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二百六十二章 強強聯手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5-06
 
1984年12月7日清晨,京城上萬名乘客在風雪中苦苦地等待著。

這一天氣溫達到了零下13度。

由于當時公交系統使用的油是零下10號的柴油。

導致了相當部分的公共汽車沒有發動著,大約二百多輛車。

各個公交總站的司售員們不得不拿熱水現澆來化油。

結果這一天很多人上班都遲到了,在京城市民的記憶當中。

這是京城出現的第一次乘客大面積淤塞。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內地和香港媒體的跟蹤報道。

讓人們對當時京城的公交之難,有了更加切膚的體會。

雖然就此開始,京城的道路和公交都開始了升級換代的歷程。

但交通出行的不和諧,注定還會持續相當漫長的時間。

無巧不成書的是,與之同一日,“義利”和“北極熊”之間卻成功破冰,一下子恢復了兄弟廠的友誼。

“義利”第二天就給“第一服務公司”恢復了全面供貨。

“巧克力威化渣滓”、維夫芯子、維生素面包、果子面包、牛頭巧克力、散裝巧克力……

還有一次性紙杯,統統都有。

甚至這種優先照顧,還不限于“北極熊”本廠的那一個商店。

就連“京城火車站”那兩個快要籌備好的商店也包括在內。

當然,之所以會有這樣圓滿的結果,肯定不會是“義利”自己想通了,一下變得大度起來。

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無利不起早。

敢情洪衍武從“大酒缸”“抽喜簽”惠及烤白薯老頭的事上,同樣獲得了一個啟發。

那就是他發現,只要開動腦筋,買賣人和買賣人怎么都能互惠互利,辦法多了。

做買賣真的不是零和游戲。

像他過去習慣了只考慮自己單方面的優勢和利益,只想著怎么占人家的便宜。

真是有點獨,也有點死性了。

還是那句話說得好,求同存異,攜手并進。

他應該多想想自己這邊和“義利”有什么可以做優勢互補的地方。

又或者是怎么才能把彼此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共同受益才是。

也只有找到了這樣的合作可能,才能真正解決彼此矛盾和對立,建立牢不可破的同盟關系。

還別說,從這個思考方向出發,琢磨了幾天,洪衍武還真想出了一些頗有創造性的點子。

于是經過一番籌措,他就特意請楊廠長出面,帶著他和水清去拜訪了“義利”的廠長一次。

這次見面,他表達的意思很簡單。

就是帶來了幾樣他自己設想的新產品,想和“義利廠”一起合作生產。

開始的時候,“義利”的廠長就沒當回事。

不過是只是礙于面子,皮笑肉不笑的敷衍著。

甚至可能還有點警惕和防備。

可他當真的一看到洪衍武一一掏出來的東西,當場就目瞪口呆了。

緊跟著馬上打電話去叫來了負責產品開發的副廠長和幾個車間主任。

一起來參與討論研究。

洪衍武拿出來的都是什么東西啊?

首先是一包酷似石子模樣的“彩色石頭糖”。

這種糖果五顏六色,看著就跟真的鵝卵石似的,直到今天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那是又好吃又有趣。

它的工藝也很簡單,幾乎憑手工就能做。

而且這種糖果原料里還使用了“義利”自行研制的代可可脂。

如果“義利”來生產,成本上也有很大優勢。

另外的一包呢,則是洪衍武根據“北極熊”最暢銷的幾種冰棍的樣子,按照一比四的比例縮小,做的棒棒糖。

這些糖果本身沒什么特殊,就是用市面上普通的巧克力糖,奶糖融化了重新定型而已。

但就因為有了大家都熟悉且逼真的造型和外包裝。

這些棒棒糖看著就跟冰棍養出了兒子似的,顯得可愛極了。

別說招孩子們愛了,就連大人都有品嘗的。

而最后的幾樣,那就是采用“義利”產品包裝和造型的冰棍雪糕了。

洪衍武讓冷飲車間的師傅幫忙做了三種。

一種“義利巧克力威化”模樣的“巧克力脆皮雪糕”。

還有一種用了“牛頭巧克力”包裝紙的寬冰棍,里面摻雜了巧克力碎。

以及看著像維夫芯子的大塊兒維夫奶油冰淇淋。

如果說前面的那些糖果,“義利”廠的人看了只是興奮的話。

那么面對這些帶有自己包裝的冰棍雪糕,他們就只有用激動來形容了。

尤其幾個人拿來一品嘗,味道居然還好得出奇。

如此一來,那個負責產品開放副廠長,情緒都有點失態了。

嘴上一個勁兒的說“好!你們的點子真好!”。

而跟著卻又是一陣懊惱的自怨自艾,“哎!我們怎么就沒想到哪!”

結果自然讓好面子的“義利”正廠長尷尬無比,氣得直拿眼睛瞪他。

但不管怎么說,毫無疑問的是,洪衍武的倡議和點子好處太多了。

首先是這些產品形式新穎,特別有意思。

相信一經推出上市,絕對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市場潛力很大。

其次這樣的深度發覺自身品牌潛力的產品只有他們兩個廠子可以做,別人連學都學不來。

這就相當于壟斷專營的買賣。

最后呢,兩個廠子的品牌知名度、實力、處境都差不多,但產品經營上卻又是互補型關系。

像義利能生產糖果,但他們的產品中只有“酸三色”和“話梅糖”這樣的硬糖暢銷,占據一部分廉價糖果市場。

高級糖果市場從來無力染指。

而他們自己的快餐店卻主要滿足高消費群體,只需要高檔產品。

反過來北極熊做冷飲是本行。

可他們的冰淇淋和雪糕雖然好吃,但銷量提不上去,也迫切需要高級賓館和知名冷食店的。

偏偏他們自己的食品店,更傾向于老百姓群體。

至于兩家廠子的生產大宗,義利果子面包和北極熊汽水,還都屬于指令性計劃的產品。

哪怕市場上原料價格上漲,商品卻不能漲價,利潤薄得可憐。

什么叫做同病相憐啊?

雙方本就需要彼此產品互補互助,也都在尋找效益增長點。

那么這下好了,今后他們如果在彼此的銷售渠道,再販賣這種像為彼此定制一樣的產品。

不但能有效促進增收,直接填補對方的產品空白。

還同時樹立起了兩家廠子的品牌形象,等于同時為兩家廠子做了宣傳。

這要不是雙贏,什么是雙贏呢?絕對的強強聯合啊。

況且最關鍵的是,如今“義利”處境其實比“北極熊”要艱難得多。

他們的“果子面包”已經面臨不賺錢的處境,如果原料再漲價,那就是賣一個賠一個。

可“北極熊”的汽水至少還有兩分的利,而且還有個方便面項目在賺錢。

再說了,水清代表服務公司,當場痛快簽下了三十萬元的糖果訂單,這就讓他們的生產大大減少了風險。

現在又面臨著年底糖果銷售旺季,真要是能抓住這個商機。

恐怕今年憑借這些新產品,他們很有可能突破“酒心巧克力”、“大白兔”、“大蝦酥”的壟斷封鎖,成為熱銷的黑馬。

總而言之,無論怎么看,似乎都是“義利”遠比“北極熊”更需要這種合作,從中受益好像也更大些。

他們哪兒能不樂意呢?

就這樣,當初看似已經無緩和余地的決裂又被圓回來了。

“義利”和“北極熊”兩個廠再次把手握在了一起。

然后就是當天中午,由“義利”做東,兩個廠的人在“義利快餐廳”把酒言歡。

最后當楊廠長、洪衍武和水清吃飽喝足離開的時候。

汽車后備箱里還塞滿了“義利”饋贈的高級產品。

那真是體面至極,滿載而歸啊。

這無疑說明了一個道理。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只要雙方共同利益變得比彼此的威脅要大,就能夠化敵為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