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傳承,是封建帝制的核心所在,天下百姓也認同這一點,因此這種民意基礎一旦完全廢止,帶來的不是安穩,而是動蕩和茫然。
雖然郡縣制已經成功,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但對于偌大一個地球而言,全部采用郡縣制絕對是一個偽命題,手不夠長管不到那么遠。
但采用分封制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把秦始皇的兒子孫子都分封到大秦之外的地方,既遵從了民意,又加強了那些極遠地方對于大秦的歸屬感,在血緣關系的紐帶之下,這些分封的皇室后代,只會認為自己的根在大秦,只有大秦才是唯一的正統。
這個問題陳旭其實想了很久。
秦始皇的一堆兒子孫子眼下除開一個皇家公子的身份之外什么都沒有,身份等同庶民,既沒有封地也沒有權力,身邊各自養著一群幕僚無所事事,從繼承權上來說只有公子扶蘇才有最大的希望繼承皇帝大統,但皇帝遲遲不立皇后和太子,這讓所有皇子都只能眼巴巴等著皇帝殯天,然后等著皇帝死前指定一個繼承人。
而秦始皇死了之后,竟然是胡亥這個最不可能當皇帝的人登基,諸位皇子手無寸鐵只能一個個被戮殺,而扶蘇也因為并非皇帝指定的繼承人而沒有充足的理由來反抗胡亥,也只能被逼自殺身亡。
如果諸位皇子都被分封出去,哪怕是朝鮮和西域這些邊荒之地,擁有自己的封地和微弱的力量,也不至于讓皇族死的一干二凈,嬴姓趙氏徹底從中國歷史上除名。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分封可以解決百家門徒的投靠問題。
眼下大秦百家門徒之所以鬧嚷不堪,最主要的還是缺少了可以上進的機會和發揮能力的地方,一旦分封之后,大量在中原呆不下去的百家門徒還可以投靠分封的諸侯獲取進階的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同時也能很快把中原文化傳播出去。
“陛下,方才臣說到可以用分封之事來解決西域諸國的治理問題,這個方法陛下覺得有隱患,臣也同樣認為,而國內采用郡縣制,同樣也有隱患,這個隱患便是郡縣制的民心凝聚力不夠,不過我大秦畢竟只占據中原之地這一小塊地方,只要建立足夠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官員的調任和考核監督,發展經濟讓百姓豐衣足食,時日久了也自然會慢慢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對于西域甚至西方諸國,冊封異族諸侯掌控不夠,郡縣制更加不可能,唯有將分封和郡縣合二為一,才可能永久解決這種隱患!”陳旭在腦海里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盡量讓自己下面說出來的話能夠讓秦始皇接受。
“愛卿還請明言!”秦始皇并不太明白陳旭的意思。
“眼下諸位公子皆在咸陽,身份等同庶民,皆都無所事事,而陛下又不曾立下太子,這既不符合商周古禮,同時也讓滿朝文武公卿甚至天下百姓皆都茫然,臣以前說過,天下凡人莫有不死者,陛下可曾想過百十年后大秦的傳承?”
皇帝瞬間臉色肅然,直勾勾的看著陳旭。
“臣并非想支持哪位公子將來繼承陛下大統,但不立太子,總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陛下自言不喜扶蘇公子,那陛下可曾有立太子的想法和打算?”
陳旭神情很淡然,這件事滿朝文武都不敢說,但他就敢說而且敢問,而且眼下只有他和皇帝兩個人,說什么皇帝都不會對他翻臉。
秦始皇沉默許久之后輕輕搖頭。
“朕還未想好,不知愛卿突然問起此事,和經略西域分封諸侯有何關系?”
“諸位公子貴為天家血脈,將來自然不能成為庶民,必須要有相應的身份和地位,不然天家威儀何在?但眼下諸位公子皆都慢慢成年卻連普通的官員地位都不如,此事如果不盡早安排,一旦陛下殯天,將來諸位公子如何自處?而如果不立太子,爭權奪嫡之事必然發生,大秦恐怕瞬間就會混亂不堪,陛下辛辛苦苦打造的這萬世江山有分崩離析之危……”
陳旭的這番話固然有些大逆不道,但卻是事實。
秦始皇臉皮微微抽搐,緊緊的握著茶杯,良久之后才慢慢開口:“愛卿難道是想勸朕立下太子,然后分封諸位皇子?”
“立太子乃是陛下家事,臣不會置喙,只是想提醒陛下此事要早作打算,而分封之事眼下到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那就在西域諸地!”
秦始皇眉毛一抖,臉上顯出極其驚訝的神情看著陳旭:“愛卿是說讓朕把諸位皇子分封到西域諸地?”
“不錯!”陳旭點點頭,“陛下有皇子十多位,公子扶蘇,公子高、公子昆、公子將閭皆都成年,他們都是陛下的至親骨肉,身份尊貴,豈可將來淪為庶民而乞食與田畝和商賈之間?將他們分封到西域和東胡甚至是嶺南這些荒蠻之地,冊封為諸侯之國,既可以尊王攘夷拱衛大秦,又可以監控異族傳播教化,此乃一舉兩得之利,而諸位皇子也因此獲得皇族該有的身份和地位,雖然那些地方乃是苦寒邊荒之地,但我大秦當初也起于西垂犬戎之間,數代先王勵精圖治,徹底將大秦融入了中原,方才有今日陛下一統華夏之功!而諸位公子分封出去,必然也會同樣勵精圖治,將那些邊荒之地的異族教化歸服,比之直接冊封異族諸侯要安穩得多,而且也會得到天下諸生的支持,許多在中原鬧嚷不堪的百家門徒或許也會甘愿投奔而去,輔佐諸侯教化民眾,百十年之后,這些異族盡皆說中原之語,寫我中原之字,讀我中原之書,著我中原之裳,以我中原為榮,共尊我大秦為上國,到時候四大部洲皆都車同軌書同文,八方來賀萬國來朝,成就陛下威服四海八荒的帝王之道……”
秦始皇霍然站了起來,眼神中閃爍著平日難得一見的精彩光芒,神情激動的背著手在大殿之上來回走動。
“愛卿此策甚妙,當初李相提請采用郡縣制,朕當時正年輕氣盛,因此覺得郡縣制的確可以減少諸侯爭斗,但一統六國之后,朕又的確感覺到郡縣制的弊端,郡縣官員的任用和選拔雖然出自朝堂,但卻仍舊處處掣肘,政令執行并不通暢,諸多郡縣官員仍舊抱殘守缺不遵朝令,陽奉陰違之輩處處皆有,直到愛卿來咸陽之后改制朝堂,實行三省六部和九品官職制度之后,這種情形才有所改觀,如今政令比以前通暢的多,但西域甚至西方諸國,將來征服之后朝堂必然鞭長莫及,政令來往一次數月甚至數年,必然會埋下諸多隱患,唯有采用分封制度,以天家血脈統御,方才最為妥當……不錯不錯,與其分封異姓諸侯,不若分封諸位皇子,兄弟鬩于墻而出外御其侮,此乃良策也!”
看和秦始皇走來走去的嘀咕,陳旭提著的一顆心也放了下來。
分封諸位皇子,可以說是平息大秦將來隱患的一個巨大步驟,分封國內,陳旭沒去想過,畢竟郡縣制相對于諸侯分治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與大秦同時代的歐洲,羅馬盛極之時一統歐洲大陸,但正是因為分封制度,導致歐洲很快又分崩離析,本有議會這種超前的政治體制,但卻還是沒有發展成為華夏這種數千年大一統的格局,因此混亂了足足數千年,期間許多優秀的文明種族在混亂的戰火中湮滅無形,而華夏卻因此得以傳承下來,成為唯一一個文明傳承沒有斷絕的古老國度。
但若是不分封,大秦皇族的力量便猶若一根獨苗得不到支撐,全靠皇帝的掌控以及臣子的輔佐,皇帝霸道還好,但若是皇帝軟弱,文武大臣必有心懷不軌者,叛亂一起帝國瞬間就會風雨飄搖。
而讓秦始皇把自己的這些兒子都分封出去,既是救他們的命,也是加強征服之地和大秦的緊密聯系。
一旦國內有任何反叛舉動,至少這些分封的諸侯王不會坐視不理自己的老窩被外姓霸占了,必然會群起而攻之。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種事神仙也阻擋不了。
至于大秦能夠堅持多久?
陳旭不會去考慮,也考慮不了那么遠,任何事情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
但從眼下來看,一國兩制才是最好的方法。
“最好是把胡亥這個禍害也分封出去,分到海南島或者爪哇島,把李斯這個反骨仔也一并帶去,讓他們兩個在孤島上搞基。”陳旭在心里默默念叨。
“愛卿,若是朕現在就開始征討西域,可有良策?”
理解到陳旭這種分封的好處,秦始皇猛然間就按捺不住心中的猛虎了,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一群兒子安排妥當。
畢竟陳旭說的對,自己身為皇帝,一群兒子皆都無權無勢連一個郡縣官員都不如,這有損天家威嚴,國內無法安排,安排到國外就是唯一的方法,這也讓他心中堵了許久的塊壘突然就開始消融。
“陛下,對于征戰臣不太懂,羌戎比之匈胡更加勢大,而且所處的地勢貧瘠遼闊,若想用精銳馬卒突襲之法恐難奏效,一旦深入其地,地形不熟補給困難,加上羌戎諸胡襲擾可能會導致大量將士傷亡,最主要的是眼下我們對羌戎所居之地的情形一無所知,軍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臣建議陛下勿要操之過急,可以先暗中派人跟隨一些來往于西域諸地的商隊打聽西域的情況,同時也可以暗中宣傳我大秦即將派遣大軍征討西域,陛下兩次征伐匈胡,如今大秦馬卒的悍勇定然早已流傳的天下皆知,一些小部族必然恐懼派遣使者前來咸陽乞求歸服,至于月氏這種大部族,可以用計先探知其族內的動向!”
“如何探之?”
“陛下,去歲陰山侯攻破匈奴王庭,斬頭曼單于,俘其妻子,但匈奴因受月氏、東胡和我大秦的三面擠壓,為了求得生存之地,必然會質其子于月氏,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借口,陛下只需要派遣使者手持諭令前去月氏,要求月氏王交出匈奴王子和逃散投奔而去的匈奴貴族……”
“若是月氏人交,則說明月氏害怕我大秦,可以威逼利誘讓其臣服,若是不交,則就可以策劃一次機會征討,務求一擊而勝將其打怕,然后強收其地,冊封一位公子掌控,然后組建奴兵輔以大軍四面征討,數年下來西域必然收入陛下囊中……”
眼下大秦國強民弱,民生疾苦交困,非是最好的征伐時間。
但秦始皇知道了西域之外還有另一番天地,必然不會置之不理,他要實現陳旭所言的帝王之道,就需要不斷的開拓進取。
但面對西域和西方諸國,大秦心有余而力不足,強行采用郡縣制并不是良策,因此陳旭提出的分封諸位皇子的建議剛好可以化解這個難題,因此秦始皇便特別上心,拉著陳旭在紫宸殿足足聊了一個時辰,茶水喝了兩大壺。
巳時末,陳旭從皇宮出來。
一邊走路一邊不斷的摸著肚皮打著茶水嗝。
他感覺肚皮都在晃蕩。
但今日收效顯著,只要大秦按照他的計劃慢慢發展下去,十數年之后,大秦自然又是另一番不亞于盛唐的繁華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