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時代  第二百七十八章 埋沒的英才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鋼鐵時代 | 十年殘夢   作者:十年殘夢  書名:鋼鐵時代  更新時間:2015-02-08
 
前面,一群人步上前,一個身穿著西服的筆挺年輕人越眾而出,迎向了楊元釗,他面容英俊,可是眼神之中,透著難以言明的堅定。

年輕人的名字叫張召忠,留學英國,學的是經濟,這個在歷史上并不出名的人物,是通過渠家的渠道找到的,作為中國少有經濟學學士和工業學士,他所學的專業,本就是應該在大型聯合企業之中的,可惜這個時代,在中國沒有這個傳統,他在回國之后,擔任了布政司的幕僚之后,就回歸鄉間,或許,幾年之后,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地主,太平紳士,可是轟轟烈烈的時代到來,當知道西北興建鋼鐵廠之后,他丟下了家業,直接的前來,在鋼鐵廠籌建的中后期,還有整個鋼鐵廠興建的時候,表現出色,可以說,整個鋼鐵廠的建筑規模,從原來的一兩個高爐開始,到現在,依次的全面鋪開,跟他的力主是分不開的。

事實證明,張召忠的方法是正確的,最然,第一座高爐的投產時間,從原來五六個月之間,推移到了現在,可是在半年時間之中,形成鼎盛的生產能力,依次來訓練工人來說,他做的非常好的。

用10年時間興建一個400萬噸的大型鋼鐵廠,和用兩年的時間之中,建設起一連串的高爐,然后慢慢的推進,發揮產能,這其中的差別,楊元釗非常的清楚,時不我待。現在已經是1909年了,距離辛亥,還有兩年的時間,距離一戰,也只有不到5年的時間,如果不能超越常規的發展,中國,說不定就會錯過這個崛起最大的機會。

正是張召忠的出現,讓楊元釗的眼睛,不再放在歷史上的成名人物上面。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兩者可以說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混亂的中國,造就了不少的英雄,也毀掉了不少英雄。就好比早期的留美學童一樣。三批120個。最終學成歸國的不多,大部分都中斷了學業,除了容閎。詹天佑,唐紹儀等少數出色,其他的,大多數都埋沒在了歷史之中,而從1875年之后,留學國外,多的變成自費,有楊悅這樣的晉商子弟,也有官宦人家和小地主出身的,甚至后世發展到自費的普通家庭,通過勤工儉學來留學。

這么一個開眼看世界的龐大階層,又有多少,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多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埋沒在了歷史之中,張召忠就是其中一個,經濟學和工業學的雙學士,這在國外,也是屬于頂尖的人才的,可是回到了國內,卻沒有絲毫的用武之地,如果不是楊元釗的出現,如果不是鋼鐵廠需要這個懂得國外的工業和經濟的人才,他說不定,就只是一個開明地主,未來,說不定在軍閥混戰之中,就會因為家財的關系,被干掉。

歷史在這一刻改變了,因為張召忠的巨大貢獻,一定程度上面,鋼鐵廠有現在的景象,得力于張召忠的出色表現,所以楊元釗力排眾議,把張召忠推到了鋼廠副總的位置之上,僅在劉澍之下,因為劉澍多的時間之中,是處理整個包頭商會和包墾公司的事物,一定程度上面,張召忠等于說整個鋼鐵廠的負責人。

張召忠年紀不大,只有29歲,比劉澍和楊元釗都要大一些,可是在別人的眼里,卻是一個青年,鋼鐵廠不是一個小數目,僅僅是現在的投入已經超過4500萬美元,本身是3000萬,后來大幅度的鋪開,十幾個煉鋼高爐一起興建之下,投入的成本大幅度的攀升了,達到了4500萬美元,幾乎是9000萬的銀元,這個數字,可以說極為龐大,1900年的辛丑條約,才賠償多少,還是分了幾十年賠償完畢,那可是代表著中國的中央政府啊。

龐大的投入,楊元釗二話沒說就接下來了,因為有了個月的緩沖時間,其他的晉商,雖然拿出來有些困難,卻沒多大問題,最多就是本身想買的東西,或者想擴張的企業,暫時不去想了,等于整個包頭大部分的力量都傾注在煉鋼廠之中,眾所周知,鋼廠是很多工業的基礎,就算只是生產一些農具,或者普通的用具,都可以獲得數倍紅利,何況是楊元釗決定,在包頭推動機器制造,那可是超乎尋常的利潤。

張召忠向著楊元釗匯報了,過去一兩個月之中,煉鋼廠的發展,特別是這一座高爐,預計是在半個月之后完工的,因為工人們的努力和一切順利,終于,在進入9月的第一個星期,完工了。

“專家們怎么看?”楊元釗絲毫沒有被眼前的成果所淹沒,平靜的問道,煉鋼是一個大型的體系的工程,要求的就是嚴謹嚴謹再嚴謹,任何的一點點的疏漏,都會造成嚴重的事故,哪怕是后世的,計算機控制下的大型煉鋼廠,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何況,在這個時代。

人,包頭不缺,來到包頭一年多的時間,楊元釗不完全是把人命當做螻蟻,卻也不是慈悲的如同圣母一樣,一個人都不讓死,控制著一個龐大的勢力,操控著數以十萬計,產值超過千萬,甚至上億的龐大工業區,怎么可能一人不傷到,可是煉鋼廠是個例外。

煉鋼廠的技術人員,實在是有些不夠,也不容有失,這關系到后續的擴張問題。中國,大大小小的煉鋼廠,應該是有不少的,幾大家聯手之下,從各地的煉鋼廠之中,招募不少的人員,150噸的煉鋼爐,使用了氧氣吹頂,節約了不少的人員,可是接下來鋼廠的逐步擴建,哪怕是把整個中國的煉鋼人員,都填進去,也未必能夠支撐的起來,好在技工學校已經成立了,這一個多月之內,也培養出了不少,接下來,伴隨著鋼鐵廠的逐步投產,會逐步的缺乏,雖然一些不重要的崗位,可以用一些經過初步培訓的人員,但是缺口依然很大,如果計算不甚,或者是意外發生,損傷一些的話,對于初期的煉鋼廠,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失去這一兩年的時間,說不定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詹姆斯評估過,這個煉鋼高爐的技術水準,已經達到并超過了美國的平均水準,再加上從美國和德國招募過來的外籍工人和本地的熟練工人,目前組成了六個班組,可以保證這個煉鋼高爐滿負荷的生產!”張召忠看了一下記錄本,然后說道。

“六個班組!”楊元釗嘆息一聲,按照之前匯報過的,一個高爐,一個班組是217人,6個班組,也就是1300人多一點,看起來不少,可是煉鋼廠要滿負荷發揮作用,需要24小時不停歇,最起碼也要工作16個18個小時,這樣一天最起碼要2班才可以,按照目前高爐興建的速度,另外兩個最遲也會在一個半月之后完成興建,這樣六個班組也是勉強可以維持,如果不能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之中,大幅度的培養和招募到技術工人,即便鋼鐵廠可以速的投產,也會因為產能不足,法滿負荷的運轉起來,這跟他之前的想法不符。

“工人培訓的怎么樣了!”楊元釗又問道。

“已經有計劃了!”張召忠胸有成竹的說道:“從德美洋行那里的消息,還有各大商會的消息,預計到9月底,我們還能夠引進國外的煉鋼工人210人左右,國內的熟練工人1200名,還有1500名左右的,有過鋼鐵生產經驗的工人,這些加上技工學校培養的工人,可以再10月底,滿足5座高爐的滿負荷生產,當然了,生產效率不如現在的組合!”

5座高爐的滿負荷生產,那就意味著可以保證10座高爐的兩班生產,從這個方面說的,最少,到明年3月份,當第一期的工程徹底完工的時候,9座高爐一起豎起來的時候,有足夠的工人。

“實習安排的怎么樣了?”楊元釗又問道,校園里面的學習,永遠都比不上真正的親身實習,哪怕經過了基礎,技工們也需要實際上崗,這個是之前就跟詹姆斯溝通過的,詹姆斯也在鋼廠的全局之中,留出了一定的位置,有些地方,可以的話,除了必要的人員,會安排副班,副班可以在主班的指導和關注下,對工序進行操作。

“全部都安排好了!”

楊元釗點點頭,未雨綢繆,雖然中國基礎薄弱,可洋務運動和開眼看世界,還是給中國留下了一批的種子,可惜,時勢造英雄,種種的不同,讓中國錯失了追趕世界先進的機會,兩次大戰,一次中國因為自身的原因錯過了,另外一次,中國干脆被卷入其中,可以說,整個20世紀的前半程,對中國而言,都是在屈辱和殘酷之中度過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有了這個煉鋼廠,中國終于不可能連一顆子,大部分的槍械,都需要進口,有了鋼鐵,再有他頭腦和一體機,機械武裝下的中國,將提前一個世紀,開始騰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