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知道,所謂的商業大廈交易看似火爆,其實不過是虛火而已。
這些商業大廈的持有者假做交易,對外放風會有人花高價買它的大廈。
消息傳到股市之后,就會刺激股價飛漲。
等這些老板從股市賺足之后,誰還關心這些商業大廈賣不賣得出去呢。
這就像香港早年間非常有名的佳寧案一樣。
八零年代初,來自南洋的陳松清在香港創建了佳寧集團,當時他的身家在七百萬到一千萬港幣之間。
七九年,陳松清動用數億港幣,買下了上市公司漢美。此舉,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因為他們很想知道,身家只有千萬的陳松清,緣何能拿出數億港幣收購漢美。不過陳松清對此并不多解釋,故作高深,這也讓香港各界對他的來歷越發好奇。
七九年末,置地公司出售手中的金門大廈,這座大廈是它去年剛剛買下來的,當時耗資七億。
八零年一月初,陳松清用近十億港幣價格,將金門大廈購買了下來。兩年時間,置地公司凈賺三億港幣,已成商場佳話。
但陳松清出手如此豪闊,卻也令人刮目相看。尤其他一年之內,動用的資金高達十數億港幣,這在當時的香港可是相當豪闊的。
因為這場交易,佳寧集團這家小公司,引來了市場的注意,從此后股價開始飆升。
而八零年八月,佳寧便宣布與百順寧集團達成收購協議,百順寧集團將以十六億八千萬港幣價格,收購金門大廈。
半年時間,佳寧集團就賺了近七億港幣。消息傳來,香港震動。佳寧集團股價也由之前的三元八角,飆漲至十五元四角。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已經漲了五倍。
陳松清隨后以佳寧股票作抵押,從銀行借取大筆貸款,并在地產上大肆投資。或與置地聯合開發美麗華酒店,或投資一億美元參與美國奧蘭多市建設……總投資超過六十五億港幣。
而所有項目,無不是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項目。這也幫佳寧集團吸足眼球,頻頻登上媒體版面。
除此之外,陳松清還想做航運大王,買下了維達航運公司;還收購了其昌水火保險公司,準備做保險業大亨;買下了香港的士公司,存了數千輛的士車牌……
經過不斷的發展,陳松清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單在八一年,他的公司盈利就超過二十億港幣,超越和黃、置地、怡和等大型公司,甚至可以與匯豊相比肩。
佳寧集團因此股價飛漲,陳松清也成為不遜于李家誠、包裕剛的超級富豪。
但是八二年,香港經濟危機爆發,股市、樓市狂跌。
在這種情況下,一直靠著銀行借款才能夠迅速發展的佳寧集團立刻現出原形。
原來它不只沒有年盈利二十億港幣,反而是欠銀行上百億港幣,而且已經嚴重的資不抵債。
同時公眾此時才發現,陳松清賴以起家的金門大廈交易,根本就沒有完成。百順寧集團并沒有花十六億港幣購買他的金門大廈。
也即是說,所謂佳寧神話,不過是一場騙局而已。
而這上百億港幣的驚天騙案,就建立在一棟大廈的買賣上,而事實上這棟大廈并沒有買賣過。
由此可知,這種炒買炒賣大廈的套路,能夠創造多么大的價值。
現在香港所謂的商業大廈交易,基本就是跟陳松清的套路一樣。
不斷的放消息,炒來炒去,讓人誤以為商業大廈交易很火爆,很賺錢,以便讓股民傻乎乎的買單。
這幾年,因為旗下的商業大廈不斷以高出市場預期的價格出售,使得置地、太古、九龍倉等地產公司股價接連飆升。光是靠炒股,他們就已經賺了數百億港幣。
同時,越炒越火的樓市,還吸引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買家入場接盤。比如南洋的地產商、臺灣的地產商、南韓的地產商……
這些地方最近幾年經濟騰飛,錢淹腳面,大把錢沒地方花,得知香港樓市交易如此火爆,自然樂意分一杯羹的。但其實卻是幫英系財團接盤的。
另外不得不說的,香港這些商業大廈的最大買家,就是來自內地的財團。因為香港九七就要回歸,所以很多內地財團來香港打前哨站。
有的是想以香港為跳板,向全世界發展;有的是想在香港成立分公司,以便可以繞過英美國家對內地的封鎖;有的單純是想投資香港……
在八零年代中期開始,中資就已經向香港大進軍。中央各部委、省市鉦府及地方國有企業,紛紛前往香港搶灘。巔峰時期,各色各樣的中資機構,在香港多達數千家。
這么多中資機構,在投資方面,自然不是各個都明智。它們見香港樓市如此火爆,想要參與其中,自然也不是不可思議的事。
事實上,據夏天所知,香港商業大廈買賣中,有近三成,最后都是由中資機構接盤的。他們自以為是投資了個好項目,但等房地產泡沫被戳破的時候,哭都來不及了。
夏天知道這些事情的危害性,不過他卻沒辦法去勸阻他們。
在希臘神話中,所有的預言家命運都十分悲慘。不只他的敵人痛恨他,連自己人也不喜歡。
在中國,常預言倒霉事的人,可是被罵是烏鴉嘴。
夏天可不想做烏鴉嘴。
他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旗下的房產賣出去。如果能打壓香港的樓價,自然是一件好事。
如果打壓不成,他也可以賺一筆錢。
他的大部分物業,都是在八七年股災時買下來的。現在過了近十年時間,他那些物業價值都翻了近十倍。
現在拋售,可以讓他大大的賺上一筆。
事實上,夏天都慶幸自己當初沒把房子都賣了,所以現在才能賣出這么高的價格。
這也算是好人有好報了。
而天下地產如此多的商業地產拋售,也的確是讓市場吃撐了。
香港商業地產的價格一夜驟跌了近兩成,這讓英系財團起碼少賺三千億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