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八十章 (外傳)俄式大餐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2-11
 
要說洪衍武為什么能把這首歌改得這么生動形象呢,這恐怕也和常顯璋的功勞分不開。因為即便在“吃”上,他也讓這倆孩子跟著長了不少的見識。

常顯璋的父親不知是因為去蘇聯出過公差的原因,還是本身就喜好西餐,反正在常顯璋小的時候,全家人沒少去莫斯科餐廳和新橋飯店。這樣時間一長,常家人也就形成了一種飲食習慣,定期就得搓上那么一頓洋飯,以解“慕蘇”之情節。

雖然目前常顯璋的父母都被“下放”了,他在廠辦幼兒園上班的妹妹也因為工作單位718廠遠在大山子,住進了集體宿舍,可是他自己卻仍然維持著這種習慣。

當然,以常顯璋現在的身份,自是不能明著再下館子的。因為那里已經成了徹底的紅色陣營,倘若被人發覺一個“老右子女”也敢跑到那種地方吃飯,由此產生的一切結果,都將是他所承擔不了的。

不過,為了一飽口腹之欲,也還有別的法子可想。因為就在這一年,于一九六六年被迫歇業關門的老店“華記”(“華記”原位于北面麻線胡同口,在六十年代,“華記”又與位于崇文門內大街路東,由舊京“法國面包房”改名的“解放”食品店合并。之后便成為建國以后,唯一沿襲舊京歷史,僅存的專營歐洲風味食品的食品店)已經更名為“春明食品店”,又重新開始了營業。

雖然店鋪剛開張,目前的品種并不算多,但一斤糧票一個的法式長面包、半斤糧票一個的牛角面包,葡萄干面包圈兒和小黃油面包還都有供應。蒜腸、午餐腸、小泥腸、大肉腸也總是能賣到中午,偶爾也有雞腸、圓火腿、烤肉、肝泥、培根什么的。最主要的,是這里還代賣莫斯科餐廳的面包、蛋糕和酸黃瓜。

于是這樣一來,問題也就解決了。每到月初和月中,常顯璋總會帶著個布兜子跑一趟“春明”。而等到他回來時,除了會帶回一些肉腸和酸黃瓜,往往還有一種叫做“大列巴”的面包。那么自然,洪衍武和陳力泉這倆饞小子,也就跟著沾光了。

常顯璋對于每隔十五天的這一頓西餐相當重視。吃飯之前他總是先要鋪好桌布,然后擺好刀叉,再把銀燭臺上的蠟燭點燃,最后再用家里的茶炊燒一壺紅茶。

而只有當這一切都準備就緒,完美無瑕后,他才開始把“列巴”夾在胳肢窩底下拿小刀一片一片地片,再遞到倆孩子的手里。

其實,這完全是模仿他們家里過去吃西餐的流程。其中的區別只是,當年切列巴的角色是由他的父親來扮演的,而等著分面包的,除了他和母親,還有比他小兩歲的妹妹。

或許正因為如此,所以每到這個時刻,他的心里總是沒來由地感受到了淡淡的憂傷,但同時卻又充滿了一種對舊日幸福的回味,讓他沉浸其中,欲罷不能。

燭臺是銀的,刀叉是銀的,就連那個茶碟也是銀的,雖然這些器具已經氧化地發了黃。可擺在桌上被燭光照耀著,仍然散發出一種難言的光彩。

而對這一套充滿了“布爾喬亞”氣味的流程,洪衍武和陳力泉自然是大感新鮮。倆孩子還從未這么正式地吃過飯,就更別提是吃西餐了,所以他們第一回體驗時,簡直受寵若驚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他們的眼珠總是一動不動地盯著那個俄國茶爐,看著它自己如何“咕嘟咕嘟”燒水,看著常顯璋打開下面的小龍頭,是如何讓那艷紅色茶水“嘩嘩”地流淌出來。

雖然茶水加了糖也有股土腥味兒,描金邊的茶杯上還沾滿了黃色的茶銹。但一種不可思議的異域風情,仍然讓他們覺得這番招待的級別實在是不低。

另外,那些肉腸和酸黃瓜味道也是相當正宗,和“運動”之前幾乎沒有差別。兩個孩子剛嘗第一口就連聲稱贊,直吃得滿嘴流油,手舞足蹈。

只是唯獨對最著名的俄羅斯“大列巴”,他們卻都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說很是有些失望。

初次品嘗,洪衍武只吃了一口就扔下了,嘴里不住地叨嘮,抱怨這玩意又黑又硬,又酸又咸,

而陳力泉啃了幾口也再不張嘴,因為那塊面包在他嘴里嚼不了兩個來回,上牙膛就被硌破了。

總之,倆孩子都覺得“大列巴”跟他們的想象里絕對是兩樣東西,不可同日而語。這仿佛就跟書上描寫的那些“山珍海味”、“珍饈美饌”一樣,多半都是一些人在吹牛不上稅地以訛傳訛。只要一見真東西,往往就會發現是言過于實,見面不如聞名。

為了這個,這倆小東西甚至還妄自菲薄地討論起該如何改進來,以幫助蘇聯人民盡快過上“吃人飯”的幸福生活。

陳力泉就提出了一個相當具體的主張。

“我覺著蘇聯人民應該盡快向胡同口的燒餅店取取經,給“大列巴”裹進花椒鹽再蘸上芝麻,他們一定更愛吃。”

常顯璋無奈地說,“人家蘇聯人民一直就吃這個,不吃我們的燒餅。”

洪衍武卻還在幫腔做補充,“這好辦。我看哪天應該派燒餅店的老劉頭出趟國,去蘇聯烙燒餅,讓老毛子們也驚喜一下,換換口味。弄不好,蘇修覺得我國的生活水平遠比他們要好,就又改回來了呢?”

到此地步,常顯璋只能用雙手抱拳來表示對二位“國之柱石”的佩服,對他們天馬行空一般的“安邦大計”,半句反對意見也說不出來。

不過,別看“大列巴”讓倆孩子如此深惡痛絕,但是偶爾也會有例外的情況。

比方說,有一次,常顯璋在信托商店寄賣的一頂狐貍皮帽子被人買走了,他手里因此多了六十五塊錢。于是“燒包”之下,他一轉頭便又奔了“春明”。

等到回來時,他不僅帶回來更多的肉腸和酸黃瓜,還額外買了點鵝肝、黃油和一瓶色酒,可謂是空前的一次奢侈。

洪衍武和陳力泉照樣圍在桌子旁,流著哈喇子看著常顯璋從包里挨個拿出這些美味,同時也期待著一會兒能大快朵頤。

不過當他們看見常顯璋拿出的黃油卻發了楞,誰也不知道這種用油紙包著的小方塊是什么東西。

常顯璋見他們這么好奇,就把黃油送過去讓他們挨個聞了聞。

一股奶香,確實誘人,倆孩子就忍不住問是什么東西,又怎么個吃法。

常顯璋便告訴他們這是黃油,是從牛奶里提煉出來的,比奶油營養價值還高,是好東西,而且很貴。和鵝肝一樣,都是抹在“列巴”上吃的。

于是,在“嘴饞”這種巨大能量的驅動下,為了能品嘗一下傳說中的黃油、鵝肝,倆孩子痛下了一番決心之后,終于再次啃起了“大列巴”。

沒想到這次果然和以往不同,配上這兩樣東西,舊日難以下咽的“大列巴”竟然變得格外香糯可口起來,而且回味悠長,簡直讓人上癮。

結果倆孩子就連往日最喜歡的肉腸和酸黃瓜都沒怎么碰,只一個勁往嘴里大口填“列巴”,一下就吃了個昏天黑地。

他們這副風卷殘云的吃相,簡直把常顯璋都給看呆了。可等他一醒過悶兒來,馬上又急眼了,趕緊吆喝。

“你們倆臭小子,快把黃油和鵝肝給我推過來!我再不吃兩口全讓你倆招呼了,留神滑腸!你們那吃草的肚子,這么吃可不行……”

就這樣,往常讓倆孩子退避三舍的“大列巴”,在當天,就和鵝肝一起被仨人給列了“清單”。只是唯獨黃油太膩,最后還剩了半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