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鑄鼎  第632章 鐵血強宋 五 泛海而來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1255再鑄鼎 | 修改兩次   作者:修改兩次  書名:1255再鑄鼎  更新時間:2021-04-02
 
1271年,7月5日,安南,云屯縣。

紅河,因河水顏色偏紅而得名,發源于云貴高原,向東南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和充足的養分崩騰而去,孕育出了肥沃的紅河三角洲,也就是現在的安南、后世的越南的首善之地。

紅河下游支流眾多,形成了密集的水網,不可細數。不過大致來說,紅河在行進到三角洲平原核心地帶的時候分為兩大支流,一支向南直流入海,稱黃江(也就是后世定義的紅河主干),另一支向東分流入海,稱隴江。

安南的都城升龍府(后世河內)就位于這分叉處的西側,既可通過發達的水系控制全國各地,本地又有肥沃且水熱充足的原野供養大量人口,而在這沃野之外,又盡是難以逾越的大山和滄海,易守難攻。這種地理環境,按照現代政治地理學叫區位優勢明顯,按照古代風水學叫龍盤虎踞有帝王之氣,也難怪能成為一國千年之都了。

這樣的地貌,使得安南脫離中國以來抵擋住了多次中原王朝的進攻,但是,唯有一個缺點,就是東面廣闊的大海上卻無險可守。在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古代,這不是個大問題,但后世當堅船利炮的法國人到來的時候,偏安的越南政權就遺憾地暴露出他的脆弱了。

當然,那是未來的事,本來安南人在幾百年內都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但是在某個勢力的催化之下,隔壁的敵人卻超常地擁有了海上進攻的能力。說來,這某個勢力之前還跟他們合作攻打了占城呢,真是造化弄人啊。

“來了,他們來了!”

白藤江口的云屯縣港口上,當一支龐大的船隊出現在海平線上的時候,安南哨兵們驚恐地胡喊了起來。

“慌什么慌,宋狗抵岸還要些時辰,速速整備軍械,隨我出戰!”

一名身著黑色板甲的安南將領收到報告后,鎮定地站了起來,指揮部下做出應對。

他所穿的這身黑色板甲是東海商社特制的“夏季款”,在不明顯影響強度的前提下開了不少細密的通氣孔,改善了炎熱氣候中的舒適度,因此深受安南將領的歡迎,在之前進口了不少。當然,這種高級貨價格不菲,能穿得起的顯然不是一般人,此人便是鎮守云屯縣海口要地的安南名將陳慶馀。

當年元軍入侵安南的時候,陳慶馀率部作戰有功,因此被現在的安南國王陳晃收作義子,此后飛黃騰達,得以鎮守云屯縣這個肥地。歷史上,他在后來幾次抗元戰爭中也屢立奇功,身后加封仁惠王。

不過此人在作戰勇猛的同時,也很是貪婪,經常巧取豪奪。云屯縣作為安南最大的港口,商業發達,同時民俗深受北地影響,他一來這里上任,就命令民眾禁止戴宋朝式樣的斗笠,只能戴本地的麻雷笠,而暗中又指示親信運來麻雷笠趁機出售,從中好好賺了一筆。此外他還有許多混賬事,即使在劣跡斑斑的陳朝之中名聲也很差,因此一直被打壓著。

不過他這個脾氣倒是深對東海人的胃口,只要多給他送些禮,那么他就會在生意上大開方便之門。所以之前幾年里,廣南工作組經常來云屯港貿易,也就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身高檔的板甲就是禮物之一。陳慶馀對其愛不釋手,不過本來以為只是件玩物,沒想到今天卻真的用上了……

陳慶馀穿著板甲,帶著親兵登上了戰船,然后率部向宋軍迎了過去。

透過同樣是東海產的望遠鏡,他看到了遠處高大的宋軍戰船。他的表情依然堅毅,但其實心里卻猶豫得很——今天的戰爭,很可能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他的船上有一門沉重的龍吟炮,屬于早年的鑄鐵版本,是去年安南和東海夾攻占城時東海人賣給他們的。陳慶馀也參加了那場戰爭,對火炮的威力印象深刻,正是憑借這種利器,才使得安南軍輕松在野戰中擊潰了戰象更多的占城軍,占領了烏、里州,封白馬山,一揚國威。

然而,今年宋國對安南下達了最后通牒,駐留云屯的東海商人為躲避兵災陸續撤離。臨走前他們中有人告訴他,宋軍擁有的火炮,是以百門計的……

多少年前,宋軍給人的印象還是羸弱不堪,怎么才過幾年,就這么厲害了?

他搖搖頭,決定不能先墮了自己的威風,于是振臂對手下們呼喊道:“宋狗不過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一群弱渣渣而已!當年我們安南天兵焚邕州、掠欽州,他們能有什么辦法?現在又自不量力打了過來,必將被我們迎頭痛擊!”

對于宋軍會從海路入侵這一點,安南人之前并非沒有預料到,所以加強陸路防御的同時,也做好了兩手準備,命令陳慶馀在海邊的云屯組織水師進行防御,又緊急給陳國峻晉升了國公,讓他在上游的武安州組織第二道防線。

所以,陳慶馀現在能組織起二百余艘戰船抵御宋軍,不可說沒有準備了。然而,這些戰船依然是舊式的內河戰船,排水量小,劃槳驅動,遠程手段只有弓箭……可是時代變了啊!

“戰斗預備!”

討逆軍水師提督劉師勇看到遠處的安南水師,輕蔑地笑了出來。

他一整儀容,登上艉樓,一腳踏著欄桿,大手一揮,意氣風發地喊出了他早就想喊一聲試試的號令:“升起血旗,全力殲滅,不留俘虜!”

一聲令下之后,他所在的旗艦“定海”號的桅桿頂部很快升起了一連串的紅色信號旗。

宋軍水師編入新型戰船后,也引入了不少學自東海軍的新玩意,旗語就是其中之一。信號旗規則比較繁復,宋兵不太喜歡學,不過這純紅色的最高戰斗信號簡單易懂,卻是人人都知道的。東海商社出版的鼓吹東海海軍英勇戰斗的話本里經常在決戰時提到這種旗號,尤其令劉師勇等新潮軍官心生向往,現在有了機會,果然趁機就掛了起來。

現在大旁海(即后世北部灣)上刮著輕柔的東南風,對于從東北方的海面向西南前進的宋軍船隊來說是正側風,不算最好,但也不錯了。因此劉師勇并未命令底艙中的力夫加速踩踏,依然以省力的前進二工況平穩前進。

兩軍相對而行,距離逐漸接近。

宋軍畢竟是真正的百年水師,底蘊深厚,有自己的傳承在,并未模仿東海軍常用的線列縱隊陣型,而是排了一個“五龍出水陣”。五艘大戰船左右間隔大約一里地拉開了一道大橫陣,齊頭并進,向安南水師的小船們壓了過去。而隨后搭載了兩將新軍的十六艘海船雖然只是運輸船,可船上也配備了火炮,而且新軍拿著火槍也能兼職海戰,所以并不怵打仗,分成兩股一左一右往安南軍的兩翼包夾了過去。只是他們沒有動力,只憑風力前進,速度要慢上一些。

雖然兩軍相向而行,但畢竟有十多海里的距離,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才真正接觸。而在這一個小時里,西邊的安南人逐漸看清了宋船的大小和樣貌,心情也逐漸從慌張、緊張變成了驚訝、驚慌和恐懼,最后甚至已經心如死灰——這種大船要怎么對付?

“將軍,我們,是不是暫避鋒芒,退到宋軍不便活動的地方再做打算?”

還未開打,陳慶馀所在的戰船上,一個幕僚就對他提出了退卻的建議。

而陳慶馀現在其實也后悔得很,早知如此,就該堅守為上啊!

不過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他擺手道:“休談此事,是雌是雄,先做過一場才知。各自都備好了拋鉤繩梯,準備登船!”

安南水師的戰法不用說,仍然是延續自遠古時代的接舷戰。說實在的,他們的水平就是對上過去的宋軍水師,都未必能討得了好,更別說現在了。各艘小船上的安南水兵各自聽從軍官的指揮,做出他們能找到的最好的戰術準備,然而并沒有什么用,不等他們做出什么有效攻擊,宋軍的大戰船就撞過來了。

“開炮,開炮!”

劉師勇站在艉樓上,揮舞著一把指揮劍,興奮地呼喊道。但即使他不喊,各炮位上的炮手們也早已做好了準備,現在只要把手中的火繩往火門上的引藥一按,十五斤的大炮子便轟鳴著向安南軍的小船直直地砸了過去!

宋軍所排出來的這五龍出水陣調度起來比較復雜,如果對上了同級的對手非得手忙腳亂不可,但現在對付安南水師也根本不需什么配合,直接沖殺進去各自為戰就行了,因此反而相當適應現在的戰場。五艘船有如天神降臨,在安南船團中橫沖直撞,大炮左右開弓,轟鳴不斷,周遭木屑殘肢不斷飛上天,那些小船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敵!

“退,快鳴金,退兵!”

僅僅一個照面,安南水師的前鋒戰船便損失慘重、潰不成軍了。船只一艘接一艘地被轟爛乃至直接解體,兵卒們驚恐地跳水逃生,絲毫沒有在絕境中反抗的意思。陳慶馀看了,立刻就判斷不能力敵,果斷下達了撤軍命令。

鑼聲一響起來,局面便立刻崩潰了,安南戰船們一窩蜂掉頭向岸上逃亡回去,反而造成了不少混亂,速度一時提不起來。而巨大的宋軍戰船卻并不像他們預想的那樣笨拙,反而在風帆和藏于水下的螺旋槳的作用下靈活地行動著,緊緊地咬在他們后面,炮聲一時不停歇,不斷地撕咬著他們的血肉。到了后來,火炮干脆不打實心彈,只打霰彈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鐵塊和鉛子拋灑出去,海面上的安南水兵一大片一大片地冒出血花!

“哈哈哈哈!”劉師勇長笑一聲。

“云屯已為我有矣!”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