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八十八米,截去電力系統模塊,主桁架與發動機的總長度為六十三米。”
“電力模塊質量十噸,占獵戶座二號總質量的2.44%,指令主模塊總質量七十噸,占獵戶座二號總質量的17.11%,顯而易見,這些質量都是可以削減的,整艘飛船80.44%的質量都集中在動力模塊上。”
老貓在昆侖站大廳內來回地踱步,手里端著獵戶座飛船的模型,自言自語。
“老貓,攻角計算完畢了。”唐躍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迷迷糊糊地驚醒,看看顯示器,“全線飄紅!”
“比沖呢……還有發動機比沖數據……”老貓轉過身來,眉頭一皺,“全線飄紅?”
唐躍擦擦口水,點了點頭,“什么意思?這意味著什么?是好事么?”
“意思就是炸了。”老貓湊過來瞄了一眼,果真顯示器上的數字全部爆表,完全脫離正常區間,“意味著獵戶座二號飛船進入大氣層時如果呈二十度攻角,那么它的三號推進劑貯箱就會脫離主桁架,導致氧化劑輸送管道斷裂,引起泄露,最后引起爆炸……九臺猛禽10D發動機一起爆炸。”
“哦,好吧。”唐躍抓了抓頭發。
“調整攻角,重新計算!”
老貓指示。
“多少?”
“一秒。”老貓說。
“一個角秒?”唐躍問,“調整成十九度五十九分五十九秒?這和二十度有什么區別?”
“沒有區別,不過值得一試。”
唐躍調整參數,工作站繼續工作。
幾秒鐘之后,警告彈窗蹦了出來。
“又死機了。”唐躍默默地重啟進程,把清空的參數一個一個地輸入進去。
這段時間以來,惠普工作站連續超負荷工作,盡管老貓對它的頻頻撂擔子頗有微詞,但客觀地講,這臺計算機確實勞苦功高,CPU同志充分發揮了艱苦奮斗的精神,像流體力學軌道動力學這么復雜的計算,動輒上百個參數的模擬,如果沒有工作站的幫助,讓唐躍用紙筆算,他能算到明年去。
“老貓,你要對計算機好一點,它也不是自己要刻意死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你甭幫它說話。”老貓撇嘴,“賤機就是矯情。”
“……三,二,一,發動機關機。”麥冬匯報,“聯合空間站進入預定軌道。”
“OK,昆侖站收到。”老貓和唐躍注視著顯示器上的光標,后者按照計劃成功進入軌道,“麥冬小姐,你已經成功進入軌道。”
這是一次例行的軌道調整,獵戶座二號飛船使用自己的發動機,把聯合空間站的高度提升了六米。
聯合空間站每隔一段時間空間站就要調整一次軌道,但它本身不具有動力,需要依靠獵戶座飛船提供推力,把自己的高度稍微往上提升一些,有時候這活是交給獵戶座一號干,有時候交給獵戶座二號。
麥冬呼了一口氣。
“唐躍,貓先生,今天可以開始拆卸獵戶座飛船了嗎?”
“麥冬你先休息。”唐躍說,“吃點東西,等太陽升起來。”
鷹號登陸器拆卸完畢之后,麥冬所肩負的任務將更加繁重,為了確保安全進入大氣層,獵戶座二號需要把電力模塊與主模塊全部拆掉,縮短飛船長度,減輕飛船的重量。
其中電力模塊的長度二十五米,一段堅固的金屬桁架,擁有八塊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配套的伺服管理機構,總寬度六十米,它是獵戶座飛船中最顯眼最龐大的部分,質量卻是最輕的,只有十噸的質量。
中央主模塊則是獵戶座二號飛船的中心,總長度三十米,一共有八個艙段,互相對接,體積相當龐大,在功能上它與空間站沒有區別,只是在用途上獵戶座飛船的主模塊艙段更側重于人員的生活支持,大多數補給物資都儲存在這里,而聯合空間站則負擔著絕大多數科研任務。
模塊化設計是當今航天器發展方向的主流,火星計劃掀起新一輪的航天技術發展大潮,其中一項即是標準化通用接口,獵戶座與空間站的艙室之間采用通用接口進行對接。
在獵戶座這種進行星際遠航的飛船服役之后,飛船與空間站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獵戶座飛船上的任意一個艙室都能拆卸下來,并入空間站,要擴大空間站的規模就像搭建積木那樣便捷。
“先拆哪部分?”麥冬問,“拆太陽能電池板?還是拆主模塊的艙段?”
“先拆除中央主模塊的艙段,再拆掉電力模塊,不過不要著急,這玩意還是蠻麻煩的,特別是電力模塊,我還沒想到什么絕對安全的辦法。”老貓回復,“我們一步一步地來。”
電力模塊是個二十五米長十噸重的龐然大物,一個處理不當,它就能砸掉整座空間站。
獵戶座飛船的模塊化改裝,盡管聽上去像是在拼積木,但真實操作起來其實是在拆大樓——大,沉,費時費力而且危險。
聯合空間站內不具備拆卸桁架的條件,麥冬缺乏必要的工具和設施,電力模塊單純由桁架和電池板構成,基本上是個骨架子機械機構,對于這種沒有對接口的東西,聯合空間站上的超級大臂是無可奈何的,畢竟后者并非真正的爪子,沒法像抓筷子那樣把桁架抓起來。
地球空間站才是獵戶座飛船的船塢,所有的修理與拆卸工作都應該在地球軌道上進行,新ISS為了對付這八十多米長的桁架,專門建造了一套固定框架和拖拽纜繩,可以在失重的近地軌道上施工,對這些危險的大鐵架子進行安全操作。
“中央主模塊一共有八個艙段呢,需要拆掉幾個?”
主模塊的八個艙室位于獵戶座主桁架的中部,其中最重要的是指令艙,飛船的系統電腦就在這里,它是獵戶座的核心。
另外七個艙段則是乘員艙段,包括生活艙與物資貯存艙室,從地球飛往火星,即使是走最快的大推力轉移軌道,路上也要耗費三個多月的時間,獵戶座飛船上的物資必須足夠一支六人團隊的生活。
“除了指令艙,其他艙段全部卸下來。”老貓很干脆,“不過它們不能丟棄,我們要把其中的柔性充氣艙室挑出來,當做最后著陸時的緩沖氣囊。”
“把充氣艙室當做氣囊,具體要怎么操作?”唐躍問,“我記得以前的探測器都是在離地上百米的高度讓氣囊迅速充氣,這些艙室也能這么搞?我們有氣泵?”
“當然不能。”老貓搖頭,“我們沒有氣泵。”
“你想把充好氣的艙室直接綁在登陸器上,然后再進入大氣層?”
“沒錯。”
“我靠,你要讓鷹號飛船綁著幾個大氣球跳下來?那幾個氣球不會被吹爆?不會被吹飛?”
在唐躍的觀念中,氣囊充氣那是最后一步,距離地面不到百米的距離時,緩沖氣囊再充氣。
但老貓不這么想,它準備讓登陸器綁著氣球飛下來。
“綁牢一點咯,獵戶座垂直降落這種事我們都能搞定,綁幾個氣球算什么?”老貓很平靜,“生死看淡,不服就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