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爺  第四百七十六章 貓鼠游戲熊孩鬧,走投無路東山公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明朝小公爺 | 貪狼獨坐   作者:貪狼獨坐  書名:明朝小公爺  更新時間:2019-10-22
 
張小公爺是沒混過刑偵,但這不妨礙他清楚從案例中學習的重要性。

在這個時代想要有太好的技術突破,這是不現實的。

但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拓展偵緝思路、多從案件卷宗中尋找蛛絲馬跡卻是可以的。

《永樂大典》和徐經家的萬卷樓,再次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所有跟刑名相關的古籍,幾乎全都被搜羅謄錄送到了這里。

再由他們互相各自登記自己偵緝的案例,還需附上整個過程。

這么一套下來,廠衛中的偵緝好手們不像死才怪了。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這位漂亮的張小公爺那操作走位不是一般的拉轟……

“臥槽尼瑪!周禿子!某家就猜到是你個腌臜玩意兒!!”

這是一個月后,兩個沒有掛名的學院進行的一次互相訓。

被罵做周禿子的那胖大漢子,眼皮子不住的抽搐著。

“趙三兒!別怪某不講情誼,實在是不逮了你某家就得倒霉啊!”

留下了這么一句唉聲嘆氣,兩人手上的卻一點兒也沒慢噼里啪啦的打做一團。

這是張小公爺新開設的貓鼠游戲,簡單說就是這倆隊需要互抓、互躲、互殺!

如何最快的獲得經驗和能力的提升?!

沒有捷徑,只有實戰。

如果不能實戰的話,那就只能是進行模擬實戰的演習。

兩院的老狗犢子們被蒙住眼睛,又給灌了蒙汗藥拎到潮白河坊市、通州、津門……等等地方。

到了地方,他們給拍醒來丟個二十文剩下自己解決。

在諜報那邊的還得躲著偵緝那邊的追捕,偵緝那邊的不得驚動百姓和官衙追捕他們。

“且爾娘之!這趙三兒厲害啊!居然硬生生逃過了三輪……”

大明帝國的皇太子、帝國第一熊孩子,朱厚照小盆友躲在遠處的草叢里。

舉著千里鏡一臉樂滋滋的看著周禿子大戰趙三兒,這倆已經是第三次交手了。

莫要以為明代便沒有太好的玻璃產業,造不出眼鏡、望遠鏡。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玻璃產業可一點兒也不差,而且眼鏡的使用普遍化、對光學的研究也不差!

龍眠愚者于其著《物理小識》書中,曰“三保太監鄭和曾攜西洋燒玻璃人來”。

又曰“外紀曰勿搦祭亞國玻璃極佳。今魯東益都顏神鎮燒琉璃,采諸石以礁化之……”

“煮石為漿,重濾而凝即玻璃也。西玻璃鏡近亦取此……”。

宋長庚公之《天工開物》亦載,“琉璃石產于西域,因其五彩晶瑩,為中原人喜愛而仿造”。

至于眼鏡出現則就更早了,皖南元寶村漢墓便出土了兩件聚光玻璃,明亮與水晶相同。

董園村一號墓出土聚光玻璃三件,形狀為凸透鏡聚光鏡并裝有銅質鏡框。

雙片眼鏡的出現,以記載而論應當是在宋代。

宋趙希鵠公著《洞天清錄集》有載:“叆叇,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

這應該說的就是老花鏡,“叆叇”則是當時對老花鏡的稱謂。

因為后來張芑山公著《正字通》便說,“叆叇即眼鏡”。

張靖《方州雜錄》記載的就更詳細了,其曰:

“所得宣廟賜物,如錢大者,形云母,而質甚薄,以金鑲輪……”

“老人目皆不辨細書,張此物于雙目,字大加倍……”。

這是在宣德年間的事情了。

跟唐伯虎同期的好基友、畫家仇英仇十洲,他作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就畫有戴眼鏡的市井老人。

至于光學研究就更不必說了,《墨子·經下》、《經下說》兩篇著作就有載。

其中對于“光線的直線傳播”“凹凸鏡成像”以及光的反射,折射……等原理,有著翔實的論述。

北宋夢溪丈的《夢溪筆談》中,對光學及凹凸鏡成像等原理,用自然現象作了很透徹的解釋。

也就是說實際上這是有研究累積的,也有技術實現手段。

張小公爺甚至只是提出了點兒想法,再輔以古籍的支持這種簡易的單筒千里鏡很快就被造了出來。

只是現在這千里鏡還不甚穩定,而且單筒在張小公爺看來沒有雙筒好使。

“這周禿子也是厲害啊,居然就憑著蛛絲馬跡把趙三兒攆上了!”

熊孩子朱厚照現在是考核負責人之一,或者說他是主要負責人。

在他的身后陳侗等好手皆跟著,看著那倆乒乒乓乓的打做一團也不制止。

這幾日雙方的廝殺近乎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這一場貓鼠大戲看的朱厚照是如癡如醉。

趙三兒這狗犢子醒來后二話不說,先混進最近的一個山寨里。

靠著一口綠林黑話居然讓他混成了“四梁八柱”之一,還是“外八柱”的“插千柱”!

然而這也是他倒霉的開始,這家寨子因此暴露了。

正缺人手修路的刑部二話不說,直接申請軍部派人去剿滅。

國防軍只是去了一個營,就把這不足五百人的山寨給打的灰飛煙滅。

趙三兒這狗犢子在山下也跑的快,好歹沒被嫩死或抓住。

但卻暴露被周禿子盯上了,沿途這倆躲躲藏藏互相背地里交手了好幾次。

趙三兒雖然沒被逮住,卻也吃虧不少。

“直娘賊!居然用套索!!”

說話間,趙三兒的怒吼聲傳來。

朱厚照嘖嘖稱奇:“這周禿子夠狠的啊,生生吃了一腳就為了換個套索的機會!厲害!”

原來剛才周禿子賣出個破綻,趙三兒逃命心切沒多想就撲上去了。

結果這一腳是中了周禿子,卻被周禿子趁機以套索扣住了腳直接拖的“撲通~”翻倒。

卻見那周禿子哇哈哈的放聲狂笑:“你家爺爺早料到你有此著,不下此手怎能拿你?!”

說著周禿子麻溜的如同積年老匪一般,三兩下的將唉聲嘆氣的趙三兒扎捆起來。

隨后在他身上抓了幾把,摸出一個蠟封的小竹筒子來。

這個筒子是特制的,需要捏碎了才能取出里面放著的字條。

這就是為了防止他們偷看自己的目標,和下一步的任務。

得意洋洋的周禿子在捏開了竹子,拿到紙條一瞅頓時嘴里直接冒出了倆字兒:

“臥槽!!”

趙三兒一臉懵逼,這啥情況?!你都贏了還臥槽個屁啊!

便見得周禿子哆嗦著把這紙條丟下,唉聲嘆氣的給趙三兒解開了繩索。

莫名其妙的趙三兒拿起地上的紙條看了一眼,頓時也滿心臥槽!

“周商、趙三兒二人一組,即時開始躲避追殺!”

周禿子這是淚流滿面啊,剛剛把人懟了現在就得倆配合求活了?!

這特么神馬操作啊!

而一手把這事兒辦起來的張小公爺,卻沒心思搭理他們滿心飛奔的草泥馬。

因為內閣、諸部正在御前無比激烈的討論著,關于元老院的資格問題。

“額定數必須為單數,即便是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亦好商議。”

張小公爺看著馬文升這老家伙,現在精神無比的上竄下跳。

完全看不出來這是個七十五歲,上朝還得人攙扶的老頭兒。

“元老院只有建議權、御前啟奏權,但決計不可干涉內閣、諸部行事!”

劉健可不想給自己腦袋上找個婆婆,雖然老家伙將來也是要入元老院的。

但這會兒不是還沒入么!

再說了,馬文升這老家伙現在都想插手內閣了。

要給他在元老院里開一條縫隙,那說不準這老貨就得見縫插針了。

“督察院現在近乎廢止狀態,各下屬御史多數調職或閑散還需補充!”

劉大夏這個時候卻轉移了話題:“陛下,即便是您再不愿意御史也不能廢止啊!”

“螭虎子所提‘肅貪廉政總司’,老臣以為可立矣!”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劉老頭子這啥意思?!

肅貪廉政總司癡虎兒倒是說起過,但現在各部官員補充困難啊!

連照磨都得補充了,前段時間那成片的薅羊毛薅的倒是很爽。

可薅完了補充就成了大問題,以至于現在不得不又開恩科招納士子。

甚至粵北、黔州那邊,別說舉人便是秀才都被啟用了一大堆啊!

這特么還不是缺人給鬧的么?!

現在各部都缺人,你這會兒提出搞“肅貪廉政總司”做什么?!

弘治皇帝哪里知道老劉的苦逼啊,這手下人再不給點兒希望可就全跑光了!

現在手下的御史們早看出督察院不得人心,又沒陛下支持。

這眼瞅就是要裁撤的部門了,尋路子跑掉的那不是一兩個。

提學御史們都在走方信之的門路,溜達到現在剛剛新立的“庠序教諭部”任職。

都御史……都御史現在都快要掛逼完畢了,朝上就小貓兩三只根本蹦達不起來。

就這,還有好些找路子往外竄的。

正好各部都缺人,倒是也收了幾個。

劉大夏這是瞅在眼里,氣在心里啊!

人心散了,這隊伍不好帶了啊!

這群狗犢子都特么跑路了,我老劉以后還有何功績可進元老院?!

老劉眼瞅這也是六十四的人了,再這么撲騰下去日子可都撲騰沒了啊!

所以老家伙一咬牙、一跺腳,干脆趕緊把這“肅貪廉政總司”立起來取代都察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