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
陣陣春雨淅瀝瀝而下,漸成瓢潑之勢。
皇城東南,芙蓉園齊賢林間的小徑上,一行人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竹仗,小心慢慢的往下走著。
當先者,竟是七八個白發蒼蒼的老翁。
每個老翁旁旁,都有一二名侍者攙扶。
這些侍者,多是老者家中子弟。
短短數百步路,眾人卻走了許久,步步當心。
足足過了大半個時辰,一行人才從林間出來,入了山下曲江亭暫歇。
早有宮中侍者備好了新衣、熱酒,又將亭下地龍燒起,熱氣騰騰。
幾束帷帳拉起,眾人都換了新衣,飲了熱酒驅寒。
等重新落座時,眾人皆苦笑不已。
曹永哈哈笑道:“天公不作美,竟于今日下雨。”
李儒道:“本就是谷雨嘛,理當下雨。潤琴,方才可曾摔著了?還是讓太醫瞧瞧吧。”
其他人也紛紛相勸,曹永卻笑著擺手道:“摔在一處草甸里,又有厚厚的落葉,好似棉被上,哪里當緊?”
又見賈琮正好帶著收拾利落的賈環和賈蘭過來,曹永指著他笑道:“清臣,今日可有詩詞沒有?若是沒有,我這一跤可就摔的不值嘍!”
賈琮還未說話,就聽曹永身旁一十七八歲的年輕人道:“祖父,清臣當日便是在這曲江池,一闕贈杏花娘,打翻了一新科狀元,讓其遺臭萬年。至今滿城何人不唱‘人生若只如初見’?想來今日清臣必有佳詞。”
此人是曹永長孫曹輝,字文則,舉人出身,亦是都中有名的才子。
只是此刻曹輝面色不大好,曹永方才那一跤,差點沒唬飛他的魂兒,此刻猶自心神不安,惴惴然。
語氣自然不好。
曹永正要訓斥,就聽旁邊又一年輕人,二十歲上下,同樣面色和語氣都不大好,開口道:“文則說的是,況且,清臣也確實該有新篇傳世了。雖然贈杏花娘驚艷當下,可到底只一篇,除此之外,清臣再無文墨在外。
我最近聽到好些謠傳,極為難聽。有說清臣江郎才盡者,也有說他實乃欺世盜名者,瓊林宴風波,都是舊黨為了打擊新黨豎起的新科狀元所為。那贈杏花娘一詞,也是著人代筆”
說話之人,卻是李儒之孫李和,字子敬。
舊黨一脈中,除卻內閣三位閣老與工部尚書宋巖外,余者年紀并非很老,仕途少則還有三五年,多則還有十數年。
可是卻因為這等“瑣事”而被“致仕”還鄉。
曹永、李儒心性恢宏高潔,不以為重,可他們的子孫卻未必有如此心性修養。
別說他們,連內閣首輔葛致誠,不都遷怒于賈琮么?
原本還想喝斥自家孫子的曹永,見李儒之孫李和也開了口,與李儒、宋巖對視一眼后,都微微瞇了瞇眼。
反倒不急著開口干預了,索性再等等,看看自家子孫,都是何等心性。
宋巖也好奇,他的孫兒宋華,此刻能否保證心境?
“咦,子敬也聽說了?”
開口之人,卻是另一位年輕人,他站于一年歲看起來與宋巖相仿的老者身旁。
這位老者便是舊黨三大魁首之一,前內閣閣臣,文淵閣大學士孫敬軒。
今日除卻葛致誠沒來,孫敬軒、陳西延都至此。
原本以為會是一場帶著悲色的盛會,卻不想,如今只余狼狽的悲色,卻沒什么盛意
接話之人便是孫敬軒之次孫,孫勝孫文軒,他看著李和淡淡笑道:“前兒我才和一些人爭辯過,說若果真杏花亭事件是舊黨籌謀,難道我會不知?造謠污蔑也得用些心思才是。只是”
他目光又落到賈琮身上,“好意”規勸道:“正如文則和子敬所言,清臣雖在瓊林宴上一鳴驚人,奪得今科芙蓉榜魁,可只一首詩詞,還是太少了,容易引起誤會。今日正是極好的時機,再者如今外面物議洶涌,清臣若能再做一首好詩好詞,廣為流傳,不僅能再次名動京華,也可壓下那些流言蜚語,豈不正妙?”
一番“良苦用心”,充滿了“善意”。
然而這“良苦用心”不說旁人,連賈環和賈蘭二人都繃緊小臉,眼神敵視。
賈蘭還好,賈環卻陰著臉,眼神陰鶩的看著孫勝,只是沒等人瞧來,自己先慌忙避開,然后再陰鶩的盯一眼
宋華皺眉道:“子敬、文則、文軒,詩詞之美,在于天成。誰又敢保證,一定就能做出極好的詩詞來?再者,今日暴雨如注,吾等狼狽不堪,哪有心思”
“誒!”
一旁陳西延之孫陳墨笑道:“子厚莫要太忠厚,正因為吾等皆狼狽,所以才要盼清臣出手,一掃狼狽!”
“可是”
宋華還想辯護,就聽賈琮輕笑道:“子厚不需再說,今日游園,我的確心有所感,正巧得了一闕詞,雖不甚美,但既然眾師侄相請,吾又何須藏掩,不成.人之美呢?”
曹輝:“”
李和:“”
孫勝:“”
陳墨:“”
宋華見四人面色精彩,則苦笑著搖頭。
他這才醒悟過來,他這位小師叔,從不是悶頭吃虧的性子,哪里需要他來張目
而且,諸多大人此刻都饒有興趣的看著晚輩們“過招”,連呵斥的都沒有。
興許在他們眼中,這些淺薄的心機爭鋒,只是“孩子氣”罷了。
就聽賈琮吩咐道:“環哥兒研磨,蘭兒鋪紙。”
賈環、賈蘭二人好似將軍得令般,登時站直,跑到曲江亭邊早就備好紙墨筆硯的一溜案幾旁,研磨的研磨,鋪開紙箋的鋪開紙箋。
賈琮與宋巖等人一禮后,聞宋巖關愛囑咐:“詩詞本天成,盡力就好。”
在曹永、李儒等老人的善意嘲笑中,賈琮應下后,在眾人各色目光的注視下,獨步而上,行至案幾前,執筆蘸墨,略作思索后,揮筆成書。
“子厚,你去誦來!”
曹永吩咐道。
陳西延之孫陳墨爭搶道:“我靠的近,我來當這誦官兒。”
宋華笑了笑,他生性醇厚,并不爭奪。
陳墨走至案幾前,無視抱有敵意的二小,眼神落在紙面上,看了第一句,呵呵一笑后,清了清嗓子,朗聲誦讀道:
“四月二十日,齊賢林小道遇雨。”
“子敬、文軒、文則、子固皆言狼狽,吾與弟環侄蘭卻不覺?!”
讀至第二句時,陳墨一張臉已成墨色,他表字即為子固!
曹輝、李和、孫勝三人面色也都成黑,可又無話可說,誰讓他們方才的確這樣說的?
而一旁賈環、賈蘭二小兒卻同時漲紅了臉,激動的咧嘴無聲大笑。
雅座上,宋巖、曹永等人也呵呵笑出聲來。
就聽陳墨咬牙切齒的繼續誦道:“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至此,眾人面上輕快之色都斂了去,露出專注之色。
哪怕是宋巖,也并未想過,賈琮果真能作出千古名篇來,但是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讀罷,陳墨自己已然呆立
這半闕詞,卻已是將風雨中的輕快、喜悅,搏擊風雨的豪邁之情,寫的淋漓盡致。
最后一句,更是將風雨之行,推至生平所歷,陡然升華!
若是其他少年做出此詞,許還會落下無病呻吟之評。
可但凡了解賈琮過往經歷者,都不會有此感想。
看著紙面上那一個個飄逸自然的字,更體現出了詞人曠達超逸的胸襟。
再看那張俊秀絕倫,自己遠不及的臉龐,陳墨陷入了對自己人生的懷疑
見在最精彩之際卡頓,曹永性急,親自上前,擠開了陳墨后,上下一覽,面現驚喜。
身后宋巖、李儒等人紛紛笑罵催促,曹永咳嗽一聲后,繼續誦道:“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下半闕,曹永是以較為沉重的語氣誦讀。
讀罷,連宋巖、李儒、孫敬軒、陳西延等老人,都陷入了感慨沉思中
這哪里還是在寫風雨,分明是在寫他們啊。
回首向來蕭瑟處
也無風雨也無晴
只是,對于這下半闕詞,似乎幾個老者的感悟并不相同。
宋巖、曹永、李儒三人,將重點放在了最后一言上,面色釋然輕快。
可孫敬軒、陳西延等人,卻似都將重點落在了前幾句上,竟紛紛垂下淚來。
孫敬軒顫巍起身,滿面悲色,蒼涼誦道:
“秋風冷雨傷離索,老懷無奈淚珠零。
故人一去無期約,水村山郭埋忠骨。”
此七言一出,別說宋巖等人,連不遠處服侍的宮中侍者們,都變了臉色。
相互打量一言后,一人匆忙離開
這是怨望啊!
孫敬軒誦罷,又一舊黨元老起身,亦是老淚縱橫,誦道:
“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
結眉向蛛網,瀝思視青苔。”
陳西延跟上:
“秋來愁更深,翠袖怯春寒。
此意有誰知,恨與孤鴻遠。”
“嘶!”
賈琮的眼中,都露駭然之色。
恨與孤鴻遠,這是恨誰啊!
看著再次匆匆離去的兩位侍者,賈琮心中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