覺到疼,才能讓他們記住教訓吧。當然,是下輩子。以殺止殺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但無疑,是最直接的辦法。讓世界感受痛苦,讓發動戰爭的人感覺到刻骨銘心的痛,讓他們想起戰爭就會恐懼的渾身顫抖!
劉凌不是一個善人,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忍和仁或許做的不夠好,但卻從不曾放棄心中執念。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底!既然亂世有紛爭,那么,就用暴利來結束這紛爭!用劉凌的話說,既然無法用和平的方式促成天下太平。那么,就用拳頭打出一片太平天下!
有人說軍事家都是陰謀家,好吧,那么劉凌不介意以陰謀取勝。陰謀,陽謀,皆有妙計安天下。引來疾字營決戰,這是劉凌的陰謀。不可否認的是,這陰謀很成功。記得有一句笑談,是這樣說的。如果一個人的陰謀比他的陰毛還要多,那么這個人無疑會是一個成功人士。
王狀元的死,疾字營的覆滅,對于開封大營的周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李天芳失去的絕不僅僅是一員猛將三萬騎兵那么簡單,他失去的,還有斗志。戰后他能推測到,這一次的突襲完全是在劉凌的預計中,甚至是,完全是在劉凌的計劃里完成的。雖然那個人遠在三百里以外,卻將開封守軍玩弄于鼓掌之間。李天芳總結了這次戰敗的經過,得出的結論是,野戰中,正面對敵,無人是劉凌的對手!
或許李天芳的結論有些悲觀,但作為鎮守開封的主將,他必須做出在他看來最客觀的分析。他下令大軍堅守開封城,不可再輕出與漢軍交戰。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種消極迎戰的表現,沒有一個軍人,一員大將應有的血性。只是不可否認的是,若是周軍堅守不出,漢軍絕對無法攻破開封城。
劉凌要的就是他不敢出來。
他的目標根本就不是攻取開封,而是黃河以北的裴戰!
擊敗了疾字營之后,劉凌下令大軍休整。五萬多漢軍,這一戰雖然大獲全勝,但是損失也有四千人之多。雖然相對于周軍的損失來說要輕的多,但漢軍遠來,援軍未到,以不足五萬人馬駐扎在距離開封三百里之外的地方,確實有些冒險。損失太大的話,漢軍難以接受。周軍敗一百次,只要是在大周的土地上他們就能很快再次拉起幾十萬人的軍隊。而漢軍則不同,消耗的人馬需要從大漢的百姓中征兵。雖然大周的百姓并不排斥換一個新的國家主人,但還是很少有人愿意咱家漢軍。
這就是制約漢軍發展的一個最大的不利因素,即便大周的朝廷對百姓再壞,出于對朝廷的敬畏,百姓們不敢反抗朝廷征兵。而劉凌對百姓再好,又有幾個人愿意拿起武器去拼命呢?
在大漢,劉凌是神靈一般的存在。他一句話可以讓無數熱血青年放下鋤頭拿起刀槍,可是在大周,他沒有這樣的號召力。
而劉凌在等,他在等百姓們自己覺悟的那一天。劉凌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在他占領的區域內已經實行了分田的政策,百姓們每戶都分得最少十畝良田,當然,是需要他們自己去開墾的。大漢朝廷給百姓們提供種子,并且第一年的收成只取十分之一。這對于大周的百姓們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他們都是農民,才不怕種田,他們怕的是沒有田可種。
占領早的地方,如晉州,絳州,慈州這些地方已經有兩年了,百姓們這兩年下來已經嘗到了甜頭。大漢的官府收取的賦稅極低,他們的余糧還能按高價賣給官府,并且沒有人敢從中詐取百姓的利益。大漢監察院的監察衛可是遍布各個州府的,哪一個當官的不開眼詐取百姓的利益,那等著他的就是監察院殺人的刀子。百姓們吃得飽,穿得暖,這種日子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如果有一天,再有別人打來的時候他們會怎么辦?
大周之所以近乎覆滅,在于其失了民心。漢軍占領的地方百姓們過的好,他們還會允許有人來破壞這種美好嗎?劉凌堅信,當有人來破壞他們幸福生活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拿起武器。
周延公坐鎮晉州,候申坐鎮洛陽,有他們兩個在,劉凌就沒有后顧之憂。
有時候劉凌想想自己在做的事就覺得很有成就感,自己在做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如果這算拉攏民心的一個手段的話,那么無疑,這手段是最有用的。戰爭是人民的戰爭,靠的就是人民。劉凌在做的是靠人民戰爭取得最后的勝利,而不是在與人民戰爭!
其實,老百姓對貪官并不是堅決的抵觸。貪官不干人事,這才老百姓恨之入骨的。而且,做官的不貪,就跟貓兒不吃魚一樣是個笑話。這是阻止不了的,必須有一個疏導的辦法才行。劉凌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殺貪官是出了名的。明朝的法典明文寫著,凡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殺無赦。到了后來,這六十兩的界定都取消了,凡查證了某個官員貪污受賄,哪怕只收了一兩銀子也照殺不誤。洪武一朝,殺官不下十萬人!但是,制止住貪污了嗎?
所以,劉凌在制定了嚴苛的官員制度的同時,對于官員子女經商,或者雇傭大量的閑民種植農場的,他并不制止。但是,但凡有人挪用公款,貪污受賄,欺壓百姓,那他殺起人來絕對不比朱元璋手軟!
漢軍的局面正在逐漸好轉,而大周,已經日落西山了。
裴戰以為,只要占據了開封,手里再控制著一個小皇帝,那大周的天下就算掌握在他手里了。他錯了,錯的一塌糊涂。只有民心所向,才算真正的得到了天下!
淶和縣的百姓們暫時是享受不到漢軍實惠政策的,因為漢軍并不打算在此地駐扎下來。此地靠近開封,是大周最重要的地區。不只是裴戰的定安軍,左武衛的韓奕之,左領軍衛大將軍岳樂,右領軍衛大將軍糜荒都虎視眈眈的盯著。尤其是后兩個人,并沒有波及亂戰,實力保存的很完整。這兩個人向來焦不離孟,乃是結拜兄弟,一向共同進退。左右領軍衛兵馬加在一起超過十萬,是一股絕對不可小覷的力量。
本來右領軍衛是駐扎在青州的,但自從定安軍北上之后,為了能增強實力以抗裴戰的咄咄逼人。糜荒帶領大軍離開青州,與左領軍衛匯合駐扎在袞州。袞州距離開封不過五六百里,大軍十日之內就可殺到。如今裴戰領兵在黃河以北與成德軍的殘兵交戰,說不得岳樂與糜荒就會看準機會來進攻開封。
李天芳為了守住開封,在失去了疾字營三萬騎兵之后意識到絕對不能在失去鄭州。有鄭州在,開封西邊就如同有一道鐵門一般牢靠,若是鄭州丟了的話,開封危矣。于是,他分兵一萬五千駐守鄭州,如此一來的話,鄭州就有近三萬人馬了。吳紫來這個人雖然是文官,但性格堅韌,對大周忠心耿耿,在他的帶領下,鄭州倒也布置的鐵桶似的牢不可破。后來的事實證明,文人用兵,并不是一無是處。漢軍圍攻鄭州三個月,竟不能破!
當然,這是以后的事。現在,劉凌的目光在黃河以北。
劉凌派出斥候偵察鄭州守軍的舉動,就在淶和縣等著花翎的人馬到來。兵馬休整倒也無事,劉凌便帶了陳子魚和敏慧,三個人換了便服,進了淶和縣小城游玩。其實劉凌是看敏慧實在有些不適應軍旅的生活,這才帶著她出去走走。淶和縣地處平原,無山無水,只有一座小縣城可以轉轉。這淶和縣如今被漢軍圍住,倒也無需帶侍衛。只是陳子魚身為軍中監察院的最高長官,對劉凌的安全她必須負起責任。當然,即便陳子魚不在監察院任職,她也決不允許劉凌出什么意外。
監察院六處的護衛,在暗中護著三個人進了淶和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