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255再鑄鼎 | 修改兩次   作者:修改兩次  書名:1255再鑄鼎  更新時間:2020-12-26
 
華夏三年,7月7日,安西省,北庭郡,金滿縣。

金滿城南有一大片軍營,新到的后勤營的物資就卸在了營地中央的一處貨場里。

周安寧大尉帶了幾個兵,從一堆箱子里隨意挑了幾個,搬到了一旁的靶場中,然后把箱子打開,露出里面黃澄澄的金屬殼子彈。

周安寧隨意從中揀出一枚,拿在手里端詳了起來。

這枚子彈與之前常見的1265直筒彈殼一眼看去就有明顯不同,彈頭直徑要顯著小了許多,彈殼上部有一個明顯的縮頸,看上去如同一個小瓶子一樣。此彈是新銳的8.6mm子彈,成本相比舊子彈要高一截,當初因此而落選,直到現在產量也不大。但它的彈道性能要好上許多,而且重量也減輕了不少——后一點在補給困難的安西省猶為重要,能省一點負重意義都很大,所以新子彈和配套槍械在當地駐軍中優先換裝了。

周安寧反復挑了幾枚,翻來覆去看了看,都沒看出什么問題,就把它們交給身邊的士兵:“打幾梭子試試。”

士兵們從配套的箱子里翻出一些鋼制彈夾,把新子彈五發一組裝到了彈夾上,然后就解下背上的20式步槍“長矢”,拉開槍栓,把彈夾按進了彈倉里。

長矢是之前廣受好評的精確步槍“天狼”的量產版,槍管規格一致,都是8.6mm口徑,長750mm,但造型回歸了傳統的長木托步槍風格,取消了瞄準鏡,工藝要求也略微放寬,成本更省,更適合大批量裝備。

雖然精確度不如天狼,但換了新子彈的長矢還是比之前的12mm步槍強上許多,士兵們熟練地對著百米外的靶子打過去,著彈點明顯密集在靶心附近,效果很好。

“不錯。”周安寧點點頭,“再抽檢兩批,這些子彈就可以驗收了。”

他在心里盤算著,加上新到的這批,太和旅庫存的8.6mm彈藥就達到了一百萬發,人均三百多發,足夠大干一場了。

“只要鑿空行動完成,怎么也能升到少校了……”周安寧喃喃道。

隨著地盤擴大,國公會一方面在治理新得國土,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力,另一方面也著眼全球,為未來的大戰略做規劃。

向西擴張,就是未來的大戰略之一,將陸地疆土西擴至自然條件適宜的太和地區,為華夏文明擴張生存空間,可謂千年大計。

這一戰略要依賴于向西鋪設的鐵路,但也不能坐等鐵路鋪設什么事也不干。去年,在海軍向西派出探險艦隊的同時,陸軍也制定了“鑿空計劃”,準備派一支部隊進入西域,打通西行的通路,探索沿途情報,并在太和地區建立一個據點,與海軍在黑海匯合。

這個計劃相當狂妄,也相當冒險。

根據樞密院參謀們的推演結果,以華夏軍的強大火力,擊敗沿途的敵軍并不難。但變數在于人心。派出這樣一支軍隊,遠離家鄉,四面皆敵,孤立無援,想保持軍心不墮是很困難的。所以,樞密院就從軍中挑了一批資歷老但軍銜職級卡住不動的軍官出來,讓他們自愿報名,參加這個鑿空行動——資歷老,意味著在本土有家有業,且受過長年思想教育,立場堅定;晉升受阻,意味著他們立功心切,有動力完成這個任務。

幸運的是,華夏元年的大戰之中,許多部隊還沒怎么發力敵人就倒下了,一大批軍官都沒撈到軍功,也就升不上去。計劃一出,當即就有不少人報名。

人倒是夠了,但遠征補給不易,又不可能真的一股腦派太多人過去,不然吃飯都是個問題。所以樞密院思前想后,做了一堆預案和研討,決定就只派一個三千人的旅過去,從報名軍官中篩選了一部分出來,又抽調了一批有意愿也符合條件的士兵,組建了這個第209旅“太和”。

去年,太和旅就部署到了北庭郡,一邊熟悉當地氣候一邊操練,一邊等待后續裝備物資的到達。國公會對這個項目期待很大,特批了一筆預算,樞密院毫不吝嗇,撥給他們一大批新銳武器,其中不但有新式步槍,還有許多大小火炮。

火炮雖然要馬匹牽引,占據了補給份額,但換個角度看,火力強了就相當于節省了人員,也就變相省了補給,越多越劃算。

即便是炮彈橫飛的當下,占據了華夏軍物資需求大頭的仍然是食品。畢竟一個旅的人一天就要吃三噸糧,換成88炮彈可是有四百多發了,一場戰役都未必能打這么多。一門一噸的炮,換成等重的糧食,也不過是一個排一個月的口糧,能發揮出的火力卻不弱于一個排。只要行軍超過一個月,帶一門炮就賺了,而實際上,他們的預定征程遠不止一個月。

所以,太和旅歸類為機動旅,重裝備卻不亞于一般的重裝旅,幾乎堪稱軍中之首了。甚至可以說,從太和旅開始,華夏軍的編制思想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先有人再分配裝備,而是有了裝備,再思考編制多少人進去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戰斗力。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太和旅下設了兩個戰車營、兩個騎兵營、一個重火力營和一個后勤營。

其中的“戰車營”實際上是由乘馬車的步兵組成的,類似的編制在幾年前東海軍缺少戰馬和騎兵的時候組建了不少。現在雖然不缺馬了,但是省一匹馬就是省一點補給,所以太和旅中仍然編了兩營作為主力。

每個戰車營下設四個戰車連、一個火力排和一個保障排,每個戰車連下轄三排九班,每班配備一輛戰車,連部額外配備一輛指揮車。

“戰車”由平安重載馬車改裝而來,使用了鋼梁鋼軸、板簧懸掛和寬幅膠輪,能夠在非鋪裝路面上行駛;車廂下層裝入物資,上層坐人,后部加裝一臺使用8.6mm子彈的“禮樂2”型轉管機槍,火力驚人。每輛車搭載十人,由四匹馬牽引,速度雖及不上騎兵,但也比靠兩條腿走路的步兵快許多,而且長途行軍的時候反而要超過騎兵。只是車輪相比馬蹄在復雜路況下的通行能力要差些,但西行一路上大部分都是平地,而且軍中總要配備火炮和輜重車輛,它們能過的地方戰車自然也就能過,無所謂了。

重武器方面,營屬火力排裝備四門20式輕型步兵榴彈炮,也就是射雕行動中曾發揮重要作用的試18式步兵炮的量產版。這型小炮炮管變動不大,仍是前膛裝填,稍微修型減重并完善了一點細節,主要改進是換了一種與禮樂機槍類似的組裝式輕便炮車,遇到復雜地形的時候可以拆裝開來馱運過去,如此一來就不會拖累四條腿的其它友軍行動。而旅屬重火力營則裝備了18門15式丙野戰炮,成熟可靠,射程可達5km,老當益壯。

目前,太和旅配備的裝備已經到位,近幾個月來又陸續運來一些備件和彈藥,可謂武裝到了牙齒,也是該動身的時候了。

周安寧看著南方天邊依稀可見的天山雪頂,嘆道:“自唐季以來,多少年中原人未曾踏足這片西域大地了?如今,也該是重振漢風的時候了。”

7月11日,金滿。

“沈兄弟,你說,咱都到這兒好幾天了,結果走也不走,說留也不抽簽,是干嘛呢?”

營區北邊的一片牧場中,移民黃標如此對沈元正問道。

“誰知道呢。”沈元正搖了搖頭,又拿著手中的短矛向前面一虛捅,然后道:“不過我覺得前面不安生,你也趕緊練練吧。”

“哦。”黃標也拿起短矛來,賣弄地抖了抖矛頭,腳下發力,往前刺去。

他們身邊還有不少移民男子,也如同他們這般,拿著武器練習著。

這些天來,移民們被安置在這處牧場中,又做起了在漠南做過的工作。男人們外出放牧,女人們照料圈中牲畜,閑暇時,男女一起練習隊列,旁邊的軍人還發下了許多短矛,讓他們練刺殺。這般一天下來,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的,頗為勞累。不過今年來他們也習慣這節奏了,之前星星峽遇襲更讓他們對新環境的惡劣治安有了親身體會,練起來還是很賣力的。

現在當地時間已經快18點了,牲畜都收容了起來,但天仍大亮著,還不到飯點,移民們就聚到校場上,做些飯前運動。

正當他們有人練刺殺,有人練隊列,還有些男男女女彼此拋著秋波的時候,營區方向響起了哨聲,幾名軍人騎著馬向他們跑來。

“是開飯了嗎?”黃標抬頭期盼地看去,但很快就察覺了不對:“不對啊,開飯的時候不是敲鼓的么?怎么吹哨子了?”

沈元正把短矛立在地上,看著奔來的軍人:“不對,跟往日不一樣,應該是有什么事了吧。”

軍人到達后,下馬與校場中的移民管理司護衛交談了幾句,護衛點了點頭,就將移民們召集了起來。

如今他們已經操練得有模有樣了,一聲令下立刻按各自的班組聚集起來排隊,幾分鐘內就排成了還算看得過去的隊列。

見狀,周安寧大尉還算滿意,翻身上了自己的那匹棕色大馬,策馬慢步走到移民們面前,用中氣十足的聲音喊道:“我是第209旅第四營營長周安寧,此來是有重大事項要告知你們——后天,我們旅將拔營出發,前往西邊的碎葉郡,也就是你們的最終目的地。所以,我們會護送你們上路,你們也抓緊收拾行李,后天,也就是7月13日早上六點,我們準時出發!”

移民們不禁竊竊私語起來,走了這么遠的路,終于要到目的地了?期盼與忐忑的心緒同時在人群中散播開來。

由于要出發了,移民管理司第二天干脆讓他們休息了一天,飯里加了不少油水。第三日一大早,他們準時就集合在了校場上。

然后,他們就見到了此行以來又一個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畫面——

在校場西南的廣闊原野上,第209機動旅“太和”完全集結起來。四個合成營的士兵與他們的馬整齊地排成了四個矩形方塊,一輛輛的炮車和貨運馬車位列在四個方塊中央,同樣整齊地排成一連串長隊。此外,還有兩個獨立的山地步兵營綴在后方,他們不歸屬太和旅序列,但將跟隨太和旅西行一段路程,在途中要點駐守。

一旅加兩營近四千人,對于一個縣或者一個大戰場來說并不多,但這么多人這么多裝備整齊地匯聚在一起,移民們還是深深被震撼了。

黃標就因此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媽呀,這得有多少人啊?五萬,十萬?”

“這,這就是真正的軍隊嗎?”沈元正憧憬地贊嘆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