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  第936章 航行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揚天下 | 何昊遠   作者:何昊遠  書名:明揚天下  更新時間:2015-03-02
 
戶部為了解決糧價不斷下降,有可能引發的通縮危機,提出從交趾、洞吾征調八十萬青壯修路。:3w.23wx.好家伙,這絕對是連秦牧都沒有想過的大手筆。

真的從交趾和洞吾征調八十萬青壯來修路的話,這兩個地方恐怕也剩不下多少年輕男子了。

這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減少這些土方的土著人數量,也有巨大的幫助,現在大秦之所以沒有派官員去治理這些地方,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土著數量太多。

為了將來的長治久安,秦牧的打算是先把這些地方的土著清理得差不多了,再從國內遷民過去,到那時,才會正式派官員去治理。

這個龐大的修路計劃,也算是一舉多得,因此秦牧稍加考量之后,便同意了。

或許當年始皇帝征數十萬人修長城,也有削減六國青壯人口數量,以安定新占領的疆土的用意在內吧。

當然,這只是秦牧自己的猜測。

始皇帝征用幾十萬人,用了十年時間,在先秦那個生產相對落后的時代,竟能建起萬里長城,這真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如果自己也征調八十八俘虜修路,十年時間能修多少路呢

秦牧不禁充滿了憧憬,或許一二十年后,大秦就算不是村村通公路,至少縣縣通公路怕是不成問題吧。

先秦之亡和修建長城有很大的關系,陳勝吳廣造反就是因為被押去修長城。

不過秦牧倒不擔心舊事重演,從交趾和洞吾征來的戰俘,和從國內征用勞力完全不同,這些戰俘到了大秦境內,就成了無根之水,即便有人要叛亂,也沒有民眾基礎。很難成氣候。

另外,不會因為大量征用青壯勞力導致國內百業凋零,甚至還有解決國內危機的作用。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可能重演先秦因修長城而亡國之事。

單就此事,在第二天秦牧又招集內閣輔臣及六部尚書、侍郎,開了一個高層會議,先與這些主要的大臣達成了一至,然后才提交到朝堂上去眾議,在秦牧強力推動,及主要的重臣認可下。朝議總算得以通過了;

當然,也不是立即就一次性征調八十萬青壯回來,這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次征一二十萬,等這邊走上正軌后,再征一二十萬,如此遞增,真要達到八十萬的人數,總得需要兩至三年的時間。

正因為有這個緩沖的時間。此事在朝堂上才比較容易得以通過。

戶部隨后劃出八百萬龍幣,用于收糧囤糧,慢慢拉高國內的糧價;

看到糧價開始回升,舉國農戶皆歡顏。這是必然的。

先前糧價不斷走低,眼看秋收在即,恐怕沒有幾個農戶能睡得安穩;

要知道,很多普通人家。一年最要的指望就是田里的產出了。

八百萬只是劃出來的收糧專款,也不能立即全部投入進到糧市里去,否則一下子把糧價拉得過高。也不是好事,城里很多人一日三餐都是買糧吃,糧價過高又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在這方面,戶部有相對完善的方案,到底讓糧價保持在哪個幅度合理,這些不用秦牧去擔心。

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不知不覺地控制日本的糧食生產和供應,改變日本的產業結構,以便把這個島國牢牢地捏在手心里。

浩瀚的印度洋上,正值黑云翻滾,暴雨如注,白浪滔天。

遠洋艦隊四艘寶船、四十艘飛剪式戰艦,在海如風的指揮下,正在奮力搏擊著風浪。

巨浪在咆哮,所有人都在咆哮,海天蒼蒼,光線昏暗,巨浪如山,艦體不斷被拋上浪尖,然后又深深地扎下浪底。

很多控帆手甚至要用繩子將自己綁在桅桿上,才不至于被拋離激烈起伏的艦體。

只要稍有點航海知識的人都知道,當海上的風暴來臨時,最好是找避風港躲避。

但不是每次風暴來臨時都能僥幸找到避風港的,那只有與狂風巨浪作生死搏擊了,這個時候,橫著橫行是大忌,一個巨浪就會把船打翻,順風航行也不行,巨浪同樣會輕易讓你的船失控。

如果不想死,你只有迎著狂風巨浪正面沖上去,一次次的沖上浪山,一次次扎入浪谷,這是你唯一的選擇,你只能勇敢。

如果是小船,要降下所有的帆,用槳與風暴搏擊。但象海如風他們這樣龐大的寶船,光靠槳是不可能驅動的,但也不能保留所有的帆。

只留一部分帆,風帆在受風后,帆面會凹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象機翼那樣的弧度,凸起的一面空氣流速必然會加快,壓力就會降低。

利用這些原理,不斷地調控風帆的角度,讓船只借助帆的每一面所產生的力量沒著迎風浪的方向航行。

迎風面的正向力量(推力)和背風面的負向力量(拉力)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讓這兩種力量都作用于同一方向;

唯有如此,你才能讓戰艦沖向巨浪之端,用刃狀的艦艏不斷劈開浪頭,保持戰艦不被巨浪打沉。

這些事情說來容易,做時難,在狂風暴雨加巨浪之下,船上的水手聲嘶力竭,一次次撲倒在地,又努力爬起來,拼命保持著戰艦的動力。

幾十戰艦在風暴里,一次次扎入谷底,又一次次沖上浪端,頑強不息,風雨侵透了每一個人的衣服,打在臉上讓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黑云在翻滾,直壓到海面上,艦舷不斷有浪頭拍過,浪花劈頭蓋臉的澆下。

颶風吹彎了桅桿,隨時有可能折斷,船體被巨大的力量撕扯著,甚至發出了吱吱的聲音,仿佛船隨時會散架,讓人驚心動魄。大海在咆哮,水手在咆哮,驚雷在咆哮:

我在航行,

我在航行,

跨越海洋,

迎著風暴,

向你靠近。

我在飛翔,

我在飛翔,

穿過巨浪,

穿過云層,

獲得自由。

風暴終于過去,金色的陽光從逐漸消散的云層間灑下,海面上金光萬道,彩虹橫空。戰艦上幾乎所有人都已精疲力盡,癱坐在甲板上,望著天邊的彩虹,望著浩瀚的海面,傻傻地笑著.........

海如風從指揮艙里走出來,身上已經全部汗濕,望著無盡的海天,長長地吁了一口氣,這不是他第一次在海上遇上風暴,卻是遇上的所有風暴中最猛烈的一次。

他心里清楚,隨著海軍的腳步越走越遠,遇到的風暴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從船上的歐洲雇傭兵口中得知,在大西洋上,風暴更加猛烈,變幻莫測。

不管如何,大秦的海軍不能窩在避風港里,必須沖出去,去迎接風浪,戰勝風暴,走向無說的海洋。

士兵們可以安心休息一會兒了,海如風卻必須盡快招集參謀議事,因為離印度只有三天艦程了。

他回艙換上一身干爽的衣服后,來到指揮艙,副提督柯宸樞、都僉事任重,以及十幾個參謀一見他進來,除了任重之外,立即起身行禮,動作整齊劃一,剛勁有力。

海如風回了一個軍禮,然后讓大家坐下。

寶船艦體巨大,指揮艙位于頂層,長近百尺,寬五十尺。不但有條形議事長桌,可坐三十人,還有巨型的沙盤。各種作戰指揮所須的設施一應俱全,十分寬敞。

海如風坐下后說道:“根據昨夜回程的商船提供的情報,莫臥兒王朝沙.賈汗第四子,德干總督奧朗則布又剛剛滅了一個中部小國,印度中南部的部族所面對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按照陛下的旨意,我們此行,無論如何要保住中南部這些信奉印度教的部族。印度教與佛教不同,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印度教有種姓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我們要幫助印度教,讓種姓制度在印度進一步加強,防止印度整體伊斯蘭化。

總之,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只有各個教派在印度共存,才有利于我們長久主導印度。此事說來容易做來難,各位有什么建議,請各抒己見吧。”

ps:謝謝親們,昨天過一百票了,按照昨早的許諾,今天中午會加更一章。親們,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