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陜國公趙暉,崛起于晉末漢初之際,有大功于朝廷。作為舉兵反遼實際上的倡導發動者,主動投靠河東,開國之后,又主動順服中樞,積極配合劉承祐削藩的政策,后又有領兵擊敗后蜀第二次入侵關中的戰役,鞏固大漢西南邊陲。
綜其履歷,屬于大器晚成,時勢造就,雖然任其施展的時間還不滿十年,但在漢初的歷史上,還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建立不小的功勛。劉承祐對趙暉有過一個評價:漢之所興,公有力焉!
另外,又不得不提一點,趙暉也是李存勖帳下親兵出身的將領,莊宗出品,必屬精品。
而作為趙暉的兒子,趙延進當然也受到了皇帝的恩遇,諸多將領,為之奮勇拼殺的國公爵位,直接承襲而得,官位軍職也累步升遷。當然,哪怕毫無作為,也足夠富貴榮祿一生了。
不過,在大漢的二代將領中,趙延進也算是一個佼佼者了。在乾祐初期的幾年間,皇帝身邊有好幾名年輕將領,趙延進、張永德、安守忠等,如今基本都是一方大將了。
而趙延進,從乾祐元年就作為御前班直侍衛皇帝,一直深受劉承祐信任,直到北伐前夕,才被派到揚州,輔助李谷進行備征事宜。
初受皇帝征召時,趙延進才二十一歲,一晃十多年過去,趙延進已步入中年,成為一個有風度、有擔當、有智略,可托重任的文武全才。
是以,在萬歲殿中,再度見到趙延進時,劉承祐高興之余,也頗為感慨,直言人之將老。趙延進一直是個敢說話的人,直接出言打破劉承祐那點矯情,爽朗地道:“陛下春秋鼎盛,何以言老?臣雖年近四旬,更覺正當建立功業之時!”
大度起來的時候,劉承祐是異常大度的,也對趙延進這股精氣神很滿意,笑了笑:“三年多未見了,朕很想念你,來,陪朕喝酒!”
“謝陛下!”聽著劉承祐親切的話語,趙延進心中感念,再行一禮,然后以一個并不矯情的姿態入座。
食案上擺著的,只是簡單的幾樣菜食,魚、春筍、青菜、豆腐,再加兩盅雞湯以及一樽酒。對此,趙延進有些愕然,說道:“陛下平日,就用此簡食?”
北伐還朝之后的這三年,因為財政不豐,國用艱難,漢宮之中,又開始節衣縮食了,劉承祐也是身體力行,帶頭示范。如今的他,并不排斥豐衣足食,只是該有所表率的時候,也從來能夠忍受口腹之欲。
并且,他簡樸,其他貴族、大臣也得跟著學,否則就會引起他的不滿,這種不滿會在方方面面上體現出來。所謂推己及人,就是如此,在這一點上,劉承祐與當年的孟昶,對比尤其明顯。
“陛下平日里的膳食,還要簡陋些,也就是陜國公歸來,方才多添了兩道菜!”這時,侍候在邊上的老太監孫彥筠主動開口了,替皇帝揚德。
“有葷有素,有湯有酒,何談簡陋?”劉承祐則擺了擺手,看著趙延進說:“此番便將就一下,代平定江南,朕自當大宴功臣,屆時再好好招待你們!”
聞言,趙延進慨然道:“陛下如此,臣只覺無地自容啊!”
在揚州,以其富庶,以趙延進的地位,在吃穿用度上,顯然是不會虧待自己的。見狀,劉承祐面色平和,只是舉起酒杯,朝著他示意一下,先吃杯開胃酒。
單獨宴請趙延進,顯示了他對趙延進的親近看重,當然,目的所在,顯然不可能只在吃酒用膳上。兩杯酒下肚,趙延進主動問劉承祐道:“陛下打算正式發兵,平定江南了?”
“嗯!”劉承祐也直接點了點頭,語氣輕松地仿佛并不是在談一件軍國大事,說道:“想必你們也猜到了,朕此番召南面將領回朝,也是想聽聽你們的看法。你們久在南方一線,對軍事情況的了解,也能給朝廷提供更全面的考量!”
聞言,趙延進直接道:“陛下,臣以為,掃平南方,一統天下,已當其時!”
趙延進自信干脆,語氣斬釘截鐵。劉承祐既不急躁,也不激動,而是看著他:“你說說江淮以及江南的情況吧!”
稍微組織了下語言,趙延進稟道:“經過這幾年的調整,江淮可發之兵,已達三萬,其中揚州、廬州之軍,都是常年接受訓練,裝備精良,熟悉當地氣候的銳卒。揚州水師,經過張彥卿將軍的整練,又更換添置了上百艘戰船,實力出眾,可為大用。一旦大軍南下,江淮之師,可為大軍前鋒,先遣渡江!”
“江淮駐軍,朕早有意作為平南的主力使用!”劉承祐一句話,讓趙延進雀躍不少:“不過,你們在江北大加操練,虎視眈眈,江南當有所反應才是吧!”
趙延進頷首,表情嚴肅了些:“江南國主以林仁肇為將,負責江防,此人確實有一定將才,也恪盡職守。王師南下,其人堪為最大的阻礙,其所率軍隊,有兩萬水陸軍卒,受其調教,當有一定戰力。除此之外,江南軍隊皆不堪一擊,而林仁肇終究獨木難支,長江橫跨千里,也不是他所能逆勢阻擋的!”
“你與李公在揚州,對于平南的構想,只怕也研究多時了吧!說說你的進兵方略!”劉承祐輕笑道。
向劉承祐求了一張地圖,趙延進按圖指示,說道:“臣等以為,可發三路大軍。第一路,自上游發兵,水陸并進攻鄂州,而后沿江東下,取湖口、池州;第二路則以江淮水陸大軍為主力,擇機渡江,直指金陵;第三路,以吳越兵馬北上,攻常州、潤州。當然,李公以為,這只是從大局著眼,具體進兵,還當因勢而動!”
對此,劉承祐顯得很滿意,事實上,平南戰爭,渡江作戰,自古以來,都逃不出那個大體的方略,這是由于地理因素所決定的。當然,與歷史所不同的,是雙方力量對比過于懸殊,并且,江南背后,還有吳越這支力量在進行背刺,讓江南朝廷面臨的局面更加惡劣,幾乎是種讓人絕望的境地。
“不管如何,江南所能動員的兵力,仍不下十萬之眾,還是不當小視!”劉承祐則這么道,語氣先是謹慎,但說著說著便霸氣側漏:“不過,也該展現出大漢虎師的雄威,一舉蕩平江南,統一天下!”
一直以來,劉承祐對軍事所展現出的,都是種謹慎小心的姿態,每歷戰爭,往往告誡將領,不可輕敵大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不斷的勝利,隨著國家軍隊實力的增強,這種習慣仍然保留著,但是從他個人而言,早已形成了氣吞萬里、無敵天下的自信。就像平南,之前不發兵,由其茍延殘喘,只是不到時機,然而一旦做了決定,大兵南下,那就斷然沒有失敗的道理。
“李公的身體如何?”劉承祐關心道:“聽說情況不是很好!”
聞之,趙延進神色略顯沉重,應道:“不敢欺瞞陛下,李公所患風痹,癥狀甚重,尤其冬雪之時,疼痛難忍,幾不能下地,只能以輪椅、車轎代步,處置公務,亦多由口述......”
聽聞此消息,劉承祐悵然一嘆,對于李谷的病況,他不是不知道,但李谷不報,劉承祐也只能當做不知。也清楚,李谷苦苦支撐,是為了什么,早年允諾他率師南征,然而時局所迫,一拖就是近十年了,也拖得李谷將入花甲之年了。
良久,劉承祐說道:“朕欠李公一個承諾,也當與其實現夙愿的機會啊!”
事實上,因為李谷的病情,劉承祐心中對于是否繼續任他為南征主帥,是呈猶豫心理。畢竟戰時與非戰之時,所承受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然而,腦海里浮現出那花甲老人,身居輪椅,猶翹首南望的情景,他又難免不心生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