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企弓舉手示意道:“老臣在此。”
黑臉漢子跳下馬走過來對左企弓說:“你是左企弓?老人家,對不起啦,今日奉張留守之命,對左企弓、曹勇義、虞仲文、康公弼四個叛臣就地正法!”
左企弓大驚道:“我們何罪之有?”
這時,一個議事官模樣的人走過來,對他們四人說:“現在,我向你們宣布,你們犯下了十大罪狀:1、明知天祚帝流離夾山,你們卻不去迎接。2、你們勸說皇叔燕王登基僭號。3你們大逆不道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4、天祚帝曾經派使者去燕京聯絡,你們竟然把使者給殺了。5、你們竟上表金國請求立秦王耶律定為帝,而不恢復天祚帝帝位。6、你們不謀求守衛燕京而是開城拜降。7、你們不顧大義甘心向金人稱臣。8、你們搜刮燕京的錢帛取悅金人。9、你們的所作所為導致燕山人民遷徙失業。10、你們教唆金軍攻打平州。這十條罪狀句句屬實,任何一條都可以斬立決。”
左企弓聽完后默默無語,獨自朝那片樹林走去,一群士兵跟在他身后。左企弓在一棵粗大的栗子樹下停住腳步,對身后的士兵道:“此地甚好,你們就在此了結老夫吧。”
康公弼望了一眼左企弓蒼老的背影,對張謙說道:“我要見張覺,是我阻止了金軍攻打平州,張覺知道這事,是我救了他的命。”
張謙笑了笑道:“五百兩黃金,一萬兩銀子,你都用完了嗎?我離開平州時,張留守曾對我說,康公弼如果說要見我的話,你就這樣問他,沒想到你果然提出要見他。”康公弼低頭不語。
左企弓、曹勇義、虞仲文、康公弼四個遼國叛臣,就這樣被吊死在灤河岸邊的一片栗子樹樹林里。
隨后,張覺又派人沿路張榜通告:所有燕民都可以不去金國了,都可以各自回家安居樂業。燕民聞訊奔走相告,興高采烈,紛紛回鄉。
張覺令人畫了一幅天祚帝像,懸掛于大堂,天天拜謁。
張覺叛金復遼之事,很快便被宋徽宗掌握。宋徽宗便開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他立即給詹度下達御筆:“金國自燕山遣人詣平州,即日復回云,張覺領步騎五千壁松亭關,抄其車乘不敢前。及聞平州止稱舊府,用保大年號,已殺虜相曹勇義等四人,聲言不順南朝,亦不歸女真。及四月二十七日,輒遣兵奪清化縣榷鹽院鐵板物。觀此,則覺之不歸女真甚明,而所以款附本朝之意,蓋亦未見,若不稍與羈縻,必為邊患。雖未可明示結約,要須預加撫諭,可因人諭意,然不可泄。覺方外連韓慶民等,招誘遷、闊等州以拒金國,成敗固未可知,為我之計,正當用卞莊刺虎之計,坐觀其變,以為后圖。所慮喜功倖進輩,茍且圖目前,輕失女真,所當深察。”
宋徽宗這份御筆至少包含這樣幾個意思:一、張覺叛金已很明顯;二、張覺現在仍用遼國年號,并沒有歸附大宋之表現;三、張覺正在聯絡韓慶民等人一起抗金;四、為預防張覺成為邊患,可秘密與之聯系給其撫慰,但一定要保密,不要被金人得知;五、要用卞莊刺虎之計坐觀其變;六、不可為了張覺而與金人鬧翻。
詹度于是派人找到張覺的親家王倚,讓王倚去平州給張覺傳話,以示友好。
張覺反應也很快,即派張興祐來燕京,與詹度接觸,打探宋朝的真實意圖。這時,詹度又接到宋徽宗一份御筆:“營、平納款,雖在女真入關之前,然其后朝廷累次計議,女真終不見與。又張覺固嘗心服金國,用其年號,又嘗改為南京矣。本朝初與金國通好,皆著誓書,豈當首違?況金國昨在燕京,所以不能即討平州,正緣女真處關中,而覺外據榆關,又我以重兵壓境,且舊酋尚在,是以彼姑涵容。今女真既已出關,他日若自興中府或東京之西討伐平州,則覺蕞爾數州,恐未易當。況我師既已解嚴,舊酋猶復狼狽如此,秋深女真歸師,正是得志之時,在我豈當妄有舉錯?為今之計,正合坐觀其變,以為后圖。然聞覺欲通韓慶民,結連四軍,并力窺燕,則不得不慮。理當速示羈縻,卿可慎選有材智忠信之人二三輩,令密諭覺意,許之世襲。”
詹度于是將御筆中的有關內容透露給張興祐,讓他回去告訴張覺。張興佑還沒走,宋徽宗又來了一份御筆:“聞四軍林牙、張覺在居庸關北,及平、灤州、中京集眾,止留金國車乘,縱還金國所遷燕京人口,并意欲為我疆之患,要須經畫,為善后之計。”
詹度立即開會討論。與會者認為,拉攏蕭干投降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曾與我為敵,要想讓他徹底轉變,投靠我朝,他會畏禍而顧慮重重。張覺則不然,他久欲歸附,只是覺得給他的待遇不如郭藥師,沒如他心愿,所以才遷延至今,一直不明確表態。
詹度將討論意見迅速上報朝廷。不久,宋徽宗敕令詹度,秘密派人用高官厚祿誘惑張覺帶著平、灤、營三州地盤及民眾投降大宋。
這時候,燕民大都陸續回歸燕京。宋徽宗于是下詔給王安中和詹度,令他們認真撫恤和考察燕京的士大夫,從中選拔可用之材,對于原來有官位的人,發給路費,讓他們進京赴闕,換授差遣。同時,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特免三年常賦。
張覺聽說了宋朝的這些政策后大喜,遂決定以平、營、灤三州降宋。他派李石和高履到燕京,與王安中進行正式接觸。
李石改名叫李安弼,高履曾擔任過遼國三司使,改名叫高黨,這二人都是燕京人,都曾被金人俘虜,后來因為張覺幫忙才得以放歸,所以對張覺很感激。他們知道,張覺的叛金之舉一定會引來金軍的進攻,金人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如果大宋接納他們,那么,到時候金人如果前來索求,大宋一定不會將他們交給金人的,可惜他們太高看宋徽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