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23章 新家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雨大宋 | 安化軍   作者:安化軍  書名:風雨大宋  更新時間:2019-05-01
 
看著周邊越來越荒涼,全是沒有開墾的荒草和灌木叢,張君德心中有些驚慌。又走了一氣,實在忍不住,問前邊的杜中宵:“官人,我看前邊過的河邊不是有許多村落,還有不少荒地?我們在那里靠著村落開荒就好,何必要離得這么遠?”

聽了這話,杜中宵知道這些人疑心自己猜忌他們,所以要安排得離營田務遠遠的。笑了笑,杜中宵轉身對幾人道:“你們這些是有手藝的人,要紡羊毛,當然要找合適的地方。只管跟著我走,到了地方自然明白。那里也有荒地,還有住戶,不必擔心。”

眾人將信將疑,隨在杜中宵等人的身后,一路東行,慢慢丘陵開始多了起來,前方出現高山。

等見到河水,杜中宵道:“快要到了,我們走得快一些。”

沿著河逆流而上,走不多遠,就見小河從山口出來的地方,建了一處水壩。水壩旁邊,有些茅屋房舍,是一個小小村落,有三五戶人家。

杜中宵道:“到了,這是第一處安置你們的地方。”一邊說著,杜中宵下了馬,帶著眾人向前行去。

到了村口,幾個村民早早等在那里,一起行禮。

到了一處空地,跟幾個社首坐下,杜中宵道:“把羊毛織成呢絨,所費功夫遠過麻布和絲絹,特別是最后漂洗,猶費人力。我們這里都是用水車,水激輪轉,棰打呢絨。剛才來的地方過于平緩,難以設置水車。是以織造羊毛的村落,都在河流出山的地方。除了這里,沿著這一帶山腳,還有十幾個小村。你們的人便安置在這些村落里,有手藝的織造呢絨,種田的自去開田。趁著現在天氣晴暖,衙門貸給你們種子農具,在附近開田。營田務那里有人手,衙門組織來給你們建造房子。”

眾人這才明白杜中宵的意思,一起道謝。羊毛織造成匹,與絲綢和布匹不同,最后要漂洗,不然無法裁成衣服穿著。沒有這一道工序,粗毛短褐,那就不值錢了,黨項那里也是下層的人才穿。杜中宵要的商業化的產品,不是那種不值錢的東西,這道工序猶為重視。

漂洗的工序最耗人工,是現在羊毛呢絨里人力成本最高的環節。不遠處連水力鍛錘都有了,建些小水壩,利用水力進行漂洗順理成章。

火山軍這里除了黃河,再沒有大的河流,但小河眾多。都是從附近的山里出來,流到不遠處的黃河里去。這些小河水流不穩定,汛期漲水,冬春季節很多都斷流。要利用,只能建水壩蓄水。好在這些小水壩都是建在山口,沒有爭水的問題,還有些防洪抗旱的作用。

杜中宵也想過水力織布,不過自己對紡織不熟,也沒有精力仔細研究,只好先放著。現在大宋的人力資源充足,對紡織機械的需求并不迫切,最關鍵的是商業化。可惜的是沒有紡織機械,不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只能一步一步來。

帶著幾名社首到旁邊的小水壩看了看,又看了看正在工作的水力棰洗裝置,杜中宵對他們道:“你們自己分配哪些人留在這村里,一起具結名錄。不過,衙門的意思,最好是每村都有各社的人,免得以后有沖突。再者,分散開來,各村都有手藝人,捻紗織布也方便。”

眾社首心知肚明,衙門還是有防備,讓他們打亂組織。好在杜中宵說得溫和,要求也不過分,幾個社首商議一下,便都同意了。

現在住在這里的幾戶人家,都是隸屬營田務的,專門在這里漂洗呢絨。不過現在產品不多,只有零星的毛毯送來,他們主要是耕種開出來的土地。

看了周邊地勢,為防沖突,杜中宵讓幾位社首,把安置在這里的人放到對面,選處平地建村,中間一條河與現住這里的隔開。至于開墾哪些耕地,以后再安排。

離了這處村子,一路向南,又經過了五處類似的地方,分別安置人戶。中午到陳勤管理的牧場,在那里歇息用飯。牧場是一片丘陵高地,把這一帶河谷分成南北兩部分。

陳勤從唐龍鎮買了不少馬匹,最近忙碌得很,打印造冊,給馬匹分群。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補充,火山軍的駐軍并不缺馬,多余的馬匹都養在這里。杜中宵正在選練鄉兵,其中不少騎兵。這些人輪流到牧場來學馬術,卻不分給他們馬,只是后備力量。

備了飯菜,陳勤請杜中宵上座,與幾位社首圍著,一起敬酒。

杜中宵飲了一杯酒道:“諸位千里而來,一切擔待著些。這里土地廣有,錢糧不缺,你們只要用心做活,以后衣食不愁。種子農具都由官府貸給你們,現在種些豆類,到了秋天種麥。等到來年收了麥子再還種子。農具的錢,依著營田務的規矩,一種是租,一種是買。租則還種子時交租錢,買就分五年,連本帶息付清。至于有手藝的匠人,自有公吏過來,給你們安排活計。工具貸給你們,各自算工錢。”

一個中年人問道:“官人,不知工錢如何算法?”

杜中宵道:“也有兩種算法。一種是按著東西多少,如織造的匹數之類,按件計錢。還有一種,是按著天數算錢。營田務的作坊,你們在里面做工,依天數領錢糧。”

這里面不少的人在河西和西域的時候,干活是奴隸制。有的是官方的奴隸,有的是私人的奴隸,雇傭制很少見。杜中宵說的算錢方法,他們似懂非懂,大致明白是什么意思,紛紛同意。

喝了一會酒,杜中宵道:“用過了飯,有一位推官程官人來這里,下午他帶著你們到別處去看。我衙門里還有事情,就此與諸位作別。以后有了事情,盡管到衙門找我。”

張君德道:“多謝官人一路照看,小的們感激不盡。我們這些人在胡地待得時間長了,不知中原規矩,若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官人見諒。”

杜中宵擺手:“無妨,時間長了自然熟悉。這一帶地廣人稀,正是缺人的時候,你們盡管安心住下來,好好打理生活。不管是種田還是做工,必然不會虧待你們。”

眾人一起拱手稱是,謝過杜中宵。看見了地方,有了落腳之處,這些人心里徹底踏實下來。不少的心里,都在盤算怎么建房,怎么開地,憧憬著以后的生活。

用罷了飯,杜中宵由陳勤陪著,看牧場這些日子買來的馬匹。這里很多的馬,其實是當牛用,數量多了許多,只是質量有些不堪。

走了一遍,杜中宵對陳勤道:“我看唐龍鎮那里也有人賣驢,你可酌情買些來。附近民戶要用,就租出去,也收筆錢。最重要的,不要誤了與馬配種,養些騾子出來。”

陳勤滿口答應,一一記下。

正在這時,程文禮快步走了過來,對杜中宵道:“知軍,唐龍鎮送來一書,說是契丹有一個耶律不花已到那里,讓你回去有事相商。”

杜中宵愣了下,想起來耶律不花正是年前與自己談判的契丹人。也正是他,同意了把唐龍鎮設成自由貿易之地。這個人的樣子,好像對商業特別熱衷。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