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之前的一起案件中,見到了隱秘許久的蠱術,為此,我特意查閱了很多相關的資料,而這種蠱術,確實駭人聽聞,而且防不勝防。”
“苗族蠱術是古代所遺傳下來的一種神秘巫術。過去,在南方一些鄉村當中,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而且還是談虎色變,誰也不敢當它是假的。文字學上的蠱有多種涵義,主要的一種涵義作腹中蟲解,從蟲,從皿。”
“皿是一種用器盛飯的飯盒、飯碗或盛其他食物和飲料的用器都是;蟲字象徵好幾只蟲腹中蟲就是人的肚子里侵入了很多蟲,也就是中了蟲食的毒一種自外入內的毒。眾多的蟲侵入人的腸胃發生了蠹蝕的作用就叫做蠱,又叫中蠱。據相關學者大量考證,戰國時代在中原地區就早已經有人開始使用和傳授造蠱害人的一些方法。”
“偏遠的苗族聚居地區,如果小孩吃食硬物,稍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親的便會一邊慌忙找針把血泡扎破,一邊憤憤地罵道:“著蠱了,著蠱了。”
“挨刀砍腦殼的,誰放的蠱我已知道了。她不趕快收回去,我是不饒她的”要是吃魚不慎,魚骨卡在了喉嚨,母親就會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幾大口飯,將魚刺一股腦兒地吞下肚里。隨后叫小孩到大門口默念著某某人被認為有蠱者的名字,高聲喊叫:“某某家媽有蠱啊,她放蠱著我,我知道了,她不趕快收回去,我是不饒她的:哪天我要抬糞淋她家門,揀石砸她家的屋頂,讓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蠱,有兒娶不來,有女嫁不去哩”喊聲中充滿了憤怒和仇恨。這就是有名的苗族蠱術。”
“據說苗族蠱術通過這種喊寨的方式,“放蠱”的人聽見了,心里自然就會十分害怕,就會自動將“蠱”收回去。蠱在苗族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寄附于女子身上,會嚴重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電腦端:https:///米妮
“蠱是許多蟲攪在一起造成的。關于苗族蠱術在本草綱目里說:造蠱的人捉一百只蟲,放入一個器皿中。這一百只蟲大的吃小的,最后活在器皿中的一只大蟲就叫做蠱。可知蠱本來是一種專門治毒瘡的藥。后來才被人利用來害人。有毒的蠱多在中國大陸南方各省養成,種類很多,有蜣蜋蠱、馬蝗蠱、金蠶蠱、草蠱和挑生蠱等。放蠱的人趁他人不注意的時候,把蠱放入食物,吃了以后,就會染上蠱毒,染了蠱毒的人會染患一種慢性的病痛。以現代觀點說,這是一種人為的,由許多原蟲的毒引發出來的怪病。蠱,相傳是一種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
“首先是金蟬蠱,民間的說法,是將多種毒蟲,如毒蛇、蜈蚣、蜥蜴、蚯蚓、蛤蟆等等,一起放在一個甕缸中密封起來,讓它們自相殘殺,吃來吃去,過那么一年,最后只剩下一只,形態顏色都變了,形狀象蠶,皮膚金黃,便是金蠶。也有的說,把十二種毒蟲放在缸中,秘密埋在十字路口,經過七七四十九日,再秘密取出放在香爐中,早晚用清茶、馨香供奉;這樣獲得的金蠶是無形的,存在于香灰之中。放蠱時,取金蠶的糞便或者香灰下在食物中讓過往客人食用。”
“還有生蛇蠱,生蛇蠱是人初中時,其毒或肚痛極或作吐作瀉肚,自后凡是遇見肚痛時,行動則皮內或肚內有物堅實。夜臥以手按之則肚皮內有物腫起,長二'三寸,微感覺跳動,心煩涎言,得吃肉則停止,或移入左肋右肋,則飯食物減少或跳上心則心脹,欲作吐,又有此物在身旁時有時無,日久成蛇咬痛內臟,命在旦夕也。此時通身發熱,額焦頭痛,如有發刺如螞蟻咬,夜則更甚,此乃蠱家之外蛇從風而至也。中毒情形和陰蛇蠱類似,進入體內能成形為蛇,四處亂咬,造成頭痛,夜間更為刻烈。”
“最常知的蠱毒,情蠱,相傳為湖南湘中及湘西地區古梅山苗族女孩子特有巫術,十年方可得一情蠱,此情蠱可下在飯菜中,也可下在服飾上,苗族女孩子都以此蠱毒下在自己的情郎身上。亦可請巫師做法將蠱制于符上,女子配帶此符時時許愿,便可以使心上人永遠死心踏地。”
“蠱是指將上百種蠱蟲放在一起,讓它們互相殘殺,最后活下來的就是蠱。而最毒的蠱毒叫情蠱,中蠱之人一想到自己心愛的人蠱就會啃噬他的心,讓他心痛。只有見到心愛之人,疼痛才會停止。情蠱可是算是蠱中的極品。”
“要是中了它,人就會失去意識,整個人都臣服于下蠱之人。會用情字是因為中蠱的人會認為自己愛上了下蠱的人,會不惜一切代價守護在那個人身邊。也有傳言只要有情蠱,就可以讓兩個人一輩子在一起、永遠也不分開。”
“一般說來,蠱術只在女子中相傳,如某蠱婦有女三人,其中必有一女習蠱。也有傳給寨中其他女子的,如有女子去蠱婆家中學習女紅,被蠱婆相中,就可能暗中施法,突然在某一天毫不經意地對該女子說:“你得了”該女子回家之后必出現病癥,要想治療此病,非得求助于蠱婆,蠱婆便以學習蠱術為交換條件,不學則病不得愈。因為一切在暗中進行,傳授的儀式與咒語,外人無從得其詳。”
“傳說中制造毒蠱的方法,一般是將多種帶有劇毒的毒蟲如蛇蝎、晰蝎等放進同一器物內,使其互相嚙食、殘殺,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蟲便是蠱。蠱的種類極多,影響較大的有蛇蠱、犬蠱、貓鬼蠱、蝎蠱、蛤蟆蠱、蟲蠱、飛蠱等。雖然蠱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來,蠱就被認為是能飛游、變幻、發光,像鬼怪一樣來去無蹤的神秘之物。造蠱者可用法術遙控蠱蟲給施術對象帶來各種疾病甚至將其害死。”
閱讀誰是幸存者