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是公元306年的深秋。
早在六月的時候,西晉朝廷就已經把年號永興改成了光熙,期盼著上蒼再賜給晉室光明的未來,可惜,天下的局勢已經變得更加糟糕。
益州,占據四川蜀地的李雄已經建國稱帝,歷史上割據一方幾十年的成國自此開始。
雍州關中地區,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是完全殘破不堪,大批的百姓逃亡,昔日的秦漢故都之地,現在是遍地的氐、羌等胡人。
太行山西的并州,更是出了晉王朝的心腹大患---匈奴漢國,匈奴人劉淵已經占據大半并州,數次渡過黃河攻打洛陽的周邊地區,偌大個并州如今只有劉琨孤軍獨守的晉陽。
冀州的雜胡盜賊蜂起,公師藩、汲桑等司馬穎舊部相繼起兵作亂,但是晉王朝的大軍已經剿滅不了各路叛軍了,這些叛軍化為流寇,已經把黃河兩岸的冀州和兗州禍亂一空,原本歷史上與王彌一起滅亡西晉的石勒,此時也應該已經嶄露頭角。
就在劉預回到東萊郡的時候,王彌在東莞、城陽兩郡收服了眾多綠林強盜,又裹挾流民在兩郡攻城略地,短短一個月之內,王彌就攻克大小城池十座,殺死兩郡太守、縣令、尉將等十幾人,甚至連徐州都大受震動,這兩郡的百姓被迫向南方逃難的人數多達十萬,許多地方已經空無一人。
不僅僅是各地胡人、流民、叛軍和野心家制造的人禍,就連老天爺也似乎不再眷顧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中原數州都在夏季發生了蝗災、旱災,許多人故土難離,好不容易挨過連年兵災的百姓,如今不得不面對顆粒無收的結局,為了活下去,這些百姓不得不成群結隊的背井離鄉,變成了流民,其中最有名的乞活軍,此時就已經從并州流落到了冀州。
在劉預看來,西晉朝廷如今的局勢怎么看都是一副要完蛋的樣子。
要錢糧沒有,因為八王內亂耗沒了。
要兵沒有,因為八王內亂打沒了。
那現征稅收糧行不行,也不行,因為各地州郡自顧不暇,哪還有能力給中央交稅收糧,而且各地老百姓都窮的出門要飯當流民了,找誰收糧收稅,那些真正有積蓄的都是各地的士族大豪強,而這些人在西晉占田制下都是免稅的,而且各州郡負責核算收稅的人都是這些士族大豪強的兒子、侄子、外甥等等。
如今“剩者為王”的東海王司馬越,也知道北方中原已經沒有搶救的機會了,所以司馬越已經著手安排皇室宗族和士族去江東打前哨,想給自己留一個后路。
而劉預并沒有什么地方可以當后路,與東萊郡相連的幾個郡早就被糟蹋的支離破碎。
東萊郡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近一個月已經有數萬流民涌入投奔劉預,這些流民中青壯非常多,都是上好的兵員和勞動力。
不過東萊郡地區是山地丘陵,本來的糧食產量就不多,又遇到天災,今年的產量也是十分可憐,劉預利用自己的兵力威壓,逼迫豪強拿出來許多儲存的糧食,但是還是依然不夠。
原本東萊郡的這些人也就是勉強能夠餓不死,饑一頓飽一頓的熬過冬天罷了,如今又涌入這數萬流民,如果再分給這些人一份,那么恐怕撐不過半個冬天。
劉預此時才深深的體會到有心無力的感覺。
他十分想把這些流民招攏到自己的手中,但是前提就得讓這些流民餓不死,不然這些流民要么變成暴怒的亂民,要么就會再次流浪,去往江東或者遼東,反正是一個能吃飽飯的地方。
這一個月來,劉預覺得自己簡直就要為籌集糧食瘋掉了。
在秋收完之后,他發動手下士兵和百姓進山打獵,然后發現東萊郡中的山嶺河流幾乎都是各個豪強的私產。
好不容易一通大棒加胡蘿卜感化后,讓百姓得以進山打獵,然后又發現腌制肉類的食鹽又很缺乏。
要知道東萊郡可是三面環海,怎么會缺鹽呢?
劉預經過一番了解才知道,西晉時代還依然用著煮鹽的手段,還沒有采用時間段、產量高、成本低的曬鹽法。
劉預又只得先召集鹽工,教他們摸索試驗自己提出來的曬鹽法。
等到曬鹽法好不容易成功,獲得原比以前更好的食鹽的時候,劉預又發現對于數萬人來說,進山打獵的收獲還是太少了。
按照能量傳遞的效率,這數萬流民要想熬過這個冬天,恐怕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進化出吃草的能力。
而后,劉預又想到了出海捕魚,這陸地上天災人禍減產了糧食餓瘦了動物,這海里的魚兒總不會有影響吧。
劉預想著,這西晉時代海洋的生態一定非常的好,肯定是成群的魚等著去撈呢。
但是等到劉預詢問軍中幾個老海賊后,才發現自己手中的出海捕魚能力似乎也很弱,劉預手中沒有足夠多的漁船,也沒有足夠多的水手,想要指望一幫初哥去打漁補充口糧,恐怕成功率和一月內讓流民進化出吃草的能力一樣的低。
諸路不通,逼的劉預發狠的想到,如果再沒有辦法,恐怕就得去打那些豪強的主意了,雖然自己已經狠狠把他們壓榨了一遍,但是這些豪強的家底還是有的。
不過這樣的話,就是完全把劉預擺到了豪強的敵對面。
之前自己好不容易借助東陽里一戰的威勢,用手中的俘虜作為籌碼,讓各個豪強給自己送了宗族子侄做人質,又打壓了幾個不開眼的豪強,才勉強有了現在各家豪強臣服的局面。
要是自己真的動了這些豪強的底線,恐怕就要面對無休止的對戰了。
劉預想著,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話,也只能出此下策,去搶這些豪強了,誰讓就你們有能活命的糧食呢,不搶你們搶誰呢?
突然,劉預靈光一閃,自己為什么總是想著要在東萊郡和周邊搞到糧食呢,為什么不跳出這個圈子,去搶別人呢?
比如說遼東的鮮卑人,好吧,這些野蠻人恐怕不太好對付,不是那么好搶的。
對了,隔海相望的朝鮮是個好地方,此時的半島北部應該屬于高句麗或者扶余,反正是一群有些戰斗力的小國和部落。
捏柿子當然要挑軟的,怎么看半島南端的三韓是個好柿子,畢竟是堅持幾千年弱雞不動搖的民族,唯一就是不知道這些半島南端的這些三韓人有沒有油水,可別到時候搶了一個乞丐。
劉預當即就命衛兵,把軍中那幾個當過海盜水賊的前水上綠林好漢給叫了過來。
幾個作惡多端的前海盜很快就把棒棒半島南端三韓的情況說了個大概。
基本就是一句話:人傻,糧多,速搶。
人總是要恰飯,沒辦法,只能搶嘍。
哦,不對,應該叫做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