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謀士  第二百五十四章 餓狼撲食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千秋謀士 | 小莫路   作者:小莫路  書名:千秋謀士  更新時間:2020-03-17
 
半月大雨,使得落鳳江暴漲。淹沒下流千頃糧田,沖毀十萬房屋,十余萬老百姓無家可歸,食不果腹。一時哭喊之聲響徹四野,以至于高飛之鳥不敢落下。

更有數萬百姓攜家帶口往城里而去,但郡守緊閉城門不許災民進入,怕這些災民進入城中后引起慌亂。

但朝廷賑濟之糧遲遲未至,各郡也不許災民而入,災民未填飽肚子便挖野菜而食,年老體弱者便就地取材,或挖草根,或扒樹皮。反正只要是能吃的就行,十余天,方圓數里之草木被災民食盡,但朝廷賑濟之糧仍然未到。

此時,天空終于放晴,但落鳳江水卻沒有退下去。

梁國朝堂之上,梁帝劉成一臉疲憊。這些天從各處送來的折子堆積成山,他熬夜一一看完。

這些折子皆是請求朝廷放糧賑濟災民,若不放糧只怕會引起民變。

這一點劉成自然是明白的,自落鳳江淹沒無數鄉鎮后他便召集群臣商議。群臣皆是要放糧賑濟災民,使之穩定。

但附近城中的糧食是遠遠不夠的,而因大雨洪水將官道給沖斷了,朝廷之糧一時無法運送過去,這可愁死劉成了。

“大雨沖斷了官道,賑濟之糧一時無法運往災區,眾卿可有何良策,以解燃眉之急?”劉成看著群臣問道

群臣皆不語,劉成心里嘆息。

這關鍵時候連個出主意的人都沒有啊!過了一陣,丞相高季道:“陛下,老臣有一計,可安災民,使之無禍。”

劉成大喜,連問:“丞相有何妙計?”

“陛下,災民皆食不果腹,四處游蕩。如此下去只恐這些災民會落草為寇,打家劫舍,為禍國家。臣以為當命附近郡守將災民召集起來,每日給一頓稀飯,如此災民必定不會遠走。只要堅持到官道一通賑濟之糧運到,這些災民便不會為禍國家。”

說罷!一人反駁:“高相之計只可行一兩日,若時間一長災民一樣會四處游蕩,屆時還是究竟不了這個問題。十余萬災民每一日只給一頓稀飯,試問高相,附近城郡能堅持幾日?再者,一頓稀飯災民必定不會滿足,萬一因吃不飽在鬧起事來這又如何是好?”

高季亦反駁:“其一,官道修復只須數日,屆時可如識告知災民,讓他們忍耐數日。其二,災民食不果腹,那還有力氣去鬧事?”

此人大笑:“高相不知民情也!饑餓之下災民豈會去聽你講道理?民間有句諺語,說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高相吃的飽自然不清楚百姓饑餓,猶如餓狼一般,在極其饑餓的情況下即便身邊有危險它亦會不顧一切的去吃。災民亦是如此,在他們極其饑餓的情況下去與他們講道理他們是不會聽的。再者,高相說災民食不果腹,沒有力氣鬧事,此言有誤。比如說一群餓狼,當它們看到食物的時候必定會不要命的撲上去,這個時候你說什么都沒有用。因為它們怕遲了就沒有了,實際上都有份,但狼不相信。故而撲之,在

撲的過程中它們會咬死與它們搶食之狼,而當它們嘗到食物的味道后便迫切的想要吃飽,這時便會盯上給它們食物之人,接著便會發起進攻,廝咬,搶奪。”

此人說完,高季沉默不語。這時一人大聲笑道:“昌大人這的謬論我從未聽過,不知昌大人這一番言論是那家經典?”

反駁之人高高瘦瘦,身著梁國官服,是大行令的屬官,名叫馬聰。其人喜阿諛奉承,溜須拍馬。

而反駁高季之人是御史大夫劉秉的屬官,名為昌易。此人身長八尺,容貌俊逸,年三十有二,出生大家,但因其母是妾而不得其父寵愛。后離家求學,在梁都遇劉秉,被劉秉養與府中。

昌易素有謀略,看問題總能一針見血。劉成上位后劉秉便將他舉薦給劉成。

馬聰之言昌易并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對他道:“馬大人此話怎講?”

馬蹄向劉成行禮,說道:“陛下,微臣以為高相所言極是,當下最要緊的便是安定災民,使其不要為禍國家。而高相之策是一妙計,可先張榜出告,告訴災民只需堅持數日,待朝廷賑濟之糧到后便可吃飽,如此誰會鬧事?”

昌易笑道:“陛下,臣方才說過了。饑餓之下災民便是狼群,處理不好反而容易生出事端。高相之策看似可行,實則不行。請陛下三思。”

“昌易,你膽子不小啊!高相之謀豈是你可知的?”馬聰喝道

見此,劉成一揮手示意他們停住,余是二人皆退。劉成問高季:“丞相,你以為昌易之言如今?”

高季道:“昌大人所言有些道理,想來昌大人一定有比老臣更加高明的法子。”

劉成便問昌易:“昌易,你可有解決之法?”

“回陛下,臣有!”

“哦!”劉成驚訝,又道:“說來聽聽。”

“陛下,臣這個辦法便是讓災民去修路。各處官道皆有斷處,尤其是災區附近的官道,大部分被江水沖毀。可使災民修路,每日早中晚皆給一番稀飯,清一些沒有關系。可告訴災民因官道被水沖斷故朝廷賑濟之糧才不能按時到達,早些修復官道賑濟之糧便會早到。臣這個法子便是要給災民給些事做,不要讓他們閑著,閑著便會四處游蕩,如此災民心里也會有盼頭。”

劉成點頭,問高季:“丞相,你以為昌易此法如何?”

高季道:“老臣以為昌大人此法或許可行。”

高季不高興了,有了或許兩個字。但這兩個聽在馬聰耳中便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知道丞相不高興了,一步上前,道:“陛下,微臣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

“昌大人說每日三碗稀飯,如此附近城中之糧必定缺乏,搞不好連城中百姓都要斷糧,如此反而不好。”

“嗯!有些道理。”

昌易也道:“陛下,微臣之策是將高相的一碗分成了三份,量還是一碗之量。如此災民雖有怨言但不會鬧事,可解燃眉之急。”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