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二十六章 荊襄的意義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還是很無恥地求票,今天周末,大家如果手里還有票請投給我。謝謝!這些日子單位特別忙,年末了,我周六日都加班,所以每天只更新了一章,以后不忙了我會好好更。謝謝打賞的朋友。我欠三次加更,我自己記著呢,以后會補的。

前幾天以為自己要撲街,大家給了那么多票,真心謝謝了。

——————————————

李存真把竹棍移動到了湖廣地區,指著地圖上一處問道:“大家請看這是哪里?”

“這不就是襄陽嗎?”白駒回答。

“沒錯,襄陽有什么作用各位可知道?”

“大頭領,你就別賣關子了,你直接告訴我們不就得了?”白駒噘著嘴不滿地說道,“我們這些人都是你的學生,誰知道襄陽有什么用?麻煩你直接說好了,別讓我們再丟人了。”

李存真笑了笑說道:“好吧,那我就直說。你們也知道蒙元和南宋對立的事情吧?南宋當年稀里糊涂地跟著蒙古聯合攻滅了金國,在消滅金國這個障礙之后,蒙古就把自己的兵峰指向了南宋。

由于南宋在荊襄地區守衛森嚴,蒙古多次企圖從四川入手,然后再順流而下攻滅南宋。可是不巧的是,蒙古的大汗蒙哥卻在圍攻四川釣魚城的時候戰死了,這個釣魚城也守了三十八年,南宋滅亡了這城還沒被攻克。所以說,想要通過拿下四川威脅東南是根本不靠譜的,至少在東南地區沒有分裂,統治穩固的情況之下,不可能,歷史用蒙古大汗的命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當年南宋有一個名將叫做孟珙,他有一個部下叫做劉整。這姓劉的是一個勢利小人。可是,雖然他是小人卻深諳南宋帝國的命脈所在。‘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得也。’這就是這個叫做劉整的漢奸給忽必烈獻上的計謀。在此前二十多年攻宋戰爭中始終找不到北的蒙古人,得到了劉整的計策之后,才終于大夢初醒。終于找到了攻打南宋的至高戰略,那就是‘先攻襄陽,撤其捍蔽’。

從那之后忽必烈耐心布局,終于歷時六年,在南宋咸淳九年攻下與襄陽一江之隔的樊城,最終迫使襄陽守將呂文煥力竭降元。襄陽失手后三年,臨安失守,又三年南宋終于在崖山慘敗。十幾萬士人殉國。

追究這場持續了四十八年的蒙宋戰爭,核心轉折點就在襄陽戰役。‘取荊襄,奪淮河’,這是北方攻打南方的最佳戰略,我們就在南方。所以,諸位將官,我們必須拿下兩淮,想要守住東南又必須拿下襄陽,拿下樊城。”

李存真的見識并不短淺,也不是一個不懂戰略之人。荊襄、兩淮和東南的關系,李存真很清楚。

從曹魏和孫吳爭奪濡須口和合肥開始,兩淮和荊襄就一直關系天下的歸屬。特別是兩淮地區,最為緊要。

當年滿清南下,一代大儒顧炎武在仔細考察了立足于東南的孫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和南宋八代政權的成敗之后,提出“厚荊襄、阻兩淮”的東南立國之本。可惜,叛徒太多,許多人又過于無能導致弘光政權的迅速瓦解,這一戰列構想付諸東流。

李存真并不知道什么顧炎武的戰略,他所知道的是后世的解放戰爭。當年淮海戰役前,白崇禧也曾向蔣介石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構想。可惜,蔣介石肥豬一口,蠢不可及。在耗時兩個月的淮海戰役中把自己的精銳幾乎全部葬送,就連名將杜聿明都被活捉了。失去了淮河的軍事屏障,蔣軍在南方一潰千里。

“失淮河則失天下”的古訓在現代戰爭中仍然奏效。恐怕在以后一樣奏效,除非人類戰爭的主戰場轉移至太空,否則這個定律難以打破。

在穿越之前,李存真聽了歷史系師兄講了這些的時候,他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怎么也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玄機!

李存真相信師兄,更相信歷史不會騙人。是以想要守住兩淮最好是控制上游的荊襄地區,而其中的襄陽又是關鍵。

雖然并不是說沒有襄陽就一定守不住兩淮,凡事總是會有特例,但是爭取一下總是好的。元末的朱元璋本身就不掌握荊襄,甚至自己下游的蘇淞地區也不掌握。可是即便如此,他照樣打敗荊襄陽地區的陳友諒,不得不說是千古英雄。

李存真相信自己不是明太祖,沒有明太祖的雄才大略。如果是自己在沒有荊襄的情況下占據兩淮,不能說肯定守不住。但是,兩淮一定是痛苦萬分,倍受折磨的。

從荊襄順江而下,兩淮就會腹背受敵。本來處于第二道防線上的合肥和揚州,轉眼之間就成了前線。壽陽、鳳陽、盱眙、淮安本身也就失去藩屏的作用。

如果荊襄水師越過濡須口,過了采石磯,南京怕是就危險了。到時候,兩淮再兵強馬壯也會手忙腳亂,陸地上再一進攻,怕是兩淮只能被逼得自保了。而南京是死是活得看天了。

所以,李存真認為拿下襄陽很有必要,對兩淮的防守很有裨益。

“拿下襄陽!”趙無極帶頭大喊。

“拿下襄陽!”眾人跟著一起吶喊。

李存真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繼續說道:“拿下襄陽,拿下樊城,我就是這個意思。否則的話,我們拿下淮東和淮西守起來也只有痛苦二字。只是我們現在兵力不足……”

正在此時,馬逢知上前單膝跪倒抱拳行禮說道:“大頭領,某不才愿去取那襄陽!”

“你?”李存真十分驚訝,他怎么都沒有想到馬逢知這首鼠兩端的家伙居然會主動請戰。難道是因為贈送的忠義尺起到效果了嗎?

李存真此前只是當過老師,沒有當過公務員,更不知道怎么收買人心。他和馬逢知談話的時候,其實本應該先給個甜棗。贈送忠義尺,保證不拆散他的隊伍還給爵位,然后再提派遣軍法官和宣教官的事。可是李存真沒有收買別人的經驗,先提條件再給胡蘿卜,本來是極可能失敗的一件事情,卻因為他在南京之戰中展現出了巨大的實力而被馬逢知“被迫”接受了。

然后李存真才給忠義尺,保舉爵位,這種套路是非常愚蠢的。可是卻因禍得福,這反而讓馬逢知認為自己欠了李存真的。此次李存真指出了襄陽的重要性,而自己如今得了這么多好處,怎么能不出點力氣呢?所以當即便站出來表是自己要出一份力。

“好!有進寶將軍,這一次襄陽這個寶必然進入我軍囊中!”李存真說道,“只不過馬軍門的人馬雖然有兩萬七千人,可是戰兵不過三千而已,還是少了一些的。”

“大頭領,就算我的人少。我也照樣拿下襄陽。”

李存真思量片刻說道:“白駒……”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