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1404 英主賢臣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漢祚高門 | 衣冠正倫   作者:衣冠正倫  書名:漢祚高門  更新時間:2019-06-03
 
重要的事務匯報完畢,天色也已近完全黑了下來,大將軍臉上已經流露出濃厚疲色。

這一次巡察諸營,幾乎是腳不沾地的奔波十多天的光景,回來后也根本沒有來得及休息便又聽取匯報。雖然具體的事務操作都有屬官負責,但就算僅僅只是全局的把控,也足以讓人疲累不堪。

往年沒有執掌大權的時候,沈哲子是有些不理解,那些身居高位者并無衣食之操勞,何以還會頻出懶政之昏君?

當他到達了這樣一個位置后,才有深刻的體會,一時的勤奮不算什么,但若想要長久的保持下去,實在是不容易。除了本身要具有旺盛的精力之外,對于權勢更要有一種發自肺腑的熱愛與追求,無從遏制的權欲,與人斗,其樂無窮。

眾人見大將軍已經疲態難掩,便都識趣的告退。沈哲子倒是還有一些具體事務想要過問,但眼見天色已晚,未必能夠及時找到相對應的主官,于是便也作罷,待到桓宣等人退出后,又伏案疾書,將這些未了的事務記錄下來,交由從事整理準備,明天一早再作處理。

之后匆匆沐浴休息,但也只是睡了兩個多時辰,再醒來時,沈哲子又是精神奕奕。

凡事上行下效,就連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都如此勤勉,部下一眾屬官又怎么敢有所懈怠,天色還未亮,隨駕北上的一眾行臺官員們便早已經等候在三臺大帳之外,準備向大將軍匯報各自所負責的事務進度。

早餐途中,大將軍便先召見了自河內趕來的治粟都督于度。

于度雖然名為治粟都督,但職事并不只限于糧草調度,其他軍器、營帳、車馬等一應后勤物資都在其人職事之內,可以說是王師目下的后勤大總管,責任之重,僅次于行臺戶部大尚書庾條,甚至還要超過他名義上的上官、目下于壽春督運糧草的紀友。

“大將軍……”

行入大帳中后,于度還未及行禮,大將軍已經擺手示意他入席:“先用餐,邊吃邊說。”

于度見狀便也不再拘禮,入席之后抓起粟餅便大嚼起來,行伍之中一切從簡,哪怕就連大將軍于飲食一樁也沒有太多講究。

半斤重的粟餅很快入腹,饑腸轆轆有所緩解之后,于度才手捧酪漿開始匯報:“月前受命集結戰馬,目下已集八千余騎,重陽之后可以陸續抵達前線各方。至于河東方向,因王屋周邊匪跡猖獗,輊關、太行等徑道多受影響,未必能夠于東前輸馬抵境……”

中路戰場野戰不利,根源還是在于戰馬不足。行臺在這方面雖然積累數年,但是較之羯國得天獨厚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特別行臺王師作為主攻一方,戰術上的選擇不算靈活,哪怕戰況再怎么變化,部伍投入只可能是那幾個固定的大城要塞。

羯國游騎立足于此,便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游擊阻撓。而王師的騎兵隊伍為了保證糧道的安全,也很難進行針對性的逐擊。

說起來,行臺這方面的劣勢也不乏咎由自取的緣故。時下性價比最高的交通運輸通道自然是水路,但是從早年的中原大戰之后,行臺便一直在營建枋頭據點,針對羯國南部水路通道進行打擊,因為摧毀的太過徹底,以至于王師北進之后都乏于成熟的水路通道可用。

王師在軍心士氣方面雖然有著絕對保障,但也難免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針對野戰被壓制的情況,自然也需要有所回擊。

所以大將軍在于各路將主討論之后,決定在入冬之前解決掉一批羯國的野戰騎兵。因為一旦入冬之后,關于后勤方面的需求更大,如果敵軍還保持眼下這種程度的野戰力量,會生出太多變數。

河內是王師騎兵大基地,但是因為要防守太行徑道,主力不可輕易調用。兵卒不可輕易調用,但是戰馬可以,沈哲子打算在入冬之前,于廣宗方面集結五萬以上的騎兵機動力量,先將廣宗這個據點徹底打掉,同時確保將廣宗附近的羯軍嚴防死守逼退向后而不向四周逃竄。

目下的廣宗、襄國、信都這三處乃是羯國互為犄角的核心戰區,一旦廣宗被打掉,這種穩固性便不復存在。之后無論是進攻襄國還是直取信都,戰術上的選擇可以更加多樣化。

目下中路軍擁有的騎兵戰力,包括奮武軍在內共有一萬三千余眾,冀南方面因為戰線更加綿長,擁有的騎兵數量更多,有兩萬六千余眾。

再考慮到戰馬的輪換休整,眼下戰場上所需要的戰馬缺口還有接近三萬匹,新收復的河北土地上可以解決一部分缺口問題,但仍需要從河內、河東調集將近兩萬匹戰馬。

“王屋匪寇?他們已經猖獗到能夠影響徑道安全?”

聽到于度的匯報,沈哲子便皺起了眉頭。

中國大戰開始之后,難免會有一部分強梁之眾難耐寂寞,想要趁亂取利,這其中主要是不愿歸化的河北地方豪強與原本從屬于羯國的雜胡勢力,比如丁零人。

諸胡之中,丁零人不算太強勢,但卻非常的活躍,甚至早年羯主石虎南征中便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往往數千乃至上萬人自成勢力,不事生產,流竄劫掠,偶爾也充當雇傭兵的角色。

目下王屋山附近所活躍的匪寇,早前主要是活動在冀州西部郡縣,但是中原大戰開始后,韓晃的西路王師加大了對于這些流寇的肅清力度,再加上河東軍隊北進平陽、西河郡進攻太原,并州局勢也變得混亂起來,這些流寇便流竄于王屋山周邊,極大影響了河東與中原之間的物資流通。

于度作為王師目下的后勤大總管,也是深受其擾,講起這些王屋山匪寇難免厲態:“這些匪寇一如蝗禍,本身居無定所,雖然難阻大勢,但若繼續任由壯大,或要糜爛于山中。”

聽到這里,沈哲子也是一臉的煩躁,對于這些疥癬之疾已經乏甚忍耐力,稍作沉吟后便開口道:“入冬之后,各邊戰事將告段落,平陽方面攻勢可以暫緩,著令李炳主力清剿王屋賊寇,屆時河內韓晃也要謹守徑道,即便誅殺不盡,也要將他們困死于山野之中!”

其實若能用心招撫的話,王屋山中這些匪寇其中相當一部分也能化為己用。畢竟這些人本就乏甚家國情懷,唯利是圖,只要行臺給予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自然也不拒絕為行臺所用。

譬如三國舊年關羽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就有許昌南面盜匪游俠響應關羽,使得許昌周邊局勢崩壞,幾乎逼得曹操遷都避禍。可見這些盜匪雖然只是一盤散沙的烏合之眾,若能妙用得宜,也能發揮出不小的作用。

但是眼下王師數十萬分布于北伐各處戰場上,本就優勢在握,也并不急迫招引這一部分游散力量為己所用而助軍勢。而且這些賊寇桀驁不馴,唯財貨能動其肝腸,關鍵時刻不足倚重,與其耗費心力的去招撫拉攏,還不如干脆殺個精光。

如果不能恭為順民,那就只有死路一條。目下并州方面王師力量本就充足,潼關、河東的兵力都投入其中,還有弘武軍、鎮武軍并結束了塞上戰斗的關中府兵,摟草打兔子,一波收走,如果不能做到,則就顯得李炳等人太無能。

對于大將軍的安排,于度沒有異議,至于之后該要如何調配力量,那就是李炳等統兵大將該要考慮的問題。

之后,沈哲子又詢問了一下那些秘閣少壯們的歷練情況。這些行臺儲備人才,如今已經有了千數之眾,除了館院招考并行臺選拔之外,一些行臺任事官員們也都不愿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將自家子弟塞入其中進行歷練,誰都知道若能加入進來,則不啻于進入一個快車道,未來的發展也能更加順暢。

這些年輕人乏甚實際的事務才能,但是勝在璞玉堪琢,沈哲子也并不將他們嚴密保護起來,而是各自良才分配到各個部伍之中。

除了正面戰場的作戰部隊之外,于度所負責的后勤任務最重要,歷練作用也最明顯,因是當中將近一半的成員都劃分給了于度。

這些年輕人們或是不乏稚嫩,但是最起碼文化素質是足夠的,于度這段時間也是大得此利,聽到大將軍問起,便也將這些年輕人的表現小作描述,特別其中一些表現出色的人,更是不吝夸贊。

聽到于度的匯報,沈哲子臉上不免流露出滿意的神色。行臺規模越來越大,對于人才需求始終存在缺口,這一批年輕人若能培養出來,對于之后的河北治理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眼下行臺人員眾多,其實也隱隱有了派系的劃分,如于度本屬于大將軍昭武舊部,與謝弈、蕭元東乃至于沈云等人已經形成一股頗為龐大的力量。

還有就是沈氏宗親,標志性的沈牧、沈云包括沈勁也漸漸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其他族人們大凡少有才力者,也都分布在許多重要位置上。

毛寶、韓晃、路永、郭誦等宿將,這都屬于都督府舊部。謝艾此一類的邊士內投,往年雖然略有勢弱,但是隨著行臺越來越壯大,特別是大量關隴人才的加入,如今也漸漸的有了氣象。

還有胡潤、卞章等為代表的門生義故,紀友等來自江東的世交舊好,張坦此一類河北降人也都亟待發展,目下的行臺可謂是人才濟濟,至于原本占據江東朝廷主流的中興舊人們,隨著一眾耆老舊人的去世,在行臺所擁有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

至于作為后備力量的館院英才們,如王猛這種早已經嶄露頭角,謝安、陳逵等也都起飛在望,再加上大量秘閣少賢逐步獲于任用,盛世英主賢臣這些條件都已具備。

,方便閱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