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涂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20-06-20
 
正對陳惟貞所言“二十年梨花槍縱橫天下無敵手”楊妙真四娘子心馳神往的老太后,驟然聽得一個聲音傳來。

“皇曾祖母!”門外的宮女還沒來記得通報,便聽得一個稚嫩的聲音嚷嚷著傳來。

同時傳來的還有兩個著急的太監的聲音:“殿下,靜氣!風儀!”

“您若是再犯,內臣可得跟小公爺說去了。”

聽得話音落下,那稚嫩的聲音便消失了。

周太后笑瞇瞇的從羅漢塌上坐起來,抬眼望去便聽得宮女通報太子來請安了。

“便喊他進來罷!”聽得周太后的話,有宮女相引小正德這才笑嘻嘻的進門來。

這時候可是講究禮制的時代,皇宮大內尤其重于禮。

周太后這般做已經是稍微逾越了,但她本身出身就非禮制傳家身份又尊貴。

加之是長輩見曾孫兒,所以不講究倒也沒有什么。

若是君臣之間那就得大講究了,臣子想見皇帝那得“上謁求見”。

比如史記卷九十七張丞相列傳載晁錯“錯恐,夜入宮上謁”。

就是說晁錯害怕,連夜入宮求見皇帝。

上謁還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要等宣召。

晁錯當年就是上謁了,但沒有等到宣召第二天就嗝屁著涼了。

宣召你見面了,當場中官還得“謁贊”。

謁贊,就是通傳唱名。

能夠達到“謁贊不名”,就是上殿中官不唱你名字的那得是特殊禮遇了。

基本上混到“謁贊不名”的都是把持朝政的權臣,又或者是功勛及其深厚者。

然后你大禮參拜,皇帝給你個面子免禮讓你起身。

若是沒有免禮那老老實實的按照當朝禮儀做完參拜大禮,大明的是五拜三叩、大清則是三拜九叩。

禮行完才能起來,不然一個大不敬那得“無人臣之禮者,絞”。

皇帝念及功勞或者年紀賜坐了,你就有得坐。

不賜坐那你就只好站著,他問你答不問你只能請求稟告。

這便是君臣上下尊卑之禮,稍有不尊可是要出事兒的。

“小猴兒,坐下罷!”周太后笑瞇瞇的讓宮女給正德搬來凳子,小正德卻肅容行禮然后才坐下。

正德這才笑嘻嘻的扭著身子對周太后道:“皇曾祖母近來身體可好?!”

“你這小猴兒還好說,多久沒有來看皇曾祖母了?!”周太后佯怒笑罵道:“現下倒是問起來了!”

周太后跟弘治皇帝親厚,自然也跟小正德比較親厚。

甚至小正德未出閣讀書之前,還經常來周太后這里玩。

別看周太后曾經掀起驚天波濤鬧至群臣跪諫觸發第一次大禮議,然而她畢竟老了。

除了些許性格特別的,大部分人漸漸老去舔犢之情總是會緩緩滋生。

火爆的脾氣會變得溫和,會漸漸的更喜歡孩子。

會不太計較很多事情,會總喜歡笑著看真心實意或虛情假意的表現。

“曾孫兒這不是出閣讀書了嘛!”

小正德嘿嘿的傻笑著:“最近都在虎哥兒草廬處習武讀書,今日有假便馬上來看曾皇祖母了。”

說著卻見他一招手門外的劉瑾恭敬的告罪請見一聲,捧著一個長條盒子躬身進來奉上。

然后躬身退出去,繼續侍立于門外。

“父皇說曾皇祖母喜歡虎哥兒的字兒,孫兒特地讓虎哥兒寫了一副字來!”

周太后這下就感興趣了,哦了一聲竟是親自去取過了這盒子打開來。

里面乃是裝裱好的一副字,攤開來便見得當頭四個看起來并不工整卻肆意張揚的大字——“難得糊涂”。

跟著下面有一行小字兒,卻是工整的緊。上曰:

“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轉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福報也”。

再看著側邊題曰:張侖敬贈小友朱壽。

看得最后那幾個字周太后不由得莞爾:“小猴兒莫非又調皮了?!還給自己起個‘朱壽’的名字。”

“虎哥兒說總不能用的本名啊,曾孫兒又想他寫清楚是給曾孫兒的!急切下就用了這個名字。”

卻見小正德居然唉聲嘆氣的道:“做太子就是這點麻煩,名字都不好給人提。”

但周太后自己卻看著這幅字思緒飄散開來,哀家若是早二十年看到這幅字、明白這個道理……

想到此她不由得苦笑,輕聲道:“都說癡虎兒懷有宿慧,可見所言非虛啊!”

“對了!哀家宮里小雀兒言道癡虎兒身邊有一侍女妙安,家傳武藝十分了得啊!”

小正德聽得周太后問及此事,響起自己被妙安笑嘻嘻的單手揍的滿天飛不由得哀嘆。

“皇曾祖母啊,妙安姐姐那何止是武藝了得!她是相當的了得!”

卻見小正德唉聲嘆氣的道:“原本我侍衛陳侗在宮里也算是高手了,都不是妙安姐姐一合之將……”

這是真的,妙安似乎早想收拾陳侗了。

尤其聽說當年陳侗居然跟正德來砸草廬的場子,妙安就瞪著杏眼要求陳侗下場。

可憐的陳侗在校場上被抽的滿地找牙,堂堂大內侍衛差點兒羞憤的要自刎……

“哎呀~!竟是如此厲害?!”

原本對于小雀兒所言還沒有太多概念的周太后,頓時驚訝了。

陳侗的確是大內里數得著的好手了,可居然都不是那妙安的一合之將。

“妙安姐姐修習的是武當山三豐真人的技藝,又練‘二十年縱橫無敵’的梨花槍……”

小正德覺著自己這輩子大概都要活在妙安的陰影里了,這實在被抽的太狠了。

“陳侗肯定是打不過她的。”

周太后恍然道:“原來是三豐真人的技藝啊,再有那梨花槍!看來是真的厲害了。”

這祖孫倆在這兒敘話,金鑾殿內卻是劍拔弩張唇槍舌劍。

江潮、許庭光還有張老國公前幾日就開始告假跑路了,弘治皇帝也知道咋回事兒。

于是磕巴都沒打就準了,今日這朝堂上可是熱鬧非凡。

“陛下!張侖如此狂狷已是當面羞辱我國朝取士之策,若是不加嚴懲以儆效尤如何堵天下悠悠眾口?!”

禮科幾個給事中眼珠子都紅了,跳出來躬身喝道:“京中士子議論紛紛,此舉依是動搖國本!”

“臣等先前念及其尚且年幼只請懲戒不予懲處……”

“然,此子不僅不思悔改卻變本加厲!今日那篇范進中舉,何止辱及朝堂、辱及國朝!”

“此舉已是辱及天下士子、辱及我圣人名教!若不嚴加懲戒,將成大害啊!!”

這個時候,幾個吏科的給事中急忙跳出來大聲道:“陛下!臣彈劾東廠擅拿良民士子、強搶民產!”

“臣亦彈劾東廠、錦衣衛構陷良民、鎖拿拷打、強搶民財之罪!!”

禮科的給事中:喵喵喵???

兄die,下次幫你!這次特么他們抄我家的生意了!

站出來的那位御史給了禮科這邊一個抱歉的眼神,頓首大聲:“還請陛下為黎民張目!!”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