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的年底,宋金達成和議,史稱“隆興和議”。雙方都做了讓步,達成協議
其一、宋金世為叔侄之國。
其二、歲貢改為歲幣,銀絹各為二十萬兩匹。
其三、南宋放棄所占海、泗、唐、鄧、商、秦六州,雙方疆界恢復紹興和議時原狀。
其四、雙方交換戰俘,叛逃者不在其內。
隆興北伐聲勢浩大,但是皇帝意志不堅決,戰和不定,將帥不和缺乏統一指揮,貽誤戰機,以失敗告終,正印證了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一句話:“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緊鑼密鼓的隆興北伐先勝后敗,前線最高軍事統帥李顯忠英勇善戰,戰功卓著,因為小人邵宏淵從中作梗,不服從統一指揮,致使轟轟烈烈的抗金大業毀于一旦。
宋孝宗大怒,一氣之下將李顯忠貶為果州團練副使,而對邵宏淵卻加以庇護,僅僅官降武義大夫,軍職仍舊。前鋒統制楊通文受到牽連,貶為東南第四將,他算是看透朝廷的軟弱無能,隆興議和乃是紹興議和的翻版,趙宋是扶不上墻的稀泥,坐視金國獨大,無計可施。
經此打擊之后,宋孝宗對收復中原、踏平金國逐漸失去了信心,南宋邊境又回到了紹興和議的狀態,不但土地沒有拿回來,還要賠款,與金互稱叔侄之國(宋帝侄子、金帝為叔叔),臉面掛不住啊。
自此,宋孝宗和趙構一樣,膽量越來越小,慢慢變得保守起來,其后二十多年間,不再言及一統中原之宏圖大業。
楊通文在軍營中無所事事,于是就潛心研究奇門八卦等軍事布陣來了。楊通文就這樣研究了十余年,直到遇見了辛棄疾這個大文豪兼軍事家,他才有了一吐為快、傾訴衷腸的機會。
辛棄疾者,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也,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紹興三十二年(1162),青年辛棄疾奉山東義軍首領耿京之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辛棄疾在北歸途中聽說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的消息,氣憤不已,率領50騎兵直驅山東,奔入5萬金營中,將正在飲酒作樂的張安國捉拿,并且號召耿京舊部反正。
之后,辛棄疾長驅渡淮水,押解張安國到建康城斬首,其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趙構一見三嘆息“英雄也!”。
淳熙二年四月,湖南路以賴文政為首的茶商武裝集團在常德府、岳州一帶起義,先后于湖南、江西大敗官軍。辛棄疾為宰相葉衡所薦,前往江西任提刑以討捕茶民義軍,他親自提死士與之角斗,使茶寇困屈請降。
1179年的春天,湘楚一帶飄著細雨,含著冷峻。氤氳蕭索中,一個瀟灑而凄怨的身影出現在這江南澤國。
他就是39歲的辛棄疾,由湖北轉運副使調任湖南轉運副使,兼任湖南安撫使。在這個春殤的時節,他踏上了南下之路。
一到任上,辛棄疾來不及歇息,明察暗訪,及時發現了湖南路存在的種種問題,于是他以湖南“風俗頑悍”、“武備空虛”為由,上疏朝廷請求在湖南建立一支地方軍隊,命名為“湖南飛虎軍”。
經朝廷準許后,當年夏天辛棄疾開始籌建軍隊,計劃招募二千步軍、五百馬軍,擬在馬殷營壘的遺址上建造軍營。
辛棄疾采取土人治軍策略,可是訓練的本土軍官一時又沒有合適人選,就傳檄到各州縣,尋找訓練軍隊的將才。他決定親自前往赤水峒一趟,看看那里有沒有理想的人選……
湖南路的楊通文此時閑賦,在老家赤水峒守孝(父親楊正杰過世),實在太悶了,背著弓弩正準備上山打獵,族弟楊通甫提著一籃蜜棗糕和剛做好的血漿鴨、紅燒肉來探望他了。楊通文見族弟興高采烈的進來了,就笑問:“兄弟,有何喜事啊?”
楊通甫將籃子放在桌上,從懷里拿出一張檄文給楊通文:“我看得不太明白,反正是官府招募軍隊教頭的好事。”
“哦,有這事?”楊通文一把拽了過來,飛速閱看了一番,“辛大人要招兵買馬了,練兵重金聘請本土軍官。”
“要什么條件啊?”
“要懂馬步軍布陣之法,通曉弓弩、火器操作要略,上陣殺過金兵。”
“文哥,這職位不正是給你準備的嗎?”
“然。明天我就去知軍府一趟,問個明白。”楊通文話剛落音,院外馬蹄聲驟然而至。楊通文出了廳門一看,來者身高八尺有余,年紀四十左右,國字臉,雙目炯炯有神,長須飄然,手按青龍寶劍,緩緩朝楊通文走了過來。
“請問閣下就是楊通文將軍?”來著單刀直入,抱拳道。
“正是在下,敢問大人是?”楊通文謙遜道。
“本使辛棄疾也,此行前來拜見將軍。”
“久仰久仰,辛大人之名如雷貫耳,屋里坐,請!”兩人一齊進了屋內。
甫老弟,這位大英雄是湖南安撫使辛大人。”
“見過辛大人。”楊通甫一時愣了,傻傻的站著。
“快去給大人倒茶啊。”
“好的。”楊通甫端上了一碗金銀花茶水。辛棄疾喝了一小口,道:“金銀花茶香氣清純雋永,味甘,性寒,可清熱解毒、疏利咽喉、通經活絡、消暑除煩。”
“大人有何煩惱?可否說來聽聽。”
“見到將軍,煩惱已除。”
“通甫,還愣著干什么,快去吩咐廚房備油茶。”楊通甫出了廳門,徑直往廚房去了。
“楊某有何能耐,非得大人親自登門不可?”
“時下朝廷對外妥協、偃武修文,推行攘外必先安內之策略。國無防不立,本使欲組建一支飛虎軍,以備不時之需。”
“大人高抬我了,兵法楊某略懂一二,行軍布陣也稍有研習而已。”
“閣下不必謙虛。奇門八卦當為步軍陣法之基礎,布陣千變萬化也。”
“八卦陣為戰國時期齊國兵家孫臏首創,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至三國時期,諸葛亮在中間加上了指揮使臺,由弓兵和步兵守護,指揮變陣,共有四四一十六種變法。”
“冷兵器時代,戰爭勝負并不取決于雙方傷亡之絕對數量,而是士氣。當一方絕大多數部屬陷入恐懼,失去廝殺之勇氣,隨后潰不成軍。”
“夫戰勇氣也,陣戰大多依賴于身邊是否有站立的戰友,己方是否能夠保持陣容完整。若戰陣完整,哪怕被重重圍困,將士也能激勵士兵繼續作戰。”
“步兵戰陣,需事先針對性訓練。一旦雙方步卒戰線平平地對擊,面對面的廝殺,過分緊密的隊形可能導致己方兵器無法有效揮砍,對手的長戈卻有機會做到一擊數人。”
“此戰陣也有弱點,無法兼顧安性與機動性,無法與騎方正面對決,也給了馬軍沖陣可乘之機。從正東(生門)打入,往西南(休門)殺出,復從正北(開門)殺入,八卦陣可破之也。”楊通文笑道。
“八卦陣,這么多門,我都懵了。”一旁的楊通甫聽得云里霧里,側頭笑道。
而辛棄疾從心眼里開始佩服楊通文來了:“兵陣者,在于運動,在于臨場發揮。”
“可我大宋自太宗皇帝以來,采取重文輕武之策略,每每出戰,皇上必授將帥以兵陣圖,遙控前線作戰的將領,打仗死板,限制了軍隊的機動作戰能力。”
“沒錯,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高粱河之慘敗……我楊家將金刀令公(楊業)深陷重圍陳家峪,被遼國所俘虜……”
“臨戰之際,前線指揮將帥自然要把兵陣圖視為圣物,不敢私自作些許改變。
依照皇帝的陣圖列陣打仗,即使打了敗仗,主帥也責任不大。個別有勇有謀的將領,臨戰時不按陣圖列陣,隨機應變地打了勝仗,卻反倒還得向皇帝請罪。”
“太荒唐了!”……
一番交談之后,他覺得陸游(南宋愛國詩人,曾到過飛山地區祭拜飛山廟)大力給他推薦的楊通文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楊家將之威名絕不是吹出來的,今兒算是找對人了。
廚娘將香噴噴的油茶端了上來,辛棄疾一連喝四碗,笑道:“此乃好事成雙、四季發財。嗯,香,好喝!”
“大人,博學多才也,苗家油茶確有此一說。大人覺得不過癮的話,還可以繼續喝。有請”楊通文道。
第五碗下肚,辛棄疾道:“五谷豐登也!”
隨后他又喝了第六碗道:“六畜興旺也!”
“七星高照!”
“八面威風!”
“地久天長!”
辛棄疾一連喝了九碗,忙得廚娘不停地添加茶水和茶料,看著辛棄疾仍然意猶未盡,楊通文不由被眼前的這個山東大漢的茶量折服了。
楊通文出生在苗寨,自小就喝油茶長大的,至多也就六碗的量,笑道:“既然大人如此喜歡苗家油茶,我送你些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