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刀  第三百九十四章記仇的徐杰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詩與刀 | 祝家大郎   作者:祝家大郎  書名:詩與刀  更新時間:2018-12-16
 
朝堂之上,一派和諧景象。ge

連謝昉都有一種輕松感,但是滿朝文武,大多數人卻有一種復雜的感覺。

興許這種復雜與皇帝夏文的那種復雜有異曲同工之處。

戰事傾頹之時,自然人人都想著勝利,沒有誰真的愿意看到什么衣冠南渡。但是當戰事鼎定了,再次看到那位刻薄寡恩的徐太師,心中當真也高興不起來。

華夏幾千年社會,都是一個人情社會。人情社會有人情社會的好處,但是人情社會也有人情社會的弊端,人情社會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容易公私不分。

刻薄寡恩已然成了許多人對徐杰的印象,只因為徐杰對待公事太過嚴苛,動則讓人告老還鄉,甚至直接讓人貶謫遠地。

徐杰這么做,自然也會帶來好處,亂世用重典,這是挽救這個腐朽的三百年大華最有效的辦法。上層建筑的腐朽,帶來整個國家社會的腐朽,若是徐杰還慢慢照顧著盤根錯節的人情,那是不可能讓這個國家煥然一新的。

徐杰深知中原王朝三百年是一個魔咒!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兩宋三百一十九年,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清朝也是二百七十六年。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要想打破這個魔咒,徐杰的手段就是要大破大立。

行政模式上問題并不大,三省六部這種模式,或者說這種模式雛形,古今中外,乃至后世千百年,都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只是行政機構的名稱有所改變,行政的細致程度有所發展。

所以徐杰最先入手的唯有吏治,這是立馬可行的,然后就是軍事改革,軍事改革便是重中之重,保證軍隊的戰斗力,就是保證這個古老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大權在握,能做的,徐杰都在盡力去做。

軍事改革就是徐杰今日在朝堂所奏,要手段狠,要見效快,還要保證社會不會動蕩。

徐杰所奏,一是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這一點是保證改革順利推進的基礎,避免軍中欺上瞞下。手段多種多樣,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從緝事廠與金殿衛抽調人手,組建監軍調查組。

監軍制度,大多數時候是一個弊端制度,因為會對軍將指揮造成掣肘。但是這個改革節點之上,徐杰必然要保證上行下效,確保改革執行力,還要清查軍隊蛀蟲,清查士卒具體人數編造新冊。唯有這個辦法見笑最快。

第二便是具體改革,重新整編禁軍與廂軍,遴選軍中勇武者編成禁軍,老弱者編成廂軍。禁軍為主力作戰部隊,廂軍為輔助軍隊。禁軍自然待遇更好,糧餉多,裝備好。也要考核軍將,從最底層軍將到中上層軍將,都要一一考核。

第三便是軍法改制,主要是遴選之法、考核之法,還有訓練之法。遴選勇武者的辦法,體力、爆發力、軍械操用。挑出優秀者入禁軍,差一些的入廂軍,也在避免把這些軍漢直接推向社會,聚眾為匪、嘯聚山林是一定要避免發生的事情。

考核軍將的辦法,從身體狀態到戰術素養,避免臃腫懦弱之人為軍將,也要避免目不識丁之輩為中上層軍將。

訓練之法,主要就是訓練體能與陣型,還有對軍械的操練。

徐杰把這些想得極為清楚透徹,自從接觸到軍隊,就開始思考。此時一氣呵成奏了出了大概,許多細節還有待完善。

夏文聽得認真,頭不斷在點,甚至都沒有開口問其他人的意見,便已應允。

接著徐杰說出了另外一項改革,準備在六部之外加一個稅部,各地各臣衙門都要組建專門稅務衙門,把稅收權利從各地主官衙門獨立出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剝奪各級衙門主官對稅收直接的處置權。各級衙門想要用稅收之錢糧,就需要每年以預算之法進行奏報批準,以預算到稅務衙門支取錢糧。

徐杰的這一項改革,才是朝廷對于整個國家財政的最直接控制權,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能力體現,就在稅收制度上。錢從哪里來,用到哪里去,都需要一個清楚明白的規劃與控制。這才能保證朝廷的強大,才能保證軍事的優先支出,也能避免各種國家資源的浪費。

徐杰甚至有一種先軍政治的打算,一定要保障軍隊的供應,外有強敵,必要如此。

徐杰的這一套思路說完,整個朝堂早已一片靜默。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升官發財這個詞,不知用了多少年,一個地方主官,對整個州府縣所有財政進出一言而決,這就是升官發財的最基本含義。

此時稅收獨立,已然封住了升官發財最大的一個渠道,雖然離完全禁止還有十萬八千里,但也是極大的進步。

這種超前的思想,對于徐杰而言算不得什么,但是對于朝堂之上其他人而言,已然是極大的沖擊。

沖擊到連夏文都聽得愣起了神,他顯然聽懂了徐杰說的是怎么回事,卻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答。

夏文愣了片刻,掃視了一下臺下眾人,已然知道氣氛有些凝重,臉上堆出了笑,說道:昔日歐陽公就是以賦稅改革之法富國強兵,今日太師又奏賦稅改革之法,諸位可有什么意見?

在場眾人,皆是不語,連謝昉都在皺眉沉思。在場眾人多是高官,高官下面自然還有錯綜復雜的勢力,還有許多小官。甚至這些高官,也是從小官過來的。

達官顯貴的好日子,主要也靠著這些錯綜復雜的勢力關系,靠著那些小官。小官們管不到錢糧了,達官顯貴們的豪奢又從哪里來?

這完全就是釜底抽薪,抽了整個既得利益階層釜底的薪。

徐杰就這一番稟奏,似乎依然把自己放在了在場所有人的對立面上,甚至是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對立面,讀書進學考科舉做官,真正想著要為生民立命萬世太平的遠大抱負者畢竟是少數,更多的還是光耀門楣,發家致富。甚至連徐狗兒的那些小收入,究其真正的源頭,大概也是這么來的。

徐杰稟奏完,回頭看著在場所有人,眼神犀利非常。

臺上的夏文,也在思索,夏文想得清楚徐杰此法的好處在哪里,更知道徐杰一旦做成此事,自己這個皇帝才是那個最大的得利者,所有夏文又開口說道:謝相覺得太師此法如何?

謝昉聞言,看了看徐杰,答道:臣以為,太師之法,若是真做成了,當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壯舉!臣附議!

徐杰聞言與謝昉點頭致意一下。

夏文又問:吳相覺得太師此法如何?

吳仲書聞言,微微沉默,答道:太師此法,于國有益,就是真正改革起來,千難萬難。想來太師也知其中難處,若是難處解決不了,只怕難全其功。

吳仲書之言,是聰明人說的話,兩不得罪。但是也說到了正題,要與天下所有官員作對,能成嗎?誰又替徐杰去做成?

徐杰已然答道:吳相公不必擔憂,成與不成,只在決心!緝事廠有一把刀可保證此事必成!

一把懸在所有官員頭上的刀,何其有用?

只是徐杰這一語,滿場嘩然。

激進如徐杰這般的人,大華朝三百年,從來沒有一個。甚至漢唐以下,也從未出過一個。

曾幾何時,哪朝哪代,士大夫頭上還有了一把刀?

連夏文這個正統的讀書人都聞言一愣。緝事廠什么時候變成了士大夫頭上的刀?

驚訝不已的夏文連忙開口說道:太師,這般是不是有些不妥,天下之大,就怕……就怕有個萬一,萬不可一個不慎,動搖了江山社稷之本。

夏文所想,若是天下官員都得罪了,憤怒之下做出什么事情,那這江山社稷豈不是立馬分崩離析?

不想徐杰說出了更加讓人震驚的一語:陛下,從古至今,千百年下來,可曾聽過有文人造反的事情?又可曾聽聞過文人造反得勢的?

徐杰一針見血,許多時候,事情就是這么本末倒置。皇權最在乎最照顧的人群,是最不可能造成國家動蕩的群體。真正造成國家動蕩的群體,反而是皇權在大多時候不照顧的人群。

秀才造反,就是個笑話。

徐杰心中,那些文人,就是可以得罪的,怎么得罪都沒事,往死里得罪也不會造成國家動蕩。

徐杰這么一語,滿場彌漫著一種氣氛,一種敢怒而不敢言的氣氛。

連謝昉聽得都微微皺眉,因為徐杰語氣中有一種看不起文人的含義在其中。好在徐杰自己也是個文人,還是個名聲不小的文人。

夏文這個文人心中卻也覺得徐杰太過激進了一些,回旋一語:太師的意思可是說文人讀圣賢,最是忠君愛國,所以必不可能行禍國之事?

夏文似乎在給徐杰一個臺階下。

徐杰答了一語:回稟陛下,臣之意乃是說,以刀成事,無甚后患!可行之!

夏文額頭上的汗珠立馬落了下來,連忙用手擦了擦,左右問道:諸卿可有異議?

無人應答,卻是無數聲音在小聲議論。

徐杰已然開口:陛下,那就依此法改制,臣今日便著手開始。

夏文并不說話,只是輕輕點點頭。

朝會散去,謝昉與徐杰慢慢行走,走得幾步,謝昉終于開口說道:太師,如此手段,于國有益,于你自身,卻是大禍啊!

謝昉臉上有擔憂之色。

徐杰笑道:先生,于我而言,唯有刀兵加身,才是禍事,其余之事,皆算不得什么。

謝昉搖搖頭,嘆氣道:如此激進之法,當真不知是福是禍。

先生不必擔憂,惡疾用猛藥,這世間所有人都可以紙醉金迷、醉生夢死,唯有我不可如此。先生也知有些惡疾,不如此是不可治的,迫在眉睫。徐杰說道。

謝昉搖著頭,答道:反正我老了,活不得多久,死后也無人記得。你卻還年輕,還要活幾十年。

徐杰笑而不語。耳邊卻能聽到各處的竊竊私語,那些竊竊私語,自然逃不過徐杰的耳朵,在朝堂之內徐杰就聽得一清二楚。

徐杰也不斷抬眼四處去看,看看有些話到底是何人說出來的。

興許徐杰也在記仇。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