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第六十一章 歐洲取經

類別: 現實 | 成功勵志 | 造車 | 榕之子   作者:榕之子  書名:造車  更新時間:2019-06-02
 
鈴木在中國有兩種合作方式:一是以單一車型技術引進,提供該車型的生產線和技術圖紙,在國內市場生產。例如廣受國人喜愛的金城x100摩托車就是如此模式,鈴木只賣圖紙和生產線不涉及深層次合作。第二種就是合資企業,由鈴木和國內廠家以合資方式,共同成立股份公司合作,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屬于深層次的合作方式。1994年鈴木跟輕騎集團合資,成立輕騎鈴木,共同生產鈴木王gs125等車型,預計1996年2月份在國內上市。

鈴木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基本一水的軍工企業,都是響應80年代軍轉民趨勢由國家牽頭跟鈴木公司合作而來。

現在鈴木在國內摩托車領域,東南西北中都有戰略布局,東有輕騎、南有大長江、西有望江、北有長嶺、中有金城,五大合作伙伴無一不是大有背景來頭企業。

汽車領域,也是跟軍工巨頭合作,1993年跟長安集團合資成立了長安鈴木,生產奧拓、羚羊微型轎車。1994年跟昌河集團合資成立昌河鈴木,主打微型面包車,準備引進鈴木的gnr車型即北斗星車型。昌河汽車現在熱銷的h1010,就是華夏廠購買的昌河微面,原型車就是鈴木的st90k引進改造而來。

1994年,占據中國微型汽車90以上份額的7大生產廠家,除了五菱引進三菱l100和華利引進大發850系列外,剩下5強長安、昌河、松花江、飛虎、漢江都是引進鈴木技術車型改造升級而來。此外,由于歷史原因1992年中國兵器集團引進了奧拓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分別讓旗下4家企業:長安、江南、江北、秦川廠統一組裝生產奧拓車型。所以中國市場上常見的奧拓小車,一共有4個媽,其中長安做得最好當屬大媽。

在中國的產業布局,充分體現了鈴木修的戰略意識,作為進入中國最早的日本汽車企業,鈴木起了一個大早來趕集。1995年,日系汽車巨頭豐田、本田、日產、三菱等都在中國國門外張望,鈴木集團依據跟中國政府的友好關系拿下了2個汽車合資生產廠的名額。不可謂沒有先見之名,具體發展如何還得讓時間來證明。

因此,韓皓作為華夏廠的掌門人,他沒有提出與鈴木公司合資的幼稚提議,鈴木在中國兩大合資名額已經用完。但引進生產線,依照鈴木公司在中國發展的策略,應該有得談。華夏廠只引進某一種車型進行消化,建立起自己的汽車拼圖。

1994年7月份,中國政府正式公布了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其中提出了鼓勵私人購買轎車,同時明確了外資汽車企業進入中國最多允許2家合作伙伴的政策規定。

這份政策文件出臺,讓許多國外汽車巨頭蠢蠢欲動,都在為進入中國廣闊的市場做準備。加之看到大眾汽車在中國嘗到了甜頭,通用、福特、豐田、本田等紛紛尋求機會進入中國轎車市場。現在他們紛紛與中國各地政府談判,尋求合適的合作伙伴。

美國、歐洲、日本市場已經飽和,下一塊未開發的汽車新大陸就在中國,誰在中國市場搶得頭籌,誰就能領跑下一個世紀,畢竟離2000年新世紀到來還有不到5年時間。

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的出臺,嚴格意義來說也堵死了像華夏廠這樣民營企業進入汽車領域的門路。跟摩托車實行目錄管理一樣,汽車行業同樣實行目錄管理,沒有進入目錄的企業不允許生產汽車,也不能上牌上路行駛。

華夏廠想進入汽車領域,肯定得繞過目錄,極大可能像摩托車一樣兼并目錄上的汽車企業,為此韓皓還得慢慢謀劃。

現在,他的重心還得放在摩托車領域上,畢竟在摩托車領域,華夏廠也屬于后來者,根基很淺。

雖然在鈴木公司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至少跟鈴木方面有了交流,如果今后需要合作也鋪設了基礎。

坐在飛機上,看著下方日本的都市群越來越韓皓感覺日方能從二戰后以戰敗國身份重建家園,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強國,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他們的地方很多。

華夏廠考察團的第二站將直飛意大利,那里也擁有許多摩托車世界知名品牌,如杜卡迪、比亞喬等。其中比亞喬旗下的vesp品牌應該被最多中國人熟知,因為風靡世界的經典愛情片羅馬假日中美麗的女主角赫本在影片中游覽時乘坐的就是vesp125踏板車。

跟日本四大品牌在全球摩托車民用市場攻城拔寨比起來,歐洲的摩托車廠商步步退卻只好固守高端市場,在中低端市場丟盔棄甲。因為跟便宜、美觀、耐用的日本車比起來,歐洲生產的摩托車競爭力實在不高。除了b、杜卡迪在高端市場有一定市場份額外,其他廠商日子都不好過。

比亞喬在1993年在南粵省跟一家中國廠商佛斯弟合作建廠,由于水土不服,生產出來的產品并未有太大影響力。但它至少對中國市場有一定了解,所以接到華夏廠的咨詢后很高興歡迎其來訪,并對合作研發車型一事很感興趣。這也是為何韓皓在日本吃了閉門羹,心里卻并未太過在意。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日本人不賣,意大利人賣,因為他們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跟日本現代化大都市比起來,意大利保留許多了文藝復興面貌的建筑,許多建筑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去工業化明顯。工廠們都轉移到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只為降低成本參與世界范圍的競爭。

比亞喬公司屬于家族企業,公司經營一直掌控在比亞喬家族手中,現任掌門人比亞喬四世。在他的帶領下,比亞喬中規中矩,面對日本人的進攻,他拿不出太多的辦法應對。

現在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摩托車最大的市場,年銷量超過500萬臺,遠遠超過了歐洲市場。意大利摩托車產量占據歐洲的一半以上,但市場卻在不斷萎縮。

面對華夏廠的來訪,比亞喬公司希望能跟華夏廠進一步合作,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歐洲的產品不合適中國人的審美,踏板車顯得嬌小玲瓏,不符合中國人大氣寬敞的觀念。因此,韓皓并不想跟比亞喬建立合資公司生產其產品,只希望能引入摩托車設計研發的設備和流程。

比亞喬在中國的工廠投資巨大,30萬輛整車和30萬臺發動機,一投產就陷入虧損當中,產品滯銷賣得很不好。價格太貴,油耗太高,車型不接地氣,成為阻礙其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工廠的虧損讓比亞喬四世寢食難安,在中國投資是在一手力推的大舉動。沒想到搭上中國這艘飛速發展的大船,比亞喬幾乎成為唯一虧損的外資品牌。看到日資品牌在中國大賺特賺,比亞喬四世的內心苦澀無法言語。現在華夏廠找上門,就算只尋求技術合作,他也會盡量答應,只要中國人能給錢,技術都可以賣。只求能在中國回收一些投資,年底在董事會能有所交代,家族里面已經有股東要求賣掉企業套現,因為公司利潤逐年銳減。

“我們希望先進行設計開發方面的合作,針對中國市場設計出專門的產品。要是完全照搬歐洲的產品到中國,容易水土不服。我了解到你們公司已經在中國投資建廠,如果我們研發的產品成功對你們在中國公司也會有所啟示。而且研發的風險基本全部由我們承擔,你們只需要提供技術咨詢指導服務,我們將以市場的價格來購買。如果你們不同意,那我們將在意大利尋找其他廠家,甚至獨立的設計工作室幫忙。想必幾千萬人民幣的生意,在意大利我們能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

正式談判中,韓皓拒絕了比亞喬要求合資的要求,他只希望進行技術引進。但他話也沒說死,后來補充了如果合作愉快的話,不派出今后進一步合作的可能。

“韓,你是一個很厲害的商人,完全掌控了談判局勢。我承認,我們比亞喬公司在中國做得不是很好,確實也需要從你們這些本地人才處尋找一些靈感。你提議的聯合研發,我代表公司大概同意你的請求。但在價格上,我們需要進一步協商。”

比亞喬四世沒辦法,現在他有求于中國商人的資金。何況,如果有了華夏廠成功案例在先,說不定其他中國廠家也會找上門。

本來韓皓只同意給技術咨詢費和人員培訓費,但比亞喬堅持要由他們提供硬件和軟件,要把整套流程的費用都掙了。最終,韓皓見好就收同意了比亞喬方面提出的要求。雙方達成協議,比亞喬公司以2500萬人民幣的價格,協助華夏廠建立一整套摩托車開發流程體系。包括電腦服務器、d軟件、油泥工程、數控機床等軟硬件設施,同時還要幫華夏廠培訓出一支合格的設計團隊,整個合作期限12個月。風洞實驗室和試車場這些不算,主要就是設計開發整車流程。

至此,韓皓終于實現了從一味仿制邁向自主研發的前端領域,成為國內摩托車行業最先踏入現代化設計開發流程的廠家,在戰略方面走在了前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