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六十七章 疑難雜癥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2-03
 
其實世上的好些事之所以會成為疑難雜癥,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而是負有責任的一方不愿意去解決。

就像免費湯桶里總掉進東西這種情況。只需派專人負責打湯,就能徹底解決問題。

可這樣一來,食堂就添了麻煩。全廠兩千多人呢,誰樂意干這種苦差事呢?

恐怕也只有對自家人,人們才會甘愿吃虧,自己承受一些委屈。

比如說,接受了洪衍武建議的水清,當天下班就帶著水曉影回了福儒里。她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還特意買了一些水嬸愛吃的東西,以應付母親甩臉子或是不理不睬。

只是沒想到見面的情景和她預計的完全不同。根本無須多言,就在當院里,只憑水曉影如野馬脫韁、狂奔而去的一聲“姥姥”,便解凍了母親嚴陣以待,極力想要表現出的冷淡。

說出來根本沒人相信,望向水曉影,水嬸那斤斤計較的眼神里立刻溢出了無限愛意,驟然間就激動起來。甚至不爭氣地閃出了淚花。

那一臉的柔和與慈祥,是連水清都未曾見過的,老太太立刻就抱住了跑向她的孩子。

水曉影則把腦袋扎在水嬸兒的懷里,半天半天沒有抬起來。攥著水嬸兒的小手也死不撒開,然后就張著嘴專等著水嬸兒把剝了紙的糖往她嘴里放。

她們之間是那么自然親切,好像兩個人就是血緣至親,根本不是沒有一點兒血緣關系的外人。

這場面讓人看著分外動情。

水清就覺得心里像有有個攪拌水泥的罐子車開始拌泥,一下一下還挺疼。像是在把那些本不可融合的東西,非要硬性地攪拌在一起。也說不出到底是驚訝、疼痛、溫暖,或是其他什么感覺,只是讓人莫名其妙地想要哭。

“媽,我錯了。您帶著曉影不容易,我實在……實在不該氣您……”

這說不下去的一句更見神效,水嬸的身子在一顫之后,家里的門,毫無條件地對水清開放了。

是啊,事實證明,再委屈的難,天大的怨氣,一家人只要彼此理解,都能消散得無影無蹤。

什么是親人?這才是親人。

水清非常慶幸有洪衍武給她出謀劃策。因為家里后面的日子果然變得順順當當起來。

聽了洪衍武出的主意,知道今后只需去托兒所半天,無論是水嬸兒還是水曉影都很高興。水嬸兒重新變得精神奕奕,水曉影再去托兒所也變得安生了。

不多久,小家伙不但不再哭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好朋友,開始融入托兒所的集體,學著遵守規矩了。

盡管每天回到家后,水嬸兒一聽水曉影唱托兒所學會的現代兒歌就煩,每每都得讓水曉影改唱她教的傳統歌謠。還總是一臉鄙夷說上一句,“托兒所能教什么啊!姥姥會的不比它少!”

但毫無疑問,通過這件事,水嬸和水曉影這一大一小,從此也越來越親了。

像水嬸剛拿出一盆豆芽菜,水曉影自己就跑過來,特有眼力見兒地搬個小板凳塞在姥姥的屁股底下,然后也來幫忙掐根兒。

水嬸讓水曉影唱一個。她就唱,“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女兒也要去。不讓她去,她噔噔地放大屁……

跟著水曉影說,“姥姥,你也唱一個。”

水嬸兒就唱,“槐樹槐,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的閨女都來了,我的閨女還不來。說著說著就來了……”

如此時恰巧水清或水漣進門,這一大一小就會一起大笑起來。

晚上睡覺也是一樣。每日固定的流程是,水清負責洗干凈水曉影,然后換成水嬸來跟孩子親昵,哄她睡覺。

先得來一遍從大拇指開始直到腦門,又說又唱的童謠游戲。

“大拇哥,二拇弟,三中指,四大王,小放牛,放牛場,胳臂腕兒,挑水擔兒。吃飯碗兒。香油罐兒,兩盞燈,小蒲扇兒,掛衣裳鉤兒,還有一個天靈蓋兒。”

然后孩子“咯咯”笑著,還得讓水嬸兒講故事。

水嬸兒就給水曉影講那個永遠講不完也永遠講不膩的《豬八戒背媳婦》。

“……從前哪,高老莊有個大姑娘,長得甭提多水靈了,誰見誰愛。高老莊對面山上呢,有個“云棧洞”里面住著肥頭大耳,好吃懶作的豬八戒,這一來二去,豬八戒就看上了人家大姑娘了……”

是的,盡管這些從明清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兒歌、故事,確實不比托兒所里教的那些東西曲調優美,思想進步,有教育意義。

但它們卻始終伴著一代又一代京城孩子長大。哪怕人老去了,而這些東西卻永遠長不大。

它們也只有用京城話說唱起來才會那么活潑動人,才能那么撩撥人的心弦,碰撞到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

看似沒用,其實也有用。這些東西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完善人的情感,承載人的記憶,永遠保留住一份家的感覺,一份兒時的純真……

不過話說回來,世上的事兒似乎永遠沒有盡善盡美,人人滿意的時候。

雖說洪衍武幫水清解決了一系列的大麻煩。他和陳力泉從此每天準時無誤地替水家接送孩子、哄孩子、逗孩子,給孩子買零食玩具。

可還有一個人對此事有極大的不滿意,那就是一向不怎么回家的水瀾。

這丫頭對洪衍武和陳力泉打小就沒好印象,到現在也是不拿他們當好人。

她回來那天,跟母親和姐姐一塊聊天,知道了家里最近發生的事兒,沒怎么表現出替水清高興來,反倒非說倆人肯定沒安好心。

說這么賣好,不定算計家里什么呢。讓家里人少跟他們打交道。

這回別說水清了,就連水嬸也有點聽不下去了。倆人一起都說洪衍武和陳力泉幫了他們那么大忙,現在也真是挺辛苦的,沒功勞也有苦勞,背后這么說人家不合適。

水瀾卻又說,“那倆可是勞改犯,咱們家可全是大姑娘,天天這么來往,有好說的沒好聽的。你們就不替名聲想想?再說了,壞人能看出來啊?那還怎么干壞事啊,都會隱藏,懂不懂?”

哎?這幾句牽扯到名聲上了,倒是終極武器,算是又把水嬸拿住了。

水嬸屬于沒主心骨兒的,耳根子一犯軟,這就又轉彎了。當場就跟水清商量,說要不接送孩子就不求洪衍武他們了。干脆每天讓水庚生騎車跑一趟好了。

這給水清氣的,忍不住又要惱怒地掰扯起來。可后來一想洪衍武教給她的那些道理,覺得吵只能讓事情變壞,也就把氣強按下來了。

也是一直隱忍到水瀾回去上學了,這才做水嬸的思想工作。

“人正不怕影子歪,我不怕。別人要嚼舌根子還不容易。您忘了當初周圍鄰居怎么傳我閑話了?那時候咱們家倒沒跟小武他們來往,還有居委會作證呢。可又怎么樣?反倒還是小武他們幫咱們平息謠言的呢。我大學里發生的事這還近在眼前呢,同樣是這樣啊。”

“媽,咱看人得看行動啊,別聽風就是雨的。您自己想想看,從最早送東西,到后來辦奶,辦戶口,又給我辦證書找工作,到今天送孩子回家。哪一件事人家不是別無所求的熱心付出。小武和泉子幫了咱們那么多,可沒提過一點要求啊。”

“難道他們這樣的人不比那些借點東西,就天天嘴里念叨的人強嗎?難道不比那些天天在咱家后頭嚼舌根子的人可信嗎?總不能受了人家這么多好處,如今咱們還反過來防著人家的道理吧?這不是把事兒辦擰了嘛。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那多傷人啊。下回遇見難處,還有誰肯幫咱們呢?”

“你們再想想看,水瀾她一個月也不見得回家一次,她知道什么?您聽她一句話就把我爸每天中午排上任務了。我爸能樂意嗎?水瀾她了解小武和泉子現在什么樣嗎?人家倆人兒不但是食堂五級工資的大師傅,還上單位榮譽榜了,年底就是‘優秀工作者’。何況他們和楊衛帆還是朋友呢,跟咱們片的民警也關系好著呢。這樣的人能是壞人?你們也不是不知道,現在街坊四鄰誰背后也不說小武和泉子的壞話。干嘛咱們要這樣呢?”

這么著水嬸心里又定下來了。她還挺不好意思地解釋。

“清兒啊,其實我也不是懷疑什么,關鍵不就覺著小武和泉子現在都沒對象嘛。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你妹妹可是個局長苗子,咱家可就指著她了。只要小武和泉子別瞎惦記,我們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啊……”

水清忍不住又是一聲嘆息。

“媽啊,您這真有點自以為是了。說真的,我要是男的,才不會要水瀾呢。脾氣大不說,什么不會干,還愛瞎指示人,難道娶回家做王母娘娘供著嗎?”

水嬸當然又不愛聽了。而她也有急智,說不過水清,就提另一檔子事。

“清兒啊,別說你妹妹了。我倒要說說你呢。老大不小了,現在又上了班有了工作,你是不是該考慮考慮自己的事兒啦?你們單位有幾個大學生啊?干部有歲數相當的沒有?哎,聽說你們廠子蓋自己的職工樓呢,那雙職工分上房的可能性肯定就大啊,你可得抓緊點兒。你媽我還沒住過單元房呢……”

這下真換水清尷尬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