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劇本肯定很成熟,畢竟是經過市場認可的系列片,對于繼續開拓法國很有幫助。
尤其編劇是大名鼎鼎的呂克貝松,這位名滿全世界的法國導演憑借自己多年的執導生涯,創作很多部膾炙人口的佳作,也編劇監制不少簡單明快動作電影。
凡是他參與的電影,最起碼會保障相應的觀影效果,屬于市場需要的那種電影。
從當年導演的《尼基塔》、《這個殺手不太冷》,到編劇監制的《非常人販》系列和《的士速遞》系列,將飆車動作片成功發揚光大。
同時《綠芥刑警》、《太空一號》、《颶風營救》也都是可圈可點,甚至那部超視覺的紀錄片《家園》也是這貨拍得。
“上一部塞瑞爾同樣也是動作高手,大衛單獨負責跑酷,而他則槍戰、格斗、跑酷三者合一,更像一個萬金油版的角色。”
“這次角色換成你,看過很多你的作品,我打算徹底讓兩位主角分工明確,大衛一心跑酷,你專心負責槍戰和飆車,在角色分配上更加符合當代電影的角色設定。”
“比如剛開場的戲份,大衛不再單獨依靠跑酷躲避黑幫分子的追殺,而是采用跑酷加格斗的方式,依靠大量地形和道具,殺出一條血路……”
“全部手持攝影跟拍、剪輯更快節奏點,背景用重金屬和hippop,在保證原汁原味的情況下,增加細節和觀感的表現力……”
“人物也重新調整,女主角的身份從妹妹變成女友,大反派邀請來自武當派說唱樂團的主唱RZA飾演,在后半段再進行一次翻轉,讓劇情更加豐富……”
丁誠聽導演講述創作理念,他是呂克貝松的御用剪輯師,估計并不要求這種菜鳥導演在敘事上有多么出神入化,只需要按照老版的大綱發揮一下就行。
主要任務是利用自己多年的剪輯經驗,將這部電影變得節奏緊湊、剪輯犀利,更加養眼而已。
說白了就是炒冷飯,對于沒看過前兩部的影迷來說,可以直接觀看必然很驚艷。對于看過資深影迷們,新版不過只是一個升級版,相當于重新包裝后的產品,不過不失,也能回味一下。
送走導演,現在基本摸清法國觀眾的尿性,要不就是磨磨唧唧的文藝片,各種玩浪漫虐心。
要不就是商業大片,拳拳到肉、滿屏飛車、炮火連天……
最好再加點香車美女,比如專門找來一米八的國際名模當花瓶。
幾個國家合作下來,文藝片每個地方各有千秋,觀眾審美大相徑庭。可對于商業片,經過好萊塢幾十年的洗腦,基本都是一個套路。
熱血、激戰、俊男靚女……
只要劇情過得去,角色夠帥夠酷,到哪都一樣通吃!
第一部城市獵人開個好頭,算是為自己打開一扇門,既然文藝片之路不好走,干脆用動作片硬剛,順便看看歐洲特效到底牛逼在哪里?
幾天后在片場,見到大衛,讓跑酷風靡全世界的牛人。
“嗨,我看過你的作品,尤其是極限逃生,很棒!”
剛見面上來就直接擁抱,十分熱情跟丁誠聊天,法國人的確很熱情,但絕對是三分鐘熱度,喜新厭舊已經刻在骨子里。
“不對,應該這樣出拳!”
“用力打這里!”
“手是這樣的!”
第一場戲剛開始,就是大衛逃避追殺的場景,丁誠看著所謂動作導演磨磨唧唧的樣子,忍不住親自上陣。
怕法國佬不明白,親自示范幾次后,徹底震撼全場,動作導演直接跪了!
卡米爾很興奮,換成別人這么做肯定是挑戰導演權威,但丁誠不一樣,橫掃東南亞最強影帝,無論功夫還是格斗樣樣精通,隨便設計幾個動作,完爆其他人。
連大衛都老老實實聽著,自己巴不得動作更勁爆,就算是系列第三部,也要讓觀眾看出新意吧?
閑著也是閑著,既然其他人愿意聽,丁誠也樂意分享,畢竟大家好作品才更好。
動作片拍十幾部,經驗杠杠的,尤其是各種類型都有所涉獵。跑酷……MMA……拳擊……詠春……八極……柔道……摔跤……兵器……
別說演員,就連劉威這種專業人士真要火力全開,走不過五招!
現在的自己,
經過系統七八年的折磨,
堪稱人形兵器!
城市獵人也一樣,老外就是這點好,誰有理聽誰的,只要大家覺得更好,百分百通過你的建議,反而更加尊敬你。
邏輯很簡單,沒有國內所謂的面子人情世故,牛逼就是牛逼,誰更厲害誰就上。
這點華夏和韓國都不太行,國內是因為人情世故,就算跟導演有什么分歧,也必須先聽著,甚至實拍幾遍后,再慢慢引導對方,希望能接受意見。
韓國好一些,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在片場,必須維護導演的威嚴。
說白了還是導演中心制的問題,只要在片場,導演一言九鼎,掌握絕對話語權。
歐美不一樣,所有圍著制片人轉,導演只要不滿意,拍到一半也能讓你滾蛋,好像董事長和CEO的雇傭關系。
在好萊塢頂尖巨星甚至比導演都硬氣,兩千萬美元片酬,加全球海外票房分成,小羅伯特唐尼沒演鋼鐵俠之前簡直貧困潦倒,第一部就咸魚翻身,現在更是十幾億美元身家的富豪。
也是因為如此,自己才能放得開,不用考慮所謂的面子,已經不滿足只是一個動作演員,希望在動作設計上爭取更多話語權。
看著樂于接受自己建議的大衛,丁誠也很尊敬,四十多歲還能保持利索的身手的確不容易,所有動作親自來,十分敬業。
既然如此,那就多幫幫對方,自己的角色負責槍戰和飆車,那跑酷和打斗就讓給老人家出風頭吧,反正也打不了幾年。
其實導演也想剖析某些社會弊端,比如為什么會出現暴力街區這種臟亂差的聚集地?
難道貧民窟現實中不存在嗎?
最根本原因還是貧富差距,曾經看過一個段子,美國一個導游對游客說:他們所在的城市,一個社區剛開始居住的是美國人。之后美國人都搬走了,來了亞洲人。再之后亞洲人也搬走了,來了拉美非洲的老黑。
又過一些年,美國人搬去的地方變成富人聚集區,老黑住的地方自然成了貧民窟,而中間夾雜的亞洲人,都是搞科研的中層,所謂的中產階級。
在某些城市的山頂,指著遠處依山傍水的地方說:“嘿,那里都是明星和富豪居住的地方。”
然后指著城市的另一端警告道:“那里非常亂,大家最好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