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洶涌  第二十七章 元首海國公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南明洶涌 | 杜春秋   作者:杜春秋  書名:南明洶涌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今天第二更,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實在太忙,兩更是極限了。但是還是厚顏無恥求票,請還有票的朋友,如果投給誰都行,那就投給我吧,周末了,別浪費了。謝謝!

————————————

一聽到李存真叫自己,白駒顯得十分興奮。他本來以為李存真會讓他跟著趙無極一起去攻打淮東,想來都是他跟趙無極組隊的,可是這一次卻偏偏讓楊再輝去,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

聽了半天大頭領都沒叫他,他以為自己什么事都沒有了,正在憋悶,突然聽見李存真叫他。看情形這是要讓他去攻打襄陽了,那可是個軍事重地,自己終于有任務了,不會落在何蠻子后邊了。想到這里歡欣鼓舞起來。

李存真說道:“白駒、姜誠,你們兩個率一個師,再在投降的綠營披甲兵中招募兩個師,組成近衛軍,專門防守南京。”

“啊?”白駒一愣,滿臉的失望,可是李存真命令已下不容置疑,只好悻悻地回答道,“是……”然后如同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堆了下去。

李存真轉而微笑著對王金玉說道:“王島主……”

王金玉聽見李存真叫他,知道李存真這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馬逢知的助力。他看了看王永昌,王永昌朝著他微微點了點頭。王金玉明白王永昌的意思,出列應諾。

其實,他們也明白自己作為南洋海盜的王系力量一直都被李存真猜忌。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尚不是鬧矛盾的時候。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本身也是他的志向,更是他的父親大錘王強一生的夢想。

他們王家祖籍江西,馬進寶在九江投降滿清后,江西很快陷落了。王強無奈帶著自己的家眷乘船從長江一路逃到了舟山,然后又乘船南下。王家本來就有不少家私,在南洋很快成了有實力的海盜,雖然比不上李存真,但是芷蘭島經營得也是有聲有色的。

跟李存真相比,王家誓死不剃頭,原則性極強。這一次,王金玉自然也是想回江西的,想看看自己父親所說的老屋。

況且,江西地區生產瓷器,這可是泰西需要的緊俏貨物,有了陶瓷就有了一切。江西在王金玉看來不能說是個多好的地方,但是東面是閩浙,西面的湖廣,北面又有長江水利,如果能夠占據這里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王永昌的意思其實也是希望不論李存真說什么都答應下來,畢竟和李存真搞沖突可不是鬧著玩的。況且這個時候,最大的可能就是讓王金玉給馬逢知做后援,這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有利的。

果然,李存真說道:“芷蘭島兵強馬壯,本來就有精兵五千,如今又有三萬人在手。不如就組成江西軍。作為馬進寶將軍的后援。”

“謹遵大頭領號令。”

馬進寶大笑說道:“真是有勞王島主了。”

“不敢當,能和馬將軍一起共事,正是我這小輩學習的時候。”

馬進寶聽了大笑說道:“江西九江曾經是我駐守的地方,我對那里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你我二人合兵一處,六萬大軍勢如破竹,想要拿下江西北部易如反掌。然后朔江而上,占據荊襄不是難事。”

王金玉看了看李存真說道:“大頭領,這一次我們出發討伐荊襄一代,我軍兵器鎧甲有些不足還請為我軍補充一些。”

“沒有問題!”李存真說道,“不過明人不說暗話,鎧甲我這里沒有多余的,沒辦法給你,只能靠王島主自己想辦法了。但是兵器我這里是有的,全數給你補足。”

李存真說自己鎧甲不足其實不是實話。他從廈門大捷中撈到了一萬多鎧甲,而且許多都是滿洲八旗的精良甲胄,這些東西鄭成功看不上于是就便宜賣給了李存真。南京保衛戰中,李軍得到了上萬副綠營鎧甲,特別是耿精忠靖南藩的鎧甲很是精良。李存真著實是發了一筆大財。要知道上陣殺敵,兵器當然重要但是鎧甲更為重要。

明朝官府允許民間擁有武器,可卻不允許民間藏有鎧甲,否則按謀反論處,足見鎧甲的重要性。

只是,李存真的這許多鎧甲不能用來給王金玉,他還要用來武裝淮東、淮西和近衛三個軍。如此說來確實沒有多余的。

況且,在李存真看來,自己弟兄們賣命搶來的東西為什么要給你們芷蘭島呢?你們在江西不是打了很多勝仗嗎?鎧甲哪去了?

一提起芷蘭島,三炮島,李存真似乎就被刺激到了,小心眼的勁就上來了。他恨不得芷蘭島沉沒……

但是,如果一點好處也不給王系,又怎么讓他們去跟著馬進寶攻打湖廣?于是,李存真打算把從靖難藩中繳獲的三眼火銃,繳獲自浙江和福建綠營的那些兵器挑一些破爛給王金玉。

王金玉哪里知道李存真的心思,當下大喜說道:“多謝大頭領!”

這一次軍改,時間非常緊迫。李存真估計滿清很快就會有動作。所以,自己下轄的三個軍得抓緊時間改革,爭取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改革。

其實,李存真本部兵馬改革起來并不困難。這么多年來已經有雛形了,只要打破團伙就可以了。現在主要問題是讓投誠的俘虜兵適應這套體制,再一個問題缺少軍法官和宣教官,這些人需要培訓,這是需要時間的。而且軍法官和宣教官下了部隊之后,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與士兵們打成一片。

李軍如果只占領南京附近地區恐怕難以堅守,所以還必須趁著滿清沒有回過神來迅速擴大戰果,因此軍事改革也就只能邊打邊改。

至于馬逢知的部隊西征,李存真并不看好。一來,馬逢知部屬于老式部隊,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讓軍法官和宣教官到位,戰斗力難有大幅度提升,而且該部數量只有兩萬七千人,去硬撼湖廣綠營怕是困難。

李存真盤算,如果老馬拿不下湖廣總督張長庚,那么就等軍改結束之后,由他親自率領近衛軍,再匯合夔東明軍東西夾擊,襄陽一股可下。

現在讓馬進寶西征也可以以攻為守,為軍改爭取時間,再說了,萬一張長庚突然中風或者昏招連連,誰能保證馬進寶沒有一點機會?也可以由此試探湖廣實力,打了敗仗也可以迷惑湖廣清軍。

“曹海濤、武達摩!”李存真喊道。

“末將在!”

“我命你二人率領海軍援助馬進寶和王金玉二位將軍。軍改就在此次西征的路上進行。”

“是!”

在一系列的會議中除了產生各軍的主官外,張煌言成了大法官主管司法也就是刑部,陳顯祖負責工坊和稅收也就是戶部,李茂之負責官吏的考核和任免也就是吏部,常琨負責情報和外交也就是禮部,關盛年和楊添秀則負責軍事改革的相關工作,并且兼管俘虜的改造。關盛年憑借長相就能讓俘虜的綠營兵心服口服,這算是兵部。工部則被一分為二,曹海濤原來的手下曹四負責碼頭和船只建造,張一鳴則負責陸上的攻城和兵器、鎧甲、火槍制造。

此外還設置了許多其他的部門。首先就是學部,又叫做教育部由錢謙益負責,三品,這正發揮了他的長處。但是興辦學校,開設武學的事情還是掌握在李存真手里。“重用”錢謙益其實就是一個姿態,讓天下的讀書人和舊官僚看看李存真的態度,希望他們能夠和海國公合作。

第二個便是衛生部,由名醫張安和他的弟子夏也舒負責,用來培養醫生,這一次科舉,醫學算是科學科,也在科舉的行列里。

自從姜誠在解救馬逢知的過程中偶然拿住了孫長青,搞清楚了孫舒叛變的事實之后,夏也舒頗感覺自己抬不起頭來,特別是自己曾經鐘情于孫舒,更是怕大家看不起。因此這半年來很少在大家面前出現。只是帶著自己的師妹和徒弟給人看病。

李存真從來沒有明白了說喜歡她,可是夏也舒就是不好意思。如果見了李存真,這個海盜頭子突然要她“進宮”,她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所以一直躲著李存真。

盡管夏也舒沒有來開會,李存真仍然給了她一個五品醫官的位置,這也算高位了,也算是向眾人宣示女子也可以做官。不僅可以做武官,也可以做文官。

第三便是文藝部,這個部門由河東君柳如是負責,七品。以海國公的名義,廣納戲班子,說書人,用來宣傳明軍的英勇事跡和滿清統治的野蠻黑暗。文藝部其實就是李存真的宣傳工具。

此時,錢謙益和柳如是還沒到,但是相關工作已經展開了。

李存真要求所有人不能再稱呼頭目、頭領或者老大、大哥什么的,要把團伙文化完全拋棄。所有人一律以官職、爵位或者軍銜相稱。如果實在沒有的官職、爵位和軍銜,則稱呼先生、閣下或者尊架。任何士兵嚴禁自稱大爺、兵爺、老子,違令者打軍棍。

李存真則自稱元首海國公。在自己的爵位海國公前特意加上“元首”二字,以便彰顯權力和殊榮。

由于張煌言等人并不知道后世的事情,所以對元首二字并沒有表示反對。海盜們認為元首其實就是大頭領的文雅提法,全都欣然接受。就這樣,元首海國公誕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