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易這個法子是可行的,應該說他對老百姓了如指掌。知道老百姓在什么情況下會鬧事,知道在什么情況下他們會安分守己,這一點高季雖沒有說出來但是心里還是很佩服昌易的。
按昌易這個方法而行老百姓有盼頭,同時又將他們集中在了一塊,又不讓他們閑著,如此一來便不用擔心災民四處游蕩,落草為寇了。
劉成思考一陣,點頭道:“昌易,你這個辦法著實不錯。”
“謝陛下!”
“便就按這個法子來罷!”
“是!”
“好了,朕乏了,眾卿都退了罷!”
劉成說罷!內侍喊道:“退朝!”
余是群臣皆呼萬歲,不待群臣起身劉成便走向了殿后。
與此同時夏帝有伐梁之意,群臣勸之!
言道,梁國雖遭天災,但于國本無傷。此時伐之未必能勝。前者試探,梁國水軍戰力極強,我朝水軍雖勇但亦不能敵。還須多加練習,待時間成熟之時一舉伐之,必能過江。
群臣皆勸,夏帝便打消了伐梁的念頭。
但伐梁之心仍在,夏帝有才,亦有野心。梁地肥沃他必取之,但落鳳江這一道天險使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若是陸戰夏帝有信心,一年之內便叫梁國滅亡。但水戰他夏國水軍不及梁軍,幾次吃虧皆是水戰,一時夏帝很是憂愁。要是能得徐溫這樣的水戰人才,滅梁指日可待。
御書房中,夏塵坐于椅子上,目光看著一張地圖,這張地圖上畫著的赫然便是落鳳江。
夏塵看著地圖,對旁邊站著的王羽道:“國師,梁國水軍強勢,朕之水軍數十次被打敗,這是什么原因?”
王羽道:“陛下,這是因為沒有水軍將才所致。”
夏塵點頭:“朕意覺如此!但我朝將軍皆不習水戰,難道朕注定要與先帝一樣無功而返嗎?”
“陛下可還記得龐疾。”
夏塵眉頭一皺:“你提他做何?”
王羽笑道:“陛下,龐疾可用之。”
說完,夏塵一揮袖子,冷哼一聲:“這個無用的老東西,若不是念他有些功勞,十前前便已經斬了他了。”
龐疾是夏國先帝時提拔的將軍,他擅長水戰,在伐梁的戰爭中在水戰上勝了數次,這數次都讓梁國吃了大虧。因此先帝破格提拔他為水軍都督,讓他統領十萬水軍。
在以后對梁的戰爭中龐疾表現出驚人的軍事才能。
曾派數千水軍夜襲梁營,斬敵上萬瀟灑離去。也曾十余此打敗徐溫,因他才能夏塵繼位后任命他為大將軍,統領三軍。
但在十年前與梁國的那次戰爭中龐疾被徐溫打敗,也是這一敗失他結束了領兵的生涯。
十年前夏帝以為龐疾訓練的水軍能與梁國一決雌雄,便命龐疾領四十萬兵馬從水陸攻打梁國,大有滅梁之勢。梁帝連命徐溫引兵十萬去拒敵,雙方在落鳳江首先交戰,徐溫戰敗而逃。
龐疾久經沙場亦怕是徐溫誘敵之計,也不追趕,只緩緩而進。
后又戰徐溫又敗,接連十余戰徐溫皆敗,損失慘重。龐疾以為梁軍不是他之敵手,加之建功立業之心便大舉進攻,豈料這是徐溫驕兵之計,龐疾大敗,差點就死在了落鳳江。
這一戰夏國死傷慘重,十萬水軍有五萬死葬身落鳳江,夏帝數十年的心血毀于一旦。
所謂一家起而一家衰。
這一戰之前徐溫的名頭不及龐疾,當時的龐疾名震天下,連梁帝對龐疾也很忌憚。但在這一戰后徐溫的名頭蓋過了龐疾,成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名將。
龐疾回來后夏帝震怒,欲斬龐疾,太后為其求情,夏帝念在他往日功勞的份上便將他關進了死牢,其家老小皆被下獄,到今日十年零兩個月了。
“陛下,龐疾雖該死,但其在水戰方面卻有本事。不如放他出來戴罪立功,他必定知恥而后勇。”
“不行,這個老東西葬送了朕數年的心血,如此放他出來即便朕答應了,哪些死去的亡魂會答應嗎?”夏塵語氣堅決
王羽還想勸夏塵,只見夏塵一抬手,道:“你不必說了,朕就不信除了龐疾我大夏便沒有水軍人才了。”
夏塵語氣不容反抗,王羽也不再多言。但心里還是希望夏塵起用龐疾的,這個人不管是訓練水軍還是打仗都有一套,若起用之其必定感恩,定會知恥而后勇。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一雪當年之恥,這個時候的人是最可怕的。
但夏帝不想用他,王羽也沒有辦法。
說來不信,當年龐疾是看了徐溫的驕兵之計,所才舉兵而攻。但在與徐溫交戰之際龐疾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他看見徐溫身后有一只巨大鳳凰,這鳳凰呈五彩,混身散光光芒。接著鳳凰消失,又出現一條巨大的青龍,那青色巨龍張著血盆大口兩顆燈籠一般的眼睛直勾勾的看著他。
他以為自己看花了眼,用力揉眼睛。但揉過后他發現這不是他眼睛花了,而是真的。一時他心里極為恐懼,腳下不穩,摔倒在了船上,恐懼的大喊:“撤,快撤!”
夏國士兵以為是將軍發現中了徐溫之計,便下令撤退。
兵敗如山倒,見夏軍撤退,徐溫以為龐疾看出了他的驕兵之計,所以才撤退。心里暗暗佩服,這夏國大將軍果然名不虛傳。余是徐溫立刻命令水軍向龐疾殺去,一時江上箭如雨下,龐疾大敗,徐溫大勝。
事后龐疾叫來士兵問有沒有在徐溫身后看到一只五彩鳳凰和一條大青龍?士兵回答沒有,龐疾不信,又先后叫來數名士兵,問他們,士兵皆答沒有。
一時龐疾也疑惑了,難道自己看到的真的是幻覺嗎?不,不是幻覺,他可以肯定那絕對不是幻覺,就是活生生的一只五彩鳳凰和一條巨大的青龍。
不過這個事情龐疾沒有對夏帝說,因為他說了夏帝也不會相信。反而會認為他用這種子虛烏有的東西為借口。
但龐疾不知,也就是他被徐溫打敗之后落鳳江便流傳的一句歌謠:南安渡,南安渡,引得鳳凰落此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