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一百零三章 用間——擴散效應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逆流伐清 | 樣樣稀松   作者:樣樣稀松  書名:逆流伐清  更新時間:2014-05-04
 
格式進入網站吧!

起點手機鏈接m.qidian/book/3038895.aspx

起點PC連接.qidian./book/3038895.aspx

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啊!豈止是不好過,簡直是要有殺身之禍啊!

吳三桂的心情在接到吳應熊從北京派人送來的密信后,陡然墮入了冰窟,手足冰涼,頭腦暈眩。

“……終守臣節,保全祿位……事機不秘,豈可輕與人言?今朝廷已生疑,如之奈何?”

吳應熊信中勸說父親不可妄為,要謹守臣節,拒絕了逃出北京,前來云南的“建議”,并且疑懼非常地告訴吳三桂,他聯絡督撫重臣有“漢家有圣人出,難忘故國,望聯絡聲氣,共圖舉事,恢復中原”內容的秘信已為清廷所知,朝廷大為猜忌,不知要如何處置?

完全是子虛烏有,造謠誣篾。吳三桂剛剛升起這個念頭,突然心有所悟,不禁大吃失色。

偽造書信?沒錯,偽宗室已經用過這招兒,現在還在用,而且手段更為陰損、毒辣。吳三桂不知道假書信都送給了哪些人,但卻知道肯定有不少人和自己的關系不睦,肯定為了邀功請賞,或者落井下石,把書信上呈朝廷,揭發自己的“逆謀”。

又驚又懼又恨,吳三桂心中惶急,卻失去了主張,趕忙把方光琛和劉玄初請來,共同商議解決之道。

一件本來完全可以辯白的事情卻在很合適的時候造成極嚴重的影響,方光琛和劉玄初聽到事情的經過,以及吳三桂的猜測后,也是震驚異常,一時都面色沉重,久久不語。

擴散、發酵……謠言可畏啊!離間計,很普通,卻很有效,特別是在現在這種時候。

“離間。安能離無隙之君臣?豈能間互信之文武?”劉玄初好半晌才無力地搖了搖頭:“先有縫隙隔閡。后離間計可用焉,如王爺與朝廷的關系是周瑜之于孫策,或是關張之于劉備,那就不叫用間而叫自取其辱。但今時,卻——”

吳三桂自然知道劉玄初話中的意思,在滇省連戰連敗。已經退縮至一隅。雖然并不是他不賣力氣,但結合謠言,卻使他有種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感覺。

“滿兵在水西遭到敗績,指責李本深和吳之茂胡亂調動,不加策應。”方光琛突然若有所思地說道:“李、吳二人尚沒有辯白書信送來,依在下猜想,怕是與偽造王爺書信、假傳王爺軍令脫不了干系。若是如此,怕又是雪上加霜,更令朝廷疑忌啊!”

吳三桂頹然長嘆。暗自悔恨當初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只在滇省通報了情況,并加了私章密記。如果發現對手能偽造自己的印信后,便通知各方,興許就不會造成目前的困境。

“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正在滇省,或許事情尚有轉機。”方光琛見吳三桂頹喪的神情,只好攪盡腦汁替恩主想辦法,“王爺可重金拉攏。并出示敵人之前偽造的軍令信函,再領其校閱軍隊。陳說錢糧困難,只要餉糧充裕,王爺便領軍與偽明決一死戰。另外,可稱派一軍進剿水西,以息滿洲兵將怒氣。如能在水西獲勝,亦可稍解朝廷猜忌。”

清廷派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前往云南。同三桂“面商機宜”。清廷現在最大的難處是兵馬錢糧,并不能滿足吳三桂所開列的數目。麻勒吉、石圖本來已經與吳三桂商量出解決的辦法,首先責成吳三桂“設法措辦”,再是盡量由戶部調撥本年度餉銀,作為接濟。

但現在偽造書信、聯絡天下督撫、蓄謀反叛等罪名一下子扣在了吳三桂的頭上。之前的商議肯定便做不得數了。沒有足夠的錢糧,又不愿與滇省明軍死磕,方光琛的意思便是先撿軟柿子捏,多少打消一些朝廷的猜疑。

“吳之茂、李本深擅自調動,策應不力,當降罪處分。”劉玄初突然沉聲說道:“王爺當派得力將領替換二人,以便順利剿滅水西。”

吳三桂的目光一閃,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滇省形勢不利于己,之前已經有了棄滇入黔的計議,現在掌握黔省兵權更是重要。一來可以有安身之地,二來也能讓朝廷有所顧忌。

放棄兵權以求朝廷相信自己的忠心,這個念頭在吳三桂腦海中一閃而逝,立刻被他否決。如果真的那樣,有朝一日,朝廷會以任何借口把他斬草除根,他卻沒有反抗之力,只能引頸受戮。他一想到這個后果,不由得全身不寒而栗!

而且,就算他想這么做,他周圍的一群核心人物,無論如何也不能心甘情愿地俯首聽命,受人宰割。清朝大軍氣勢如虹,橫掃西南時,沒人產生異樣的心思。但形勢變化,不斷的損兵折將之下,一些“心懷故國”的部下便出現了。其中竟然有他的女婿胡國柱,這令吳三桂感到無奈又傷心。

“本王要上奏折,解釋清楚,洗脫嫌疑。”吳三桂心亂如麻,撫著光光的額頭,喃喃地說道。

“王爺不可。”方光琛和劉玄初幾乎同時出言制止,兩人對視了一眼,不由得苦笑,方光琛伸手示意由劉玄初向愕然的吳三桂解釋。

“王爺可上奏折,但不可解釋此事。”劉玄初緩緩說道:“朝廷尚未追究,王爺身在云南,是如何知道的?世子探聽朝廷動靜,王爺能盡悉,不可為人知也,此其一。朝廷未下旨令王爺自辯,此時解釋,反倒令人懷疑王爺做賊心虛,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吳三桂醒悟過來,連連點頭,說道:“玄初、獻廷此言甚是,本王心亂智昏,差點誤了大事。”

“王爺可遷移家眷及兵將親屬。”方光琛沉吟了一下,繼續建議道:“可令麻勒吉、石圖知曉。王爺若蓄反謀,豈有將家眷后遷之理?雖有畏敵之嫌,但比之圖謀反叛,顯然不值一提,且更能令朝廷放心。”

“王爺可寬心。”劉玄初勸慰道:“此時朝廷哪里敢動王爺?必然是溫言安撫。時日一長,王爺便能慢慢證明自己。”

“但愿如此吧!”吳三桂苦笑連連,不斷搖頭,兩頭不討好的處境,哪里是那么好熬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