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外傳)制勝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2-11
 
見最后的努力也枉費了,羅鶴齡轉過頭來,頗有些索然無味的對玉爺說,“看來,咱二人確是沒師徒的緣分了。這世上的事總是這樣,各種規矩牽扯太多,無論你想做哪一件事,總是有意想不到的人和事來故意為難。哪怕你做的事對他人無礙,甚至對多數人有益,也總會有人用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來指責干涉。我欲收你為徒如此,你掛匾開跤館也是如此……”

這些話就像是說到了玉爺的心坎里。一瞬間,他竟有一種與羅鶴齡原本就熟識的親近之感。

不過事已至此,他既不愿羅鶴齡心里再別扭下去,同時因眼見許多武行的人聽到此言后面呈尷尬,他也怕羅鶴齡再為此平白得罪了人,于是便忍不住出言寬慰。

“羅掌門,其實您也不必太過介懷。雖然想做事的人多會遭遇一些無謂的是非與責難,但我也相信‘持之以恒,必有所成’這句話。況且我年紀尚輕,今日所經受的磨礪,對于日后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人生在世多磨難,踏遍坎坷是春秋。你倒是想得開。”羅鶴齡聽聞感嘆了一句,而后卻又淡淡一笑,似是揶揄地繼續說道,“可你要知道,這次比試我代表了武行的臉面,雖惜你之才,卻決不會在這件事上對你留手。現在我且問你,若你再輸一局,又當如何自處?”

玉爺絲毫沒打磕巴,非常痛快地說,“別無二話,愿賭服輸。不過,今日之敗終非他日之敗,待等功夫精進,我必再登門向您討教。我相信,我不負功夫,功夫也必不負我。若始終難以取勝,我自是愧對祖傳跤術,也就不配再開跤館了。”

聽到這個答復羅鶴齡表面尚且無恙,但武行眾人中卻響起了幾聲譏諷的笑聲,聽聲音就知道是尹隼和童山河。這意思也很明顯,無非是以為玉爺是故意放硬話,為即將落敗找臉面。不過這次他們倒是長了記性,怕再惹怒羅鶴齡,未敢公然出言奚落。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玉爺的話到這兒仍未說完。他又鄭重其事地繼續對羅鶴齡說道,“不過,我對自己的指掌之力也頗有自信。實言相告,除了‘轉七星’和‘沾衣十八跌’以外,在乾隆年間,還有一位武術高人傳過我家一項抓拿秘術。而我以之制敵還從未失手,前些時日,也正是憑借此術才克制了鷹爪之力。所以說,在我來看,這場勝負尚在難料之間。還請羅掌門勿要小覷才好。”

玉爺的這話,登時就讓這幾聲嬉笑嘎然而止。這不光是因為玉爺再次提及了尹隼敗于他之手的舊事,讓尹隼訕然臉紅。同時也因為在指掌之功上,玉爺敢于向羅鶴齡直接挑戰的舉動,委實太過驚人了。

羅鶴齡是什么人?那是武林中公認的百年不遇的武學天才。他以拳掌成名于江湖,自然在指掌上的功夫下的最多。

況且羅鶴齡出師之后又從無敗績,而自他創出連環綿掌之后,就連夠格登門討教的人都不多了。若不是玉爺剛才也展示過不凡的身手,恐怕此言一出,早就有人出聲喝罵,質疑他腦子是否壞掉了。

不過與眾多以為玉爺大放厥詞,做白日夢的人不同,羅鶴齡本人聽了倒是很高興地笑了起來,嘴里還連聲稱好。

“哈哈,有趣。你能有如此把握,倒是我沒想到的。不過年輕人有這種志氣是好事,勇于進取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那好,我們就來比擒拿,以制住對方手臂為勝,希望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說罷,羅鶴齡便滿懷興致地在場中找了個位置站定,只靜待玉爺出招。

玉爺再無他言,只近前一個躬身行禮,隨即往前踏上幾步,右手便徑自向羅鶴齡的左肩抓將了過去。這一抓自腕至指,伸得筆直,迅若雷電。

羅鶴齡早已凝神關注,就在玉爺肩膀乍動之時,他已斷出進攻來路,只把身形一側,輕飄飄的讓了開去。同時也是右手出招,去拿玉爺左小臂。

這次自然輪到玉爺斜身閃避。可羅鶴齡卻沒有再給玉爺反攻的機會,他反而不停步地繞到玉爺的側身追去,不間斷地把第三抓,第四抓,第五抓呼呼發出。瞬息之間,他的身影似變成了一條龍,影像飛空,殘形急舞,將玉爺壓制得只有躲避之力,全無反攻之法。

要說羅鶴齡這幾下連抓,可謂是深得擒拿的精髓。他是故意利用步法上的“勢”和“快”,一心追著玉爺偏門進攻,這樣才能使玉爺無還手余地。

而這種進攻思路果然十分見效,沒過多久,就在玉爺再次橫身躲避的時候,一個不及時,左肩終于被羅鶴齡抓在了手里。

一瞬間,幾乎同時所有人都喊了起來。在武行眾人的喝彩聲里,同樣夾雜著跤行中人的驚呼。

不過,玉爺雖然被羅鶴齡一招得手,但卻也有秘術防身。說時遲那時快,就在羅鶴齡掌控他的肩膀之后,他馬上反身就是一個擰腰。而就在這翻轉身體的過程中,他不僅左肩一晃,從羅鶴齡掌控中脫出,同時也借著這股力,又用甩過來的右肩,撞向了羅鶴齡側身。

實際上,這一式緊急變力的招數由于角度刁鉆,確實難防。說到底,這其實就是個力學原理,純粹就是以一種遍布周身的拋物線來脫控反攻,只要掌握這個拋物線的原理,連碰帶磕之下,渾身都是拳頭。

這一招敗中求勝的巧招,自然大大出乎觀戰人們的意外,讓每個人都看得都怦然心動。但此時,卻又輪到跤行的人開始喝彩了,反過來武行眾人則連連高呼小心。

而對于羅鶴齡來說,在剛才“轉七星”的時候就已經經歷過一次了。所以這下雖然出其不意,但他在一種熟悉的感覺下還是及時醒覺,堪堪避讓開來。

“沾衣十八跌?”

險些被撞個正著的羅鶴齡,五個字脫口而出。

“正是!”

玉爺答了一句之后,卻趁著羅鶴齡此時心神震蕩,抓住機會果決出手。一個跨步躥上前去,一手一只腕子,終于逮住了羅鶴齡的雙手。

只是,要想就這么制住羅鶴齡也未免太過簡單了,羅鶴齡可也有自己的卸力脫困的招式。當他一醒過神來,左右手擰著腕子一交錯,腳下一發力邁步斜沖,登時就跨到了玉爺身側。結果就這么一沖一搖,就讓玉爺把握不住,被搖開了雙手。

這雄赳赳的一招可是羅鶴齡自創“綿掌”里的一式,名曰“雙換掌”。羅鶴齡打出這一招,根本感覺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動,就像條大蟒蛇從頭到尾都蹭著勁兒翻騰。像這種威勢,其實全在于“勁力周全”四個字上。又怎是打一拳或踹一腳能比的?

綿掌歌訣中有一句“硬退硬進無遮攔”,說的就是這種勁力周全的威勢,不用掄胳膊打,只要一動,就有很大的沖撞力,讓對手困不住也防不住。這其中“硬”字是“斷然”之意。而把退放在前頭,因為這一打看似剛猛,實則以“顧法”為根本,顧為退,能不被人降住,方能降人。

因此玉爺扣著羅鶴齡腕子的兩手被脫開也就很正常了,因為人家原本練得就是這個。

不過玉爺也是好不容易才得著了夠上羅鶴齡雙手的機會,豈肯就此作罷。情急之下他再顧不得許多,壓箱底的秘傳擒拿術就在此時施展出來。

只見他的兩手化做鷹捉之式,在空中追逐羅鶴齡散出的雙臂來了一個十字拐,結果就重新又擼住了對手的胳膊。接著他兩臂再一翻,壓意一發揮,登時就又扣了個正著。

而等到羅鶴齡再反應過來想要用“雙換掌”故技重施之時,這次卻讓他大吃一驚,因為這次他雙腕只覺得一點也用不上力了,甚至若是強行掙扎,反而感到從腕子的筋絡之中,涌出的全是酸痛和麻酥之感,一動就痛苦難耐。

他徹底地,完全地被玉爺給控制住了,就像被玉爺的雙手扣進了骨髓之中,雙手再也難以動彈半分!

他竟然輸了!

而就在羅鶴齡滿腦子不敢置信,神情顯現一片愕然之際,只聽人群中黃劍平的聲音又急急大喝了一聲,“你,你怎么會使‘纏絲手’?這是誰教你的?這可是我形意門幾近失傳的擒拿術啊!”

這一下,觀戰的人群再也控制不住了,“轟”的一下,議論紛紛的喧鬧雜音登時響起。誰都沒料到是這個結果,第三局羅鶴齡竟然敗在了玉爺手中,而黃劍平偏偏卻又說玉爺用的是形意拳。

為了這個,武行的人都開始質疑玉爺的功夫來路不正,更嚷著要摘匾。而跤行則全力維護玉爺的清白,聲稱玉爺贏得光明正大。總之,跤行和武行的人幾乎快打起來了。只把李堯臣、劉伯謙和瑞五爺、宛八爺這幾位急得頭上冒汗,一個勁的竭力安撫平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