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版三國  第三千八百一十五章 父皇若在,也鏟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神話版三國 | 墳土荒草   作者:墳土荒草  書名:神話版三國  更新時間:2023-01-29
 
張春華在蘭池宮這邊蹭了最后一頓飯之后,退還了符印,辭去了大長秋詹士的職務,就離開了宮廷,以后哪怕還在上林苑養自家的蜜蜂,但來這邊的時候就會少很多了。

“啊,春華離開了。”絲娘吃飽喝足,趴在窗臺上遠望張春華離開,有些唏噓的說道。

“終究有離開的時候,難免的,我們還是來計算一下我們自己種花生的收入吧。”劉桐先是帶著幾分緬懷的語氣開口,不過隨后就有振作了起來,又不是見不到,再說還是賺生活費更重要。

“大致算了一下啊,一畝地花生能賺到三百文的樣子,當然這是去除了雇人等方面的消耗。”劉桐興沖沖的開口說道,“我們一共耕種了二十一萬畝,大致能賺六千萬錢,這可真的是個好生意。”

“等等,這不對啊,為什么一畝只能賺到三百文?”絲娘愣了愣神,這里面有大問題啊,我種麥子,也能收四石,官方定價一旦一百五十文,我一畝地也要賺到六百文啊,為什么種花生還虧了?

“因為我們是雇人種的啊。”劉桐只是看起來慵懶,但腦子還是很好的,她們相當于只是出了種子和土地,其他的都交給百姓來處理,能一畝地賺上三百文已經很不錯了。

“感覺有些奇怪,不如種糧食啊。”絲娘頗有些不太開心的說道,“明明種田一畝地也有六百文的穩定收入。”

陳曦是授田,國外那群瘋子的授田方式且不說,那群都是野場子,按照人頭授田,上至一人五百畝,最差的也有一人五十畝,但本土,陳曦是按照戶進行授田的。

實際上這是逼迫地方分家的手段,避免本土不斷滋生大戶,斷了土地兼并,由國家租借,雖說并不是徹底做到這一步,但土地出售的難度變大,按戶授田之后,想要更多的土地,最正確的方式就是成年之后分家,這算是陳曦遏制大戶誕生的最主要手段。

別看嘴上說了分家之后還是親兄弟這種話,實際上只要分家了,哪怕真的是親兄弟,到最后也難免會各過各的的,這不是因為不團結,而是因為更為現實的人性。

畢竟有一種手段叫做人性對抗道德,進而衍生出來人性對抗資本,而陳曦授田的核心是以戶為單位,這種玩法會不斷的迫使人口突破五個,也就是有兩三個子嗣的家庭,在孩子成年之后迅速分家。

因為不分家的話,他們的糧食產出的壓力會導致他們必須要尋找新的出路,打工,經商等等,這些都是能減緩土地兼并的手段。

再加上陳曦分田的時候,是以集村并寨之后的村級單位為總和進行賜田,早期絕對是有溢出的,可隨著時間的發展就會出現繼續分戶也無法如早年那般保證所謂的一戶五十畝。

這個時候所能選擇的就只有兩種,一種是形成新的村級單位,另一種則是當兵,或者招納自帶田畝的退伍兵成為他們的村民,以緩解他們的土地壓力,實際上這些不起眼的手段,全都是陳曦遏制土地兼并,提高軍人地位,外加逼迫人口朝工商業發展的手段。

只是這些手段目前并沒有全部顯現出來,百姓還享受著高產糧,一畝地六百文的產出,哪怕因為田畝需要休耕,一年實質只總了一半,對于這年頭標準父母三個孩子的五口之家而言,其實也有穩定的一萬五千文的生活產出。

這個產出要說確實是有些低,但是陳曦調整了剛需物品的物價,保證吃穿用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農業人口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吃飯吃自家的成本非常低,低到根本不用開口。

所以百姓目前還能活的非常不錯,一年過完,不管如何,至少有一些余錢,然而等再過五年,下一代長到青年的時候,只要有三個孩子的百姓就會發現,他們有點入不敷出了。

這個時候,也就到了陳曦的國營工商業進入爆發的時代了,這點沒有什么好說的,因為工商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足夠多的富裕人口進入這個行業,然后才能推動這些玩意兒的發展。

最簡單的就是大宋,大宋就是因為土地兼并,很多百姓破產了,最后只能進入工商業,而宋朝的文臣搞外戰不行,搞發展一個賽過一個,于是大量的人口涌入了工商業,進而才有了大宋的繁華盛景。

陳曦實際上也是在等這個時間點,當然就目前來看,短時間還是看不出來效果的,畢竟大多數百姓的思維還是傾向于守著土地種田,當然得承認的一點在于,這等種完田,開始坐門口喝自家釀的甜酒,一坐一天的悠閑生活更多是因為沒有絲毫的壓力,外加也沒工作。

陳曦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核心不就是給這群種完田沒事干的人在本地找點上工的事情,讓他們習慣于上工補貼工作,后面逐漸將家里的兒孫什么的都逐漸帶進去,然后讓漢室的工商業更為完善。

這其實更相當于一種思維模式的變化,而思維的變化,有時候比生產力的變化更讓人無解,后者可能一個靈光一閃,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思維這種東西的更迭,大多數時候,都需要一代人。

陳曦不可能瞬間讓一直種田的人突然跑到商業作坊里面來干活,這不現實,沒點什么原因,能好好生活的人肯定不會特意放棄自己的生活圈,去開拓新的圈子。

所謂的突破舒適區這種雞湯,散了,散了,只要不是喜歡冒險的冒險者,對于大多數的正常人而言,在舒適區就能活的很快樂的話,何必要將自身弄得傷痕累累,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從現實講,沒有生活的壓力,專門找苦頭吃的人根本不會有多少,吃苦的意義是為了以后的舒適,或者是為了以后的榮耀,如果吃苦是為了以后吃更多的苦頭,抱歉,那是抖M,不是正常人。

陳曦對這些東西幾乎也都心里有數,哪怕不是專業研究這些東西,可陳曦好歹知道,百姓能生活的很好,為什么要奮斗?

如果每個人的愿望都能輕易的實現,那社會并不是進入了最終極的發展,反倒會陷入停滯,從社會總體的層面講,要往前發展的話,普羅大眾是必須要有一個奮斗的目標,一個能達成,且值得持續去奮斗的目標,只有如此,才有社會層面的正向產出。

畢竟不計算金融數據帶來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社會層面的產出現實點講就是單位時間的勞動,而如果所有人都停止了勞動,或者所有人都對于奮斗失去了動力,那后面的話也就不用說了。

這實際上也就是所謂的唯物主義史觀和英雄主義史觀的區別,從社會總體角度講,前者是靠譜的,但從節點的角度講,那一位的個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之前所有的人都重要一些。

不過這種東西陳曦不說,其他人想要一窺全貌很難,這些簡簡單單的東西是滲透在整個歷史之中,將之超拔出來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智慧了,而是一種眼界,可惜這個時代談這個根本是扯淡。

當然這對于劉桐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劉桐的態度就是賺點錢而已,就算陳曦自己也沒想到這年頭花生這么賺錢,本來陳曦覺得花生這種東西,只種植的話,是賺不上多少錢的。

因為這個玩意兒的人工費要比種麥子多很多,再加上劉桐需要雇人,反正陳曦不會讓自己征召的免費勞役被劉桐弄去干活,所以劉桐只能自己雇勞力來搞這些,而這都是需要花錢的。

然而讓陳曦震驚的就在于,這玩意兒這么整最后一畝地還能賺三百文,就這還沒算榨油。

對于現在的劉桐而言,如果榨油的話,沒有上下游產業的配套設施,純粹這么搞,說虧的話有些夸張,但確實是賺不了多少錢。

可就算賺不了榨油的這份錢,劉桐賣原材料,給酒樓什么的出售花生這種經典下酒菜,也能一畝地賺個三百文的。

故而劉桐收了花生之后心情特別好,趕緊計算自家還有多少的皇莊,好像十三州都有不少,明年全都種花生,這個看起來很賺錢的樣子,就算因為大規模出貨價格會出現下跌。

可劉桐尋思著一畝地到時候就算賺一百五十文,自家皇莊加起來,那可是幾十萬頃,上千萬畝的土地,果然我爹當年是真的不行,這水平換我上,我上我也行啊!

就算皇莊的管理什么的,也好費錢,大不了在攤薄一些,一畝地再攤五十文,這樣下去,一年十億錢啊,瞬間劉桐的眼中就泛起了金光,陳子川真的是大好人啊,果然還是得跟這種人好好的學一學。

劉桐是地主,而且祖上遺留下來的莊園非常多,雖說很多都是些園林之類的玩意兒,不過沒關系啦,十億錢啊,父皇在世也鏟!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