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50章 沒有展開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風雨大宋 | 安化軍   作者:安化軍  書名:風雨大宋  更新時間:2021-04-12
 
對于西北戰事,杜中宵認為最理想的,是滅了黨項之后,契丹依然兩帝并立。滅黨項的主力分布河曲路和河東路,在耶律重元敗北的時候,不管用什么理由,先取西京道。幽云兩地互為表里,只要取了云州,后邊取幽州就容易許多。

狄青在鎮戎軍采取的穩扎穩打的策略,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考慮契丹形勢的緊迫性。或者說,缺少全局性的戰略思維。對于宋軍,要求他們有這樣的全局性思想,或許要求高了些。

講過了大的戰略局勢,十三郎和姚守信分別講解騎兵和步兵的戰術思想。杜中宵建營田廂軍時,不是依照現在的戰爭形勢,而是靠著記憶建起來的。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注重火力運用,重視炮兵。在這個年代,炮兵占到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讓其他人都感覺到太多了些。

姚守信道:“從河曲路幾次作戰來看,現在炮兵的數量,對于輕裝急進的時候來說,確實是過于多了。運輸艱難,炮兵無法跟上輕步兵的快速前進,只能讓一部分輕炮跟隨。但對于大兵團作戰來說,特別是雙方對峙,炮兵則可充分發揮威力。依靠鐵路前進,以鐵路為中心,炮兵威力無窮。”

杜中宵道:“當時定這樣規模的炮兵,是對主力軍團。現在看來,需要的主力兵團不多,朝廷除此之外,還應該需要一些配置更多輕炮的輕裝步兵。”

趙禎道:“炮兵雖然緩慢,好處卻著實不少。當時唐龍鎮一戰,全靠炮兵,才斃契丹國主。有這樣功績,一切都是值得的。”

杜中宵道:“陛下,大軍團作戰,當然如此。如此次狄太尉進攻靈州方向,就應當多配炮兵。但如西路的韓太尉,最重要的速度,便不能帶重炮。兵器依作戰任務而定,不能只貪威力。”

一邊的歐陽修道:“現三衙分馬步,卻缺炮兵,以后要不要新設?”

趙禎道:“此事以后再議。現在三衙欠缺官吏,一時無法改,只能暫且將就。”

杜中宵心中明白,趙禎在努力保證舊的禁軍不散架,同時加入新的元素。雖然很粗糙,其實已經是這個時代的極限了。杜中宵用二十萬營田廂軍,加上從地方選人,才練出了三萬軍隊。禁軍八十余萬,能練出多少新式的軍隊?像營田廂軍那樣大的淘汰率,現在的禁軍根本沒有這么多人。還有一點,算是劣幣驅逐良幣,最后剩下的禁軍,是最容易改革的。

十三郎講解騎兵,道:“現在軍中,炮兵,甚至是步兵都攻擊驚人,不必用騎兵沖陣。是以騎兵最重要的是輕便,易于機動。軍中使用,一是戰前偵察,戰場遮蔽。這一點對騎兵要求甚高,必須是精銳兵源,能夠小規模行動。再一個是戰時掩護兩翼,此時需要結成大陣,訓練有素。最后是大軍勝利后,追逐潰逃之兵,要求迅捷果敢。既要熟悉小規模戰斗,又能列陣,要求很高。”

馬軍司都指揮使王凱道:“這便是讓禁軍不習慣的地方。以前的禁軍騎兵,雖然多練弓矢,最主要的卻是大兵陣作戰。而新的騎兵,首先要求小股作戰,還能結成大陣。”

十三郎道:“所以河曲路兵馬中,騎兵僅次于步兵,是軍中的精華所在。戰前偵察,勝后追亡逐北俱是其擅長之事。禁軍騎兵可以學會用槍,這些卻一時之間難以如意。”

杜中宵道:“這都是細節,不必深究。圣上和諸位大臣,只要知道騎兵能做什么,在軍中是做什么的就好。武將軍說的明白,騎兵的作用,就是偵察、追擊潰兵,同時列陣時為步兵掩護側翼。知道了騎兵的作用后,便就大致知道一支軍隊,臨戰展開,需要多大的地域。其偵騎覆蓋的范圍,基本就是一支軍隊展開的范圍。以營為基本,各營之間保持緊密聯系,五萬人就可以控制一二百里正面寬度。”

趙禎聽了不由皺起眉頭:“如此說來,鎮戎軍三十萬大軍,正面該當五百里到一千里之廣?”

杜中宵點頭:“不錯。現在的軍隊,正常說來,應該是如此。所以鎮戎軍兵馬,最要緊的任務是迅速出葫蘆川河谷,面對靈州展開。西到西壽監軍司,東到鹽州,俱是其作戰范圍。中路則以重兵,直進靈州。在這約七八百里的范圍,不能出現可以威脅大軍的黨項兵馬。”

趙禎看了看其余幾位大臣,一時沉默不語。他知道現在的狄青作戰保守,但表現在哪里,嚴重到什么程度,卻沒有概念。聽杜中宵說展開正面,才知道如此嚴重。

現在的軍隊,對于指揮聯系并不怎么重視。實際上,宋軍的騎兵,以前沒有能力前出如此之遠。所以對黨項作戰時,經常被突然包圍。狄青也正是因為怕分兵之后,各軍配合不緊密,力量分散,被黨項尋到可乘之機。像河曲路那樣,大量出動偵騎,前進作戰各部一直保持聯系,是他不熟悉的。

歐陽修道:“全軍分布如此寬泛,豈不會留下空隙,為敵所乘?黨項最擅長突然包圍,如果一個不慎,被其抓住機會,可就難辦。”

杜中宵道:“內翰,這樣的距離,就是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出現。一是偵騎廣布,不允許有大股敵軍進入要害區域。再一個一旦被攻,可以就地防御,旁邊的軍隊可以快速救援。三十萬大軍展開,黨項不管多少軍隊,迎面攻來,都被受數部圍攻。”

歐陽修點了點頭,對王凱道:“太尉,現在禁軍騎兵,可以做到如此嗎?”

王凱想了想,道:“這些年重訓,比以前強得多。只是能不能做到,沒有試過,哪個知道?”

杜中宵道:“定戰爭方略,細節可以不管,但對軍隊的前進速度、進攻速度、控制范圍,必須了熟于胸。知道這些,才知道如何安排任務。還要知道一支大軍,在保證戰力的情況之下,前進多少距離,要有多少人保障后勤運輸。便如攻靈州之戰,我軍的供給大本營在鎮戎軍,那么到靈州城下,前線要有多少軍隊運輸后勤。新的軍隊,除了特殊情況下組織民眾,自己要要運輸能力。”

聽十三郎和姚守信講完炮兵和騎兵的特點和作戰形式,在場的眾人都感覺得出來,鎮戎軍的軍隊安排很糟糕。騎兵控制范圍過小,炮兵不能控制正面,實際大軍窩在一起。

殿前都指揮使許懷德道:“如此作戰,指揮者豈能事事盡知?要想指揮,必有大量人員。”

杜中宵道:“那是當然。所以定的新軍制中,軍中有大量專做庶務的將領,還有大量參謀人員。而不似從前,帥帳只有參贊、機宜文字等了了數人。指揮體系完備,人人有用,才能指揮如此龐大的軍隊展開作戰。大軍展開,只要不是計算有誤,大致不會相差太遠。”

對于趙禎和幾位翰林學士,今天是第一次,知道現在的軍隊是怎么作戰的。三位三衙將領,則在指揮體系之外,了解也不深。

趙禎想了一會,道:“天色不早,今夜便先如此吧。眾卿回去之后,對前方戰事多多用心,為朝廷出謀劃策。現在看來,戰勝黨項應該問題不大,只是如何打得更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