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一百四十七章 身心俱疲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逆流伐清 | 樣樣稀松   作者:樣樣稀松  書名:逆流伐清  更新時間:2014-06-25
 
“思威族長,當年收殮家父的遺骨,多年來對家兄照顧有加,大恩大德,我鄭家真的是難報萬一。”鄭硯北鄭重地給思威行了大禮。

“鄭二爺言重了,想我兩家乃是世交,些許小助,說報答就見外了。”思威伸手相扶,感慨道:“幾十年了,猛山克族終是又回滇省,你我兩家終于還是又走到了一起,以后當互相扶持,共建大業。”

大巫臉上的肉抽動了幾下,還是那副冷森的模樣,沉聲道:“互相扶持,患難與共,這是應有之意。只是大事未定,尚不是舉杯相慶之時。”

思威與鄭硯北凜然危坐,凝神靜聽,知道現在所談才是最機密的事情,關系到兩家日后的發展大計。

“永歷乃天下共主,在岷殿下羽翼豐滿、人心歸附前,暫不可輕動,必要時還要加以保護。封鎖聯絡當馬上進行,不惜財力人力,定不讓朝廷輕易與滇省交通聲息。”大巫陰冷的聲音幽幽響起,直鉆入思威與鄭硯北的耳朵,令他們驚懼異常。

“太子已經十二三歲了吧,不過兩三年,便是岷殿下興王圖霸的一大障礙……緬甸叢林眾多,氣候濕熱,毒蟲瘴癘防不勝防,眾臣保護不周,或致太子中毒、生病,并不為奇……但此事不可急切,須緩緩圖之,不留痕跡……介時殿下手中握有重兵,又立有蓋世奇功,陛下懦弱,兼失儲君……”

楊武跑了?朱永興聽完前鋒陳國公吳子圣送來的信件,不禁嘆了口氣,自己扣留其使有些不妥,怕是打草驚蛇,使其生疑懼怕,轉而他遁了。

算了,跑就跑了,不過是個小人物,所部兵馬也不過兩千,應該影響不到大局。

甩開這點小糾結,朱永興示意易成繼續讀,那是元江那嵩的回信。在騰沖時,朱永興便讓鄭家派人給那嵩送了信。因為他覺得那嵩象是個比較剛愎、沖動的家伙,可別有什么呼應騰沖的想法,擅自行動,從而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

“……那嵩稱其正聯絡降清明將及逶東土司,已見成效,若等到七八月份,清軍糧草將盡時起兵,則勝算大矣。另外,他殷殷期盼與殿下會商,并為殿下征伐安南準備了不少糧草,還可派土兵助戰……”

“七八月份過于倉促,我軍不定安南,如何援助?”朱永興搖了搖頭,對那嵩有些自大的判斷表示否定,“寫信告訴他,起事之期會商時再定,聯絡降將和各土官時盡量低調保密,別弄得盡人皆知。另外,讓他發動治下民眾,掘壕立樁,加固城池,以作堅守之圖。”

或許那嵩對自己的土兵很有信心,但朱永興卻知道在面對吳三桂所率的清軍時,兩者的差距有多大。野戰全無勝算,堅守城池還可勉強支撐。而且此時聯絡的土司多半會首鼠兩端,想在逶東掀起遍地烽火,完全是那嵩的一廂情愿。

根據朱永興的分析判斷,逶東土司可能很懼怕吳三桂,駐扎昆明的清軍數量又很多,所以不敢貿然行動。等到吳三桂率大軍北上鎮壓貴州水西起義時,迤東一些土司才聯合起來,乘虛而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所以,朱永興并不象那嵩那么自大,以為自己一舉義旗,便會群起響應。至少在清軍露出敗象之前,朱永興覺得不可過于樂觀。

易成一一記下要點,抬頭望著朱永興,詢問他還有沒有補充。

“哦,還有——”朱永興豎起了一根手指,說道:“請那嵩搜集船只,并且盡可能多造些,我軍若以水為路,從安南增援元江便可快捷通達。還有——會商地點暫定在元陽,他可坐船沿元江而下。還有——算了,明日就要啟程,很快便可會商,到時再說吧!對了,吾還要見見送信人,詢問一下元江的情形。”

易成見朱永興再無交代,便告退而出。只留下朱永興獨自一人,在屋中苦苦思索。

根基不固,本錢不多,每戰皆需殫精竭慮,不敢稍有疏忽啊!朱永興左思右想,無奈地連連嘆息。騰沖一戰,對于清軍來說不過是小挫,戰術層面的勝利卻難以扭轉整體戰略上的強弱對比。也只有兢兢業業地一仗一仗打下去,才能慢慢改變被動的局面。

勝還好說,若是敗呢?小敗可能還可支撐,若是一場大敗,那恐怕就要萬劫不復了吧?這種輸不起的戰爭態勢,可真令人難以承受。如果能專心打仗也還罷了,可還得擔心永歷君臣是否抽瘋,摘掉自己這個留守之名;還得與各種人打交道,或是示之以威,或是賜之以恩,或是費盡唇舌……太累了,太累了啊!

朱永興把自己窩在椅子里,微微閉上眼睛,輕撫著額頭,緩解著突然而起的心中煩悶。不知不覺,他慢慢陷入了昏沉的淺睡狀態。然后在驚悸中猛醒,發現夢珠正滿臉關切地給他蓋上薄被。

“阿珠——我覺得好累呀!”朱永興輕輕呼出一口濁氣,攬住少女的腰肢,將頭埋在她的胸口,并不在意顯露出了內心的軟弱。

夢珠任由朱永興抱著貼著,輕撫著他的短發,過了好一會兒才柔聲說道:“殿下,我有件小事不敢作主,正要稟報——”

“既是小事,就自己作主好了。我不想說話,就這么讓我抱一會兒吧!”朱永興抱得更緊,少女身上的馨香和溫暖讓他有了放松和安詳的感覺,他想盡量保持得久一些。

身疲心累,前途莫測。但路還是要走下去,目標還是要一個一個去實現,這就是自己的宿命。

由磨乃出發,大軍過普洱,走思茅,沿著滇南邊境逶迤東行,在六月十七終于到達了元陽。

將近二十天的轉進,既是行軍,也是鍛煉,還是擴大影響。現在還不能稱之為展示“軍事肌肉”,但卻能向土司和民眾證明明軍勢力猶在,滇省形勢還存在著很大的變數。清軍雖占優勢,但明軍也未必沒有抵擋之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